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一论。周伯通跟裘千仞谁更强?为何后来周伯通厉害那么多?

机器猫26450935


华山论剑一论的时候周伯通的武功不如裘千仞,后期周伯通的武功进步神速,成为天下第一,主要得益于他在桃花岛被困的十五年,这十五年里面学会了左右互搏术和空明拳,还学会了九阴真经,后来他的武功要超过裘千仞。



第一次华山论剑是邀请制的,发起人是王重阳。接到邀请的人出来后来成为四绝的还有一个就是裘千仞。

可见王重阳心里是很看重裘千仞的,认为他的武功可以参加论剑和他们一争长短。

但是裘千仞自认武功还没有修炼到家,即使参加了也不是其他人的对手,所以他谢绝了王重阳的好意,闭关在铁掌峰后山苦练武功。希望在下一次论剑中技压群雄,拿到天下第一的名头。

周伯通并没有参加第一次华山论剑的资格。

一来他自己的武功还没有修炼到家。

毕竟在后来他前往桃花岛找黄药师算账,反被黄药师打断双腿,关在洞中一关就是十五年。

可想而知他和黄药师几人在开始的时候武功差距是很明显的。

二来王重阳为了避嫌也不会让他参加。

毕竟华山论剑的主要目的是绝顶九阴真经的归属,如果他们师兄弟齐上阵,必定会落下口实。

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裘千仞的势力稍微所需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但是差距并不太明显。

周伯通和裘千仞之间差距是很大,也就是说他武功不如裘千仞。



黄药师把周伯通在桃花岛关了十五年,让周伯通失去了十五年的自由,却因此成就周伯通武功大成。

这十五年里,周伯通闲来无事,又没有人打扰,所以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练习武功上面。

他自创了空明拳和左右互搏术,飞快的进步,只不过他自己尚且不知道。

后来遇到前来桃花岛找黄蓉的郭靖,两人一见如故,结拜为异性兄弟。

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他们兄弟二人就切磋死起武功,不过这个时候的郭靖太菜了,周伯通轻而易举的就能虐他。

嫌打架不过瘾,周伯通把空明拳和互搏术教给郭靖,郭靖还是打不过周伯通。

周伯通守着九阴真经遵寻师兄的遗命不能修炼上面的武功,被黄药师骗去半本,自己还被关在这里失去自由。

加上周伯通生性武痴,明明有一本绝顶武学,却不能练习,心里早就痒痒的按耐不住。

他心想自己不能练习九阴真经的武功,但是可以教郭靖呀,只要自己不修炼就不算违背师兄的遗训。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教导郭靖学武,晚上在睡梦中周伯通自己也学会了。

后来周伯通遇上黄药师的时候,如果不用九阴真经的武功,便可以不落下风,如果使用九阴真经的武功,黄药师就打不过周伯通了。



很明显这个时候周伯通已经达到了五绝的水平,迈入了顶尖高手的行列。

再看裘千仞,放弃了第一次论剑的机会,一直想要在第二届中夺冠。

甚至还跑去暗算瑛姑的孩子,借此消耗对手一灯大师的功力,增加自己的胜算。

结果他也没参加成第二次论剑,被寻仇的瑛姑缠住。

良心上的不安最终他拜入一灯大师门下,后半生一心悔过,改名慈恩。

周伯通最终成了第三次论剑的天下第一大,而裘千仞在临死前也终于得到了瑛姑的原谅。


浪子与侠客


华山论剑时由于裘千仞为湘川大帮"铁掌帮"的帮主,身俱两大绝学“铁掌神功"和“水上漂"轻功,而周很年轻当然不敌裘千仞!!后来周伯通被黄药师困在桃花岛十五年、自创了"左右互搏术"与"空明拳"之后他还练成了九阴真经,武功超越了裘千仞,这时的周伯通武功天下第一,可吊打裘千仞了!


蜀山格桑花


铁掌帮本是江湖名门正派,自从裘千仞接手后由正入邪成为完颜洪烈的座上客。第一次华山论剑时,王重阳邀请裘千仞参加。当时裘千仞铁掌神功未练成,所以婉言谢绝。周伯通的武功达不到华山论剑的水平。王重阳并没有让周伯通参加,只是让他观摩学习。

周伯通的武功源自全真教,但不是全真教弟子。因此周伯通的江湖地位比较低,换言之影响力不够。在射雕时期,老顽童一直顶着王重阳的光环行走江湖。裘千仞的铁掌帮就不同了,当时铁掌帮的江湖地位仅次于丐帮。王重阳于情于理都会邀请铁掌帮参加。

裘千仞的武功刚猛无比由外而内兼修,遇到对手正面应敌。周伯通的武功属于空、柔。遇到对手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第一次华山论剑时,裘千仞的武功略高于周伯通。当时周伯通还未悟出全真教的真谛,武功还在二流水平。而裘千仞的铁掌已经达到准一流的水平。

