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讀懂相對論:空間之爭

空間本身是一種無法“直接感受”的物質,不具有實在性。——愛因斯坦

說什麼話,才能不被人反駁?

亞里士多德答,把一句話分成正反兩句話說。

亞里士多德

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虛空包含著位置,空間就是抽調物體之後的位置。”據此牛頓提出了絕對空間,亞里士多德接著對牛頓說:“運動是永恆的,必然有一個永恆的推動者。”於是,牛頓肯定了第一推動力的存在。

亞里士多德轉過頭又說:“沒有空間和時間,運動就不可能存在。

離開事物則沒有運動,因為運動中的事物總為空間的變化。”笛卡爾總結說:“空間是物質的廣延,不存在沒有物體的空間。”於是,愛因斯坦構建了相對論時空觀

愛因斯坦:廣延性指固體展開或拼接在一起的經驗概念的延伸

當哲學家訴諸理性思考和感性認知時,空間又是怎樣的?

奧卡姆&康德

不一致對等物

你可以思考虛空,虛空就不是無物。——巴門尼德

1768年,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提出了一個思想理論以判斷空間是否獨立於物質而存在:

左手與右手互為鏡像,可以一一對應,因此左手等價於右手,但是卻不能重合,說明左手與右手的本質區別不是由內在關係決定的,而是與空間的關係不同,因此空間是絕對的。

奧卡姆剃刀

空間僅僅是種種關係的總和。——萊布尼茲

近代哲學家的先驅——奧卡姆說過:“能以較少者完成的事物,若以較多者去做即是徒勞。”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如無必要,勿增實體”,他認為,在科學中,若不以假設的實體來解釋某一現象,那就沒有理由去假設它。

羅素

空間是無形的,同感性事物相互分離,這意味著絕對空間無法證偽,那麼空間實體就不必要存在

科學的本質在於可證偽性——卡普爾

綜上所述,你對空間的認知有什麼看法?

雖然現代科學讓我們相信空間不是一種實體,但是科學的發展史終究是一部人類認知的糾錯史,不到最後一刻,沒有人敢篤定真理為何物。

上一篇三分鐘讀懂相對論:相對論思維,下一篇三分鐘讀懂相對論:不一致對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