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12万字,路遥《平凡的世界》104万字。哪一本最让你推崇敬佩呢?

僧不逢时


谢谢你的提问,现在奉上我的一知半解。

余华《活着》12万字,路遥《平凡的世界》104万字。哪一本最让你推崇敬佩呢?

这是没有可比性,无论哪本书都是作者当时当下眼睛和心灵看到的世界,也是一个构建好的世界,在那个世界或喜或悲,但是都有存在必要性,都会给人不一样的启发。

余华《活着》这是我看过的书籍,对于里面主人公富贵,在他身上看到很多次的磨难,或者他看到死亡,但是依然可以看到希望,有时候生和死不是对立面。

路遥《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一直没看过,也有朋友推荐过,但是没有勇气去看,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解释。

余华的《活着》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这就是作者简介,生于七零年代初期。在1992年时候,《活着》就在作者余华的笔下诞生,对于这个故事,一开始作者是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

在1860年,福斯特的妻子琼家的一个老黑奴去世了。老黑奴生前要作者为他写一首歌,作者答应了。作者福斯特与这个老黑奴有着多年的交情,老黑奴的去世使作者深感悲痛。这首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写的,旋律优美、亲切而又哀婉动人。显然,作者写作本曲除了寄托对老黑奴的哀思以外,也融进了对自己境遇的哀叹。

听到这首歌,余华就准备创作一个故事,就是《活着》这个故事的灵感的来源,在这个歌曲中,表达了即使在困难中,依旧活着,不是为了身外之外活着,就是了活着本身活着,看到这个点,作者再想到中国刚刚经历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人们的活着只是为了活着。

这就是余华的《活着》。

徐富贵的活着

开篇就是“我”要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这时候遇到一个老人,他给我“我”讲述了他的一生。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

富贵看到身边亲人,从自己母亲生病去世,女儿变成哑巴,后来因为产子难产去世,儿子因为救人去世,家珍在女儿去世后去世,自己姑爷在工作时候被夹死去世,外孙吃东西撑死。身边的亲人因为各种原因去世,只剩下富贵一个人,在他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悲苦的,但是自己也从未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生命,因为他知道天命就是天命,活着本身就是活下去,除非是上帝选择带走你。最后,富贵和牛相伴生活,他的生活没有希望了吗?其实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这句话就是这样在生活的体现的。

生活处处是危险,活着本身不会因为任何因素,时时刻刻都是伴随着生与死。

综上:对于《活着》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是感恩,然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就是活着最好的状态。生活在不容易,只要看到阳光,看到自己爱的人,还是爱自己的人,我们都应该觉得生活是美好。


牛奶猫不喝牛奶


余华的《活着》用唠家常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男人的一生。富贵的一生酸甜苦辣咸全部都有,都很悲惨很离奇很可笑也很想哭。我是看了一遍就不想看第二遍了,心里难受啊!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看了好几遍,当看到满银被拉到村里开审判大会,香兰懂事的喂猪时。作家写的场景就想起了我小时候十岁在农村和小我两岁的妹妹一起做家务的时光,我流泪了。

少平对感情的无奈,对生活压力的反抗,让我爱恨有加。少安为了改变现状努力的付出也让我为之动容。香兰的聪明懂事,比较自己的儿女那真的是愤懑之气就涌上心头。晓霞的美丽,心灵上的崇高给了我在逆境时希望的慰藉。还有润叶,惠英嫂,还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在那段艰苦岁月里每一个人都是那样的鲜活,让人产生共鸣。

下面摘抄《平凡的世界》里的一些句子:

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

我们可以平凡,但是不能够平庸。

活着不只是为了活着。

你要永远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你才能够真正的获得快乐。

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生存而奋斗。

最好的小说就是能够在多少年后还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我认为才是检验一部好小说的标准,就如《平凡的世界》。


农村皮蛋哥


《活着》在同事的推荐看的,8,9年前看的,看后感觉活着真难,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就是要被压迫。

《平凡的世界》在2003年刚上大学时,看的第一遍,2019年看的第二遍,每一遍都会给我很大的力量,让我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我就会想到少平,少安。特别是少平面对生活的困难,永不屈服,这些都给了我生活的力量。


