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把大运河重新疏通,不为漕运,用来调水不是挺好的吗?

晴空朝天鹤


这个问题问得好,大运河正在规划疏浚。

自从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申遗成功以后, 打通南北尤其是黄河以北呼声很高。

大运河最早修建于前486年,战国时代,距今2500多年了,当时主要是三段:山阳以南邗沟,以及浙江黄沟,胥溪接入太湖。据说夫差最后参与,是为了北上伐齐而开挖。

在隋朝炀帝时代,大运河经过涿州,河间,魏州,洛阳,汴州,宿州,从泗州下淮河,经山阳南下,扬州,吴州也就是苏州,到杭州。

隋代大运河分四段,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永济渠。西南走洛阳再折向东南。

元明清以后,大运河改道,裁弯取直,走现在的通州,沧州,德州,聊城,济宁,台儿庄,淮安,扬州,镇江,常州,苏州,杭州。

另外,元代开挖了胶莱运河,海运代替了大部分河运,京杭大运河开始走下坡路,近代100多年,尤其是最五六十年,用水过度,华北地区水位普遍下降,胶莱河逐渐干涸不能航运。

历史上,对大运河的批评与赞赏,都有不少,比如唐代很多诗人也有过精辟的论述。

1-唐.许浑《汴河亭》批评运河: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是景阳楼。

​2-唐.胡曾《汴水》持批评态度: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3-​唐.皮日休《汴河怀古》则为隋炀帝平反: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4-唐.李敬芳《汴河直进船》比较客观:

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是说,汴水与淮河之间挖通后,确实有许多便利。不过,百姓遭受到的苦难也很深重。东南四十三州的广大地区,民脂民膏都被这条河运走,送到京城供皇室贵族去享用了。

1797公里的大运河通航线路,主要是山东济宁以南河段,2002年还曾作为南水北调东线。

从2016年开始,大运河全面通航就提上了日程,目前到2019年底山东段济宁到泰安东平湖80公里河段可以作为三级河道通行千吨船。

京杭大运河济宁以南,基本上是二级航道可通行2000吨级船,江苏大部分以及浙江则是一级航道,可通行3000吨船,水运成本低很多。

京杭大运河尤其是苏南水运非常发达,2019年苏州港吞吐量6亿吨,接近青岛港,超过天津排第六位,南通,镇江也都超过3亿吨。

随着陆路运输成本越来越高,山东对内河通航期望很高,因为水运成本只有陆路三分之一。

东平湖到聊城,目前运河季节性有水,通航难度较小,可以利用拓宽加深,前期三级航道,逐渐升级。京杭运河跨黄河有点难度,但是对于基建狂魔来说,技术没有问题,就看投入。

东平湖跨黄河到聊城以后,除了山东,河北,天津和北京,从南到北一路缓慢下坡,只要疏浚拓宽河道,有水就行了,未来串联雄安新区的白洋淀,又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目前进展,济宁到东平湖三级航道80公里,工期两年,到2019年8月26已经竣工通航。

聊城段运河是以前的会通河,长98公里,计划投资120亿,2025年竣工,串联黄河,东昌湖,徒骇河,重现江北水城,运河古都风采。

山东近年来对内河河道通航很热,济南到潍坊入渤海的小清河正在治理,2022年复航,有望三年后建成三级河道千吨船通行无阻,单船1500吨,船队7000吨,大明湖连接白云湖。

河北段大运河通航,有一些难度,主要是华北漏斗群就集中在保定白洋淀周边,是地下水下降最严重的区域,运河通航难度较大。

在不远的未来,京杭大运河还要规划疏浚黄河北段,从东平湖跨黄河,聊城—临清—一直北上雄安新区白洋淀,最终直达通州,北京。











天地诗词馆


我是出生在运河边,从小喝着运河水长大,现在仍然生活在运河边的人。我在政府的水利部门和交通部门还有许多朋友。也许我能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我们通常所说的大运河是指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山东济宁以南的大运河河道,至今一直保持着通航功能。

