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王灵官真的这么厉害吗,为什么呢?

汉周读书


王灵官真的很厉害,不骗你。

在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被太上老君的八卦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后,老君开炉取丹,刹那间猴王跳出,那一双“火眼金睛”金光闪闪煞是厉害,好像只要被他的“火眼金睛”射到,就能闪瞎那些所谓神仙的钛合金狗眼。后来,孙悟空干脆直接打到了凌霄殿里,连哪吒三太子和李天王以及天蓬元帅等人也不是孙悟空的对手,他们有的束手无策,有的四散逃窜。在此过程中,孙悟空还把托塔李天王的塔给弄裂了。总之,那场面叫一个惊天地泣鬼神,整个天宫文武百官竟然没有一个能够和孙悟空成为对手,以至于玉帝不得不藏到桌子底下来避难。尤其是玉帝在桌子底下喊那一声:“快去请如来佛祖!”简直震彻天宫,让人忍俊不禁、拍手叫绝。

然而,真实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不是这样呢?

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不是的。换句话说,孙悟空没有那么厉害,玉帝也没那么窝囊。

孙悟空的确是被八卦炉炼出了“火眼金睛”,然而“火眼金睛”是不是就那么神奇?能让他从此辨别妖魔,降妖除魔再无后顾之忧?

不是的。看过《西游记》原著的人都知道,其实“火眼金睛”也没那么厉害。

原著对于“火眼金睛”的介绍是这样的:

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锻炼。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煼红了,弄做个老害病眼,故唤作火眼金睛。

原著说的很明白,“火眼金睛”就是说猴王被烟把眼熏红了,老害眼病,但是猴王自己不这么说,他把这个美其名曰“火眼金睛”。此后,文中并没有一处说明说孙悟空辨别妖魔的本领是有赖于这个被熏红了的“火眼金睛”,也许猴王在跟菩提老祖学本领的时候就知道怎么望气识别妖魔了呢!所以呢,即便后面作者说悟空睁开“火眼金睛”看出了白骨精等妖怪变化的人形,也并不能说明“火眼金睛”是种可以识别妖魔的本领。我们就仅仅把它当作一种眼病,未为不可。

从兜率宫直到打到灵霄殿外,猴王才遇到了真正对手: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他两个斗在一处,胜败未分,早有佑圣真君,又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当时众神把大圣攒在一处,却不能近身,乱嚷乱斗,早惊动玉帝。遂传旨着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

是的,你没有看错,原著就是这么说的。孙悟空在大闹天宫的时候根本没有打进灵霄殿内。虽然说猴王无比英勇,但他只遇到了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就被挡住了前行之路。而且,两个人打了半天“胜负未分”,即便后面佑圣真君调动了三十六员雷将,以众敌一,仍然不能把孙悟空怎么样。玉帝根本没有在争斗现场,而是知道有人撒野后立马传旨请西方佛老降伏。

厉害了我的哥!这王灵官到底什么来头?竟然能够挡住孙大圣的金箍棒?

据明清时期的神仙传记称,王灵官原名王恶,湘阴浮梁之庙神,因其吞噬童男童女,为西河的第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的弟子萨守坚,飞符火焚,将王恶烧成火眼金睛。王恶不服,奏告于天庭。玉皇大帝即赐慧眼并金鞭,准其阴随萨真人,察有过错,即可报复前仇。十二年间,王恶以慧眼观察无遗,竟无过错可归咎于萨真人。后至闽中,拜萨真人为师,誓佐行持。萨真人乃以“善”易其名,改王恶为王善,并且奏告天庭,录为雷部三五火车雷公,又称豁落灵官。

从以上文字我们可以看出,王灵官还有一项特异功能——“火眼金睛”。

人家这个“火眼金睛”可不简单,不是单单被火烧红了就可以看出善恶,而是因为后来被玉帝赐过慧眼和金鞭,以便发现萨真人的过错。孙悟空呢?好像眼睛被熏红了以后并没有这个过程。

