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申报常见误区有哪些?

西安逸诚财税事务所


现在经过几次增值税税率的调整,申报表也跟着变了好几次,但是因为金三上线以后,增值税申报表强校验也开启了,所以不得不说现在增值税顺利申报对企业会计来说,是一个小小的考验,那么有几个小点可能各位会计是需要重点把控的,不然会经常填错或者不填:

一、一般纳税人申报表第30栏位“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这个地方以前是申报系统自动取数,但是现在不行了,是需要会计自己填写上去,纳税所属期那一个月税局扣了你多少钱就填多少钱,一般来说,如果企业每月的税款都是足额缴纳的话,那么这个地方应该跟25栏的“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是一模一样的数字哈,所以一定要记得把这个栏位填上去。

二、一般纳税人附表二中第三部分“待抵扣进项税”27栏具有迷惑性!!!很多会计为了调节税款,然后在月底的时候认证了一大堆发票,然后申报的时候把一部分这个月不打算抵扣的金额放在这个栏位,想着留到下个月抵扣,注意这个是不允许的,目前增值税的抵扣是的当期认证当期抵扣,不留小尾巴!这个地方一旦出现数字申报上去,税局后台会触发预警异常呢!所以这个地方忽视他不要去填任何数字,不要产生纠葛最好。

三、购买税控盘可以抵减企业的增值税税款,但是有的企业一直亏损迟迟没有增值税应纳税税额,会计就很担心,这个税控设备费抵减会不会过期?不存在过期一说哈,没有文件明确这个抵减的期限,但是有些地方的税局要求买来后一年内要抵减掉,所以建议各位,买了税控设备有发票,管他有没有足够的人税款抵减,都先去申报表里面找到相应的栏位填写,(一般纳税人在《税额抵减情况表》填写,小规模纳税人在《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里填写》,填完以后的当期有税款就抵减,没有就无限期结转,这个时候也不用担心税局要求你多少天要处理完什么的了。

四、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附列资料,注意,这张表不是所有纳税人都要填,一般是差额征税有扣除的企业才填写,比如说我也一个旅游公司,7月销售额50万,然后其中40万是支付给第三方的费用,政策规定可以从销售额中扣除掉,那么这种才需要填写这张表呢!其他人不要管,空表保存!

暂时想到大家的问题就这么多了,有机会在跟大家分享,如有疑问或者不清晰的,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研讨~~


考呀呀会计教育


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一种征收方式,也是世界各国的通常做法。扩大个人自行纳税申报范围,是2005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修订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对于12万个税申报来说,有哪些误区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呢?

近来,一个朋友问税点点税点点小编年所得12万以上自行申报的问题,税点点税点点小编掐指一算,至少月薪要过万。但是,是不是只有月薪过万才要自(作者:税点点)行申报?对此,税点点税点点小编对年所得12万自行申报的常见误区进行总结。

12万个税申报误区一:

年所得12万仅指工资超过12万这里的年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所以,并不是指工资超过12万,如果当年除了工资收入外,还有像税点点小编码文的稿酬收入,苦逼搬砖的劳务报酬所得,(作者:税点点)都要汇总入当年的年所得。不过,如果你买卖股票亏了,比如税点点税点点小编,按照0处理,不能抵减其他项所得……

12万个税申报误区二:

12万是指税前或税后收入不同项目的年所得12万的计算方法不同,有些项目按照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成本费用),有些项目按照收入全额。具体如下:

所以,这个数不一定是收入总额或应纳税所得额,更不是税后所得!

12万个税申报误区三:

工资薪金所得仅指每月工资工资薪金所得不仅仅包括按月发放的工资,还包括离职补偿金、年终奖、不是特定生活补助费的福利费、生育津贴、工伤补助等,换句话说,一般是指任职期间的所有所得(扣除三费一金)。

12万个税申报误区四:

将所有所得都计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所得都计入,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项至第九项规定的免税所得(如国债利息、保险赔偿等),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可以免税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作者:税点点)个人缴纳的三费一金,不计入12万以上自行申报所得的范围。此处省略法规的1000字……

12万个税申报误区五:

足额缴税就不需申报税点点小编朋友说,我从来没有少缴税,是不是可以不用申报了?

