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长坂坡一战真的很厉害吗?

兔牙传说


长坂坡之战

曹操派遣曹纯率领五千号称天下骁锐的虎豹骑追击刘备军。刘备军与民众十余万,粮食辎重繁多,行军迟缓,曹军虎豹骑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军,刘备军虽拥大众,但披甲者少,迅速被曹操军击溃,慌乱中,刘备仅率赵云、张飞、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

奔走间,又遗失了赵云,当时有人对刘备说,赵云已经北降曹操,但刘备并未相信,并挥短戟打那个放谣言的人,说“子龙不弃我也。”同时,刘备令张飞去断后,张飞召集散卒二十余骑去长板桥断后。

而此时,赵云并非是慌乱走失,而是转身杀回曹军,去寻找刘备妻子,赵云单枪匹马,全然不惧曹操的虎豹骑,虽然遗失了刘备的两个女儿,但总算找到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以及幼子刘禅救了他们出来,得以和刘备相聚。

共斩曹营名将50余员,

曹营名将50余员:高览、杨明、朱慈、高平、高槐、晏明、晏腾、韩琼、牛贤、曹成、曹顺、王雄、王飞、淳于琼、淳于安、淳于普、夏侯恩。

赛猿精、公孙王、胡车儿、刁麟翔、钟缙、钟绅、张台、邢烈、夏侯亭、吕英、典杰、慕容平、曹信、刘虎、马胜、孙韩、杨维、欧阳烈、方成、张荣、周达、李宝、曹彭、王贺、越兮等。


LYRan


赵云长坂坡历不历害咱们用事实来说明。接下来咱们就说说赵云七进七出曹军救阿斗的事

赵云失散了刘备托付给他的甘,糜二夫人和小阿斗。觉得自己无颜见刘备。就孤身一人去曹军寻找。当他找到甘夫人后,发现糜夫人和小阿斗和甘夫人走失,还在曹营中。就又去寻找,这时恰好碰到了曹仁部将淳于导拿住糜竺要解去请功,赵云便与淳于导大战,只一枪就把淳于导刺死马下

赵云正走之间又碰到了曹将夏侯恩,也是只用了一回合便被赵云刺死马下。

当赵云寻见糜夫人时,糜夫人以受重伤不能行走。赵云便让糜夫人骑自己的马,赵云步行领阿斗走。这时曹兵杀到,武将没有了马,那就相当于失去了双腿。糜夫人为了不连累赵云救阿斗,糜夫人便跳枯井而亡。后人有诗赞糜夫人“战将全凭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拼将一死存刘嗣 ,勇决还亏女丈夫”赵云把阿斗用勒甲绦饱于怀中。此时曹洪部将晏明赶到,用了三个回合便把晏明刺倒。

刺死晏明后,又来了大将张颌,战了十余合,赵云不敢恋战,夺路便走。张颌紧追其后。突然圪塔一声,赵云连人带马掉入土坑之内,张颌挺枪便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腾空跃起,跳出坑外。张颌见了大惊而退。

赵云骑马正走,前面去路被二将拦住,赵云休走,二话不说便与赵云大战。此时背后又杀来二将。此四将都是袁绍手下降将。赵云只好力战四将。曹军见四将不敌赵云,便峰涌而上帮忙。赵云拔出清红剑乱砍,手起剑落,血如涌泉。杀退了曹军。此战恰被曹操看见,只夸真虎将也。因曹操爱惜人才,故下令 不准放冷箭,要抓活的。赵云这才得以杀出重围

赵云杀出重围,正往回赶时,山上冲下两员大将,是夏侯 淳部将钟縉和钟绅两兄弟。钟縉挥大斧砍赵云,赵云挺枪便刺,只三个回合就刺死了钟縉。钟绅赶来与赵云刚一碰面,就被赵云青红剑削去半个脑袋。

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曹营,共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于人。与敌将交手,不出十招便能刺死对手。这个还不能说明赵云非常厉害吗?


水70928


赵云大战长坂坡是真的很厉害

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地点在今宜昌当阳附近的长坂坡,战斗双方是刘备和曹操。刘备被曹操击溃,携民众逃走。

此战,刘备辎重军队损失惨重,两个女儿被曹纯俘虏,刘备因张飞据水断桥赢得逃亡时间,而甘夫人和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下幸免于难。战后刘备放弃转往江陵的计划,转为前往江夏和刘表长子刘琦会合。


战斗大黄蜂


赵云长坂坡一战,于史确有记载,虽寥寥数语,但见此一战的惊心动魄。面对曹操的铁骑追杀,赵云匹马单骑,救得刘禅,引为佳话。

俗话说得好:“艺高人胆大”,那么,赵云此一战到底厉害吗?

