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一場驚心動魄的決鬥,張作霖在東北站穩腳跟,開始稱王稱霸之路

在清末民初時期,我們山東河北這一帶,闖關東的很多,所以和東北來來往往的人就多。聽爺輩的人說起東北的故事,有很多都是關於張作霖的。張作霖在那些"近現代史"書上,說他是當土匪強盜起家,其實,東北人的說法是當"綹子""鬍子"起家,意思相近,但,說當土匪強盜聽著扎耳朵。人們說起張作霖一段段的故事時,都稱他是"張大帥",語言表情都透著佩服。也是,當初北洋軍閥分裂為三個系,直系皖系奉系,直系馮國璋是北洋三傑之一的"北洋之狗",皖系段祺瑞是北洋三傑之一的"北洋之虎",都是袁世凱一手培養出來的,唯獨張作霖的奉系是靠自己的能力獨立起家的。

張作霖在東北一步一步壯大起來,最後稱王稱霸,由小有名氣的"張小個子",到"張大帥""東北王",驚險的故事很多很多。



其中有一個就是張作霖和"海沙子"決鬥,"一槍定乾坤"的驚險故事。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了。屢戰屢敗的清政府為了拱衛東北這個"龍興之地",開始在關外大量招兵。二十來歲的張作霖,日子過的很艱難,於是加入清軍混口飯吃。他投入老將宋慶的毅軍之中,當了一名普通的騎兵。由於張作霖作戰勇敢,很快被提升為班長,之後又升為排長,成了一個帶兵打仗的小官。然而隨著清軍在旅順的全線崩潰,招募來的新兵們一鬨而散,張作霖也帶著幾個月的軍餉,悄悄地逃回了老家海城馬家房村。

回到老家後,張作霖娶了趙家廟地主趙佔元的二女兒趙春桂。張作霖開始安分守己地過上了自己的小日子。然而,沒等他這個新郎官兒度完蜜月,和張家有舊仇的王家就以抓逃兵為由把張作霖告到了官府,張作霖遭到通緝。無奈之下,張作霖只好攜家帶口開始逃亡,他逃到了岳父趙佔元家所在的趙家廟。當時東北地區剛剛經過戰火荼毒,散兵遊勇、土匪鬍子四處橫行,老百姓遭到騷擾是常有的事,為了過個安定日子,村子為了自保,紛紛成立了民團,趙家廟也成立了一支二十多人的民團。由於缺乏軍事指揮人員,所以這個民團一直缺少一個頭領,張作霖的到來讓這個小民團有了主心骨,在正規軍當過排長的張作霖很快成了民團的頭目。



張作霖雖然性格暴烈,卻頗有軍事才能,在他的精心訓導下,這個小小的民團多次打敗了前來騷擾的小股土匪,很快成為當地聲名赫赫的隊伍。周邊的村莊看到趙家廟的民團如此厲害,紛紛派人加入,以求得到保護,張作霖的部下很快擴充到了一百多人。這時,張作霖又惹下了大麻煩,他率領民團和當地有名的金壽山匪幫發生了激戰,打死了對方數名骨幹。這個金壽山是當地一個悍匪的老部下,這個悍匪為了幫金壽山報仇,出動幾百土匪偷襲了張作霖的民團。

由於眾寡懸殊,趙家廟民團遭到了慘敗,張作霖攜帶妻子率眾突圍。在逃亡途中,身懷六甲的夫人趙氏在馬車上生下了一個男孩,就是後來的少帥張學良,當時是1901年6月3日。突出包圍後,張作霖決定前往臺安縣,想投靠當地的土匪首領馮德麟,然後再帶兵回趙家廟報仇。可沒想到路過一個集鎮叫八角臺的地方時,當地的土匪頭子張景惠仰慕張作霖的為人和軍事才能,甘願把自己的全部人馬都交給張作霖統領,這樣張作霖意外地在八角臺站住腳。

1902年,義和團運動剛剛失敗,沙俄軍隊以鎮壓義和團為名佔據了中國東北的大片領土,各種地方武裝力量紛紛趁勢而起,割據一方,張作霖的隊伍也不例外。這時張作霖在八角臺已經駐紮了兩年之久,手下有五百多人,算是一方勢力。這時張作霖將自己的隊伍稱為"保險隊",所謂"保險"就是對周邊的村莊提供保護,各個村莊定期支付費用。



就在這個期間,敢於侵擾八角臺的"鬍子"主要來自熱河,其中最為兇悍的是一個綽號"海沙子"的巨匪,麾下有百餘之眾,裡面一半為蒙古人。他們都騎著快馬,一晚上就可到達遼西,呼嘯而來,呼嘯而去,十分嚇人。各個村莊的民團,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只要聞聽"海沙子"到,都聞風喪膽。

有一次,"海沙子"又入境八角臺侵擾,還綁走士紳常家的老太太作為肉票。張作霖與其進行了一場惡戰,張景惠率先將肉票解救出來,接著張作霖又親自指揮馬隊予以包圍。

在兩軍對峙的情況下,兩邊首領開始喊話,張作霖對"海沙子"說:"你不能在此處收過路錢,這地方屬我管。""海沙子"也久聞"張小個子"大名,知道遇上了勁敵,情知今天是跑不出去了,便硬梗著脖子叫嚷:"不給錢?那我就要打!"

