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在上海的外地人都走了,上海会变得怎么样?

申城房产资讯


您好!其实我对上海不是很熟悉,但是在上海旅居过一段时间,对于上海多多少少有一些映像,也在这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

我觉得在上海的外地人都走了,上海会变得更像上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上海并不是一个移民城市,尽管上海市民里南来北往,但是上海仍然是上海人的上海!

我是租住在宝山区,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在屋里写作,上海其他区域去的并不多,就像蜻蜓点水那样对于上海的认知也只是一孔窥豹!

著名的外滩去参观过,而且去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我是要去外滩,有一天在街上转悠,怎么一抬头就看到了外白渡桥,再一看,我的天哪,居然是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

这是我第一次身临其境走进上海外滩,置身里边既热切地观望,又有历史的痕迹,来不及细看,我又走到了渡轮码头!

我还以为我应该乘坐渡轮到对岸,可是到了对岸我才发现我是在陆家嘴,几栋插入天际的摩天大楼一眼看不到顶的感觉!

我只好走坐渡轮回来,坐在渡轮里看着滔滔的黄浦江水,我的耳边就响起了“浪奔,浪流,浪里滔滔江水永不休……”的歌声!

上岸的时候,不经意看到一位女士眼里满是泪水,不知道是何事触动了她的情绪?或许有些人在这里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只是我们不得而知,也不便去追问而已!

在外滩不仅有万国历史建筑,还有我国各个地区的优秀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示范街和历史遗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这里看上海,就彰显出这座城的国际视角与历史特色,看着皮鞋擦得锃亮,油头梳得丝丝光滑的老克勒背着手走过,你就突然对上海这座城市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最近大家也在关注上海天气情况,连日小雨就是春节也未停,不过据说上海冬天就是雨天,以前也是这样!

有外地人可能对于上海天气不太适应,但是不管到哪里,我们也要适应那个地方,这样才留得下来!上海也一样,如果上海的外地人都走了,上海仍然是上海!


文艺人李东东


首先,我是上海人,但我朋友、同事大多数哦都是外地人或者新上海人,所以我觉得我可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看到这个问题时,我想肯定很多上海人会说“上海离了谁都能转”、“上海永远是上海,不会因为谁离开而改变”,点开帖子一看果然如此,还有具体举例子的,什么外地人不卖早饭上海阿婆会卖、外地人不扫大街了上海下岗工人可以扫、外地人不送快递了上海街坊邻居都可以代拿等等。

这些话,说的也没什么错,但都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都普遍的认为外地人干的都是低端行业,但事实是如何呢?我记得有个数据,上海70%以上企业的老板都是外地人,也就是如果外地人都走了,上海70%的人要失业!

但有些上海朋友会说“外地老板走了,我们上海人可以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公司”,大家一样可以工作。听上去没毛病吧,纯上海人的公司说不定沟通还更顺畅点,听起来是个好主意。但重组的前提就是打破现在所有的产业链,然后再和自己曾经的母公司竞争,这对上海员工都是灾难性的。

就拿我来说,我在漕河泾的上海腾讯公司上班,做游戏研发,我老板马化腾是潮汕人吧,如果他一撤资我立马失业,然后上海的游戏研发小伙伴们重组公司,再和腾讯竞争?这不是在胡扯嘛?

腾讯减少一个上海分公司不算什么,但我们这些上海员工失去工作,对于家庭来说,就是灭顶之灾,到时最大的可能,就是我们只能去深圳上班了,换谁愿意?所以大家喊口号的时候别想当然,代入实际情况想想,我们真愿意和外地人隔绝吗?


Lolilo88


很简单,外地人都走了,那么以下情况就会出现:

1. 岗位空缺。

上海的外来人口占比40%左右,如果都走了意味着岗位空缺30%-40%,即便上海人可劲的生,一家生5个,也要熬个20几年才能填补。那么岗位空缺20几年意味着经济不止不能发展,很有可能要大倒退。产业链失衡是必然的。

2. 房产泡沫

房子多的租不动,房价下跌,开发商资金无法回笼,未来就不会有新的开发商再来投资,当然,本土的也不会投,比较别的地方开放,人才涌动,经济利益必然倾斜。

3. 物价上涨

人少了,自然单价要调高,不然超市、菜农等等都会亏损,汽车也会越来越贵。

随便说说了,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情,上海的“超一线”名头也混不了几年了。毕竟,人才重要,人气也很重要。

你问这个问题应该体现了你人生悲惨的事实,你作为一个上海人生活的非常不如意,将其归结到外地人的责任上,如此怨天尤人只能让你可怜的自尊心和强烈的自卑感体现的淋漓尽致。


没衣服穿的博主Mi


提这个问题的人不知是何用意。外地人为上海的建设做了很大贡献,但也在上海赚了钱,寻到谋生之道,一部分还在上海定居成为新上海人。一些人总喜欢说上海人排外,其实是他们自己的内心把自己排出在外面。现在上海大大小小的单位公司那家没有外地人,也没见谁歧视谁。劝这些人还是多学习点文化技能,提高自己的学识和素质吧,否则到哪都被人瞧不起。