而且,据记载,“火眼金睛”不是孙悟空的专利,最早的“火眼金睛”拥有者就是王灵官。王灵官在明代是一位著名的雷神、火神,降魔之神,司掌收瘟摄毒。所以,后面在王灵官与孙大圣的争战中有雷神助阵,丝毫不显得突兀。这么推测下来,很有可能《西游记》的作者是在熟悉了王灵官的故事之后,为了衬托孙悟空的本领超强,把原本属于王灵官的本事也嫁接到了孙大圣身上。

如此说来,孙悟空大闹天宫似乎可以概括为九个字——“火眼金睛”战“火眼金睛”。


半瓣花上阅乾坤


会认为王灵官很厉害,是因为他更孙悟空打了个不分胜负。即孙悟空厉害,能够跟他战成平手的也很厉害。

不过我认为,其实孙悟空虽然有实力,但相比起满天神仙来说,并不是特别厉害的那种,因此王灵官自然也没有想象中的强。但先不说这个,先说说王灵官是谁。

《西游记》中写到,王灵官是佑圣真君的佐使。这个王灵官的本名叫做王恶,后改名王善,在明朝是受到国家祭祀的重要道教神仙,管的是收瘟摄毒,全称为“先天首将赤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

还有一个称号是“太乙雷声应化天尊”,这跟西游记的描写是一致的,所以可以认定,西游记中的王灵官,就是道教中的神仙王善。

那么,这位王灵官的本事如何呢?并不算特别厉害,但也不差。

按照道教的说法,天上有五百灵官,灵官就是道教的护法尊神;而这位王灵官就是他们的头头,称为“都天大灵官”。而在人间的道观,他负责的是镇守山门,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的说法。

关于他相关记载,有《明史·礼志》,说的是他从萨真君传符法,永乐年间,一个叫周显德的人将其发扬光大。

而其他的神仙传记中,则描述他本来是一个专门吃小孩子的庙神,后来被西河的第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的弟子萨守坚,用飞符焚烧,双眼成了火眼金睛,他不服告上了天庭,玉帝赐给了他一双慧眼,并准许他跟着萨守坚,只要发现萨守坚有什么过错就前来揭发,但是跟了十二年,无论怎么用慧眼去看,都没有找到萨守坚任何的过错,后来就拜了萨守坚为师父。萨守坚奏告天庭,他被录为雷部三五火车雷公,又称为豁落灵官。

《新搜神记》则记载,王灵官是宋徽宗时期的人,本名叫王善。《历代神仙通鉴》记载,他还是玉帝的御前大将。

还有记载,说他是先天主将,是太上老君之化身,因而又被称作“一炁神君”。

反正不管那种记载,这位王灵官都与萨守坚有很大的渊源。那么这位萨守坚又是谁?他是道教四大公认的天师之一,尊称为“一元无上萨翁真君”、“玄风永振天尊”、“萨祖”。

所以,从身份上来看,作为四大天师之一的弟子、都天大灵官,王灵官本领并不算差,但要说很厉害,我觉得并不是。


茶馆闲聊


王灵官其实并不厉害。

在道教中,他位列五百灵官之首,听上去好像很厉害。其实五百灵官只是道教总部武当山的保安队伍而已,道教典籍中讲得清清楚楚:

《武当福地总真集》“武当山,五百灵官洞天福地也。上帝游年之所,各设灵官五百员主持守卫修道之士,功业成就皆隶保举,察善罚罪之司。”

所以,五百灵官之首的王灵官,其实也就是个保安队长,充其量也就是个团长。

这点,在《西游记》中也能得到对应,书中原文是: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

可以看到,王灵官只是执殿的卫士,也可能是卫士队长,不管是什么身份,终究还只是个安保人员,远远不算高层,离权力核心差得太远。

那么,一个小小的保安队长,为什么就能挡住孙悟空,与他在灵霄殿外斗得不分胜负呢?

