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该给孩子买点什么呢?

距离双十一还剩几天的时间,各位爸妈的购物车都塞满了吗?在疯狂抢购的同时,你是不是也在思考该给孩子买点啥?

八卦听说,挑选一些既适合孩子,又有助于他们成长的礼物,成了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所以找来了美国家长挑选礼物的方法,或许值得大家借鉴。

大部分美国家长在为孩子挑选礼物时,会从以下四个方向去考虑:(PS. 方向和中国差别不大,操作细节各位家长可以参考)

1

简单质朴,礼轻情意重

送给孩子的礼物不用很昂贵,也不用精雕细琢。小说家凯罗•奥特回忆说:“我最难忘的礼物,是在纽约寒冷的冬天,祖母和我一起亲手制作的麋鹿口袋,虽然材料都很简单,但是和家人一起动手的经历久久难忘。”

2

贴合孩子的兴趣爱好

爸爸爱给儿子买玩具枪,妈妈爱给女儿买芭比,因为这是他们小时候喜欢的东西。有心的父母从来不是凭自我感觉,而是通过日常的细心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依此来选择送给他们的礼物。

一个5岁的女儿向妈妈要一个拼图游戏,妈妈认为这是小孩子的一时好奇而拒绝了,后来在女儿的反复要求下,妈妈终于屈服了。今天这个小女孩已经成为世界畅销书《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在孩子对礼物有特殊要求时,我们要仔细分析考虑。

3

不妨给孩子一点挑战

一个好的礼物应该位于孩子成长道路的前方,而不是停留在他已经走过的足迹。给6岁的孩子一本他能读一点的书,最后他会把它全读懂,同样送玩具时也要让孩子通过一点努力才能掌握。朱丽娜的父亲送给她一本《小羊肖恩》的绘本,因为他知道女儿是个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孩子,总是跳来跳去,不能安心做一件事。父亲希望有趣的绘本让让女儿专注于一件事,他做到了。

4

有助于孩子学习成长

8岁时,盖瑞收到一个便宜的画板,他回忆说:“就是这个画板使我向世界睁开了眼睛,在笔下我寻找着事物美妙的配合,发现着生活中色彩斑斓的故事。我收到的不只是一个画板,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察能力。”他相信这种观察能力对以后他的写作生涯极有帮助。一个能发掘孩子潜能,引导孩子走向他擅长热爱的事业的礼物是最有价值的。

儿童教育家芭芭拉•那德斯说:“礼物不只是物质上的,它代表了父母的爱和关怀,挑选礼物是我们为人父母重要的一部分。”

假如你觉得上述方法抽象了一点,那么接下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八卦再给大家推荐一些适合的东东,仅供参考:

4-6岁孩子的礼物

推荐礼物

儿童滑板车、自行车、玩过家家的各种用具、学习机、遥控汽车、电子积木等。

推荐理由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基本都已经上幼儿园了,肢体的协调能力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也变强了。他们开始表现出个人的一些兴趣倾向,特别的好动,喜欢摆弄各种各样的卡通造型玩具,对制作东西非常感兴趣。

6-9岁孩子的礼物

推荐礼物

建筑类玩具、三维立体拼图、两轮自行车、滑板车、电动遥控玩具,或者关于动物、自然、空间、行星、感染力强、魔术主题的书籍。

推荐理由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以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能更好地在游戏中用到阅读、写作、简单的算术技巧,进行简单的缝纫、编织、编织、陶瓷、制作珠宝套装等活动,还能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机械类玩具(小汽车、小火车等)。他们对能标注时间、季节的玩具、动手制作工艺品、运动技能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10-12岁孩子的礼物

推荐礼物

数学模型、机械模型、科学模型和简单的物理学模型等;象棋、纸牌游戏、跳棋、飞行棋、方格棋等;运动类装备、不同类型书籍等。

推荐理由

这个阶段的孩子逐渐发展出不同的个性和兴趣,他们对阅读、科学、电脑、手工艺品、建筑模型、收集东西、正规的艺术训练、表演、运动和竞技类游戏感兴趣。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玩具。

除了以上看得见摸得着的礼物,八卦还想建议各位爸妈,再多花一点时间,给孩子准备这3件礼物——

给孩子“升级”

“升级”,我们也可以称其为小目标的实现,再具体就是给孩子吸收、整理、提升的时间。

在作业成堆、时间紧张的时候,孩子会盲目地去应付作业,这个过程没有任何收获,长期这样的学习状态往往容易造成“厌学”。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认真做题、认真完成作业不会没有提升,除非孩子不认真完成。真实情况也许并不是这样,对于大部分孩子而言,过重的学习压力有时会起到反作用,压制孩子的学习动力。堆积的作业和书本如山那样高,每个人见到都会觉得恐怖,何况是孩子。所以,给孩子一点能够系统吸收、整理、提升自己的时间,完成自我“升级”,未尝不是一件让人欢喜的礼物。

给孩子“弥补”

“弥补”,是指给孩子查缺补漏、掌握重点的时间。

孩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些地方不懂,而这些地方往往容易忽视。一些学校的老师为了赶进度,会跳步甚至不按照教材的进度进行知识教授,许多重要的衔接性知识点容易被忽略。而学校的老师也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孩子,即使在复习的时候也不会再详细讲解,一笔带过。

在家里,家长很少会插手孩子在知识层面的学习,而且也并不专业。大多数孩子也很少会有自己主动弥补知识短板的习惯和能力,而且也没有外因去迫使孩子主动去做。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弥补”——查缺补漏,掌握重点。这些遗漏的知识点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个性化的,所以孩子需要的是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指导。家长需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帮孩子找到个性化的遗漏,实现针对性指导和个性化培养,帮助孩子实现在学习赛道上的弯道超车。

给孩子“陪伴”

孩子需要的“陪伴”不是简单的守候,而是“我懂你”。

八卦记得一个孩子,从小学的时候学习就非常好,但是到了初中就一路下滑,虽然中间有过一些好转,但是后来又倒退了。孩子本身很不错,但是就是学习怎么也搞不上去,说什么也不听,说多了还反抗......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有的家长为孩子找了一对一的补习家教,甚至自己推掉工作来陪孩子学习,而往往达到的效果却是相反的。是孩子真的不爱学习,不理解父母吗?还是说这仅仅是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

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根本原因是家长没有“懂”孩子。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孩子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强,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空间。无论是家教还是陪读,孩子是认为“你又要找人看着我了”,还是愿意拿自己的真实想法与你交流,关键只在于有没有一个懂他的人。

现在,你知道双十一该给娃选啥东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