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幼儿园午休时,发出“异样”的声音,老师掀开被子后脸红了

文|哑铃妈妈

前几天我一朋友跟我分享了她儿子在幼儿园的趣事,听完后她的故事后,当朋友觉得是个笑话时,而在我看到的是这个事情背后的危险性。毕竟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孩子上学了,还是要跟爸爸妈妈一起睡的,就会发生一些尴尬的事情。

朋友儿子聪聪已经上大班了,年龄也快有6岁了,基本什么都能懂了。别说6岁,就连现在3岁的孩子都知道男生女生的区别了。一天中午,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午睡了,班主任发现有个床位是空的,吓得赶紧跑出去找,可却听见聪聪床上发出“异样”的声音,同时还将整个被子都蒙住了床。

老师好奇,走上去一探究竟,当老师掀开被子后,瞬间感觉不好了,发现居然有个女同学和聪聪一起“嬉闹”。这样的举动太过于亲密,老师都脸红了,可她又不能斥责孩子们,毕竟他们也不懂,只能假装淡定将两个孩子分开。

放学后,幼儿园班主任就把朋友留下来了,还跟她聊了聪聪午睡的状态,朋友听到后自己有点不好意思了。朋友总觉得她儿子只是一个孩子,夫妻两个人平时亲近的时候也没有避开孩子,孩子撞见了就糊弄过去,觉得小孩子好骗。没想到孩子也学会了“假把式”,真的羞愧了。

在笔者看来,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孩子不仅看到父母这种亲近行为,更通过电视、手机等多媒体渠道看到类似成人亲近的镜头,也会学着模仿。所以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们一定要监督好,孩子接触的这种场景,由于孩子没有自控能力,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对孩子的伤害。

假使孩子无意间看到了父母的亲近行为,作为父母的大家一定要给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

经常发生的就是父母们经常趁孩子睡着的时候,放纵下,觉得孩子反正睡了,或者那么小什么都不懂,有的甚至跟孩子说“爸爸妈妈在打架”,这些行为都会让孩子铭记心里,产生不好的影响。

主要有以下三大危害,家长别不当回事:

1. 对亲子关系的建立不利

现在孩子都想独占父母的爱,如果被孩子看到爸爸妈妈过于亲密,就会特别生气,总觉得抢走了自己的爱。

轩轩比较粘妈妈,从小都是跟妈妈一起睡,所以每天开口闭口就是妈妈,这天他突然撞见爸爸在拥抱亲吻妈妈,谁知小家伙跑过去就推开爸爸,小嘴里哭着说:“快放开,那是我妈妈,不要碰她。”

所以这在心理孩子就会对爸爸一种排斥的感觉,更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2. 影响孩子与异性交往

孩子虽然小,不懂眼前发生之事,内心也会慌乱。所以此时父母就需要淡定,来与孩子沟通。

若父母没有及时解释,而是企图用训斥、恫吓等加以掩盖,孩子往往会认为这是罪恶感。随着年龄增大还会企图与电视、社会习俗见解,将正常的行为与非法流氓行为混为一谈,自然就会对“夫妻之事”有着恐惧心理,继而影响异性人际交往。

3. 触发孩子心理好奇心

孩子们虽然不明其理,不懂其中之秘密,但会带有好奇心态,觉得这种事情比较好玩。继而会在某个场合进行模仿,如此一来就会引发各种尴尬,让人觉得孩子生长在私生活混乱的家庭中,进而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因此,父母们日常生活中尽量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像简单的拥抱没有问题,与孩子之间彼此拥抱,让他感受到家庭里的爱,这样就会有爱人之心,信心也会提升。

如果需要进行亲密行为时,尽量避开孩子,有条件的可以创造二人空间,这样也不会出现前怕狼后怕虎的境遇。

实在是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被孩子看见了,不要慌张或者模棱两可的糊弄过去,而是要正确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这种形式是大人们恩爱的一种,说明彼此相爱,等你长大些就会了解了。同时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不同,做出正确的普及知识,给他树立正确的认知,才不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作为父母的家长们,不要再单纯地觉得孩子是小孩,什么都不懂了。不要等孩子大了出现某些问题的时候,来指责孩子的毛病,其实都是父母的言行做得不到位,而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看到这些,相信亲们也会有一定的亲密经验,欢迎互动留言,分享你的经验,帮助更多的辣妈宝爸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