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是被妲己害死的,還是被賣菜老婦人害死的?為何挖心後沒死?

《封神演義》是明代著名作家許仲琳的代表作,而在現在這部作品被翻拍成電視劇的已有好幾部,溫碧霞、范冰冰、林心如、張馨予、王麗坤等等演員都演過蘇妲己的角色。可是不管裡面的情節如果改變,有一個情節是一直不曾變過的,那就是比干挖心。

比干是商朝的大臣,擔任著宰相一職,其中還有一個關係就是比干是商紂王的叔父,即使這樣比干還是逃脫不了悲慘的死亡結局。人們說比干的死亡是妲己造成的,確實在鹿臺完工後,紂王聽信妲己妖言,欲會見仙姬、仙子。妲己心生一計,於十五日夜請軒轅墳內眾妖狐變成仙子、神仙、仙姬來鹿臺赴宴,享受天子九龍宴席,迷惑紂王。然而在宴會上露出尾巴的妖狐,卻被比干看見了,經過武成王黃飛虎的調查,原來眾妖狐都是軒轅墳內的狐狸精。比干便與武成王黃飛虎領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將狐狸盡行燒死。比干還揀未燒焦的狐狸皮製成一件襖袍,嚴冬時獻於紂王,以懾妲己之心,使其不能安與君前。妲己見襖袍盡是其子孫皮毛製成,心如刀割,深恨比干,誓挖其心。

妲己裝病,謊稱只有宰相比干的玲瓏心才能醫治,紂王信以為真,便立馬派人傳來了比干,執意要借比干的一片心來救治愛妃,面對這樣的紂王,比干十分痛心,拿起刀便刺入身體內挖下心,頭也不回的走了。可是當時的比干不僅沒有死還沒流一滴血,騎馬飛奔跑了好幾里路,聽見一婦人大叫賣無心菜,比干勒馬即問:“無心菜沒心能活,人沒心,會如何?”婦人回答:“人若無心即死!”比干登時大叫一聲血如泉湧,一命鳴呼。

在影視劇中每次看到這一段,大家心中是否會想,比干為何在挖心時沒死,而是在老婦人回答完後才死去?如果老婦人說到人無心也能活,比干真的能活下去嗎?《封神演義》注入了神魔的虛構,但是他和原著的中心意思卻是一樣的。都是講述的“天道”,意思是說:君王必須有他該有的德行,好的君王是能得到百姓的擁護,便能守住江山;如果得不到百姓的擁護,便會受到上天的懲罰。商紂王雖然是一個“無德”之人,但他有一群“有德”的大臣,其中比干就是一個,但紂王奪走了比干的心,就是奪走了天道,一個沒有天道的商朝是不配擁有天下的。

而比干問老婦人的話,其中的意思是說,商朝如果失去了天道,沒有了百姓的擁護,還能活下去嗎?老婦人的話真是說出了天下百姓的心裡話,比干聽後心裡明白,此時的商朝已經沒有任何希望了,才會氣得七竅流血。

古代的歷史再次述說了,忠臣沒有一個好下場,比干對商朝忠心忠義,可最後沒有想到會殺出一個蘇妲己來,一切努力都將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