这就牵涉到天庭错综复杂的内部关系。

孙悟空的实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出众,在观音、 太上老君等大神面前,他也就是个被净瓶、金刚套等大神身边的小物件随手一砸,就立马仆街的愣头青。随后西天取经,路上碰到个略有实力的妖怪,他就无法力取,标准操作是上天搬救兵,如果上头没有人,怕是一半的路也走不完。

这是其一。

其二,关键在于太上老君的态度。

在八卦炉中被炼了七七四十九日之后,老君准备开炉取丹,没成想猴子非但没有化为灰烬,反而跳出来一脚蹬倒炼丹炉。关键是,还把太上老君甩了个倒栽葱,这下面子可丢大了。

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凭老君的实力,孙悟空那点道行,是断无可能将他撂倒。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老君其实是个演员,故意摔倒放走孙悟空。

大家都是天庭的公务员,都是体制里的人,谁还看不出是什么意思?

于是乎,“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

当然,也有看不懂的二愣子,比如王灵官,肩负职责的保安队长勇挑重担,力战孙悟空,居然斗了个不分上下。

玉帝更加是明白人,自己手下号称几十万天兵天将,关键时刻,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值得信任,再去调兵也无济于事。

干脆,请如来吧,至少如来和老君不是一个系统,没有什么顾忌。

如来一到,猴子再有通天的本事,也就只是一只蝼蚁而已。

事实上,如来能做到的,观音、老君、玉帝都能做到,他们为什么不做呢?原因值得深思。

再看二愣子王灵官,他挺身而出,替主挡妖,算得上居功至伟,可是最后的封赏,他得到了什么呢?

玉帝传旨,即着雷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来此赴会,同谢佛恩。又命四大天师、九天仙女,大开玉京金阙、太玄宝宫、洞阳玉馆,请如来高座七宝灵台,调设各班坐位,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

王灵官的名字,压根提都没提到。

这就是其中的玄机,职场上的规则,天庭和人间,其实都差不多。


小院之观


在《西游记》里面,有一个神秘的高手,虽然出场的时间很短,但是,却很出彩。

那是在《西游记》第七回,孙悟空大闹天宫,说到一个手拿金鞭的道教牛人,王灵官。

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好杀——

赤胆忠良名誉大,欺天诳上声名坏。一低一好幸相持,豪杰英雄同赌赛。

铁棒凶,金鞭快,正直无私怎忍耐?这个是太乙雷声应化尊,那个是齐天大圣猿猴怪。

金鞭铁棒两家能,都是神宫仙器械。今日在灵霄宝殿弄威风,各展雄才真可爱。

一个欺心要夺斗牛宫,一个竭力匡扶玄圣界。苦争不让显神通,鞭棒往来无胜败。

这个王灵官和孙悟空打了几百回合,不相上下,在大闹天宫刚开始这场战斗中,是道教唯一一个亮点。

王灵官为什么这么厉害呢?

因为他师傅是道教四大天师之一的萨守坚。

萨守坚为什么这么厉害呢?

因为萨守坚的师傅,就是咱们今天要说的佛教、道教法术大决斗的主角,就是威震佛界、魔界、道界的大祖师,叫做。

仔细看清了,这个大祖师的名字是:高上神霄玉清府右极西台仙卿雷霆玉枢元明普化天师洞明文逸契元应真传道辅教宗师金门羽客冲和殿侍宸行特进太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鲁国郡开国公食邑八千一百户实封三千户赐紫玉方符通真达灵元妙护国先生林灵素。

这个长长长长的、大约有100字的超长名字,是宋徽宗赵佶赐给他的,以表达赵佶对林灵素的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崇敬。

