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以前为什么叫伊克昭盟?

工商界报


2001年4月30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园所在地伊克昭盟,经国务院批准将改名为鄂尔多斯市。

内蒙古自治区现设有十二个盟市,其中位于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伊克昭盟人口已达到一百三十九万多人。

改名的原因是:新成立的鄂尔多斯市辖伊金霍洛旗等七旗和新设立的东胜区。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企业,如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等。这一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多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排名第一。

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族文化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鄂尔多斯文化已成为国际蒙古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笨拙的温柔


1、先秦时期。大禹建立国家后,把国家分为九州,此时的鄂尔多斯为雍州所辖,而鄂尔多斯的西南部则属渠搜国所管。赵武灵王二十年(前306年),赵国打败林胡、楼烦,在鄂尔多斯东北部一带设置云中郡、九原郡。战国后期,鄂尔多斯东部地区一直为秦国所有。

2、秦汉时期。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今鄂尔多斯一带设立郡、县。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东汉灵帝刘宏登基之初,由于农民起义的冲击,东汉王朝已无法维持对全国的统治,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南匈奴摆脱东汉管辖,鄂尔多斯被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开为游牧区。

3、北朝时期。汉赵光初二年(319年),后赵在今杭锦旗北部建立朔州。北魏正光六年(525年),裁朔州,将朔州在今鄂尔多斯的地盘归入并州。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在今鄂尔多斯南部设夏州。

4、隋唐时期。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朝在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区一带设榆林郡、下辖榆林县、富昌县、全河县。唐王朝建立后,唐高宗于唐朝咸亨三年(672年)将今鄂尔多斯地区划入关内道领属,在杭锦旗北部设丰州,下辖九原县、永丰县。

5、宋元时期。辽神册元年(916年),辽朝在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东部地区设振武军,废弃胜州。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元朝在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部、东胜区一带置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大同路云内州、东胜州。

6、明清时期。元朝灭亡之前,鄂尔多斯地区被元朝太傅、中书左丞相、河南王扩廓帖木儿所占有。至明朝初期,扩廓帖木儿被赶出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属明王朝派员管辖。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朝在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东部被开垦的地区设东胜厅。

7、民国时期。民国初年,孙中山宣布:“清廷对待蒙古头行的种种政策继续生效。”故当时鄂尔多斯仍设7旗1厅。民国三十八年,中共伊克昭盟委员会主持组建乌审旗党委、鄂托克旗党委、达拉特旗党委、准格尔旗党委、东郡工委、杭锦旗党委、桃力民工委、通格朗直属区工委。

8、解放后。1949年12月28日,伊盟人民自治政务委员会改称绥远省伊盟人民自治政府,在原郡王旗霍洛成立达尔扈特区人民政府。1950年,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普遍组建了行政政权,各旗县下辖区、乡、行政村(牧区称达尔古)、自然村(牧区称小达尔古)。

9、2001年4月30日,伊克昭盟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将改名为鄂尔多斯市。


涩叵


2001年4月30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园所在地伊克昭盟,经国务院批准将改名为鄂尔多斯市。

内蒙古自治区现设有十二个盟市,其中位于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伊克昭盟人口已达到一百三十九万多人。

改名的原因是:新成立的鄂尔多斯市辖伊金霍洛旗等七旗和新设立的东胜区。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企业,如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等。这一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多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排名第一。


德邦阿达


伊克昭盟即鄂尔多斯市的旧称,伊克昭系蒙古语,意为大庙,因清初鄂尔多斯六旗第一次会盟于达拉特旗的大庙 王爱召而得名。简称伊盟。(转载)


卢尚工


问的是鄂尔多斯以前为什么叫伊克昭盟,我很想知道。看了您的评论还是不明白。


青松1215


伊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