中国历来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把南方的水调到北方,是多少年来北方民众的迫切愿望。这个愿望只有到了新中国才可能实现。南水北调,国家规划有三条线路:东线、中线、西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西线工程,我们就不说了。这里只讲东线工程。

今天的大运河已经成为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现有的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扩大规模、向北延伸的。江水北调工程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迄今最早的水资源调度工程,受益范围覆盖江苏省苏中、苏北7市,受益面积达到6.3万平方公里,人口近4000万,耕地4500万亩。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从江都水利枢纽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并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后,分水两路。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从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主干线长约1156千米;另一路向东经新辟的胶东地区输水干线接引黄济青渠道,向胶东地区供水。

工程共分为三期。

第一期工程:主要向江苏和山东两省供水。抽江500 m3/s、过黄河50 m3/s、送山东半岛50 m3/s,改善苏北、鲁西南农业用水条件。规划2002~2007年实施,按照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可研总报告批复,东线一期工程静态总投资383亿元,其中主体工程静态投资260亿元,治污工程投资123亿元。

东线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12月通水。

第二期工程:供水范围扩大至河北、天津。抽江规模扩大到600 m3/s,过黄河100 m3/s、到天津50 m3/s,送山东半岛50 m3/s。第二期规划已于2019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投资124亿元,治污工程投资100亿元,共计224亿元。

第三期工程:增加北调水量,以满足供水范围内2030年水平国民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工程规模扩大到抽江800 m3/s,过黄河200 m3/s,到天津100 m3/s,向胶东地区供水90 m3/s。规划2031~2036年实施,主体工程投资116亿元。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总计投资660亿元。

2019年6月21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试通水顺利完成。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完工后这六年时间,收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江苏省北部地区和山东省人民的生活用水质量明显提高,生产用水得到保障,地下水位已经开始上升,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今后还将给中国北方地区带来巨大的效益。

古老的大运河将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在世人面前!

(图片取自网络,感谢作者)






爱咩咩的老羊


很多人一看大运河,沟通南北,以为很简单,其实大运河的水文条件很复杂。

大运河早就用来调水了,南水北调的几段东线工程就利用了部分大运河。东线的一期工程就是利用京杭运河,把长江水引水到运河里,然后用泵站逐级往上提水,利用微山湖和东平湖等几个湖作为蓄水湖,水到达东平之后分两线,一线往天津,一线往胶东。

有人说了,为啥要用泵站提水,因为一条大运河并不是单一流向的,分成好几段,例如从天津到山东东平是往北流的,但是从东平到长江段是往南流的,这也好理解,因为东平附近就是泰山山脉,中部隆起,水往两边流,所以无法直接利用运河,只能逆流而上往上调。

另外,大运河早就没有了经济价值。1855年,黄河改道后,大运河北段缺水,已经开始淤塞了,现代航运开始,漕运从运河转到了海上,到了津浦铁路开通,货运效率大大提升,运河就彻底废弃了。

到了现代,轮船,火车,高铁,飞机,更没有运河什么事了。

所以,现在的运河价值,并不在运输,主要一是调水价值,二是文化价值,2014年,京杭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疏通大运河,文化价值占了很大一部分。

另外,疏通大运河有时候真不是钱的事儿,主要是北方缺水,干涸那是长有的事儿。去年去苏州无锡那地方玩,人家的大运河那是真宽,货轮一艘艘的,通行状况很好,在北方真的很难想象。


山东味儿


大运河开挖之初,是用来漕运。为节省开挖成本,河道的开挖是在地势最低洼处。河道的海拔高度各地有起伏不一,为航运需求建有水闸。并沿途从不同的河流补充水。运河的水流速极慢,并且流向不同。有的河段向南流,有的河段向北流。你说的引水只能是南水北调,运河河床海拔高低不平,并不适宜定向调水。


乙九丁


京杭大运河疏浚工程已经提上议程。而疏浚工程实施的目的并非是用来调水,反而是用来恢复航运功能。


京杭大运河的现状和规划!