王重阳羽化后,周伯通开始行走江湖。周伯通在桃花岛待了15年,在此期间周伯通悟出很多武学至理。周伯通根据全真教武功自创七十二路空明拳,为了打发寂寞自创左右互搏术。随着郭靖的到来,周伯通开始接触《九阴真经》。由此周伯通武功大涨,变成一流高手。

裘千仞铁掌练成后,着重修炼轻功和内功。裘千仞很少下铁掌山,都是由裘千丈外出。当裘千仞武功大成后,开始琢磨如何能在第二次华山论剑时夺得天下第一。裘千仞先从南帝下手,本想一掌重伤南帝的儿子。南帝用一阳指相救就会损耗内力,这样就会少一个竞争对手。哪知打伤的是周伯通和瑛姑的儿子,从此瑛姑和裘千仞结下了仇恨。

顶级高手较量,一丝一毫都能改变局势。后期裘千仞的武功已经不弱于东邪和南帝,只不过裘千仞不是两雕时期的主角。射雕有郭靖,神雕有杨过,再加上五绝和金轮法王。裘千仞的存在已经显得微不足道。虽然王重阳死了,但是全真教还在。全真七子撑不起全真教,只能由周伯通扛大旗。只要周伯通活着,江湖上没有敢动全真教。

杨过曾说能打伤裘千仞的不超过5个人。分别是一灯、黄药师、老顽童、郭靖和金轮法王。裘千仞和金轮法王激斗了一天一夜才分出胜负。裘千仞的铁掌神功不逊于龙象波若功。

周伯通在百花谷将《九阴真经》与左右互搏术融合,练成了别具一格的武功。周伯通和杨过的黯然销魂掌斗得旗鼓相当。杨过为救郭襄大战金轮法王,最终金轮法王败在杨过手中。以金轮法王作为媒介,周伯通的武功略高于裘千仞。


雨缘竹读书


在第一次华山论剑期间,周伯通应该是和裘千仞差不多,甚至要略逊于裘千仞,因为裘千仞的武功在书中是非常厉害的,仅次于华山五绝,当年王重阳力邀裘千仞参加论剑,就是说明了在王重阳眼中认为裘千仞是可以与自己和其他四位高手一较高下的江湖高手。

但是裘千仞当初自己知道自己武功缺陷,他的铁掌功没有练至大成境界,他知道自己与王重阳等人还有一定差距,所以他拒绝了华山论剑邀约。

而事实证明裘千仞的武功始终都是稍逊于五绝一筹,他的武功后来进步了,抛去已死的王重阳,但是欧阳锋、黄药师、洪七公以及一灯大师武功也在进步,他始终落后四人一筹。

而周伯通当时的武功应该和裘千仞差不多,但是可能以名声以气势周伯通不及裘千仞,略逊于裘千仞一点,但是周伯通嗜武成痴,他每天都在钻研武学,而裘千仞在这方面就不如周伯通这么投入百分之二百的精力,虽然裘千仞也很用功于武学,但是他不如周伯通对武学的痴。

而且后来周伯通练成了九阴真经,更自创出双手互搏术,练成九阴和创出双手互搏术的周伯通武功已经在超越了四绝,可以说这时期的周伯通武功应该是仅次于师兄王重阳的存在了,四绝武功是不相上下,王重阳是一枝独秀,比他们四人都厉害一筹。

所以周伯通的性格外加他的遭遇,让他的武功最后反而比裘千仞厉害了不少。

在《射雕》后期可以看出,裘千仞完全打不过周伯通,当时周伯通千里追击裘千仞,而裘千仞引以为傲的轻功也没显出比周伯通高很多,始终被周伯通追着打,所以裘千仞最后输给周伯通的主要就在于九阴真经和周伯通的武痴精神。


小岛知风


第一次华山论剑期,周伯通赢了裘千仞太意外了!

显然,第一次华山论剑期的周伯通不是裘千仞的对手。,当时的周伯通也是个足够的武痴,但他当时的武功,修业没有成功。 当时裘千仞已经是个可以进入五绝的人物,但他放弃了参加一论,把目标锁定在两论上,使后来在江湖的名字低于五绝。 其实,武功成功后的周伯通,他也没有稳定的胜算。 周伯通的武功都是王重阳传授,当时没有九阴真经,没有左右格斗,也没有创造七十二路空明拳。 他的武功打不倒裘千仞。

当时的周伯通不如裘千仞,首先最明显的是他的内功,当时只能说是微薄的成就。 这一点,周伯通在桃花岛和郭靖讲述他们真教的武功时提到。

《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剂师说:“老顽固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武功能胜过你和我呢? 我说过“没有必要胜过你,胜过我的,包括你在内,一定有四五个人吧”,这里的四五人指的就是,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北丐洪七公,南帝一灯大师,而铁掌水上漂裘千仞的武功和此时的老顽童的武功应该在伯仲之间,所以说有四五个人胜得了他。

