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性侵”教育:一针必须要打的“疫苗”,越早给孩子打越好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也正因为此,长时间以来,全社会都在致力于儿童保护。但是,有光的地方就总有阴暗面,不知何时,

“未成年防性侵”已然成为全社会都在讨论的热点话题。对于父母而言,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得不承认,“防性侵”是他们最不想讨论的问题,同时也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儿童性侵不容忽视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曾经向社会公开了这样一份调查报告:从2013年至2016年,法院审判的儿童性侵案件数量高达10782件!但是,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案件是未公开的。有专家保守估计,儿童性侵案的隐性比例可达1:7!这一组组数据真让人触目惊心。

二、性教育刻不容缓

“你总嫌你的孩子太小,但是恶魔不会”。在多数家庭中,“性”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很多家长谈“性”色变,认为小孩子还不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但其实,很多被性侵的孩子之所以没有选择反抗,是因为他们对发生的一切完全没有意识。在这么多血淋淋的真实案件面前,作为家长,我们一定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性教育,如果我们继续选择沉默,那么就是在变相残害孩子。

三、如何进行“防性侵”教育

1、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问题的核心就在于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和别人交往的“限度”,即所谓的私人空间和身体主权,一旦超越了这条红线,孩子们就要有意识加以反抗,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培养孩子的应急反应能力。当孩子感觉自己的身体被侵犯、或者别人的举措让他觉得不舒适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一般情况下不要正面发生冲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先要向外界寻求帮助。

2、对陌生人说不

在儿童性侵类案件中,陌生人作案占绝大部分,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对于陌生人的警惕心。

我们要告诉孩子,当一些陌生人想用糖果、玩具等物品来诱惑他们,企图达到一些目的时,要学会勇敢的拒绝。和陌生人接触时也要保持距离,尤其是发生肢体触碰时,必须要赶紧离开现场并及时向警察寻求帮助。

3、认识自己的身体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性别的概念也越来越清晰:一般来说,2岁的孩子就能感觉到性别之间的差异;3岁的孩子则是正式进入了“性别敏感期”,开始对两性感到好奇。

所以,家长们在孩子3岁左右就要对他们进行性启蒙教育。在孩子上厕所或洗澡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把握机会让孩子清晰认识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包括一些私密的器官。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向孩子明确一点,这些私密的地方是绝对不允许别人碰的!

4、让孩子知道他是怎么来的

“我从哪里来?”,几乎每个孩子都问过父母类似的问题,而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来源也是性教育启蒙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他是由父母的精子细胞和卵母细胞结合而成的,正是因为父母之间产生了爱情,发生了性行为,才有了他这个结晶。

这看似是一个生理问题,但是却向孩子明确了一种观念:两性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和自己相爱的人才能发生密切接触。

恶魔总是存在,我们没有办法让未成年性侵这类事件消失。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孩子的防性侵意识,尽可能地将风险降为最小值。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

性教育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同时也是家长必须做好的一件工作,对于性教育家长可以通过绘本的形式传授孩子,这样能够避免很多尴尬,而且绘本上的解释更加准确,所以达达推荐这套《幼儿自我保护性教育启蒙绘本》,帮助家长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启蒙。

【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享受粉丝特价】

最后达达推荐这套《0-3岁儿童行为习惯绘本宝宝早教书好习惯养成》, 这套绘本共30册,包含了儿童安全方面、好习惯方面、好品格方面的内容,对孩子的成长帮助很大。

【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享受粉丝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