1、初相识

赵佶和林灵素的第一次相识,就充满了传奇和神秘。

他俩的第一次相遇,居然是在梦中。

宋徽宗赵佶有一天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东华帝君邀请他去天庭的神霄宫做客,在云雾缥缈之中,路遇一个骑着青牛的道长,前面两个童子仗剑开道。

两个人一照面,道士就说,今日遇到天子,实在是三生有幸。

说完,飘然而去。

徽宗梦醒之后,非常难舍刚才的梦,就又睡了一会,可是,再也无法入梦了。

神霄宫那如梦如幻的场景,让他恋恋不舍,魂牵梦绕。

于是,他天天都在念叨神霄,神霄,后来便下令去寻找。

宋朝有一个部门,叫做道录院,是专门负责道教事物的。

于是,道录院的主事,名叫徐知常的,便接受了这个任务。

这个徐知常在天南海北逛了好久,也不知道在哪里找了一个人,叫做林灵噩。

打扮训练一番之后,便领着他去见皇帝了。

徽宗看到他,就问,你知道神霄宫吗?

林灵噩说,当然知道了,我们神仙们都知道啊。

你们看到的天,只是蓝色的,空空的。

但是,我们神仙们就在天上住,这个天,分为九重,叫做九霄,最高的那一霄,就叫神霄,那里的神仙所居住的地方,就叫神霄宫。

神霄宫里面的住着上帝的长子,名叫长生大帝君。

上帝把天下分为四方,这个长生大帝君,就管南方,如今,这个长生大帝君被上帝派下来管理人间。

徽宗很惊奇,啊,这个长生大帝君已经下凡了啊?在哪里呢?

林灵噩说,就是你自己啊,你就是上帝的长子,自从你下凡人间,你弟弟,上帝的二儿子,青华帝君暂时替你打理南方的事务。

不仅如此,林灵噩接着说,你们神霄宫里面的神仙都跟着你下凡了,上帝让他们跟着你下凡,辅佐你治理人间。

徽宗更加惊喜了,原来自己还有那么多辅佐天神,于是他兴奋地问:他们都在哪里啊,我要去找他们。

林灵噩说,你看不到的,我一眼就看出来了,比如这个。

他指了指宰相蔡京,这个就是左元仙伯。

这个人,他又指了指王黼,这个是神霄宫文华吏,还有他俩,他又指向盛章、王革,他俩是神霄宫园苑宝华吏。

这时,徽宗最宠爱的安妃走了过来,我呢?她问。

林灵噩眼前一亮,你啊,你不就是天上的长生大帝君的九华玉真安妃嘛。

宋徽宗开心极了。

怪不得自己一直念叨神霄,神霄,原来有这么曲折神秘的原因。

原来自己也是神仙,还是上帝的长子,名叫长生大帝君,身边的这些臣子,也都是来自于自己在天上的宫殿。

宋徽宗看着林灵噩,越看越喜欢,越看越熟悉,他惊叹道,我看着你好熟悉啊。

林灵噩说,那是当然,前一段时间,咱俩才在神霄宫路上偶遇,我骑着青牛,我还给你打招呼呢。

徽宗惊奇地说,是啊,是啊。

我看着你也很面熟,太神奇啦。

你果然是神仙,我找你找的好艰辛啊。

徽宗立即赏赐了林灵噩大量的财物。

他很讨厌林灵噩的这个噩字,将林灵噩换成了林灵素,赐法号通真达灵先生。

从此,徽宗对林灵素言听计从。

宋徽宗在东京城给林灵素盖了一座大楼,名叫“通真宫”。

蔡京冷眼看着这个神仙的表演,虽然这个神仙把他蔡京描述为神霄宫的左元仙伯,无疑是不着痕迹地拍了一记马屁,但是,蔡京还是感到了这个人的危险性。

这个人是游离于自己掌控之外的。

那么,趁这个人还没有站稳脚跟,就要迅速除掉他。

2、清除队伍

恰好,那几天东京城一直没有下雨,田地干旱,禾苗枯萎。

蔡京就禀告宋徽宗,说,上天一直不下雨,既然老神仙来了,就让他求雨吧。

徽宗说就是啊,正好让林灵素神仙大显身手,看谁还敢说他是骗子。

蔡京心里暗暗发笑,心想这下雨,可是说来就来的?