随着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和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京杭大运河所承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如何使这一条修建于隋朝,拥有1500年历史的古老运河焕发出新的活力,造福桑梓,同时更好的保护京杭大运河,成为了各城市之间的一个共识。

实际上京杭大运河一直没有彻底荒废。从山东济宁到浙江杭州段一直发挥着航运功能。北煤南运就是通过这条航线,源源不断的从北方的煤炭基地运输的长三角地区。毕竟内河航运相比铁路和公路运输更为廉价且高效。适合于运输煤炭、粮食这类大宗商品。


而从山东济宁到北京段的复航工作已经得到了沿线各地区的积极响应。最为积极的山东省更是多次召开调研工作会议研究航道疏浚的相关工作。

京杭大运河为何不能发挥调水功能?

实际上许多人将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混为一谈。认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以直接使用京杭大运河现有航道作为输水河道,实际上出于保护南水北调供水不受污染的目的,同时京杭大运河并不能够实现南水北运。因此二者之间并非相同。



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沿线地理高程限制了京杭大运河改造成调水工程的可能性。京杭大运河纵向剖面呈现出中段高,两头低的情况。也就是说,京杭大运河沿线最高的位置位于山东省境内,而水资源丰富的长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则高程最低。

因此京杭大运河作为一个自流人工河道,根本不可能出现水从水头低的地方流向水头高的地方。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路线紧邻京杭大运河,他又是如何实现水往高处流的目的呢?


实际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并非是自流,而是在沿线许多地方设置多级提水泵站。比如说探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取水地——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就设置了提水泵站。通过外力做功来增加水的势能进而可以使水源源不断的流向北方,这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水成本要高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原因(中线工程完全自流)。

总结:我们希望京杭大运河能够在实施提升改造之后,实现全线贯通和全面复航,继续造福运河沿岸各地区的百姓,同时也能够改善京杭大运河沿线自然环境。


珞珈山的猫


这个问题问得让人无语,说明提问者需扩大见识了!

大运河目前仍在发挥很大作用,其水上运量在我国的大江大河中仍是是位列前面的。尤其是大宗货物运输,如黄砂石子之类的建材,煤炭,粮食等。在以杭州到苏南,苏比的运河可行干吨级以上的船队,货运量远超京沪线。仅是到北京,河北地界运河不行了。

同时运河还在我国南水北调中发挥作用,是南水北调东线的主要依托,从江苏的江都引长江水,现在已送到山东聊城了,可能已达天津。运河现在的作用不可小看!!


枫桥日泊


运河零几年的时候从黄河调水入天津,南水北调完成后就不用了。选运河调水不是经济的方法,虽然地图上看着它是直的,但实际运河不是直的,可以说是九曲十八弯,水流不畅,流速慢,易沉积。还有运河沿岸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基本都是大小城市带,运河作为城市景观一部分融入到城市当中,为避免枯水期无水,在市区河道两端都有闸门。


中华有神鹰


大运河的保护、疏浚,一直在进行。由于涉及不同省市不同地区,各地积极性不一样,不同河段的修复利用差别较大。

另一方面,现在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起来以后,大运河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权重降低了,与百年前上至千年前的独霸地位不可同日而语,政府对其重视也就降低了。

大运河在现在主要作为货物水运发挥作用,客运已经寿终正寝。货物运输中,因为水运成本相对较低,还会有市场需求!

如果作为调水功能,可能难以发挥作用。因为大运河贯穿的是黄河、淮河和长江的下游,且丰水期都比较同期,时间差上基本没有调水空间!以上个人浅见,就教于大家!


萬山行走


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南水北调工程,这项工程就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到我国北方的华北和西北地区。这项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其中的东线就是从长江下游的扬州开始抽引长江水,通过京杭运河及其平行的其它河道逐级向北提水。京杭运河河段也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挖浚疏通,不但承担了南水北调的任务,也承担了河运功能,大小船只来往穿梭。


一蓑烟雨


你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年轻的时候我也有过类似的疑问,比如大运河历史上那么辉煌,现在怎么不全线贯通,哪怕调水补水💦也行啊?相信随着阅历的丰富,这种问题就会自己有答案了。比如水质问题,文物古迹问题,疏浚,海拔问题等等,这些肯定都论证过的。要因地制宜的,有些地方其实一直在用,比如江苏,南水北调东线就用了一部分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