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怎么看待人的善与恶的?

合肥汉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老祖宗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是经过历史的考验流传下来的真理!

善恶之分就应该泾渭分明。善就是善,恶就是恶,没有什么可能、也许之类的东西。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会显示出其教养与素质,无论他的外表经过了怎样的伪装,那些发自内心的东西,依然会掩饰不住的表现出来。

善良是做人的底线,是一种精神。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是一个善良的人会让人觉得温暖,会让人愿意靠近。善良的人都是厚道人,他们不虚伪做事,不矫情做人。他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事不怕吃亏。他们从不指责别人,从不炫耀自己。他们懂得感恩,知恩图报。他们乐于助人不求回报。他们的善是刻在骨子里的,不用刻意却处处为善。

而恶人则不同,他们自私贪婪,唯利是图,没有好处的事从不去做。他们与人共事只考虑自己的得失,不顾他人不顾大局。他们看不得别人的好,想方设法的让别人吃亏。他们谎话连篇,口不择言。他们损人利己,无情无义。可笑的是他们往往都会把自己包装成善良的样子,虚情假意,口蜜腹剑。有很多人一不留神就会被他们所迷惑,分辨不出善恶,吃亏上当。

有时候一个人并没有做什么大奸大恶之事,我们往往觉得可以原谅,以后会好,其实我对此是表示怀疑的。事实是我们在姑息养奸——小孩子偷窃,我们总是在原谅他,教育他,一直到这个小孩子长大后变成了大盗,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自己错了,可是已经晚了……这种事情不胜枚举。

所以我认为对善人要报以善举,让行善之人感受到善良是通行证,是正知正见,是有善报的,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反之对待恶人就要有雷霆手段,让其无处容身,人人喊打,要让恶人恶行彻底消失。

愿这世上善心善念遍布每个角落。


观察后有话要说


最近在我身边发生了一件事:

我妈在自家门口被人撞了。撞她的人是我家邻居的岳父。他岳父送完东西到他家,然后开车在我家门前掉头(因为我家在路旁边,可能他岳父觉得地方大点,好掉头)。
我妈当时正与我姐,姐夫在家门口干活。我那个邻居当时也在场。他岳父刚把车掉转头,脚可能踩错了油门。车猛地朝我妈他们冲过,我妈年纪大了,躲闪不及被撞倒了。我邻居他全拳负责,二话不说,把我妈请救护车送到医院。他时不时对医生询问我妈的病情,对我妈嘘寒问暖。买这买那,以至于医生都把他当成我妈的儿子。邻居也有一家五口人,全靠他维持,生活也并不富裕。虽说责任不在他,但他一手包揽,没有任何怨言。这让我看到了人世间的善。幸好我妈没什么大碍,只是脚部韧带损伤,不能走路,只能回家慢慢修复。不然,也将害苦了邻居一家。
如果人人都像我那邻居那样,出了事,勇于负责,有担当,世间也就少了许多纷争,社会也将更和谐。好了,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了,下期见!

蓝雨颐


如果用几句话概括的话,就是:所做所求为别人,为众生,是奉献,是善。所做所求为自己,为回报,是自私,是恶。

比如说:有一群强盗,经常下山去打家劫色,有位武人在得知情况以后,为了这一方的百姓能有个安稳的生活,召集一群高手,上山灭了强盗,他虽然是杀人凶手,但却是为了大家,这就是善。

在比如,有一财主,平常并不行善,而本县县官缺席之时,为了让众人选拔他当上县官,就隔三差五的开仓放粮,去迷惑百姓,以此得到百姓的支持,然后成功的当上了县官,这是有目的善,如果只是为了求个名,只是伪善而己,但他是为了当县官,这不是善,这只是恶人的手段。



修心人家


人性复杂吗?一点都不复杂。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人性的本质就是自私。善与恶只是达到这个目的手段。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自私为前提的。所谓的慈善,也是自私的。只不过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私而已(道德优越感)。社会舆论把一个人的物质付出,称为‘善’。但他也得到了一个精神上的回报(假如没有这个精神优越感,他还会干这事吗?)。

社会舆论把一个人的物质索取,称为‘恶’。难道他们的心里不也想干这事吗?人的痛苦之处,就是活的太虚伪。要么就大大方方做一个坏人。要么就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好人。