养育天使与魔鬼


这两本书都很经典,很有深度。

书的对比不能用文字数量吧,《活着》12万字,当时买书看起来不厚,但是读起来,停了几次,还记得当时看的时候,心里那种沉重和无力,心里酸涩眼睛挂泪,看到富贵后来的生活,亲人一个个离去,他顽强又悲戚的活着,心里那种悲戚,让人难受不已。

我还记得当时看到富贵的外孙吃那一锅煮的豆子,活活被撑死的文字,想到那场面,眼泪哗哗的流,生活的艰难,孩子的可怜,活着的苍凉。

看葛大爷演的电影,也是,很多场景不敢再看,不想再感受内心碾压似的痛。

仿佛掀开了血淋淋的场景,让人呼吸困难。

《平凡的世界》没看完,看过当年央视的电视剧,虽然也是那个年代清苦的生活,人们努力的活着,但是相对于活着,稍微缓和点儿,毕竟有希望在。

文学的经典,《平凡的世界》该踏下心来好好读完它


暖暖i生活


看过《活着》,《平凡的世界》没有看过,因为太长了。

个人习惯问题,太长的长篇小说一般看不进去,所以《平凡的世界》就没看过。

读书,没有千篇一律,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像《活着》,初读之时,并没有觉得有多大震撼。小时候外婆,奶奶讲的故事,远远比这震撼,那些人比富贵更惨。上大学的时候读的,那时候室友读的时候觉得很震撼,他是从深圳来的,我是西北贫困小县城出来的。

生活经历的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文行忠信


这两部小说都是伟大的作品。本人都非常喜欢。如果说硬要比个高下。个人更推崇余华的《活着》。下面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一下,推崇的理由。


一,人物塑造

人物的塑造是小说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都非常成功。特别是余华的《活着》,虽然只有短短的12万字。但是每个人物都非常的鲜活,让人印象深刻。富贵、家珍、凤霞、有庆、二喜、春生、苦根,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寥寥几笔的描述就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温度。美丽聪慧但天生哑巴的凤霞,让人心疼不已。懂事乖巧的有庆,让人心生怜爱。二喜死前的怒吼,更是让人忍不住泪洒衣襟。有情有义的春生,让人恨不起来。小小可怜的苦根,让人忍不住喟叹命运的残酷。更不必说富贵与家珍的形象更是栩栩如生。单是一笔带过的,抽死有庆的医生、被馒头撑死的专家,都仿佛隔着文字就能触摸到。12万字无闲笔,哪一个拎出来都是活人。神笔马良,怕也不过如此。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一百多万字。有更大的篇幅,按说人物的塑造会更加形象具体。诚然,在少安、少平、田润叶、秀莲、田晓霞、田福堂,这些人物的塑造上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看完之后,很难想起其他配角的名字。没有太多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配角。配角的塑造这方面稍显逊色

所以在人物塑造方面,个人认为《平凡的世界》略逊一筹。


二,文字风格

《平凡的世界》文字风格平实质朴。在娓娓道来之中,无形的打动人心。这种文字如小溪,清澈明丽。读之如饮清茶,沁人心脾,余味悠长。

《活着》的文字风格冷峻犀利。冷漠客观的告诉你血淋淋真相。这样的文字如刺刀、如险峰,直指你内心的软弱与恐惧。读之如饮毒药,时而撕心裂肺、痛彻心扉,时而痛哭流涕、恍若解脱。

有人喜欢清茶,有人嗜好毒药。各种风格本无高下,一如李杜。若论高下,则路遥如杜甫,凡人努力攀登,或可与之比肩;余华如李白,若无天赋,只能高山仰止、心向往之,而身不能至。


三,开头与结局

一部作品最难的是开头,其次就是结局。《活着》由两头牛开始,由两头牛结束。田间地头的一次闲话,道尽了一世的悲凉。活着是为了什么?或者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开头开的平淡,结局也似轻松写意。一如瀑布,上头静水深流,下面深潭寂寂。这一路的波澜壮阔。开始的毫无征兆,结束的无声无息。开的巧妙,结的自然,浑然天成。

《平凡的世界》在这方面就逊色了一些。开头略显刻意,结局略显仓促。开头的刻意,并不突兀。结局的仓促,却难以释怀。这本书我是在中学时代读的,多年以来一直觉得此书未完。还想过或许作者有天会出个续集,或者番外。谁曾想斯人已逝,呜呼哀哉!