周伯通在桃花岛经过十几年的潜修,他的武功能有那么大的进境,是理所当然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所练的玄门内功,越来越深厚了。周伯通武功之所以厉害,前期是因为他天资聪颖,加上有王重阳这样的名师指点,后期则是因为他所修的全真教内功逐步有成,更重要的是他受到了《九阴真经》的影响,武理贯通,修为大进。还有他要感谢黄药师困了他十五年,黄药师不仅替他摒除了许多《九阴真经》的江湖纷争,还让他有了一个理想的练武环境,能够专心致志的潜修,周伯通更因此自创出了两门武功。


临武晴岚


华山一论,裘千仞可能比周伯通还高一点。

突然观外有人喝道:‘快把《九阴真经》交出来,否则一把火烧了你的全真道观。’我向外张去,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只见一个人站在树枝上,顺着树枝起伏摇晃,那一身轻功,可当真了不起,当时我就想:‘这门轻功我可不会,他若肯教,我不妨拜他为师。’但转念一想:‘不对,不对,此人要来抢《九阴真经》,不但拜不得师,这一架还非打不可。’明知不敌,也只好和他斗一斗了。我纵身出去,跟他在树顶上拆了三四十招,越打越是胆寒,敌人年纪比我小着好几岁,但出手狠辣之极,我硬接硬架,终于技逊一筹,肩头上被他打了一掌,跌下树来。”

一论之后,周伯通三四十招速败给欧阳锋。而一论时裘千仞已经是有资格被王重阳邀请去参加华山论剑了。如果只能接四绝三四十招,估计是不会入王重阳的法眼的。

二轮的时候,不用双手互搏,周伯通和裘千仞也差不多。一用上双手互搏,裘千仞就打不过了。

裘千仞与他一动手,初时尚打成平手,待他使出左右互搏之术,登时不敌,只得退避。高手比武,若有一人认输,胜负已决,本应了结,哪知周伯通竟然穷追不舍。裘千仞数次问他为了何事,周伯通却又瞠目结舌,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要知“刘贵妃”三字,那是杀他头也不肯出口的。两人打打停停,逃逃追追,越走越远。周伯通的武功虽比裘千仞略胜一筹,但要伤他性命,却也大非易易。

裘千仞打不过的原因除了九阴真经和双手互搏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全真功夫,全真功夫越到后期进展越快,加上周伯通被黄药师困在桃花岛15年,心无旁骛,专心练功。而裘千仞还要处理铁掌帮的事,所以周伯通武功进展自然比裘千仞快一点。


千奇百怪的漫长旅行


直面问题,拒绝闲扯。

我的回答是:前期是裘千仞更强一些,后来周伯通武功大成,就明显高过他了。

分析如下:

1、第一次华山论剑时

当初为争一部九阴真经,武林中的高手相约在华山进行比武,武功高者可以得到这本武功绝学。当时的王重阳,遍邀天下高手,除了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一灯大师之外,当时的铁掌帮帮主裘千仞也在被邀之列。可见,裘千仞在王重阳心中,是具备争夺九阴真经的实力的。只是裘千仞自己知道他虽武功高强,但自己的铁沙掌尚未大成,即使去了,也比不过那五绝,是以未去。

但这也说明,他的武功在当时已经很高了,只是比之五绝稍逊而已。而当时的周伯通,武功并未有多出色,还在跟王重阳学艺,是明显不如裘千仞的。

2、后期的周伯通

华山论剑结束后,裘千仞继续苦练自己的铁沙掌。而得了九阴真经的王重阳,却在不久之后出了变故,他在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时,将九阴真经交给了周伯通,让他保存。后来因为种种机缘误会,周伯通被困于桃花岛十多年。

但正是在这桃花岛上的十多年,心无旁骛又爱武成痴的周伯通武功大进。除了将全真教的正宗内力心法继续提升外,更是创出了空明拳和左右互搏之术。左右互搏,相当于两个自己去同时对付敌人,这瞬间就把周伯通的威力提升一倍,试问当时,有哪个人能敌得过两个周伯通?更不用说他又学会了九阴真经。

所以,后期的时候,别说裘千仞,就连其他四绝都不是周伯通的对手。而且,书中也的确有周伯通和裘千仞的交手记录,二人追逐数千里,周伯通直把裘千仞打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差点自尽而死。



戚七奇读金庸


周伯通后来的成长,主要是心无杂物,正大光明,能够专心在一个领域内谋求发展,并且融会贯通,懂得创新。裘千仞也很厉害,但是心里有阴暗面,一般来说,心里有阴暗面的人都是心虚的人,会影响到关键时候的发挥。

这俩人从武功上其实是半斤对八两,但从气势上裘千仞输了半分,也就在实际对决时影响到了自己的功力。


胖胖和胖胖哒


裘仟刃,周伯通练了易金筋


青松之岩


心存正念,天道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