书法悬肘是坐着练还是站着练?

湖邊農夫


不知大家对小时候吃饭还有没有印象?记得很小的时候,和大人一起吃,坐在椅子上够不着,大人将一个小凳子放在椅子上,这样“搭台”吃饭延续了几年。


再大一点,坐在椅子上还够不着,但“搭台”又太高,于是索性站在桌边吃饭。再大一点,终于可以坐着吃饭了。

写字,站着也好,坐着也罢;悬肘也好,悬腕也罢,或者枕腕,都是为了方便书写,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比如写小楷,为了保持稳定,大多数人都是枕腕,可古代就有书家偏也悬腕,这有什么关系,字写得好就行。

再如五代时的杨风子杨凝式,放着好纸不写,偏就喜欢在墙上写。人家喜欢,关你我何事?


又如清代的何绍基,喜欢勾着腕写字,美其名曰“回腕法”,启功先生说勾着腕活像一只猪蹄,于是笑称其是“猪蹄法”。可就是这只“猪蹄”,却写得一手独具特色的绍基体。

江汉平原有句土话:“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搞法”。小平同志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千年兰亭说:“不管站着坐着趴着,写出好字就是高人。”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对于这个问题,我发表一点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书法在书写的时候,也会辅以很多的方法。

例如在握笔写字的时候,不光是有“三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还有悬肘悬腕。

悬肘顾名思义就是写字的时候把手臂悬起来,不让整个手臂接触桌面和纸张,一般来说,悬肘都是为了书写便利,特别是书写大字的时候,悬肘有助于自由挥运。是很多书法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特别是在写榜书大字的时候,应该说必须采用悬肘的方法,这样才能满足书写的需要。

而悬腕顾名思义就是把手腕悬起来,有趣的是,写毛笔字的时候悬肘一定会悬腕,而悬腕的时候却不一定要悬肘。

但是,在写硬笔的时候就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了,写硬笔字的时候基本上手腕和肘都是平放在桌面上的,只是有时候站着弯腰书写的时候可能会“悬肘”,但是这毕竟不是真正的悬肘。

书法悬肘存在的意义一个是便于挥运,一个是锻炼手臂的稳定力。

那么,书法悬肘是坐着练习还是站着练习呢?我觉得针对这个问题要分情况而言。 据说古人写字是站着写的,因为在魏晋的时候人们写字不是在桌子上书写的,而是把纸挂在墙壁上书写,这样,书写者自然而然是站着书写了,也就自然是悬肘悬腕了。

而现代人写字一般都是坐着写,所以悬肘悬腕就分情况了。

一般来说,成年人写字应该是坐着写,因为成年人写字有一个身体的原因,站着练习太久身体会受不了,就像著名书法家田英章先生曾经说过,他要是长年累月站着书写,估计就会成为一个锣锅。这说明成年人书写一般都是坐着写。

对于小孩子来说,可以站着写,也就是站着练习悬肘,有时候小孩子身高不够,还不能够着桌面,所以只好站着写,而这无形中恰好锻炼了小孩子站着书写的能力,有了站着书写的能力之后,坐着书写的话,不管是悬肘悬腕都能挥洒自如了。 但是,这并不说成年人就一定得坐着写,小孩子就一定得站着写,这不过是针对特殊情况的办法而已。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成年人站着书写,因为他们常常写一写大篇幅的行草书,写这样的行草书的时候,坐着书写无论是悬肘悬腕都不能满足书写的需要。 而一些小孩子也可以坐着书写,并不是说小孩子就非要站着写。

所以,我觉得站着和坐着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各取其便罢了,一般来说,写行草书适合站着写,而写楷书则适合坐着写,我一直认为,采取站着和坐着的书写姿势要根据所写的字体来选择。

特别是在写榜书大字的时候,应该说必须采用悬肘的方法,这样才能满足书写的需要。

写“正书”一般采取坐姿,而写行草书则采取站姿。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对此,你有什么观点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笔尖写字课堂!


笔尖写字课堂


通常情况下,进行基本功技法训练的时候,写小楷枕腕,写中楷悬腕,写大楷悬肘,这是比较规范的专业的书写姿势。搞艺术创作,或者遇有特殊情况时另当别论了。

大楷,是指字体在5厘米以上,或8~10厘米左右,单个字大小不超过15厘米左右(特大楷),取坐姿悬肘书写练习即可,没有必要站着练。尤其是初学者,一般情况下都是练小楷、中楷或大楷( 8厘米以下的字),只需要坐着练习就行了。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

如果是专门练习写榜书,比如书写25厘米以的大字,需要取站姿悬臂书写。

网上见到有些毛笔书法教学视频中,无论是小学生还是成人,全都是站着悬臂画写线段、盘香纹……这样的练习方式,纯粹是故弄玄虚。练书法是智力活动,研究怎么控制笔锋的手法技巧,熟练掌握指法、腕法、肘法协调关系就可以了,没必要弄的像练武术似的。书法上所讲的指力、腕力、肘力、臂力,是瞬间发力,一种巧劲儿作用在笔尖上,并不是手指使劲的捏笔杆,也不是用胳膊的肌肉用力量去运笔。

