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春花生结的又多又好,根据植株长势,解读田间管理要点很关键

种植春花生,在抓好土、肥、密、播等措施的基础上,花生出苗至成熟,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种植户要根据花生各个生育期植株长势的情况,采取应对的措施,加强田间管理——

三分播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安全想种植的花生丰产丰收,田间管理上,要点是协调好单个植株于群体植株之间互相影响采光的问题,让它们稳步生长、植株健壮、不早衰、不贪青,尽可能的使得群体植株棵壮,开花多、下针齐、结荚多、果饱满,这些因素,是决定种植的花生丰产丰收的关键所在。


◆花生生育前期,根据植株长势进行管理。

花生的生育前期植株形态应达到:叶比较浓,幼苗棵壮不旺长,枝杈比较多,花芽隐藏不外漏。主根扎的深,侧根发展的较多,枝杈的茎节比较粗而且短,开花早。在生育前期,田间管理,花生植株形态达到这种标准,是花生后期高产的保障。

在花生的生长前期,花生正在发棵,植株并没有完全舒展开,还比较小,所以对水肥的需求量不大,有底墒,通常来说并不需要浇水。如果这个时候,土壤含水量过大,氮肥又比较足,会引起花生幼苗旺长,造成花芽分化少,花序分散,还影响幼苗根系生长,影响根瘤菌的形成。为了避免不利于花生幼苗生长,促进根系深扎快发,以及第1、2对侧枝的健壮生育和2次分枝早生快发,增加前期有效花芽形成,在控制水肥的基础上,通常采用蹲苗措施,促进幼苗有利生长。

花生清棵应在齐苗以后马上进行,促使茎枝健壮和二次分枝早发生。使得幼苗子叶叶腋间的茎枝基部漏出地面,提早采光,改变花生基部潮湿冷的小气候,让其茎枝早生快发,长势健壮,起到蹲苗的效果。清棵时应注意:深度以子叶漏出土面为宜,不要伤及到幼苗植株。

在花生始花前,种植户应根据土壤含水量,在合适的时候,用大锄深锄花生垄沟,浅刮垄辈2~3遍。这样松土除草,还能散发土壤水分,提高地温,地表土层干能够保墒防旱,促进主根深扎侧根群发、主力结实枝的生长发育,为枝多健壮、花多花齐创造良好生长发育的条件。


◆花生生育中期,根据植株长势进行管理。

花生开花下针期的植株形态应达到:叶色转淡,植株长势强壮,叶片伸展开不徒长,开的花又花多且齐,入土的果针多且成幼果。花生的这个生育期,营养生长还要兼顾生殖生长,所以吸肥水开始逐渐增量,耗水量大致占花生整个生育期总耗水量的1/4,如果遇到土壤肥力不足或者长期不下雨,就要及时浇水施肥。

浇水事宜:其一,在0~30㎝的土层,平均持水量小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花生荚果生育土层比较干燥;其二,观看花生植株,叶片发黑绿,花量开始减少,中午叶片萎焉,日落后叶片能恢复等现象,就要及时浇水,要采用小水浇灌、沟灌等办法,不宜大水漫灌,让土壤墒情达到半干半湿的状态为宜。

追肥事宜:如果花生植株心叶片浅黄且小,叶脉失绿,是缺氮和缺锌的症状,每亩可根际追肥5~10㎏氮肥,和叶面喷施0.2%的硫酸锌溶液;如果花生田因干旱浇水以后,花生叶色仍然比较浓,需要进行追肥,每亩可选择根际追施过磷酸钙10~15㎏和草木灰40㎏左右,或者用2%~3%的过磷酸钙澄清液作叶面肥喷施;如果花生植株心叶片圆大显黄白色,是缺铁症状,每亩可根际追肥1.5~2㎏硫酸亚铁,或叶面喷施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浇水追肥结合中耕松土,保墒保肥。

病害防治措施:在春花生的盛花期,是棉铃虫2~3代的活跃期,还是蛴螬的活跃期,应注意防治这两种虫害。在病害防治上,在始花后,应根据当地花生叶片的具体发病情况,每间隔10~15天,叶片交替喷施多菌灵、硫胶悬剂、波尔多液、托布津、百菌清或代森锰锌等药剂2次左右,可以防治叶斑病、网斑病、以及锈病等多种病害。