这次,林灵素玩大了吧,要么逃跑,要么受死。

三天之后,林灵素正式上了法坛,一身道袍,披头散发,展开五雷心法,仰望苍天,大喝咒语。

一连做了三天法事,东京的蓝天上依然是万里无云,艳阳高照。

蔡京说,这家伙都已经连做准备,带做法事,拖延了6天了,还是没有一滴雨水?

看来是骗子,请赵佶立即将之正法斩首。

赵佶万般无奈,亲自去催林灵素,爱卿怎么回事,现在外面都你不相信你了,我是坚决信任你的,只是,你也需要让这些凡人开开眼啊。

林灵素说,这他妈能怨我嘛,求雨,是很费功力的,还需要其他神仙配合,这样吧,再给我几天时间,我把神霄甲子之神兼雨部之神请来,他是专门管降雨的。

过几天,雨部之神终于来了,这个人叫王文卿真人。

这一天,两个真人同时登上法坛,再次祭出五雷心法。

又过了两天,果然下起了倾盆大雨。

蔡京说,这么多天过去了。

老天本来就该下雨了。他纯粹是拖延时间,一直拖到下雨天。

赵佶说,不是的,是林灵素驱动了雨云的水系雷法,王文卿驱动了火系雷法,这才呼来了雨。

顶住了蔡京的攻击,林灵素开始整顿道教,清除异己。

当时的翰林学士兼兵部侍郎是一个叫王寀的人,也经常弄些神仙下凡之类,让宋徽宗很是信任。

林灵素曾好几次想和王寀合伙,但是,王寀不答应。

林灵素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有一次,赵佶约好王寀再次呼唤上界神仙。

林灵素却收买了把大门的,把王寀的帮手堵在门外进不来。

王寀作法术失败,神仙没有来。

林灵素趁机落井下石,说王寀有谋反的迹象。

王寀被执行死刑。

林灵素的理想就是将天下宗教一统江山。

如今他在道教里面没有了对手,就开始化佛为道,将佛教统一进道教里面来。

他和宋徽宗建议,在全国各地的道观兴建“神霄宫”,如果没有道观,就把寺庙直接改为道观,里面加盖“神霄宫”。从此佛刹称为宫观,释迦摩尼改名为无量天尊,观音菩萨改为观音大士,五百罗汉改为五百尊者,佛以后不能叫佛,叫大觉金仙。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了。

普天之下那么多寺庙、和尚,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易就范。

和尚们联合了各种官僚、士大夫阶级,一直把反抗的火种送进了后宫。

甚至,当时的太子赵恒也站出来支持佛教,坚决反对灭掉佛教。

于是,太子领着一帮和尚是一边,林灵素带着几个神仙是另一边,唇枪舌剑地辩论。

最终,宋徽宗说,你们也别吵架了,直接比拼法术吧。

谁能赢,谁就说了算。

于是,一场经前绝后的道教、佛教大比拼上演了。

3、法力大决斗

对阵的双方阵容如下:

佛教:太子一方,是五台山僧人道坚等二人以及他们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十二个西方的得道高僧。

道教:林灵素一方,林灵素。

由于这种法术大比拼从来都没有人见过,所以,当时比拼现场观者如堵,都是亲王,百官之类。

黑压压挤满了人。

首先,第一个回合:林灵素先上台施展法术。

只见他拿出一个小杯子,喝了一口水,漱漱口,突然喷向空中。

那水飞到高空,刹那间幻化做祥云一朵,里面飞翔着上百只仙鹤,忽然,空中又出现无数金龙狮子,皇亲国戚以及文武百官统统都被镇住了,一齐喝彩。

太子赵恒对和尚们说,该你们上场表演了。

和尚们说,这都不过是纸做的仙鹤,纸做的金龙狮子而已,我们上去只需念动咒语,那些仙鹤金龙立刻就要原形毕露,成为纸鹤纸龙掉落下来。赵恒说,只要破掉他的法术,我就可以奏明父皇,这是个骗子,要将他立即斩首。