林柯帆794


上海依然会越变越美丽。

上海历经苍桑,急风暴雨洗礼,没有停住脚步,没有后退半步。

在上海的外地人,毫无疑问,对上海的发展变化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但是,一旦形势有了变化,比如这次新冠肺炎的流行,限制了人员的流通,在这样的时候,可能一开始会有些影响,很多服务性行业,比如建筑工人,菜摊,快递,保姆等等都会比以前少。

上海人的性格就是克服困难,会想出各种办法来应对,因此,即使外地人因为限制而不能来上海,也不会对大局有多大影响,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丛中笑6603


先说说上海的基本概况:

上海简称沪,是中国4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濒临长江入海口。

上海常住人口约2400万。本地户籍人口约1400万,外来人口约970万。

数据显示,约一小半是非上海户籍人士来上海工作和学习的。

本人是2006年底来上海工作的,直到现在。中间曾有两年时间离开过。曾就职的公司有上海杉杉科技,好乐迪及现在的鼎灏餐饮(松江)。

上海杉杉科技(锂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

上海鼎灏餐饮(员工餐供应商)

在每一家公司里,所接触的同事,本/外地人的比例1:9,上海杉杉科技当时东北、四川籍占9成,好乐迪则安徽、河南人多,现在的鼎灏餐饮就是四川、陕西、江苏等地的人。

或许是我遇到的情况,不足以代表上海的真实情况,那么保守估计4:6是有的。

如题主所设想,如果外地人都离开。(同一时间)那么上海停摆的概率足以达90%,城市垃圾没有人运,出租车超难打,外卖哥见不到踪影,保洁阿姨特别稀有。因为,这些就职人员,我所了解的基本都是外地人。在春节期间,在这些行业里,用工需求特别紧张。

这种假设基本不成立的,现代社会,咨询发达,哪里有机会,人潮就会涌向那里。

上海就是这样的城市,交通发达,工作机会多,那么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上海。创业也好、求职也罢。

他们在这座城市努力着,奋斗着。上海高校也多,外地人的来上海求学也不少。诸多因素叠加,约970万的外地人工作、生活在上海的每一个角落。

其实,我接触的上海人,也特别好相处。和他们在一起工作,从没伤和气。一起唠家常,吹牛打诨,不分彼此,怎么舒服怎么来。他们当中有我的良师益友,在我最困难时给予我的帮助,至今难忘。谢谢他们!


黑皮haipi


在非常防控时期还要拿这些说事有意思吗?你们编辑就是没事找事挑拨离间,过年到现在马路上基本上没有人但是上海人的日子照样过地球照样转,不是吗?谁离了谁照常生活,我觉得你们离开上海以后怎么生活?你们家里的老人小孩怎么养活?请你们多关心自己家里的问题吧!


小阿爷乓乓响


走到哪去啊,说的和真的一样,回去种地啊,你问问他们会种地吗,在上海生不如死,回去死路一条,去其它城市还不如赖在上海,话不好听,但是不就是事实吗?不喊口号,不说大话,认真的干活,吃口饱饭,最后你们能不能飞黄腾达,最后看你们的运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已。


孤独的上海人


不要觉得自己是上海人就很牛逼,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发展,和有利的位置,哪来的现在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同样是人只不过出生地不一样,有什么好优越感的呢


向前发展19


外地人全部离开上海,这仅仅是假设性问题,现实是不可能发生的。然而可以让上海人和来自各地的外地人很好地思虑一番。

一般来说,外地人来上海有两大类人员,一类是比较优秀的人才,他们凭着自己的才智或是创业,或是做生意在上海创出了一芈天地,也有一些是企业的技术或管理骨干,这类人属于外地人中的姣姣者,是上海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的一类人。这类人如果离开上海,相信很多企业是无法再在上海生存下去了,必然会有很多上海人会失去工作岗位。另一类外地人则是最底层干那些上海人不太愿意干的苦活,脏活的人,比如保姆,钟点工,医院陪护工,装卸工,还有一些菜场小贩等等,这类人上海人从骨子里是看不起的,但因这些活自己实在不愿干,只能依靠他们替代自己,这部分人相对来说素质低一些,有时也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比如医院护工在冬季时也会把老人赤裸裸地从浴室用车推到床位上,保姆打骂小孩欺负老人,装修工把下水道堵塞,开着水龙头不关,等等。虽然说是个別现象,但败坏了这类人的声誉。如果这类人回去了,上海人的生活质量必然明显下降,那些苦活脏活必须是自己干。虽然说缺了谁地球照转,外地人不进入上海,上海人照样生活,但从历史来看,上海从未停止过外地人的加入,请问100年前上海人口是多少?解放前是多少?现在是多少?这些新增人口少不了外地人进入所致因素。外地人把上海当谋生的黄金宝地,不断增加上海的社会承载压力,对原有上海人的工作和生活也会带来一些压力和不便,但总体来说,上海在这种外地人进入的历史进化中不断发展壯大,原有上海人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上海人与外地人互相交融是历史规律,也是上海发展的需要,假设强行让现有的1000多万外地籍人口离开上海,必然造成上海在一段时期内的阵痛和倒退,大部分上海人的生活质量和规律被破坏,也许是一代人,甚至是影响几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