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近代日本的締造者,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的精神偶像

西鄉隆盛,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的薩摩藩武士、軍人、政治家,他和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並稱“維新三傑”。號:南洲。

西鄉隆盛生於日本薩摩藩(鹿兒島縣),原是一名中下級武士,1854年成為藩主島津齊彬的親信,為尊王攘夷運動奔走,後積極投身倒幕運動。1868年1月3日,與巖倉具視、大久保利通等人發動王政復古政變,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建立明治新政府。在同年的戊辰戰爭中任大總督參謀,指揮討幕聯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日本由此開始了明治維新的時代,西鄉是維新三傑之首,功勞最大,可以說是西鄉是近代日本的締造者。


西鄉隆盛在推翻幕府的戰爭中功勳卓著,由此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陸軍元帥,兼近衛軍都督。

世上建立豐功偉業的人很多,如果僅僅是如此西鄉隆盛也不值得後世日本民眾對他的喜愛和尊崇。很多人在登上頂峰的時候往往迷失了,權力導致腐敗,但西鄉隆盛在取得高位後寫了一句話:推到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平心而論西鄉在倒幕運動中的確使用了一些政治手段,其中也不乏一些陰謀詭計,但在維新成功後西鄉隆盛對於過去的所做所為進行了反思,表示以後心中無一事不可對人言,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並以“敬天愛人”四個字為座右銘。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武士階層被取消,高級武士成了士族,那些取得高位的武士如西鄉這批維新志士也自然生活無憂成了新的華族,但是原本的中下級武士卻破產了,西鄉非常同情這些中下級武士,因為西鄉本身也是中下級武士出身,按照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不忘初心,西鄉經常拿自己的錢出來資助這些破產的武士,並在自己家門口立了一個櫃子,裡面放上錢,來拜訪的武士臨走時可以隨意從櫃子裡面拿錢,等櫃子拿空了再補上錢,可是這樣做只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破產武士實在太多了,西鄉打算往韓國擴張讓這些破產的武士去韓國建功立業,為此和原來的夥伴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並憤而辭職。(有人說西鄉的徵韓論是赤裸裸的侵略,是侵略沒錯,但是我們站在西鄉的立場上看看當今的社會有哪個高官會為了破產的底層人士力爭並且放棄高官厚祿的?恐怕沒有吧)

西鄉辭職後回到家鄉鹿兒島,開始開西式學校辦教育,辦學校賺來的錢一如既往的接濟那些破產的武士,但他的政敵仍然對他放心不下,1877年,在一次西鄉外出離開鹿兒島打獵時,故意派一個刺客潛入鹿兒島被西鄉的手下抓住,西鄉手下得知刺客是政府派來刺殺西鄉時頓時怒火沖天搶了縣裡的軍火庫,起兵叛亂。等西鄉得到消息時叛亂已經發生,西鄉不禁慨然長嘆,但依然回到鹿兒島統率部下們,以“質問政府”為名揮軍北上,並在熊本城與政府軍爆發激戰。 最後政府軍擊敗西鄉軍,西鄉隆盛撤退回到鹿兒島,在負傷的情況下由部下介錯砍下頭顱,結束日本最後一場內戰,日本歷史上稱為:西南戰爭。(對於西鄉的結局來說,假如西鄉不去同情那些破產的中下級武士,即使西鄉和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在政治上有分歧,只要西鄉賴在陸軍元帥和近衛軍都督的位置上不走,以他的功勳那些政敵根本不能拿他怎麼樣,假如西鄉在叛亂髮生時置身事外…西鄉有太多的機會可以活得很好很好,但是西鄉最終以自己的生命踐行了“敬天愛人”的座右銘)。

戰敗之後西鄉隆盛的功勳也被剝奪,但是日本民間對西鄉非常同情,同情聲浪甚高,明治天皇也曾表示惋惜之意。在黑田清隆努力奔走下,於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頒佈同時獲得特赦,並追贈正三位之官階。在日本東京上野公園為西鄉隆盛塑立了銅像。


建立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說:“西鄉隆盛是我永遠的精神偶像”。並把西鄉的“敬天愛人”也作為自己的人生座右銘。

2004年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電影《最後的武士》中的森勝元就以西鄉隆盛為原型 。

西鄉的故事就講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