看破红尘的书生


其实不管你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是由内心出发的。都是你自己的欲望,不管怎么说都是因为对自己有利才去做。哪怕什么帮助他人,无私奉献,你是在物质上奉献了,但是你在精神上也有很大收获,你做这些好事还不是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啊之类的么?所以啊,个人觉得人真的是自私的,只是有时候自私了自己还不知道而已。

那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一直以来就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古今中外有很多人都在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人一辈子积德行善但作过一次恶事,那该说他是善还是恶呢?有人一辈子穷凶极恶但屈指可数地行过一次善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评价他呢?古人亦有人性善恶之不同观点,譬如孟子和荀子的人性善恶论。

又如老子说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人也是万物之一。由虚无到有质有形有了善恶之分,其实善恶本同根同源只是人为将其命名罢了,老子说有名万物之母,如同人们熟知的万物的阴阳两面,少了哪一面任何事物都得消亡重归于虚无,所以人之初即是虚无状态应无善无恶。


农夫老岳:2020.03.16.


农夫老岳


怎么看待人的善与恶?

个人观点如下:

一个人的善与恶,无法仅从一个人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与憎恶,人会对每个所喜欢的人或物施于善意,对于憎恶的人却难以做到!

这个就像小学的一篇课文,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课堂上,老师在讲台课桌上放了一个杨桃,让所有人画出看到的杨桃。课文中的“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但当老师让所有同学坐到我的位置时,大家都看到了“我”所画出的五角星。

这就像是一个人的善与恶,每个人的感知、体会不同,接收到的信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也不能只看到一方面,就去评判一个人的善与恶,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在这世上,有太多的爱恨难分,善恶难辨!当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默默心声默默说


我憎恨恶,但也不敬佩善,甚至于瞧不起崇善守道的人,这都是我的真话。我以为善固然是美德,可它惯恶养恶就不是美德了,准确地说美德还应该包括对恶的斗争精神,见义勇为的美要比忍让恶行的德更让我实际敬佩。善往往是弱而胆小的代称,一个人若心灵上强到不把恶人放眼里身体壮到一拳能把恶人打倒,那他还用假借善的名义忍让谦让恶人吗?其实我们心里全明白善和恶是一对死敌,可往往善和恶一交手就叫我们失望,其实它不是打不过恶,是太懂事理了,而这个事理又是道德绑架过的,自古道德倡导君子礼义让人,你还手就证明你不配做君子了,不配做君子也就配不上善的美誉称号了,而事实是那个恶对手被你惯出来了,养成了更大胆儿,知道善挨打不还手更敢变本加厉的作恶了。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啊,但我坚持认为善其实是假说,恶倒是真为,善很大比重虚伪极小成份真诚,因为人性虚伪才会认同善好,就像画家达利说的我是伪君子所以大家歌颂我。某种角度看,因为恶太真实了,连衣服都不穿地面对你,确实让人很害怕也很憎恨。如果让我用旁观中立者的审美评判善与恶,这两样都不屑一顾,对人都没有好的示范性。


蛩呜斋主


我相信每个生命来到人世间都是最纯真的天使,虽然呱呱坠地那一刻,是奔放的哭声,但不能否定每个生命都是带着爱来的,就那么小小的一个生命,会带给身边的人微笑,会让爱他(她)的人学会成长,会给予未来希望!

小生命会在爱的滋养中慢慢长大,他会有自己的想法,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然而此时他需要有人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因为他还是懵懂的,其实成长期间很重要,它铺垫了以后人生中的善与恶,人间善恶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愿生活中:多点耐心,就会多一点真心,多点包容,就会多一点爱;多点诚恳,就会多一点微笑; 如果你是善良的,那么请深爱,因为有爱的滋生,恶就会慢慢被吞没,善恶也来自于我们内心,愿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拥抱着阳光去爱…





倩影儿


本人秉持的是“性恶论”。人性是自私的,有句话这样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小时候,我们按照父母和学校教我们的方法去辨别这个世界,渐渐地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这些能力教会我们辨别善与恶。但因为每个人建立的三观不同,善与恶的界限与内容也不尽相同。人性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论题,人性的善与恶构建了世界的多样性。

之前看到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万恶淫为首,问迹不问心,问心天下无好人”,人多多少少都会有阴暗的心理面,但是否将其付诸实践,这是人性善与恶的对决。我不会去评判他人的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我只要尽力不去做自己所认为不对的事情即可。



家家正能量


所谓的善与恶只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下的产物。

有一种人没有善恶,高低,贵贱,美丑之分,反而认为人人平等,他就是证悟实相的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