做好培土应针的工作:此时管理的花生植株,应达到侧枝开始往四周延伸封行,荚果膨大,果粒发育良好,植株进入生长旺期,植株长势强壮不易倒伏。此时花生植株对水肥的需求量,达到一个高峰。这个时候,除了水肥管理得当以外,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要在花生植株封垄和大批果针入土以前,要及时进行深锄培土,做好培土应针的工作,让高节位的果针能够顺利快速的入土,提高结荚率,为获得更好的产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做好植株的控旺工作:春花生的结荚期,虽然是需要水肥的高峰期,但是,这个时期也是全年雨水最丰沛的时候,高产田土层深厚,通常不需要浇水。但是遇到干旱的时候,土壤30㎝的深度土层,平均含水量低于最大持水量的30%,植株叶片泛白,傍晚不能回复时,应需要及时浇水。高产田土壤肥力基础好、花针期水肥足,容易引起植株徒长,从而提早封行,造成花生田间郁闭,通透性差,造成果针高吊,针多无法有效入土不结果,花生果多却不饱满。

所以,在花生主茎35~40㎝、第一对侧枝9节左右、平均长度大于8㎝时,就要及时对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比如多效唑和缩节胺等,根据购买说明书施用,起到对植株控上促下、调节花生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加速让植株营养体光合产物向生殖转移。确保花生田间的花生植株茎枝稳长,防止无效的营养旺长,防倒伏,保生产。

◆花生生育后期根据植株长势进行管理。

花生的生育后期,丰产田的花生植株,土壤水肥充足,顶端的叶落的比较慢,枝虽然开始逐步变黄,但不是死衰败,枝有光亮,不倒伏。这个时期主要维持茎枝顶叶的活力,维持植株叶片的光合效能,调节植株营养体光合产物运转至荚果,促进果粒饱满,质优高产。

喷施叶面肥防花生植株早衰:我们知道,当花生进入结荚期以后,从营养生长逐渐转入生殖生长,那么花生植株茎叶的主要营养入不敷出,茎叶基部的叶片逐渐就会衰老脱落,到花生收获前,内条枝茎通常只有5片左右的顶叶。这些叶片是维持花生全部植株生存活力、进行光合效能转换的基础。为了防止植株早衰,增强叶片活力和适当延长其功能时间,种植户应从花生结荚后期开始,每隔7~10天,叶片喷施一次1%的尿素溶液,和2%~3%的过磷酸钙水澄清液,根据花生植株具体长势,选择喷施2~3次。

做好排涝工作增加荚果饱满度:在花生的饱果成熟期,植株长势逐渐衰弱,根系吸水能力下降,相应的耗水量锐减。这个时候进入秋天,田间蒸发量也下降很快,如果遇到雨水过多,田间一定要保证排水畅通,排除积水和内涝,以免引起花生植株根系腐烂、茎枝枯败、土壤空气窒息而发生烂果的问题。但是,如果遇到干旱,要及时进行沟灌饱果水,防止植株活力下降,防止早衰,提高饱果率,促进产量。

在花生的整个生育期,都应该加强田间管理,根据花生的长势,做好水肥管理,旱浇涝排,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争光矛盾,做好病虫害防治,待花生成熟,适期收获。当花生植株的表相,中下部叶片脱落,上部1/3的叶片变黄,叶片活力消失,产量基本不再生长,这是判断花生该收获的一些重要依据;不过在水肥条件好、病虫害防控得好的花生田,其植株叶片能够保持叶片绿色,衰老不太明显,那么就要根据花生的生育期,荚果总体发育情况来看,荚果的饱果率达到80%以上的时候,就可以适期收获。

我们当地收获花生,主要根据花生生育期完成、当地的气温变化、以及花生后茬作物播种的要求,考虑花生提前或者是延迟几天收获。当气温下降至15℃以下的时候,花生物质生产活动基本停止,就要及时收获,千万不能抢青,避免花生减产,确保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