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疼痛不适还以为是 肩周炎?错!80%可能是这个原因。

前段时间,我妈妈肩膀不小心扭了一下,随后便出现了疼痛的症状,一开始大家都没太在意,我妈妈也以为是肩周炎,听说肩周炎要进行适当的活动,于是便时不时的拉伸肩关节,然而结果是越做越痛,我们这才引起重视,于是到医院做了磁共振,结果提示:肩袖损伤(冈上肌肌腱损伤)。于是赶紧找到医院的骨科医生进行治疗。通过治疗,也让我对肩周炎和肩袖损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什么是肩袖损伤?和肩周炎有何区别?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共同组成的,其包裹、并控制着肩关节的活动,对肩关节具有稳定、固定、协助外展和旋转作用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肩部的劳损,肩袖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肩袖损伤就是其直接或间接的损伤而引起的疼痛及活动受限,我们所说的肩袖损伤通常就是指这四块肌肉的肌腱损伤。肩袖损伤之后会导致肩部疼痛、压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弹响,肩关节功能明显受限,甚至肌肉萎缩等临床表现。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就好像我们的肩膀被冻住了一样。是由于肩关节退行性引起的肩关节周围肌肉,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从而导致肩关节活动障碍的疾病。

那么它们都有哪些不同呢?

1、病因不同。肩周炎与身体激素水平改变有关,是肩关节的周围软组织发生损伤而引起的广泛性无菌性炎症;肩袖损伤是在关节退变的基础上,导致肩袖的强度减低后因外伤或长期磨损导致的。

2、年龄不同。

肩周炎好发于五十岁左右的中老年人;肩袖损伤则好发于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多见于那些长期从事羽毛球、网球、游泳等过肩运动的年轻人。

3、活动受限情况不同。肩周炎患者往往会出现患肩各个方向的活动都受限,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表现为抬不高、转不动,不但自己不能活动,在别人的帮助下,也不能活动。而肩袖损伤是肩部自己不能主动太高或很无力,但在别人帮助下是能够活动的。通过这一点,对于普通人来讲,就能够初步分辨。

4、压痛点不同。肩周炎患者常常表现为整个肩膀都痛,找不到压痛点。肩袖损伤者,有明显的压痛点,且主要表现为肩外侧疼痛,并向颈部、上臂部放射。

发现肩袖损伤应该怎么办?

一、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针对中小型撕裂的肩袖损伤,特别是针对伤后少于3个月者,保守治疗是首选方法。保守治疗的内容是针对疼痛和功能障碍这两个环节。常见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有休息制动、中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针刺、艾灸、封闭、牵引等。非手术治疗方法有利于缓解肩袖损伤的疼痛,中止病情发展,恢复肩关节正常功能活动。年龄较大的患者和对肩部功能要求不高者可适宜进行保守治疗。另外,对于已知保守治疗的肩袖撕裂的患者以免延误手术治疗时机,建议每年都要随访,反之则可行较长时间保守治疗。

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合较大撕裂的肩袖损伤,对于严重急性肩袖损伤以及慢性肩袖损伤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应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其目的都是阻断病理过程、解除疼痛、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肩袖损伤的手术有较多方法,关节镜下手术是目前较常见的手术方法。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撕裂有3种方法,即肩峰下减压成形和肩袖修补术、肩关节病灶清创和小切口辅助下肩袖修复术、单纯肩关节镜下清创术。关节镜下手术虽然手术难度较大,但其视野广、创伤小,不切开关节保留了三角肌在肩峰上附着点,可早期行功能练习,有利于早期恢复功能。但即使进行此类手术,为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如术后黏连、活动受限等,也要结合康复等非手术治疗,促进其肩部功能较快的改善、恢复。

三、康复训练。肩袖损伤后,无论是轻微的非手术治疗,还是严重的手术治疗,都应当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对促进患者肩袖损伤的痊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支具外固定。患肩术后需固定于外展15°—30°位置6周时间,外展位可降低部位张力,促进缝合肩袖的愈合。方法:先佩戴肩部外展支具然后在腋下放置海绵包裹,使患肢保持外展前屈位,肘关节屈曲位,最后用搭扣妥善固定,不要随意拆卸。

2、在第一阶段的0~3周,要尽到最大的程度保护受损部位,减轻疼痛是重点。康复训练方法包括:使肩关节活动度达到外旋45°—内旋45°,前屈达到120°,这样有助于改善肩胛以及远端的肌力与活动度。常见的有钟摆练习:手撑在椅面上,弯腰成90度,上臂沿着顺时针的方向环形旋转10次,然后再逆时针旋转10次

3、肩袖损伤患者在术后的4—7周,可以扩大上臂前屈、外旋的活动范围直到扩展至全范围。这样可以改善肩胛周围肌力和稳定性,改善肩肱节律以及神经肌肉的控制力。训练方法有:仰卧位体操前屈、内外旋训练。等到前屈活动范围正常后,还可以进行拉力器训练

4、在术后的7—12周,就可以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以及肌力的增强。主要训练方法包括:仰卧位到坐位的肩关节主动前屈练习,肩关节节律性稳定性练习

5、在术后的14周—19周,使患者的肌力以及柔韧性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逐步改善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使全范围的肩肱节律正常。常见的训练方法有:前锯肌、背阔肌、斜方肌的训练俯卧抬臂及对角线练习。

6、术后的20—24周接受训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恢复肢体的柔韧性、力量以及神经肌肉的控制力。不断提高双上肢的协调能力。

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肩袖损伤?

1、保持肩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于肩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的锻炼,这是预防肩袖损伤的最佳方法。

2、避免过度反复的肩关节外展活动。如无法避免应在尽量保护的情况下进行,同时定期进行肩部的冷敷。同时也尽量避免高空接物等有可能损伤肩关节的活动。

3、进行运动训练和相关体育运动之前先进行热身活动,避免急性肩袖损伤的发生。

总结:如果平时生活中出现了肩膀的疼痛,切忌不要随意的当作肩周炎进行处理,否则有可能加重病情,而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及时到医院咨询专科医生,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从而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科学、合理的使用肩关节,尽量避免肩关节的损伤。

如果有其他疑问,欢迎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影像科刘医生,专注分享医学、健康方面相关知识,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或加个关注,我会定期更新医学健康方面相关知识,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