一、马厉害



在三国,有很多厉害的战马,它们是勇将的腿。当属曹操的绝影、吕布的赤兔、刘备的的卢。这三匹名马,之所以能够载入史册,靠的是它们都有自己的强项。

绝影,意思应该是这匹马跑起来让人连影子也别想看的见,代表了“神速”。赤兔,有人说是一只老虎,那就是说,此马勇猛呗。刘备的的卢,有“檀溪跃马”一说,说明的卢马弹跳力非凡。

那么,赵云的坐骑应该同时具备了以上三匹马的优点。

“却说赵云自四更时分与曹军厮杀,往来冲突,杀至天明,”说明赵云的这支马不仅如绝影般“神速”,而且耐力还不一般。

在夏侯恩数十骑的围追阻截下,“交马只一合,把那将一枪刺到,从骑皆走”,赵云的马真有赤兔的“勇猛”。

在乱军中,赵云不慎跌于土坑,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毛宗岗在此点评,此马这一跃,与玄德檀溪跃马仿佛相似。

二、枪厉害

枪舞动起来灵活迅速,神出鬼没,在众兵器行,有“百兵之贼”之说,它们是战将手。长坂坡一战,赵云是蜀汉头杆枪。

在此战中,赵云一枪,刺倒了曹操的背剑官夏侯恩,逼退了数十骑将,枪气敌胆寒。

面对曹洪的部将晏明,“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倒,杀散众军,冲开一条路。”这杆枪,在赵云的手里游刃有余,虎虎生威。

当我者亡。“却说钟缙、钟绅二人拦住赵云厮杀。赵云挺枪便刺,钟缙当先挥大斧来迎。两马相交,战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落马下,夺路便走。”又是一个战不三合,枪人合一。

这杆枪,如赵云一般,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演义中难见如此描绘:“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

三、剑厉害



此一战,一把绝世宝剑,横空出世。那就是“青釭剑”,名气大的很。三国时期,佩剑除了防身,更多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它们是武将的魂。

曹操有宝剑两把:一曰“倚天”,一曰“青釭”。倚天剑曹操自身佩带,青釭剑则由夏侯恩保管。这把青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专门用来杀人。

在混战中,被赵云所获。一把好的利器,会让名将如虎添翼。所以,夏侯恩不仅是曹操的背剑官,而且还成了赵云的送剑官。

青釭剑大大增添了赵云的混战能力,“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云乃拔青釭剑乱砍,手气处,衣甲透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

赵云能够怀抱阿斗,千军万马里脱险,应该有赖于青釭剑的威力。在赵云人困马乏的时候,还用此剑,力劈钟绅,再次说明了青釭剑的厉害。

四、人厉害



在三国,战将各有特色,如关羽的忠,吕布的貌,太史慈的义等等,皆浩气长存。

但赵云在长坂坡一战中,却集所有武将的优点于一身。

在曹军强大的压力下,有人对刘备说,赵云逃奔曹操去了。刘备一听,当场变脸,叱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

赵云之所以没有到玄德身边,一方面是被曹军沙散,另一方面他想到的是肩上的责任:“主公将甘、糜夫人与小主人阿斗,托付在谢身上;今日军中失散,有何面目去箭主人?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要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

赵云不惜一切,混乱不堪中,他问简雍,问糜芳,问军士,四处打听刘备家眷的下落。一片忠心,日月可鉴。

在糜夫人自尽后,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到,掩盖枯井。掩讫,解开勒甲条,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抱护在怀,绰枪上马。

在刘备高呼“子龙绝不负我”后不久,我们看到了浑身血污地带着阿斗及其母甘夫人回到就阵营来的赵云。赵云的忠与义,由此可见。

小结:长坂坡一战,赵云的马更神速,更勇猛;赵云的枪更快更准;赵云的剑更稳更狠,但好鞍配好马,没有忠肝义胆的赵大将军,再好的装备,威力的发挥可能要大打折扣。


闲将西话


《三国演义》中关于长坂坡一战,也是赵云的成名之战,赵云,字子龙,河北常山人士,今河北正定县,白袍银甲,一匹白色战马,手持一杆长枪,最初在赵云跟随公孙瓒时,公孙瓒跟袁绍交战中,公孙瓒落败,文丑一路追杀,在危难时刻,赵云则单人单骑,打败文丑,干掉鞠义,名声大噪。

在长坂坡一战中,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追击刘备至当阳长坂坡,刘备丢下妻子南逃,赵云则救出刘备之子刘禅,用包袱系于胸前,这时赵云已被曹操大军所包围,恋于爱才曹操一直没有下令对赵云下狠手,这时曹营数名大将已被赵云斩落马下。首先斩杀夏侯恩夺得名剑青虹剑,斩杀曹洪部将晏明,等数人,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共斩杀了曹营将领五十余名,曹操称赞赵云:真乃虎将也!

