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梁啟超,看看有多牛


雖然梁啟超在中國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一生留下千百萬著述,但其文化價值遠遠未被現代研究透。有人說康有為最大的貢獻是為中國近代培養了一個百科全書式的文化啟蒙鉅子---梁啟超,這個說法其實並不為過,大家簡單看看梁啟超的成績就明白了。梁啟超的學霸經歷是一般人無法比擬的,屬於傳說中的人物回到現實,他七八歲就能寫文章,10歲考童生,被譽為‘神童’,12歲中秀才,17歲中舉人,23歲陰差陽錯其考卷被誤為康有為而落榜,康有為被誤為梁啟超反倒中進士。變法失敗後東渡日本避難,在輪船上學會了日語,蔡鍔、蔣百里皆出自門下,是一直是清末、民國的風雲人物。


梁啟超檔案館


清末梁啟超為了宣傳新思想,為了讓普通老百姓能看懂文章,對中國佔統治地位的文言文進行了改革,俗稱“新文體改革”,並在自已創辦的《時務報》《清議報》、《新民叢報》、《國風報》上推行,全國各報爭相仿效,一時流行全國。新思想得到了空前普及,讓民主、共和等觀念深入人心,由此導致了中國政體、國體的改變,不然無法理解袁世凱稱帝居然會引得全國唾罵,而當時滿清帝制蓋棺不過十餘年。胡適作為梁啟超的追隨者進一步改革文體,白話文運動由此而生,因此沒有梁啟超的新文體改革,就沒有後來的白話文運動。所以,梁啟超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比肩唐初陳子昂甚至更高,梁啟超死後,胡適寫了幅輓聯:

文字成功,神州革命!

生平自許,中國青年。

由此可見梁啟超被稱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文化鉅子,文壇宗師毫不為過,這也是康有為最大的成績。梁啟超一生最大的夢想是通過變法改變中國政體、國體,讓中國告別被列強欺凌的腐朽帝制,走向共和,他沒有做到,結果他影響的人做到了。


梁啟超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