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云端课堂守护者

“3月2日,在线教学平台当日访问请求总次数305万次,当日同时在线人数峰值7900余人。”市政协委员、重庆工商大学信息化办公室运行部主任林丹再三确认这一数据后,长长舒了口气。他说,对于常年从事后台保障的校信息化办公室全体技术人员而言,抗疫以来的这30多天,是最紧张也最有效率的。

三万余名师生,各式各样的课程,怎样在现有条件下,建好管理权限清晰、满足网络教学需要的课程群?硬件上的问题,无法通过厂商实地解决。一堆困难摆在面前,林丹和同事们迅速切入网络应急保障模式,在软件上想办法。

他们首先想到了EOL在线综合教育平台。这是该校自购+自建的服务师生网课平台,但资源建设却跟不上疫情态势倒逼的教学需求节奏,如众多诉求让人应接不暇,软件方面的问题更是千差万别。为此,林丹和同事们“对标需求,锁定目标”,组建了二级部门管理员群、辅导员技术支持群、教师发展中心启用“CTBU(重庆工商大学)教学创新联盟”群。几百上千的大群,汇集了诸如视频剪辑、格式转换软件的解决办法,平台板块、功能应用甚至包括麦克风、耳机的用法,入群都能得到解答。

就这样,仅用短短一周多时间,那些极其困难的问题,抢在线上开学前,解决了!

疫情防控下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可以说是一天一个诉求,一天一个样。“不能被动应战,我们要主动思考!”林丹果断向学校建议并获同意采用更容易上手的网络办公(教学)平台——企业微信。

从2月9日起,学校开始全面部署企业微信平台,上线相关应用。林丹所在的校信息化办公室在学校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夜以继日地梳理完成全校近3万名师生员工数据,并完成企业微信和部门应用系统的人员数据自动同步。

通过企业微信平台,抗疫期间实现了校内师生人人互联,辅导员、班主任可以随时关注学生状况,任课教师可以直接和学生建群。借助企业微信视频会议,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截至3月4日,学校“企业微信”累计发起 1.2万次会议,总时长22万分钟,最高峰时间全校一天内有1505次视频会议,参加人数近1.6万人。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借助平台完美开展了“新学期校长第一课”,超过1.8万名学生观看了视频,这在重庆工商大学的历史上属于首次。

林丹深知,“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战疫情的应急之举,他和同事们一方面调度协调服务器资源,将EOL教学在线服务器资源调整至最大。另一方面主动对接CERNET教育网统一认证与资源共享基础设施CARSI平台,解决CNKI等数字图书资源的访问问题,有效保障了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记者 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