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基层护士的方舱医院战“疫”记事——“方舱里每个人都是英雄”

新华社石家庄3月15日电(记者高博)“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在前往武汉江岸方舱医院最后一个夜班的大巴上,付世荣和河北省第五批援助湖北抗疫医疗队的同伴们齐声合唱了这首《阳光总在风雨后》,他们觉得这首歌最能代表那时的心情。

今年34岁的付世荣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医院妇产科的一名护士,也是河北省第五批援助湖北抗疫医疗队的一名队员。“方舱休舱也是对我们这段时间工作的肯定。在将近一个月时间里,我们河北医疗队负责了494张床位,收治患者626人。”付世荣说。

付世荣正在武汉江岸方舱医院服务患者。

2月初,当接到医院要选派力量支援武汉时,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付世荣主动报名请战。“刚听说也比较害怕,但一想到我是学医的,疫情就是医护工作者的战场,如果我们都退缩了,那武汉人民怎么办?一想到这,我就觉得我一定要去武汉。”她说。

付世荣的爱人杨明明是一名基层公务员,也是镇里疫情防控小组成员。“我老公理解我的职业,也尊重我的选择。他说两个孩子有老人照顾,你放心去武汉吧。”付世荣说,她5岁的儿子特别喜欢蜘蛛侠,在儿子眼里,她是跟蜘蛛侠一样的英雄。

付世荣和其他304名战友顺利抵达武汉后随即进驻武汉江岸方舱医院。方舱医院多是轻症病人,工作零碎,付世荣主要负责给病人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此外还要关注病人生活上的需求和心理问题。

“我在方舱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英雄。在方舱里,我们医务人员、患者、还有保安、清洁阿姨等组成了一个临时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守护着彼此,都是彼此的英雄。”付世荣说。

在方舱,河北省第五批援助湖北抗疫医疗队结合实际,在全队开展了“医护人员+患者”结对帮扶活动。付世荣帮扶的是49床一位50多岁的大叔和50床一位30多岁的大哥。为了让50床这位大哥体面出“舱”,付世荣一开始尝试用刮胡刀给他理发,后来又四处借电推子。

付世荣给患者理发。

“这位大哥说这是他有史以来理得最好的一次发,这句话让我至今很感动。”付世荣说,“我和这位大哥年纪差不多,他当时很快要出院了,不想胡子拉碴、邋里邋遢见女儿。我理解他那种心情,他想让家人知道他在方舱里过得很好。”

在方舱的这些天,付世荣每天都很充实。“队友之间很团结,一群人在一起就像战友一样,我们开玩笑说我们是过命的兄弟。”她说,“患者也不再是患者,而是亲人,每天都惦记着他们怎样?上班了也会先去问候一下。”

患者给付世荣的感谢信。

3月8日,付世荣所在的武汉江岸方舱医院休舱;3月10日,最后一家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休舱。至此,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这一个个方舱,就像疫情中一艘艘承载希望的“生命方舟”。休舱后,付世荣还在待命,她和队友都抱着疫情不退,他们不撤的态度。“方舱的任务顺利完成,离最后胜利的曙光也不远了,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付世荣说。(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