然后,这十四个和尚上到台上,盘腿而做,双手合十,一齐念动咒语:“心在痛 对你越陷越深,折一千对纸鹤,解一千个心愿,梦醒后 情缘不再飘零 ”

不料想,这一念,又出来上百只仙鹤上下飞舞。更严重的是,有十二个和尚突然无法发出声音,面如死灰。

宋徽宗赵佶说,和尚输了。

还有什么能耐啊,再来下一场。

于是,第二场开始。

剩下的能说话的那俩和尚说,这一次我们先表演,我们可以吹一口气,把一盆水烧开。

宋徽宗说,去拿盆过来。

太子赵恒亲自端了一盆水,拿到台上,让这两个和尚吹气。

那俩和尚对着盆吹了一口仙气,果然,那水咕嘟嘟冒热气,开了。

赵恒端着盆走向徽宗,一边喊来林灵素,说,你看看和尚们的本事。

林灵素也对着盆吹了一口气。

那一盆滚开的水,结成冰了。

徽宗对和尚们说,你们不是说要把水烧开吗?怎么反而结冰了?和尚们再输一场。

第三场开始。

又该林灵素表演。

林灵素对宋徽宗说,这一次,我要木炭一千斤,放到那边假山里面的小洞,然后,把那木炭点着了,烧旺了,我们三个一起进去。

徽宗吩咐拿炭,然后放到山洞,烧的整个假山都是红的。

然后,林灵素进洞,浑身没有一丝火星,泰然无事。

那俩和尚突然双膝跪地,连喊饶命。

这个震惊中外的大比拼到此结束。

和尚认输,被充军发配。

故事到此就结束了。

以上记载出自《宋史》以及南宋宰相赵鼎的笔记。

对于林灵素的法术,我觉得应该是某种类似于现在的刘谦魔术表演的一种,这个应该很好解释,我想说的是,林灵素的天才的想象,魔幻的表演,给了我们文化艺术、以及宗教艺术以极大的生命力。

他极大的丰富了道教的内容,尤其是对中国佛教和道教的融合,意义尤其深远。

在神魔小说《西游记》里面,可以看到很多林灵素的影子。

甚至是,在武侠小说《四大名铺》里面,四大名捕的老师,诸葛先生与蔡京的争斗,同样可以看到林灵素的影子。

但是,如果说影响力,他还是不如他的弟子,萨守坚。

然而吊诡的是,在《西游记》里面,道教的四大天师,其他三人还在,唯独萨守坚被剔除了,换上了一个史无记载的邱弘济。

邱弘济?

一看名字,人们很明显知道是丘处机的暗喻。

《西游记》为什么要把萨守坚换成丘处机呢?

下回再说。


汉周读书


在西游记中玉灵官确实厉害我们看以看原文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好杀赤胆忠良名誉大,欺天诳上声名坏。一低一好幸相持,豪杰英雄同赌赛。铁棒凶,金鞭快,正直无私怎忍耐?这个是太乙雷声应化尊,那个是齐天大圣猿猴怪。金鞭铁棒两家能,都是神宫仙器械。今日在灵霄宝殿弄威风,各展雄才真可爱。一个欺心要夺斗牛宫,一个竭力匡扶玄圣界。

