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籍三國名人:蘇州市二十七人,徐州市十一人,揚州市七人

據不完全統計,江蘇省籍三國名人共有六十四人。其中,東吳的名人最多,共有五十四人,曹魏有五人,蜀漢有四人,還有一人先後效力蜀漢與東吳。詳細地域依次是蘇州市二十七人,徐州市十一人,揚州市七人,連雲港市五人,淮安市五人,鎮江市三人,泰州市三人,南京市三人。

第一位:陶基。陶基,字叔先,隸屬於東吳,南京市人。陶基在東吳集團官至交州刺史,在職期間,興辦學堂,教化一方,深得當地吏民的稱讚,病逝於任上。

第二位:陶璜。陶璜,字世英,陶基之子,先後隸屬於東吳與西晉,南京市人。陶基病逝之後,陶璜代父出仕,在東吳集團官至交州刺史。西晉滅吳後,陶璜仍領交州刺史,加冠軍將軍,賜爵宛陵侯。

第三位:陶濬。陶濬,陶璜之弟,隸屬於東吳,南京市人。陶濬跟隨兄長一同加入了東吳集團,歷任徐陵都督、鎮軍大將軍,後期曾率部抵禦西晉,兵敗後下落不明。

第四位:張南。張南,字文進,隸屬於蜀漢,泰州市人。張南是蜀漢集團中的早期將領,自荊州加入蜀漢,在跟隨劉備平定益州的過程中屢建軍功,後期參加了夷陵之戰,曾阻擊孫桓於夷道,在猇亭死於亂軍之手。

第五位:呂岱。呂岱,字定公,隸屬於東吳,泰州市人。呂岱自孫策進入江東後加入了東吳集團,在孫氏早期開疆擴土的過程中屢立戰功。孫權執政期間,呂岱四處平叛,曾先後兩次進入交州地區鎮戍,享譽東南沿海。呂岱既是東吳的常勝將軍,也是三國時期最長壽的武將,享年九十六歲病逝,逝前官至大司馬。

第六位:呂凱。呂凱,呂岱之子,隸屬於東吳,泰州市人。呂岱病逝後,呂凱襲爵統兵,官至副軍校尉,後期事蹟不詳。

第七位:華核。華核,字永先,隸屬於東吳,鎮江市人。華核自孫權執政末期加入東吳集團,官至右國史,在職期間除了諫策朝政外,還參與編著了《吳書》。

第八位:殷禮。殷禮,字德嗣,隸屬於東吳,鎮江市代管的丹陽市人。殷禮在東吳集團官至零陵太守,其它事蹟不詳。

第九位:韋曜。韋曜,字弘嗣,隸屬於東吳,鎮江市代管的丹陽市人。韋曜是東吳集團的史學家,官至侍中兼領左國史,曾負責《吳書》的主編工作,後期被吳末帝孫皓殺害。

第十位:顧雍。顧雍,字元嘆,隸屬於東吳,蘇州市人。顧雍於孫氏初定江東時加入東吳集團,早期在多地任職,孫權執政期間進入朝廷,深得孫權的信任與器重,官至國相、平尚書事,赤烏六年(公元243年)病逝於任上。

第十一位:朱桓。朱桓,字休穆,隸屬於東吳,蘇州市人。朱桓是東吳集團早期名將,累遷至前將軍,青州牧,赤烏元年(公元238年)病逝於任上。

第十二位:朱異。朱異,字季文,朱桓之子,隸屬於東吳,蘇州市人。朱異是東吳集團中的中後期名將,官至鎮南將軍,太平二年(公元257年)被權臣孫綝殺害。

第十三位:朱據。朱據,字子範,隸屬於東吳,蘇州市人。朱據是東吳集團的中期名臣,孫權的女婿,官至驃騎將軍,後被中書令孫弘假借詔書賜死。

第十四位:陸遜。陸遜,字伯言,隸屬於東吳,蘇州市人。陸遜是東吳集團中期的主帥,最矚目的功績就是在夷陵之戰中重創劉備。陸遜在東吳集團擔任過上大將軍、右都護等職,後被孫權責難,最後鬱鬱而終。

第十五位:陸抗。陸抗,字幼節,隸屬於東吳,蘇州市人。陸遜病逝後,陸抗子承父業效力東吳,是東吳集團後期的主力戰將,官至大司馬、荊州牧,鳳凰三年(公元274年)病逝。

江蘇籍三國名人除了上述十五位外,還有曹魏集團中的揚州市寶應縣籍陳琳;淮安市漣水縣籍陳登;連雲港市灌雲縣籍徐宣;徐州市睢寧縣籍桓威;徐州市豐縣籍張魯;蜀漢集團中的連雲港市籍糜竺、糜威、糜照;東吳集團中的蘇州市籍梁寓、顧濟、顧裕、顧紹、顧譚、顧承、陸績、陸宏、陸睿、張溫、陸瑁、陸喜、朱宣、陸晏、陸景、陸凱、陸諱、陸凰、陸式、張儼、沈珩;淮安市淮陰縣籍步騭、步協、步璣、步闡;徐州市籍張昭、張奮、張承、張震、張休、嚴畯、嚴凱;徐州市睢寧縣籍裴玄;徐州市沛縣籍鄭胄;揚州市籍吳碩、衛旌、張紘、張玄、張尚、範慎;連雲港市籍麋芳等四十九人,總計六十四人。


參考書籍:《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