然而,曹操手下也是猛将如云,许褚,夏侯敦,夏侯渊,乐进,李典等人,为何没有合围赵云呢?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一个爱才之人,赵云勇猛无敌,非同寻常,便有了招募之心,剧情有这样的描述,赵云力战众将,杀退众人,勇猛过人,势不可挡,曹洪问之此人姓名,赵云道:吾乃常山赵子龙!后曹操下令众将官,不许放冷箭,要抓活的,曹操爱惜人才,尤其是这种忠肝义胆的良将,更是难得,赵云能从长坂坡活着离开俱是因为曹操不舍得杀他,再厉害的人也抵不住千军万马。通过长坂坡一战赵子龙威名远扬。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大家。


森林HD


赵云长坂坡单骑救刘禅,确实很厉害。新版《三国》电视剧中,赵云这段武戏拍得很好。另一方面,赵云救了刘禅,保证了蜀汉政权的延续,至少没有人争当太子了。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这位仁兄可是三国时期鼎鼎有名的帅哥——身高八尺,姿颜雄伟,但绝不是个“花瓶”,完全是真刀实枪的实力派。他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将士们则称他为虎威将军。

“单骑救主”充分展现了赵云的勇猛。长坂坡前,当时情况危急,刘备慌忙过河之后,却发现老婆孩子不见了。赵云知道后,独自骑着马就回头杀进曹营。赵云单枪匹马,全然不惧曹操的虎豹骑。有人就对刘备说:赵云肯定投降去了。

刘备顺手拿起手戟指向那人,怒道:“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果然,不久赵云便浑身是血地抱着小阿斗,护着甘夫人回来了。之后,刘备便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

长坂坡一战,不仅刘备的家眷失散,徐庶的老母也被曹军掳走,徐庶于是忍痛与刘备道别。长坂坡一战后的刘备虽然摆脱了曹军的追杀,但也几乎输尽了家当,身边连兵带将、连文带武,算下来也只剩三四十个人了。天下之大,似乎己经没有他刘备的容身之地了。

刘备虽然损失惨重。在赵云和张飞的努力下,集团核心仍然存在,刘备审时度势,放弃转往江陵的计划,转为前往江夏,而此时关羽率水军前来接应刘备,在刘表长子刘琦的帮助下,刘备得以栖身于江夏。

赵云为人谨慎小心。有一次,诸葛亮让赵云率军去攻取一座城池,他己策划好整个计划,赵云只要执行就可。但在赵云出发后,诸葛亮才发现按照原定时间,那条河正值涨潮,土兵们将无法渡河。

正在发愁时,却传回赵云己攻下城池的消息,原来赵云知道河水会涨潮,在出发前就己先准备好渡河用的舟筏,因此顺利完成任务。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病逝。刘禅下令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峰回路转说历史


先看《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的记载。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坂,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再看《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

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依据上面两段《三国志》中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关键性的结论。

1.刘备一直在逃,不顾一切放弃所有的在逃。

要知道,对于中原来说,由于马匹的稀少,骑兵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而曹操能派五千精骑追击刘备,可见对刘备的重视,刘备迫于形势,毫无还手之力。

2.长坂之战确实存在,但刘备军并非有序撤退,而是被曹操军追击歼灭。

固然有张飞阻敌,赵云救主的事件发生。但从整体态势上来讲,长坂之战完全就是曹操军的追击歼灭战,过程上和追杀鸡鸭没什么差别。

3.赵云七进七出单骑救主的桥段存在扭曲的情况。

史书上只说赵云护着刘禅和甘夫人逃亡,这两人从头到尾就是跟在赵云身边的,并没有先失散,赵云回马七进七出的情节出现。而赵云七进七出的说法来自于话本演义的杜撰。

因此长坂一战,赵云有功,即护住了刘禅和甘夫人。说厉害,确实厉害。因为赵云面对的是曹操军五千精骑的追击。但要说如同三国演义里那般,七进七出,斩将无数,那纯属艺术烘托,没有现实可能性。那样的情景唯有在真三国无双之中才可能出现。



杂学家大文豪


赵云本身武艺高强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曹操爱惜人才,下了死命令要生擒活捉,不许放弓箭,不然大军一围乱箭齐放,他赵云终有三头六臂也不够打的,这些因素给曹操自己的军队对付赵云增加了难度,由于曹操下的这些命令,让曹操身边的猛将对赵云又不能往死里打,而赵云为了救小主又拼了命,众多因素成就了赵云长坂坡一战的威名。








六扇门人jgy


厉害呀!真的很厉害!

