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用位次法如何预估学校提档分?

王风报志愿


  下面我以一所高校的录取数据为例,说说操作方法:

  北京科技大学2014、2015、2016年在广西的理科招生计划数分别为52人、51人、50人,这三年的投档线分别为587分、566分、586分。

 一、找准历年投档线的排位

  利用最近三年的理科一分一档表,笔者查询到:

  2014年587分对应的排位为5833名;

  2015年的566分对应的排名为5280名;

  2016年的586分对应的排名为5497名。

 二、将历年的投档线排位换算为2017年的同位分

  上图,我们借助2017年理工类一分一档表,分别找到了北京科技大学最近三年在广西的理科投档线的同位分,2014、2015、2016年在广西的投档线换算为2017年的同位分(排位相同的分数)分别为553分、557分、556分,平均为555分,可见该校近三年投档线位次比较稳定。

 三、根据招生人数变化修改投档线的预测值

  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在广西的投档线为544分,与上述三年投档线的同位分差距较大(与三年投档线同位分的平均值相差11分)。笔者深入分析才发现了主要原因——北京科技大学2014-2016年在广西的招生计划数都比较稳定(三年平均51人),但2017年增加到了61人,增幅约20%,这个招生人数上的明显变化,必然会导致分数线的波动。因此,在招生人数变化较大的院校,对分析结果进行修正是必须的。

  关于招生人数变化对投档线、录取线的影响,是一个较复杂的话题,限于篇幅原因,在此不再展开叙述,笔者6月2日有一篇回答《怎样分析招生人数变化对高校录取线的影响?》对这个问题有详细的分析,欢迎关注阅读。

  我是从事招生考试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欢迎考生、家长朋友关注!

  


高考志愿梁老师


排位法也叫位次法,是志愿填报时非常实用有效的一种方法。

位次法是高考志愿填报中,不少考生和家长在选择院校时,会使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使用位次法,考生能在院校未公布当年的投档线前,通过前一年院校的录取位次来判断考生高考那年院校的投档分数,以此来选择能就读的意向院校。


一、位次法的由来

位次法是跟院校的计划数有关系的,院校的计划数叠加起来就变成了学校的录取位次。

这句话如何理解呢?

举个例子,清华大学18年在广西的招生是39人,17年的招生计划也是39人;北京大学18年在广西的招生计划是27人,17年也是27人。

每一个重点院校在每一个省的计划数基本都是稳定的,那么导致它叠加起来的位次就是稳定的。

如果是担心清华北大的排名太靠前,不太具代表性的话,那再来看看同样是985院校的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18年和17年这两年在广西的招生计划都是85人。

实际上每个学校每年在每个省的招生计划其实都差不多,越是好的学校,计划数就越稳定。

因为如果它的计划数波动太多,就导致它投档线波动起伏,这对学校招生优质生源是非常不利的。

一般来说,院校每年的计划数是稳定的,所以致使学校的录取位次也是稳定的 。

这就是位次法最基本的逻辑。


二、位次法的使用

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位次法的使用。

小A是广西2018年的考生,他的高考成绩是611分(理科),所对应的位次4800左右,那在学校没有公布投档线之前,他该如何选择学校呢?

答案是使用位次法进行选择。

先找到17年录取位次4800位之后的院校,如下图:


可以看到、湖南大学、暨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这些大学的录取位次都是在这位次之后,那这些院校就是可以作为他今年投档院校的选择之一。

我们再看看看,使用位次法来判断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准确率如何?

下图是18年广西本科一批的投档分数线:


湖南大学的投档线是613分,录取位次是4579,暨南大学18年的投档分数线是611分,录取位次是4880,华南理工大学投档分数线是610分,录取位次是5027。

可以看到,使用位次法提前判断小A能去读的学校,与实际院校公布的投档分数线,是相差不大的。

所以实际上,使用位次法就是解决学校定位的问题,定位考生能去的院校,然后在这些院校之中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院校与专业。