張作霖說:"我在這一方地面負責安全,我靠村裡老少爺們養著,咱倆一打,村莊不就遭難了嗎?你不能打!咱倆的事,就咱倆解決!"

"海沙子"看到張作霖此時想著村子裡百姓的安全,覺得是個夠意思的人,於是就沉默了。

過了一會兒,張作霖給"海沙子"提了個建議:"這樣吧,咱倆對打好不好?你人站那邊,我人站這邊,咱倆開槍對打,如果你把我打死了,這地方就歸你。如果我把你打死了,你的部下就歸我,好吧?"

張作霖就是張作霖!這股豪情,這股俠義,這份膽量,一般人是做不出來的。張作霖手下的兵們,既為自己的頭領捏了一把汗,又佩服的五體投地。



所謂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張作霖提議決鬥並非完全意氣用事。當年的東北"鬍子"都以槍法好著稱,不單單是大小頭目,就是最下面的"崽子",都首先要求"管硬""管直"(黑話,意思是槍法準)。他們平時吃飽喝足了之後最主要的娛樂之一就是玩槍,也即練槍法。通常是大夥坐在屋裡大炕上,把窗戶敞開,窗外的牆頭上挨排插蒿子或醬杆(高粱的秸稈),一邊喝酒一邊比槍法,眾人開槍射擊時,甩手就打,也不瞄準,比誰用槍"掐得齊"(黑話,意思是打得多和準)。從屋子裡往外打槍,是預防不測的最好實戰演習。

很多"大當家的"都是靠玩槍玩出名的,他們使"雙傢伙"(即雙槍),能夠做到"左右開弓,騎馬點射,空中打飛物,夜晚打香頭,說打鼻子絕不打眼睛"。張作霖多次持雙槍衝鋒陷陣,練就了一手好槍法。他和"海沙子"單挑,心裡還是有點底氣的。

不可一世的海沙子,逞強稱能慣了,面子不能丟,痛快地答應了張作霖的請求。

決鬥開始了,雙方拉開了架勢,兩邊的隊伍各自排列整齊。張作霖和海沙子兩個人同時走了出來,分別站在劃好的線上,隨著一個局外人的一聲號令,兩人同時開槍,結果張作霖手臂中彈,海沙子則被打中頭部,當場斃命。

海沙子的部下都歸了張作霖,海沙子的二架杆(副手),後來的熱河省主席湯玉麟也加入了張作霖的麾下。殺了海沙子以後,張作霖的名聲大震,成了遼西響噹噹的"北霸天"(張作霖隊伍的旗號)。



力量壯大後,張作霖不願再過保險隊的生活,他一心想要"漂白",成為名正言順的正規軍。他經常對手下說:"槍桿子不認官與民,土匪做大了,就是皇帝。"眼看著東北地區魚龍混雜,土匪橫行,無力剿匪的清政府心急如焚,當時的盛京(瀋陽)將軍增祺就出了一招"妙棋"——收編土匪來打擊土匪。很快,清政府開始在東北地區大肆招兵買馬,這正好給了有心接受招安的張作霖一個機會。1902年,張作霖率領數百手下,在八角臺地方士紳的具保推薦下,由新民知府呈請盛京將軍批准收編,增祺任命他為巡防馬步游擊隊管帶(營長),開始了他正規軍的生涯。

早年混跡江湖的經歷和短暫的毅軍從軍經驗,讓張作霖在官場上如魚得水,他對上司一律巴結討好,暗中賄賂大量財物(都是剿匪時候抄來的),比如曾一次性送給奉天巡警總辦兩萬兩白銀,驚得這位巡警總辦搖頭吐舌。而對於手中的武力,他死死抓住,不但四處擴充兵力,還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試圖建立起一支忠於他本人的軍事武裝。因為剿匪有功,張作霖一路高升,被任命為奉天巡防營前路統領(旅長)。

1912年,北洋軍閥首腦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張作霖立即投靠了袁世凱。同年九月,他被任命為陸軍第二十七師師長,成為東北地區一支舉足輕重的軍閥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