这种情况的产生,我想可能与篇幅关联很大。《活着》只有12万字,易于掌控。《平凡的世界》一百多万字,难以收束。这种伟大的作品极耗心力。一百多万的文字透支了路遥的健康。


以上是鄙人对两部作品的一些看法。初读之时还是少年,不知不觉已为人父母。此时回望,那些曾触动心弦的文字,却从来未曾忘记。那些伟大的文字,值得每一个人铭记。


己亥元辰


余华的《活着》


余华的《活着》,不管是谁问我什么书值得看,我都强烈推荐这本,没有之一。


我13年的时候,工作和生活都遇到了瓶颈。一度觉得人生是灰暗的,从里到外都觉得自己是个loser,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就在那个时候,偶然间看到了余华的《活着》,看完之后,忽然觉得自己当前所有的遭遇不过是九牛一毛。

小说《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品,一个出生于富贵家庭的少爷,由于自己好逸恶劳,喜欢赌博和逛窑子,结果散尽家产,老爹受不了刺激,死在这一场灾难中。随后他从一个富家少爷坠落成一个被别人奴役的底层人物,从此,苦难不停歇地向他入侵,他经历了母亲,女儿,儿子,妻子,孙子的相继离世。平凡的语言中,写着一个底层人民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这个世界乐观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我们能够到达太空,探索离我们好几个光年的星球,也可以在肉眼看不到的细胞上做科学研究,但在面对生命这个课题的时候,都探索不出标准的答案。《活着》教会我们的是用一颗铿锵有力的心去面对鸡飞狗跳,甚至是惨绝人寰的现实。

余华的《活着》是我放在身边,随时都会翻阅的书籍。这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一本书那么简单的意义了,而是在我遇到困难时,告诫我:全世界都不是只有我满腹委屈,要用乐观的心态来对待生活的起起落落,在我一帆风顺的时候,让我感知当下的珍贵。

这一本书从头看到尾或许有些沉重,但却真切地道出了活着的意义。如果有一天你的生活遭遇困难了,或者觉得没有意义了,那么《活着》能够帮助你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

《活着》部分经典语录摘抄: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俗话说是笨鸟先飞,我还得笨鸟多飞。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你的命是爹娘给的,你不要命了也得先去问问他们。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遇见蓝歌


两本书都是非常煽情的小说,显得很假。

尤其是余华的《活着》,模仿西方文学的痕迹太过明显。他的《兄弟》更是没法看。

如果实在要在两本书里选一本,就选《平凡的世界》吧。

中国当代有很多杰出的小说家,比如贾平凹、莫言、王蒙、闫连科,格非、苏童、王安忆、马原等等,都比他俩强。


车家爱思


无意间看到这个问题。很巧合的是着两本书我都看过。这两本书不能说孰好孰坏。哟说说我的看法吧。

《平凡的世界》,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深深的被主人公的命运群吸引。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两个的不同际遇,不同命运深深的牵动着我。

而《活着》则不同。

从建国以后的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富贵和他家庭的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让我深深同情着富贵。但作者却用他那至真至诚的笔墨,讲富贵塑造成了一个“活着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已然成为富贵身上无法被剥夺的东西。

人生在世,只为活着。



车界平头哥


《活着》与《平凡的世界》我都没细读过,只看到过是点点滴滴的介绍,但有一点我是能感觉到的,那就是《活着》是一个人的生存过程,而《平凡的世界》是一群人的生存过程。努力,拼博,奋斗对于《活着》的主人公来说只是心灵鸡汤而已,想努力,四面无门,想奋斗,四面无路,想拼博,怎么去拼博呀,只能是活着而已,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经历该经历的苦难,别无选择。而《平凡的世界》是一群人的世界,这群人里所做所为离不开心灵鸡汤,什么努力呀,奋斗呀,拼博呀,全都有,但在一个人人生历史的长河中,最后还是回到《话着》的结局而已,只是历经的苦难不同,人很无奈,也很难活,站的角度不同,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层次不同,对这两本书的看法不同,但最后都会归零的,到了快归零之前你才能认识到活着的不易!顺其自然!一切归土!就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先生来说也是赢了人生,输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