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評古今人物之蘇軾: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附唯一高清書法全集

前言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享年66歲。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

影響中國文壇千年的大文豪,大詞人,為萬世敬仰。

真才子真性情

蘇軾姓名中的“軾”為車幫子,其父蘇轍,取此名意在讓其收斂鋒芒,謹慎低調。

然而事實上,事與願違,蘇軾卻是好發議論,品評時政。

也因此使自己一生命途坎坷曲折,歷經千辛萬苦和人生風雨磨難。

蘇軾天賦異稟,少年成名,深得歐陽修賞識。很早便通過科舉考試,名聞天下。

後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團練副使,那是一個沒有工資的工作。

所以在黃州的蘇軾,當時真是家徒四壁,生活十分窘迫。

因為他是一個俸祿所得,隨手輒盡,身無分文的月光族。

到了不得不自己動手,開荒種地,才能豐衣足食地步。

因他耕壟東坡,所以世稱東坡先生。

此時他早已不在廟堂之高,而是處在十分底層的江湖之遠。

但他並沒有悲觀失望,一蹶不振,一味抱怨,而是廣交天下朋友,無論貧賤富貴。

在當時的宋朝,蘇軾的朋友圈,他是一個雅俗共賞的人物。

共同得到了農夫和士大夫的共同認可,他自己也曾說是。

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百姓乞丐。

特別是在王安石兩次罷相退出江湖,歸隱居田園後。

仍專程前往江寧拜訪之前給自己穿小鞋的那個老領導。

如此不計前嫌,也因此被傳為一段佳話。

真可謂是“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真性情也,這才是大家氣度。

千古風流人物

神宗去世後,哲宗即位,蘇軾也隨之復出,官居三品大員。

又因於司馬光政見不合,連上四道奏章,請求外任。

於1089年,朝廷終於批准蘇軾的請求,外任杭州。

發現西湖水草氾濫,已不再是當年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和“淡妝濃抹總相宜”。

所以他決心整治西湖,建設了有名的蘇堤。

這算是他在地方執政最有名的政績。

既拯救了西湖,也成就了自己,傳為美談。

還有就是在他的髮妻王夫人死後十年,一天夢裡夢到她,感慨萬千,淚如泉湧。

此時的蘇軾,已不是當年的天才少年。

而是一個在宦海沉浮多年“塵滿面,鬢如霜”的滄桑老臘肉。

所以,他寫下了那首傳頌千古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蘇軾雖然整治風浪不斷,幸運的就是蘇軾弟和妻賢子孝,足以慰藉他的心靈和生命。

與他弟弟蘇轍也是情誼深厚,一曲水調歌頭,“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此句一出,絕唱四海神州千古江山,所有寫中秋團圓的詞,也為之黯然失色。

一貶再貶直至晚年到死

蘇軾作為舊黨,為朝廷排擠,雖年至花甲。

從南向北,一貶再貶,到廣州直至海南島。

海南島此時可是,食無肉,居無所,冬無碳,並無藥。

那時他已是62歲的老人,可以想見他是如何艱難度日。

此時的大宋王朝,已是危機四伏。

因為徽宗趙佶即將登臺,不過數十年後,北宋王朝便將灰飛煙滅。

但他卻絲毫不以為意,而是極端的樂觀。

我們喜歡蘇軾,絕不僅僅只是因其能書善文,名詞佳作頻頻。

而是他那顆歷盡滄桑,特別善於苦中作樂,仍然豁達大度,樂觀真實的赤子之心。

就連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這就是為什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樣的聲音。

穿越千年歷史和滄桑鉅變,仍然能夠感動到你的原因。

此附蘇軾書法作品全集,以享諸君。




蘇軾—《赤壁賦》全


蘇軾—《新歲展慶帖》全


蘇軾—《寒食帖》全

蘇軾—《春中帖》全

蘇軾—《次辯才韻帖》全


蘇軾—《洞庭湖春色賦》全

蘇軾—《渡海帖》全

蘇軾—《李白仙詩卷》全

蘇軾—《題王冼詩帖》全







蘇軾—《烏雲詩帖》全


蘇軾—《治平帖》全

結語

個人認為,還是哪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最能生動傳神地反映蘇軾達觀的人生態度。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歸去來兮,人生天地間,總是要離開。

歸去,歸去。

正所謂,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無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