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看起来漂亮的国画作品格调不高,而一些看起来不漂亮的画格调很高雅?

张照兵zzb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个人拙见,对于艺术而言,比如对于绘画

一幅绘画作品的好坏,不至于是否漂亮

也许一幅油画,色调丰富多彩,缤纷艳丽,非常夺人眼球,引人注目

但是,你却感觉这幅画很艳俗,丰富艳丽的色彩让你眼花缭乱,甚至不耐看,并没有获得美的审美感受,你看完之后一转眼就忘了

西方美术史上,许多经典的传世名画,比如传世的古典油画,都是色调很典雅,和谐,柔和的,并不一定是丰富漂亮的色彩

西方传统古典油画,创作理念是表达美,理想美

但是二十世纪现代艺术,艺术思维开放了,绘画创作不一定表达美

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的作品,画中的女性是变形夸张的几何体形象,并不漂亮,甚至给人丑陋,扭曲的视觉感受,但是照常闻名于世



对于国画而言,国画的创作理念是表达素雅,简淡的意境

在唐代,五代时期,还有一些青绿,金碧山水,在王维之后,几乎全部用水墨作画

国画如果色调太艳丽,太丰富,虽然感觉很耀眼,光彩夺目,但是,就会失去国画高雅,素雅的格调和内涵

南齐画家谢赫,提出六法论,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国画最高境界是气韵生动,而不是排在第四位的随类赋彩

宋代画家梁楷画笔下的泼墨仙人图,画中的仙人,其五官,挤成一团,胡子很邋遢,步履蹒跚

但是经过梁楷的大写意简笔泼墨,仙人浑身散发脱俗的仙气

虽然画中仙人不漂亮,甚至猥琐,但是给人的视觉感受很高雅脱俗

所以国画,由于气韵生动是最高境界,所以很忌讳色彩浓艳丰富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粉丝们,条友们,你们有什么高见呢?


艺术狂人2



陈会衡水墨山水

国画的格调不是一句话讲的清楚,我以为,格调就是国画家的人格魅力,画如其人,追求高境界、追求与众不同的作品气息,作品格调既高既雅。


陈会衡水墨山水

《古画品录》六法论的第一条既气韵生动,说的就是国画的格调。一张国画作品,朴素高寒,画面气息涌动,能在第一时间便吸引观众,这是无与伦比的格调,格调不靠浓妆艳抹,也不是黑墨狠笔,是画家心情的自然流露,不迎合某一特定观众,只为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


陈会衡水墨山水

国画作品千万不可“漂亮”,不可低俗,气息高,格调才高,也才真正彰显出国画的高贵高雅。


陈庄水墨画家


简单来讲,画分为两种,一种是悦人耳目的,一种是悦人心神的。

(一)悦人耳目的画,本来就是为了取悦人的视觉感官而创作的,格调当然不高。

悦人耳目的画颜色通常会很鲜艳,看起来比较漂亮,比如说宫廷美人画,虽然画的很美,人物很漂亮,但是,也只是一些美人在搔首弄姿而已,没什么内涵,不能给观众带来深层次的思考。

(二)悦人心神的画,看起来没那么漂亮,但是很有内涵,这样的画会更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表达的是画家内心的情感,虽然不漂亮,但是有格调。

像八大山人这样画,看起来就不漂亮,没有颜色,也没有漂亮的造型,但是,它传递出了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八大山人从一个皇室贵胄,沦落到国破家亡、妻死子丧、孑然一身的境地,他内心对这个世界、对人生会有很深刻的体悟。这种体悟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我们从他的画里面,可以读出苦涩与沉重,但是又有从沉重与苦涩里超脱出来的平静与淡然。这样的精神精力量,被画家浓缩凝聚到画面上,看画的人会产生共鸣,因此也会给看画的人带来精神力量。这样的画,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个至高点。这样的画,不是视觉上漂亮但是毫无内涵的画所能比拟的。

(三)我举两个例子类比一下这个问题。

比如说一些低俗的网络小说跟经典名著相比,低俗的小说能满足人们一时猎奇的心理,会让看书的人快速得到阅读的乐趣。很多经典名著往往晦涩难懂,不能在短时间内带来阅读的快感,但是会启发人思考,会给人带来精神的力量,值得人们反复去琢磨,反复去学习,这样的经典,带给全人类的精神价值不是消遣的文字所能比拟的。

比如说有两个姑娘,一个很漂亮,五官精致,身材火辣,但是言语粗俗,自私自利;而另一个长相平常,但是举止文雅,很有教养,乐于助人,这两种人相比,你会更喜欢哪一种呢?或许一开始会被漂亮的吸引,但是时间长了,还是有内涵的更耐人寻味。

所以说,有格调的画就跟经典名著和有气质的人一样,或许看起来没那么漂亮,但是很有内涵。


宋宋说国画


画,不管浓沫还是素雅,首先强调视觉上的美,这一点是永恒的欣赏角度。然后要求增加趣味性,更高层次就是内涵。如果一幅画毫无“美感”,就毫无价值。

在普罗大众生活中,必须提现画的装饰功能,就如汽车的“交通工具”作用。如果片面强调其“收藏价值”,显然是本末倒置。

名画的收藏价值应该是“投资”范畴的概念,仅仅是“高层次”人群的玩意。比如,吃饭是人生活的不可或缺环节,家庭、大排档、酒家、星级酒店均可满足需要,难道经济能力仅仅能满足家庭饭菜生活就不能生存?






