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城里最亮的一抹“蓝”

宜君城里最亮的一抹“蓝”

——铜川市宜君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和卓军抗疫实记

“爸爸,你怎么不接电话,家里没电,黑漆漆的,我害怕!”正月十三晚上十一点钟,和卓军从兜里掏出钥匙插进锁孔,刚开门就听见嚎啕大哭的声音,他赶忙开门进去,屋里一片漆黑,打开手电,10岁的儿子蜷缩在沙发角落,已哭得像个泪人,和卓军冲过去抱起孩子,七尺男儿的眼眶也会红……

“加油,队员们,我们要守好这座城”

“叔,你身体不好,消杀的事交给我吧。”2月6日,在宜君县酒厂家属区防疫检测点,宜君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和卓军一路小跑拿来消毒液,按比例兑水灌装、背起喷雾器,当起了小区的“防疫消杀员”。

从大年初七开完“战前动员”后,和卓军就全身心投入到了防疫一线的工作之中,像这样的消杀工作,每天要进行4次。单位原本派他和另一个同事负责酒厂家属区防疫检测工作,当看到年逾60岁的门房大叔背着40斤的喷雾器爬六楼,他便主动承担起小区的消杀工作。

“哥,这有个人昨天出去了,今天还要出去买菜,我们拦不住,你过来看一下。”凛冽的寒风中飘着雪花儿,同事穿着大羽绒服还冷得直跺脚,和卓军的发际上冒着“热气”,接到同事的电话,他便放下喷雾器立刻赶去帮同事解决卡点上遇到的困难。

每个身在防疫一线的“战士”都有家,有的人在岗位上坚守24小时仍无人轮换,有的人甚至一天只得吃一顿泡面饱腹,和卓军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从军经历让留在他身上的精神印记在此时又熊熊燃烧,牺牲小我,无畏奉献已成为和卓军下意识的本能。

2月1日起,他主动前往20个检测点位轮换值守人员休息就餐,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每个检测点,保证大家都能吃到一顿热乎饭,这一轮换就是30多天。

“好了,你赶紧回去吃饭吧,我在这守着。”在酒厂家属区防疫检测点,登记、测体温、劝返,忙碌了20分钟左右,他看到同事来了,便匆匆赶往一下个检测点,已经饥肠辘辘的他,利用开车时间抓起两个面包囫囵吞下,又投入到工作之中。

为最大限度保障防疫战线上同事们的身体健康,节约防护物资,每4小时应该换一个的口罩,和卓军戴了8天才扔掉,他想着只要自己能省下一个,同事就能多换一个。每到一个卡点,他都要一遍一遍的叮嘱队员们做好防护,注意保护好自己,而他手上的一次性手套却洗了戴,戴了洗……

“儿子,对不起,我要把你反锁家里!”

“儿子,爸爸妈妈走了哈,饭在冰箱里面,饿了自己热起吃。”

从大年三十开始,这是每天早晨出门,和卓军都要对10岁的儿子说的同样的一句话。

妻子郭苏会,是市场监管局的一员,从大年初一起,也投入了防疫一线的工作之中,疫情防护是重中之重,为了顾全大家,和卓军夫妇只能“残忍”的放弃小家。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给孩子做好一天的饭,和妻子一同出门上班,晚上11点左右才能回家,孩子常常一个人在家吃着方便面和冷饭。

“十年没陪爸妈过过年了,十年了啊”,在西园小区防疫检测点,同事李宜君说,这是和卓军平日里念叨最多的话。

和卓军父亲因患慢性疾病,需在冬季前往气候温热的地区渡过,从十年前开始,每年10月,爸妈就动身前往海南。10年时间里,和卓军因值班轮守,无法与父母在春节团圆,今年儿子10岁了,为了让孩子有一次春节里举家团圆的回忆,他买了除夕的机票,准备带孩子去陪父母过年,可因为疫情,夫妻俩只得放弃,非常时刻要把责任与担当奉献给更多的家庭。

“爸爸,等疫情过去了,我请你和妈妈吃饭,因为有你们这样的大英雄,我们宜君才能被保护的那么好,我要谢谢你们!”乖巧的儿子早已习惯了忙碌的爸爸和妈妈,也变得更为懂事和坚强了,从未有一句抱怨,还要把压岁钱拿出来请爸爸妈妈吃饭。

“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说的就是当下”,凛冽的夜风中,和卓军说完这句话便戴起口罩奔向了下一个检测点。

和卓军只是铜川市城市管理执法系统防“疫”一线上,众多优秀执法人员中的一个缩影,像他这样的城管人还有很多,他们直面挑战、履职尽责、负重“逆行”,用使命与责任书写着平凡而不凡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