不!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相结合的申报制度,即使你安分守己地缴税了,超过12万也要申报!

税点点平台:国内创新型互联网税务筹划服务平台,专注于提供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信息,以及确保税务筹划效果的落地执行和管理的平台。


税点点税务筹划


焦点财税:只为提供优质财税干货!

点击右上角一键关注,获得更多精彩财税知识!

发生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能否直接采用组成计税价格确认收入?取得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收入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申报免税收入是否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接下来小编就通过3个案例为您详细解答~

误区1

发生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直接采用组成计税价格确认收入

在端午节期间,丙食品生产企业将本企业自产的一批粽子礼盒无偿赠送给当地敬老院,该粽子礼盒对外销售单价为35元/盒,成本为20元/盒。在确定增值税视同销售价格时,该公司直接按10%的利润率确定视同销售组成计税价格为22元,即20*(1+10%)。那么,丙公司直接采用组成计税价格的方法确定视同销售价格是否正确呢?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二)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根据上述规定,成本加成是核定视同销售收入额可以采用的最后一种方法。这意味着,在使用前两种方法仍无法获得同期同类价格时才能采用。因此,该公司直接采用组成计税价格是错误的。

误区2

取得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收入未缴纳增值税

甲公司是一家全国连锁的餐饮公司,其主要经营模式为采取以“加盟连锁店为主体”的方式进行标准化的门店运营管理。2019年1月,甲公司共取得加盟方一次性缴纳协议期内连锁经营权使用费82万元。那么,针对该项收入甲公司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一条、第九条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缴纳增值税,不缴纳营业税。

应税行为的具体范围,按照本办法所附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执行。根据《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第二章“销售无形资产”相关规定:

销售无形资产,是指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业务活动。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实物形态,但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包括技术、商标、著作权、商誉、自然资源使用权和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

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包括基础设施资产经营权、公共事业特许权、配额、经营权(包括特许经营权、连锁经营权、其他经营权)、经销权、分销权、代理权、会员权、席位权、网络游戏虚拟道具、域名、名称权、肖像权、冠名权、转会费等。

因此,甲公司取得的一次性缴纳协议期内连锁经营权使用费收入属于销售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应缴纳增值税。

误区3

申报免税收入不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乙公司是一家从事供暖、供热的企业,2018年12月,乙公司当月取得不含税供热收入660万元,其中向居民个人收取免税供热收入240万元,当月外购燃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55万元,所购燃料既用于居民供热也用于企业供热,而且乙公司无法划分各自的进项税额。乙公司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供热企业增值税 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94号)第一条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供暖期结束,对供热企业向居民个人供热而取得的采暖费收入免征增值税”,将取得的居民供热收入作为增值税免税收入处理,将因采购燃料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全部在当期认证抵扣。那么,乙公司的增值税处理是否正确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

一般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者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

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根据上述公式,乙公司2018年12月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55*240/660=20万元,因此,乙公司应将不得抵扣的20万元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点击右上角【关注】一键关注焦点财税!

精彩不迷路!


焦点财税


东奥中级会计职称为您解答:

就现在的增值税申报来看常见的误区分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下面我先为大家说说一般纳税人的: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申报表数据都填写正确但是一直无法保存,提示主表第2、3/4、栏一般项目本月数合计数=附表第9列合计_销售额列1+3+4a栏之和-附表——第九列合计_销售额列第6行?其实主表第3栏应税;嗷呜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的应税劳务的销售额。这个地方的应税劳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所以税率是6%和11%的应税服务销售额不需要填在第3栏,服务销售额直接体现在主表第1栏就可以保存通过了。

然后小规模纳税人中会有一个误区是小微免税额度总是9万?其实如果按季纳税申报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实际经营不足一个季度的,以实际经营月份计算,可向手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销售额度。

以上是常见的增值税申报常见的误区,希望你在申报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