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杭州這家體育館第一天開放,戴口罩打羽毛球“就像在高原訓練”,但來的人很多,都說兩個月沒打快憋死了

昨天,西湖區文體中心向公眾開放,開放的羽毛球,乒乓球,檯球,攀巖,網球,足球,跆拳道,空手道、舞蹈等等項目都需要網上提前預約,進場地要測體溫、出示健康碼、戴口罩。


“為了今天開放,我們準備了很長時間,規定電梯只能坐4個人,進館後每個人手上要噴酒精消毒,羽毛球場每片最多進來4個人,館裡8片場地人數上限是32人。不能雙打,只能單打,全程都要戴口罩。”西湖文化體育會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任亮說,像籃球這樣人體接觸很多的,游泳這樣必須脫掉口罩的運動項目,為了安全暫時沒有開放。場館入口還有臨時隔離點,萬一遇上突發情況,隔離人員在這裡等救護車,安排了專人負責處理。


每張凳子上都寫著“防疫期間,限坐2人,間隔一米”


所有運動項目裡,羽毛球最受歡迎。昨天羽毛球場地預約出去40片,乒乓球和檯球各兩場,其他場館則相對更冷清。



靠近門口的場地上,一對母子打得熱火朝天,休息時孩子摘下黑色口罩大口喝水。媽媽29歲,兒子7歲,住在體育館附近小區。


“前兩天我剛帶他在樓下打過羽毛球,風大,很難受。”這位媽媽說,“平時這裡很難預約的,剛好疫情期間我在家雲辦公,一看到這裡開放了,就趕緊預訂了一個小時。”


董先生和張先生戴著眼鏡和口罩,拿著拍子坐在場地旁邊,看著兩個夥伴在場內“酣戰”,眼睛跟著羽毛球來回轉。只能單打,4個人只能輪流上。



張先生吃完中飯從良渚坐地鐵過來,他36歲,做保險,上班時間彈性較大。他說自己打球10多年,每星期至少3次,缺一次都難受。“真是快憋死我了,上次打球是1月20日左右,快兩個月沒打過了。”


沈先生40歲,住在拱墅,球齡近20年,平時一週打4次。


“我們平時都是雙打的,雙打呢一個節省體力,娛樂性也更強一些,兩個人有配合。現在只能單打,累啊,還要戴著口罩,喘不上氣啊,就像在高原訓練一樣……”


正說著輪到他上場了,打了10分鐘,沈先生就舉拍示意休息,他走到場地邊摘了口罩,猛灌一口水,大口喘粗氣。


張女士已經堅持打了40分鐘,汗水浸溼頭髮,粉色短袖也溼了一大片。她把口罩脫到下巴上,巡場員過來提醒戴好,她又把口罩拉上去。


“難受難受,吃不消,戴著口罩氣喘不過來,汗包裹在裡面……”


她說上次打球還是過年前,以前每個雙休日都打,兩個多月沒打渾身不自在。


我在場內繞了一圈,發現有的球友打一會兒就把口罩拉到下巴,巡場員看到過去提醒,他們又拉上去,過一會兒又摘下來。


任亮說,球友們運動時,偶爾摘下口罩透個氣也能理解,戴口罩運動肯定不舒服,但畢竟是特殊時期,要求大家戴口罩也是為安全,畢竟疫情還沒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