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新疆航空队,张治中三次电告蒋介石放人,后救回14位空军将领

艰苦的岁月总会磨砺出一群坚毅的人,也会昭示出世间人心的良善真伪。也许所处环境不同,也许所处阵营不同,甚至平时的价值观还有所差异,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有的人还是能秉持心中正义,捍卫人家正道。

抗战以来,人民的生产能力急剧下滑,生活受到巨大影响,红军的生存处境也异常艰难,新疆地区的将士们更少举步维艰,但是当地党组织凭借团体精神,硬是保障了学员们的生活学习物资供应。

慢慢的,新疆进入到了蒋介石的视野,他还是沿用自己的老套路,给你头衔,慢慢掌控为自己所有,这一招屡试不爽。

盛世才曾以为无法成为蒋介石的得力之师,在新疆大搞"灵活外交",和苏联来往甚密,也得益于此,陈云和学员们才能安然驻扎。但是好景不长,盛世才开始翻脸了,慢慢的态度转变了,特别是在和斯大林关系恶化之后,不用看苏联人的脸色之后,对航空学员的限制就摆在明面上了。

而另一方面,蒋介石多次派人和盛世才沟通,自己也亲自与其交流,几经波折之后,蒋介石授予了盛世才一系列头衔:新疆边防督办、中央军校第九分校主任、新疆省政府主席……一个个听起来高大上的名字让盛世才倍感有面子,顿时觉得受到蒋介石的重用,颇有"良马"遇伯乐的态势,对蒋介石是服服帖帖的。

蒋介石的反共倾向愈演愈恶劣,一系列的情报显示蒋介石和盛世才狼狈为奸,可能正在合谋反共,接到情报后,该消息迅速在党内传达,密切注意,以防不测。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盛世才最终还是出手了。新疆地区负责人陈潭秋、毛泽民等人被关进了监狱,而航校学习的学员们也都被封禁,最后也下狱受尽折磨。可就算在狱中,战士们还心系革命事业,呕心沥血;学员们在狱中自行复习交流,为航空事业尽心尽力。

共产党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战士,更何况还是经过这么多年倾心培养的栋梁之才。

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先是通过苏联方面要人,但是盛世才不买账,后直接在重庆国共谈判上正面交涉,双方达成协议,学员们会被释放,但是事与愿违,盛世才持兵自恃,拒不交人。

1945年8月,国共双方展开重庆谈判,10月,周恩来、邓颖超前往重庆,当面委托张治中,希望他能设法释放被盛世才关押的一批老共产党人,并护送他们回延安。张治中此时是新任的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政府主席。

也正是在此前,毛主席曾提出拿出些钱救济这批共产党人,而张治中提出由自由负担这费用。

张治中知道关押的不仅是共产党人,更是一群爱国志士,毅然决然的答应。

1946年张治中地产三次电告蒋介石称这批共产党员不放三区和谈不会成功,在多方努力下,7月,陈熙等航空队成员历经长途跋涉,终于回到延安。

回到延安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接见了他们。对他们的作为高度表扬,让他们养好身体,早日回到革命事业,党和人民都感谢他们。

正是这批新疆航空队,成为了中国空军组建东北老航校乃至空军的家底,后来走出了方子翼、吕黎平、陈熙等14位空军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