请看下面这个动态图,是我坐着悬肘书写的,字大小约11厘米左右。如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a8200044aa3c6844c07\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根据我的学习经验,悬肘坐着练和站着练都可以!但是也分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

对于初学者,一边读帖一边临帖的情况,且练习纸比较小(约40*70cm)手可以够得着,悬肘坐着视线可以更好地观察字帖,读帖读得仔细,可以临得更好。坐着也方便放慢速度体会提按运笔。

第二种情况:

如果一个帖已经临得比较熟练了,可以不用一直盯着字帖,如果站着临觉得比较顺手的话,可以选择站着临。如果此前一直坐着,改为站着习惯一段时间就可以做到。

第三种情况:

开始创作了,宣纸尺寸比较大,坐着写开始手够不着,而且还需要挪动身体来书写,这时候为了保证行气章法,可以选择站着写。


综上,悬肘坐着站着都是没问题的,如果能够做到解放手臂,甚至可以如上图竖轴横写。


书法学习秘籍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想要学好书法,就必须研究和学会写书法的方法。‘’悬肘‘’就是其中一项。顾名思意,就是把手和肘悬在空中,手握笔管的上端,进行书写,称之为‘’悬肘‘’。手握笔管上端写字的行程,传到笔尖,再传到纸上,发现被放大了很多,也就是说,上边手的动作是写小字,下边纸上变成了大字(这是数学中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加大了笔尖的活动范围,给写行、草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写出来的字,因为收放自如,更加流畅、传神。

古人在书写时,其悬肘方式与现在有所不同,他们是借助工具来完成的,是用竹或木制的‘’笔阁‘’(见下图)垫在肘部中间,抬髙了握笔的手,从而达到悬时的目的,或者用左手垫在右肘中间,也能起到悬肘的作用,现代的书家也都常用。

悬肘是需要‘’功夫‘’的,它需要臂膀和手有足夠的力量,还要有能驾驭笔管,达到运用自如的能力,这需要几年的功夫才能练成。

如何练习‘’悬肘‘’呢?笔者认为:初学时,可采取‘’坐势‘’练习,练习时,手握笔管不宜太髙,太髙不易撑控,应循序渐进逐渐提髙。练熟之后,再采取‘’站势‘’比较稳妥。练习的同时,可增加一些补助活动,比如,增加一些体育锻炼,体操、俯卧撑、亚铃等练习,增加臂膀和手的力量,对悬肘是很有帮助的。

(下图:左为木制笔阁,右为竹制笔阁)




艺翁426


书法悬肘是坐着练还是不坐着练,这要看是什么书体或是看字体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写小楷坐着托腕书写。中楷大小的字体,或托腕或悬肘,最好悬肘。因为悬肘,才能提高稳固掌笔运腕的能力。刚开始可能手不停的发抖,只要养成习惯,经过一段时间后,手腕就不会抖动了。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稳重的流畅的线条。中楷大小的字体一般坐着练。练时一定调整好高度,感觉悬肘、行笔舒适即可。

写行书或草书等,那肯定是悬肘书写,至于是坐着还是不坐着也要根据字体的大小而定,一般情况下都是站立而悬肘练习的。

练习书法,我们提倡主要以站立和悬时练习的方法,因为这是在练基本功!



建飞图文


站悬乃上正途执笔法门,其它可做是过渡,不可当最终书写姿势。只有站悬,你才有机会体会到腰背力量与书写的关系,气息的贯通,这个不是坐悬能体会到的,当你腰背臂腕指都可以作为一个发力点运用时,就更容易摆脱笔势的局限性,容易写出自己的风格。很多人建议坐,还有的建议枕腕,甚至还有建议只用腕和指不用大小臂的,可以说,这样书写笔意与气息的贯通无法统一。悬站写,是最佳的书写姿势。





扬州八怪爷


古时人写毛笔字挂在墙上自然就是悬肘,悬肘是看一个人书法功力深浅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有一个问题必须要提,古时写文章都是从右侧起首,而几乎所有人都是用右手写写,如果篇幅很大,墨迹又马上干不了,总不能手臂衣袖把字憎掉,所以悬肘就能解决问题,这就是悬肘写书法的规矩,因而这个人如果字写得好,又是悬肘高管执笔写的,那他的书法功夫是很好的,悬肘必须是站着写,还可以将全身的精气神溶到字里边!


张红心


纵观书史,可以看到:那些名书家的信札及其名作,大都是伏案而筆。如写楹联,牌扁和大字,乃悬肘站立挥毫。








一叶小舟82704


我75了,这五六年有充裕的时间,天天就坐在窗户前写,是月悬肘,就那一种姿势,习惯了,其他姿势写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