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吼叫"中长大的孩子,都有3个致命的性格缺点,父母一定要重视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坚毅,聪明好学,想让宝宝懂事明理的话,家长的引导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很多家长都是初为人父人母,所以教育方式上肯定有不少差异,有的家长性子比较急,如果孩子表现不好,动辄就是生气发火,音量也是不由得变得很高,这种大嗓门的教育方式其实弊端很多,如果孩子长时间受到这种吼叫教育,会影响孩子自身的性格塑造,会有不少的缺点,非常致命,家长一定要重视!

网友小梅的例子就是值得深思。小梅是标准的九零后宝妈,平常的性格就是比较心急,做事雷厉风行。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孩子哪里做的不好,小梅就会立马指出来,有的时候也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音量也是特别的大。久而久之,女儿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脾气也是变得很暴躁。根据学校老师反映,虽然女儿长得可爱,也很聪明,但是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孩子玩,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孩子脾气不好,别的小朋友稍微有哪里做的不对,小梅的女儿就是冲人家大吼一通,所以没人愿意和她玩。小梅也是很后悔,自己的行为也是影响了孩子的成长。除此之外,这些性格缺点需要留意。

脾气暴躁

小梅家的情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父母太过严厉太过粗暴,导致孩子性格也是非常极端,脾气也是非常暴躁。小小年纪不懂平易近人,这样的孩子很难与人相处。都说父母是榜样,为了孩子能有一个温柔善良的秉性,家长千万不要动不动就骂人吼叫。

性格问题

经常被吼骂的孩子,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软弱无能,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让孩子非常害怕,导致孩子非常不自信。出门在外也是畏畏缩缩的不敢和人争辩,这样的孩子性格都很怯懦,很容易被人欺负。

还有部分孩子则是相反,因为压力太大,总是被父母吼骂,导致孩子内心变得非常不满,做事也是非常叛逆。随着年纪增长,孩子的抵触心理也是越发强烈,甚至会和父母顶嘴。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自卑

如果天天被家长否定,被家长训斥,哪个孩子能有自信呢?天天被耳提面命,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卑,遇到问题就是回避,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的孩子难有出息。

那么父母该如何合理教育孩子呢?

分清主次

家长精力有限,孩子同样需要自由,所以家长一定要懂得适当管理,分清主次。重要的事情一定要严格管理,但是无关轻重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决定。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还能缓和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尊重。

有奖有罚

孩子犯了错,大吼大叫能解决什么问题?给孩子适当的惩罚才是正确的做法,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就可以了。同样的,当孩子有优秀表现的时候,奖励也是一定不能少的,这样会激励孩子下次做得更好。有奖励就有动力,有惩罚就能约束孩子的行为,这才是科学的做法。

要有分寸

还严厉的时候一定要严厉,如果孩子不知道疼痛是无法成长的,所以适当的体罚还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绝对不能下手太重,只要让孩子知错就可以了。千万不能伤害到孩子的身体。

适当游戏,合理分配时间

很多时候,教育要顺其自然,该是干什么的年龄就干什么。小时候就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孩子接触自然,多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等到孩子上学之后,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做到劳逸结合,这样才是有效率的教育方式。

重视双商

不但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对于情商的培养也不能落后,双商高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才能让孩子今后受到重视和青睐。所以情商的培养也要重视!

教育孩子一定不能操之过急,很多家长总是喜欢大吼大叫,要知道,有理不在声高,况且你教育的还是小孩子,更要温柔一些,更要耐心引导。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分寸,什么时候奖励,什么时候惩罚,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千万不能由着性子来,这样会伤到孩子的。

坏习惯会成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好习惯则会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会长成什么模样,取决于家长如何教导!在3-6岁其实就是给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时期,可能有很多家长平时比较忙,忽视了这一点,家长要抓住3-6岁这个性格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品质,未来的路才会更好走。

我为大家推荐一套育儿书,"正面管教"系列丛书,包括《正面管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哈佛家训》、《捕捉儿童敏感期》、《好妈妈不吼不叫养育女孩》以及《好妈妈不打不骂养育男孩》,以便实现亲子间的相互理解,实现轻松沟通。

孩子的教育是头等大事,因而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十分重要的,该系列丛书旨在造就优秀的父母,让孩子拥有一个更美好的童年与未来。

该系列丛书六本共计89元,换算下来每本还不到15元,还不到爸爸的一包烟钱,但这6本书贴近生活案例,能够全面的帮助家长梳理问题,实在是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