这样能让考生及家长在志愿填报这个重要的事情上,提前有更多的时间做好对应的准备。


我是青云志愿的核桃老师,关注青云志愿,让你更好的完成高考志愿填报。


青云志愿


用当年高考成绩分数的省位次,比对上年高考成绩的省位次,换算成上一年高考分数,用这个高考分数去对应上一年的各高校提档分。

高考零距离


我们都明白每届填志愿的学子手里拿的报考指南它的录取分数和省排名都是去年的,而高考一般又都分大小年,每年的难度不一样,而且每年高考报考人数也不一样,最终一本二本三本专科的录取率每年也都有变化,所以,报考指南里的去年的大学录取分没太大的用,最有用的就是省排名那个基本是靠谱的,就是说假设在今年和去年报考人数差不多以及某个大学在贵省招生人数两年来差不多的情况下,基本上去年是多少名招的,今年大致也就那个名次,当然如果那个大学招生有变化,扩招或缩招了的话,你就要适当改变一下那个名次,每个大学的招生计划,报考指南还是有的,而且你还要看那个大学你想去的那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假如那个专业全省就几个名额的招生计划,而你的分数又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可能上不了那个专业,所以慎重考虑。希望能帮助到你,祝你考到理想大学。太晚了,就这样吧,睡了


般超


这是一种最容易误导高分考生滑档的做法,在填报高考志愿的过程中,有不少外行把这种初入道的,填报高考志愿方法,尊奉为神灵,结果导致录取结果一败涂地,惨不忍睹,溃不成军。这是因为不管是在全国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地区,还是未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地区,或者是正在实行高考招生综合改革的地区,越来越多的省份进入了高考全国卷命题的序列,而全国卷的命题特点就是重视基础,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技巧,这种层次的,难度系数的高考命题结果,必然导致各分段考生出现了扎堆的现象;考生高考成绩因为出现了扎堆的问题,必然导致填报高考志愿选择对院校的选择,也会出现扎堆的问题;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考生愿意降低自己录取院校的层次,把自己的分数降段到下一个层次的院校中去选择目标志愿院校,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考生所在地招生统计年报一分一档表人数的分布密度和规律中就可以看到;也可以从考生主观志愿分布图中很清晰地看到;我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举了不少大学的例子,有好多喷子们说这是个别现象,其实是他们没有全面,客观,科学的研究高考录取规律的结果而已。



咨询更多高考问题,请关注有着40余年丰富,高考志愿填报经验且无一例考生滑档的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或者关注陕西省目前唯一正规注册的,经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审批的专业权威机构一一西安市户县金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中心(百度可以查询,辨别一切真伪)。

我们以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在陕西省录取的情况来进行分析;

2015年,北京理工大学,在陕西省录取的最低分是618分,最低位次为2797;

2016年北京理工大学的录取最低分为636分,最低位次2575;

2017年北京理工大学在陕西省录取的最低分为623分,最低位次为2958;

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在陕西省录取的最低分为644分,位次为2530;



很清晰的看到,从2015年到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在陕西省录取的位次变化在400人左右;北京理工大学在陕西省理工类的招生计划只有127人,位次变化的幅度成倍超越招生计划的人数,请问利用位次法怎么来计算院校录取的最低位次和投档分呢?

这种情况还发生在一些尖端院校,或者者一些竞争比较激烈的激烈的院校,譬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一些著名院校;在上海海关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国民航大学,山及医学类医科院校也出现的变化幅度比较大;因此,我们一定要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客观辩证的看待对位次的分析问题,千万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要综合各种因素,包括院校招生计划的改变;考生所在地一分一档表人数的分布规律,以及考生主观志愿院校的分布图,考生群体整体考场发挥程度,高考试题难度系数的掌握,因为任何一个考生的招生录取工作和志愿填报工作,都处在全省,自治区或者直辖市整个考生群体之中,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志愿填报和专业的选择,以及录取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位次法,线差法,大小年法融合到影响高考录取的各种因素中去,多角度,全方位的看待和分析高考志愿的填报工作,千万不敢盲目乐观,片面,孤立的依照某一种因素或者某一种方法给考生填报高考志愿,那样,必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惨败的结果。考生12年的寒窗苦读,就会因为你的不专业或者不懂装懂付诸东流。



因此,广大考生和家长要力争学会前报高考志愿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要力争学会填报高考志愿,提高警惕,擦亮眼睛辨别真假志愿填报老师,甄别真假钱报志愿高考机构,要审查其是否有国家行政机关颁发的正规的资质或者许可证,千万不要被人误导误判,耽误了孩子的填报志愿。

只要任何个人,或者任何机构不能出事国家审核颁发的正规资质或者许可证,不不管他说的如何天花乱坠,花言巧语,一律为招摇撞骗,一律为假冒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