赵云,字子龙,刘备麾下五虎上将之一,一生征战无数,人送外号常胜将军。对于三国的猛将,中国民间还流传有一个歌谣: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赵云、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羽、马超、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黄忠、许储、孙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渊),二张徐庞甘周魏(张辽、张颌、徐晃、庞德、甘宁、周泰、魏延)。神枪张锈与文颜(张锈、文丑、颜良),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若论武力,赵云高居第二,仅次于吕布。若论人品,赵云甩吕布一百条街。

长坂坡一战,不管是正史《三国志》陈寿的记载,还是《三国演义》罗贯中的讲述,都非常扣人心弦。然而无论是张三爷的喝断当阳桥,刘玄德的义薄云天,还是诸葛军师的神机妙算,这些加在一起,都比不上赵云赵子龙在曹操大军中的七进七出。

刘备常说:“子龙一身是胆!”其实,这话还有半句:“胆由识生,子龙有胆有识。”当时,曹操派五千虎豹骑前去追杀刘备,十几万大军在后紧紧跟随。刘皇叔已然被天下人贴上了仁慈的标签,便不肯丢下任何一个手下的百姓。十几万老百姓拖家带口,逃命的效率可想而知。刘备的夫人和幼子阿斗都被冲散。

突然,有手下军兵告知:不见子龙将军,恐是投靠曹操去了。向来沉稳的刘备勃然大怒,挥着短戟痛打来人,说道:“子龙不弃我也”,然后还命令张三爷去断后,以便接应子龙。这要是换了吕布,估计刘备只能长叹一声:“情理之中,随他去吧。”

赵云去干什么?去救阿斗。这就是赵云了不起的地方。古人常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何况,刘备一方诸侯,本来就子嗣艰难,如果没有继承人,刘备集团估计也很难有未来。所以幼主必须去救。有这样的见识,也得有这样的本领。否则就是莫名其妙的自大,只会被曹操的人马乱刀砍死。

赵子龙一马当先,冲入乱军。先遇曹操大将夏侯恩,一个回合便将他挑于马下,顺便得到曹操的宝剑青釭剑,然后在荒村找到刘夫人和阿斗。刘夫人怕拖累赵云,投井而死。赵子龙推倒土墙,掩埋枯井,保全夫人尸首。这才怀揣幼主,继续冲杀。这期间又杀死数员大将,包括河北四大名将之一的高览。

赵云奔纵如飞,血染征袍,刚刚战败曹操手下名将张郃,很快又被另外四员大将包围。后面的是马延、张顗,前面的是焦触、张南。赵子龙力战四将,尤占上风。他瞅准机会,拔出青釭剑,砍死一人。其余三将顿时慌乱,又被赵云一枪一个,全部挑于马下。赵云催马,冲出重围。

此时,曹操正好在山顶上望见这一幕,急问左右护卫,此人是谁。大家全都不知,曹操命曹洪骑马下山打探。曹洪冲着赵云大喊:“军中战将,可敢留姓名?”赵云听后,毫不含糊,大声回道:“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曹洪于是上山回报曹操。

曹操激动不能自已,连声称赞“真乃绝世虎将,定要与我生擒活捉!你们都听好了,如遇赵云,只可正面冲杀活捉他,不可以放箭,否则军法处置。”

曹操的爱才之心,缚住了手下诸将的手脚,也给了赵云逃出生天的机会。

史书记载,长坂坡一战,赵子龙一人一马,一枪一剑,怀抱婴儿,冲出层层包围,砍倒两面大旗,夺得战槊三条,杀死曹营大小将领五十多位。

这正是: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唯有常山赵子龙。


任十三读史


然论武功来说,赵云在三国中确实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对于长坂坡一战是否真实存在,还是只是三国演义里面作者所杜撰出来的,根据对更具权威性的史书三国志的考察中可以发现,历史上面确实存在赵云长坂坡一战的描述,至于是不是像小说里面那样七进七出,三国志中没有具体的说明。

关于七进七出,历史上并不是发生在赵云救幼主这件事中,而是发生在另外一个人身上,那就是李秀成。这件事发生在大清朝,距离三国已经很远了,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当时的天京被困,清军想一举灭了太平天国,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李秀成七进七出救出了洪天贵福。至于到底是不是七进七出,具体不得而知。中国人对于数字有着固有的一种文化,一般和数字七有关的,基本上都和战争有关,比如七擒孟获以及这场战役中的七进七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