萝岗中一


站在街边的妓女往往是浓妆艳抹,花枝招展。咋一看,非常漂亮。她们大多是水性杨花,逢场作戏。认钱不认人。老话叫做婊子无情。许多良家妇女,大家闺秀未必都是长得很好看。但她们大多性格温柔善良。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勤俭持家。

绘画作品当中也分几个层次,大致分为行画和纯艺术绘画。最低端的绘画我们叫做行画。这些绘画没有多大技术含量,流水线作业。大红大绿。甜媚俗气!犹如站街的妓女。市场上多见到的是《花开富贵》牡丹花,风水山水画等等。一般都是公司开张新房入伙,作为送礼用的,图个喜庆。

纯艺术的绘画如中国水墨画等。画面不一定好看。黑乎乎,有时候会感觉到乱七八糟。但是它讲究的是文化传承,笔情墨趣,格调高雅,犹如大家闺秀。




赵寒翔


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总会问 国画和油画到底有什么区别?油画总是看上去富丽堂皇,色彩鲜艳美丽,光影效果无敌,而国画却看上去没有那么好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要从画家的表现手法上来区分,就是那些第一眼看上去漂亮的画都有一个共同点,色彩用的好,造型准确,光影效果好

那些看上去没那么漂亮却格调高雅的画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看着不像,却又神似,线条摧枯拉朽,并无刻意描摹。

所以那些漂亮的画,画的是事物的表象,让人一眼入迷,时间长了又索然无味。

而那些没那么漂亮却又高雅的画,他们画的是事物的本质,一眼看上去平平无奇,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你用想象给这幅画的本质赋予什么样的表象,他就会成为什么事物,这种画你用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间去看,会出现不同的感觉,这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也是与别的画种的最大区别。

国画,表现得是事物的本质。表象,由赏画者带入。

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发展到到最后还是要走国画的路子,所以国画,入门即殿堂





王怀成国画书法


世界上恐怕找不出第二种绘画形式,像中国画这么神奇了。中国画的文化寓意和完善技法要比世上任何一种画丰富许多。

在中国画家眼里,绘画是个人修为、情操、思想和情感的自然流露,画家们经过长期观察自然界的物象,总结出了一套符合自己心性表达的笔墨规律。

这套笔墨规律关乎自然之道,更符合真善美的本质。

仅仅一个山水画,就有10多种皴法,每种皴法都能完全表现出物象的内在特质和独特审美。

下面举个例子: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意境和格调跟作者的修养关系很大,修养高的作者画出的画自然有趣味。好作品往往具有文学的意境,比如,意在笔先的含蓄美,似与不似的朦胧美。

齐白石那幅著名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国画作品,就是绘画结合文学含蓄美的典型代表。齐白石在一条小溪里画了六只蝌蚪,蝌蚪顺着流水向前游动。它们要干什么去?

但是,看看这幅画的落款,就能恍然大悟。小溪另一头有青蛙妈妈在鸣叫,呼唤自己的儿女归来,小蝌蚪听到呼唤后,奋力向前游动,这不正是“蛙声十里出山泉”含蓄的表达方式吗?


书画殿堂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题材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巨具象和写意。国画也是我国先人对自然、社会、政治、宗教、文艺等方面的个人认知。

我们常见的国画山水、人物、花鸟等大多以写意为主,是创作者以毛笔蘸水墨和水彩在宣纸、绢布上作画,以浓淡相宜的水墨,寥寥几笔即可钩画出要表达的意境。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郑板桥的竹等,存世之作往往把酒言欢后,把心境寄托于水墨的即兴之作。存留于世的不仅作品表达的美感,更有无尽的留白想象空间。

油画的前身是15世纪前欧洲的蛋彩画,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由宫廷画家郎世宁由欧洲带入中国。洋务运动后,近代留学青年远赴英法等国学习西洋画。这些留洋学者回国后,进入了文化和文艺界,逐渐形成主流,推动了油画技法的发展。油画注重写实,往往以浓墨重彩表达作者想表达的意境。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委拉士贵支的入睡的维纳斯、凡高的向日葵等。

两种画类诸多不同,欣赏偏爱因人而异。作为一名传统的东方人,当然更喜欢国画。必定国画的简单水墨,能留给观赏者更多的艺术想象空间,这些非具象、非抽象的艺术形式,用浓墨重彩的油画技法是很难表达的。








柏林一夫


年轻的时候

摇滚乐

美酒

运动

异性的体香

油画的表现力

无不心驰神往

看历代中国山水画

什么玩意

黑乎乎

千人一面

僵尸一般

而今奔五

不再晨勃

住在山中

不肯下来

再看中国山水画

心有戚戚

古人之境界

确实高格

一句话

年龄影响审美

气质决定雅俗

但艺术的口味

能无变乎?!




天马行空郭大侠


绘画艺术小众认可那叫高雅,大众认可那叫俗,曲高寡众,其实这跟吃东西是一样的,家常菜大多数都喜欢吃,就是上不了台面,那种另类菜系偶尔吃上几顿是挺好吃的,如果天天叫你吃还不如吃家常菜,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还有一部分人喜欢装逼,好不好吃无所谓啦,只要吃起来高大上就可以了,皇帝的新装就是这样来的,还有一部分人就是没有主见,物以类聚不以群分,但不排除有些作品不符合大众审美,但真的是有内在美,内在美养心,外在美养眼。本人喜爱书画还修毛笔,下面是我创作几幅草稿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