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企业如何布局产品?选择多品种发展还是深耕单品类?

行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服务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运用在园林苗木中,园林苗木行业的概念则是所有为园林工程提供苗木的苗木企业或个人所形成的组织结构体系。

将景观和生态的概念并入到园林中,园林工程则涵盖了国家造林、市政绿化、地产绿化及园区绿化四大类,而园区绿化又包括了景区绿化、校园绿化、商业商务区绿化、庄园庭院绿化及其他各种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的绿化行为。

园林工程的类型多种多样,除市政工程-道路绿化中的行道树栽植外,其他工程类型基本都会涉及到多品种,有时同一个工程项目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个树种或品种,涵盖乔木、灌木、草本、宿根花卉、水生植物等方方面面。

为丰富园林植物多样性,打造多姿多彩、四季有景的城市景观,公园、地产等园林工程项目对所用苗木种类的丰富程度较为看重,苗木采购清单通常较为复杂。基于此,一些苗木企业便向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即种植规模大,苗木种全。“大”指的是面积大、数量大,“全”指的是种类全、类型全。在种类上,这类苗企多则五十甚至上百种,少则也有二三十种,而每种苗木即使少量种植,加起来也是较为庞大的规模,所以“大”和“全”是相辅相成的。这类苗企经营苗木的种类通常以时下畅销的、各地绿化中较为常用的为主,如号称“乔木老三样”的法桐、国槐、白蜡,以及华北地区秋色叶乡土树种元宝枫,观花乔木如樱花、海棠、碧桃、玉兰等树种或品种。

多种类发展的好处是相互之间可以形成互补,这个品种行情不好,或许另一个却卖得好,这个品种没法卖的时候,或许另一个就可以卖。多种类发展的理想状态当然是苗木清单中需要的苗圃中刚好全都有,但这种情况还是比较难实现的,毕竟品种太多、规格及其他要求太复杂。所以,纵然是以多品种为方向发展的苗企,在接触订单时依然只能供应个别几个,多数还需要经纪人东拼西凑。

多种类发展的弱势便在于,很有可能几十个品种中,畅销的只有一两种,余下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品种都处于少销甚至滞销状态。而且品种太多,顾了这个顾不上那个,在营销推广时很难兼顾,无法形成精准营销。再有,品种太多,且都是比较常见的,难以形成特色,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不突出。

与之相对应地,单品发展指的是苗企选定某一类具有近似特征的产品为专门的发展对象,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集全司之力发展一个或一类品种,不断深挖、细究,成为专业型苗企,不分散精力,在苗圃管理中(尤其病虫害防治环节)也更简单高效。容易形成特色,成为该领域的龙头企业。

单品发展的缺点则在于存在一定风险,即类似于孤注一掷的发展,倘若这个品种得不到市场认可,或存在重大缺陷,结果就很可能是毁灭性的,因为是单一产品,一损全损,抗风险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单品发展对研发和营销的水平要求较高,若做不到该领域的龙头,就很难形成强大优势。

关于苗企发展以多种类还是单品为主,行业内众说纷纭,两种方向各有利弊,难有定论。不过,近些年来,以属为单位的园林苗木行业细分发展逐渐露出水面。尤其一些传统“大而全”的苗企,通过单品集中发展,逐渐形成特色标签,占领细分领域龙头宝座,这类趋势越发明显。

举例说明,昌邑花木场的紫藤、常州沃野园林的紫薇、四季春园林的紫荆、西南桂花王的桂花、陕西务本堂的七叶树、棕榈园林的四季茶花、金华永根的杜鹃等,这些品种所对应的企业并非没有经营过其他品种,只是在长期摸索中,发现并挖掘了某一个品种或品类优势,进而深入研究,形成特色,将品种与企业企业在一起,成为该领域的龙头企业。

以属为单位的苗企发展方向,其模式是可以被模仿和复制的。最近一段时间就有不少看准七叶树、楸树、樱花等产业的企业决策者向笔者请教单品产业化发展模式。在笔者看来,单品产业化发展的大体思路是: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研发-新品种营销推广,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缺一不可、相互影响。种质资源收集是单品发展的大前提,新品种研发决定了企业是否具有定价权,而新品种营销推广则涵盖了维权、宣传推广、设计应用、售后等多个重要内容。在营销推广中,以新品种为基础的发展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如建设展览馆、专类园,成立研发中心、创新联盟,出版学术专著、设计作品集、摄影集、文学集等。

广度和精度很难兼得,产品综合型苗企在特定产品上的专业度很大可能会弱于单品型苗企。综合型苗企虽然不能精于某类产品,却可以在培养模式、促销策略、售后方式等方面深耕深挖,持续创新,形成品牌特色。我国约有三千多个属的植物,每个属的植物都是特征近似的集群,多数属都可以作为企业长久研究的课题。以法国玫昂为例,这家企业以月季为研发对象,几代人、上百年孜孜不倦,从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以属为单位的苗企发展,时间越久、投入精力越多,资源也就越丰富,技术也就越高级,发展也会越顺利。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苗企理应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向,做专业,做特色,不断挖掘苗木属或种的历史和文化,理清全球分布情况与确切分类,逐步实现“产品类型更加丰富、应用形式更加全面、三产融合更加彻底”的产业化布局。笔者大胆推测,三千个属的植物若有十分之一被企业细分化发展(即全国至少有300家企业在专门经营某一属或种的植物,并能够持续耕耘20年以上),则园林苗木行业将会有更多创新性发现,也将会有更多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