苦争不让显神通,鞭棒往来无胜败。】

西游记的世界观没有继承中国传统道教的世界观,而是新世界观但是又参考了一些神仙。

从原文中可以看出玉灵官的形象是参考了并结合了道教中的两位大神,形象上是五百灵官之首的玉灵官,神力上是有“雷祖”之称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为南极长生大帝之化身。掌管天庭整个雷部,总部为神霄玉府。为什么藏了一张王牌,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拖延孙悟空为请如来做好铺垫。孙悟空从老君炼丹炉出来后实力有一定增长。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可以拦住孙悟空的人,不然玉帝就危险了,而按二郎神的脾气来说肯定回灌江口了,这个时候在去调他估计也来不及。因此玉灵官在关键时刻出现了,给玉帝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雾城幻海


西游记里,玉皇大帝旗下,有两只大将,一称天蓬,一称天佑,此两人,见了如来,也毫不客气,直呼:如来,你赶快等一等,我主(指玉皇大帝)要见你。平呼直叫如来的名字,可见,其至少认为,自己跟如来地位、实力是相等的。

至于孙悟空的实力,大家心知肚明,不要被电视剧版误导了,别说打玉皇大帝了,打玉皇大帝手下的诸侯如来都难。而且,孙悟空在天庭捣乱的时候,天庭根本就没怎么出手,只是象征性随便打了一下,就让如来来收拾了。

这王灵官,正是天佑旗下的一员战将,当天正好是他当值,这也是为何,其他神仙基本上没理孙悟空,只有王灵官,大战起来,一招也不让,因为,如果今天这灵霄宝殿出了问题,王灵官是第一责任人。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王灵官也是道教第一护法神,被称为:太乙雷声应化尊。而他的上司天佑是谁:荡魔祖师真武大帝啊。

王灵官不能说是真武大帝手下第一人了,但前五,肯定没问题。抗衡一个孙悟空,那是绝对妥妥的。

而且,跟着真武大帝,王灵官早就学得人精一样了,对待孙悟空,只拖着,打个平手,不打死,不败,让孙悟空无可奈何,又闹不出大事来。

因为王灵官早就明白了,即不能上孙悟空真打上灵霄宝殿,但又不能打死这孙子,这孙子,背景太强大了,就是妥妥一神仙二代啊,而且,还是顶级神仙二代。


董江波


王灵官是干啥的?说白了就是看场子的保安,也是保安队长吧。看看当时的孙悟空,外来人员,没有什么名气,还是个愣头青。刚好孙大圣去的时候,是王灵官当值,当值的意思就是值班,出了问题就要负责任的。所以得尽心尽力了,因为出了问题没法推脱责任。实际场景就是现在也很好明白了。

一个保安队长,自己值班,过来一个愣头青,要砸场子,怎么办?当然拼力而为之了。

另外一个场景,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要是让一队保安人员去跟愣头青对战,估计每个人就不是那么尽心尽力了,估计也就是赶走算完事了。

从这个方面说明,能跟孙大圣一决雌雄的,天庭大有人在。至于孙大圣的战无不胜,那个都是有人表态的结果。比如说太上老君。如意金箍棒是老君牌的。是老君打造的,自然也会听老君的话。一个简单推理,就是孙大圣战斗的时候,老君让如意金箍棒变成绣花针就完事了。孙大圣战斗力至少下降一半,只有耍猴拳的份了。但是老君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拿了自己的金刚钢圈。同时制止了观音的水净瓶。这说明什么?摆明要护着孙大圣了。所以大家都给老君爷的面子。

至于孙大圣的战斗力,经过天庭评估,得出结论也是保安队长的战斗值,所以呢,也给了孙大圣的保安职业,去看蟠桃园去了。


九源地本草精选


从小到大西游记看了很多版本,漫画、电视剧、各种版本电影,但大多数人除了唐僧师徒,能有印象的还是就牛魔王、铁扇公主、二郎神这些常见的。那些打酱油的要知道干嘛?

不过我发现国外导演吕克贝松取材《西游记》师徒,拍了部经典的科幻动作电影,当年票房大卖,获奖无数,我把视频发到我的主页上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