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小麦旺长背后的隐患:冻伤、倒伏、病害、减产,学会4招变高产

肺炎疫情以来,大部分农民在家“抗疫”,小麦田间疏于管理,但没想到小麦却表现出非常好的长势,返青时间较往年也提前,让很多农民朋友乐开了花。

然而,在这长势喜人的背后,却有着几大隐患,极有可能导致后期小麦丰产性变差,今天三农哥就带着大家一起,看看我们基地小麦的几百个品种长势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小麦长势喜人原因分析

我去到我们的小麦基地,几百个品种长在田中,很是壮观。虽然小麦株高各不相同,但是普遍规律是今年的小麦返青时间比较早,长势也比较旺盛。

小麦试验基地一角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去年冬季气温过高。大家都知道,2019年国内气温较高,整个冬天冷的时间比较少。以四川成都为例,2019年12月份,最高气温15度(12月10日),最低气温3度(12月28日);2020年1月份,最高气温13度(1月3日),最低气温3度(1月10日)。今年整个冬季,打霜都很难看到,没有出现低于0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下雪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麦苗有疯长的现象,实属正常。

小麦长势较旺

二是今年春季升温快。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三农哥一直盼望着早一点升温,因为我始终觉得温度升高有助于对抗新冠病毒。刚好,今年确实温度升高的比较快,抗疫战也取得阶段性胜利。然而,升温快也给冬小麦的生长带来了很多隐患。主要表现在小麦苗缺乏练苗,抗逆性较差,密度过高。由于小麦长得比较快,造成了麦苗茎秆普遍较细,分蘖较好,密度较往年来讲更大。

二、小麦长势喜人背后的隐患

(一)可能发生冻伤

今年我去到田里,和农民朋友交流的时候,我说要注意保暖,很多农户都笑我,说三农哥技术怎么退化了,这么热的天,还需要保暖吗?其实不然,三农哥对2020年一直持有的看法就是,今年极有可能会发生倒春寒。而且倒春寒发生的时间也极有可能在三月中旬。作为暖冬生长起来的小麦,如果遇到倒春寒,极易发生冻伤,如果不提前预防,造成的损失将会极其惨重。

受冻小麦

(二)可能发生倒伏

大家都知道,在小麦长势喜人的背景下,小麦基部节间较长,这样就特别容易造成倒伏发生,小麦倒伏分为根倒伏和茎倒伏,不管哪种倒伏,如果倒伏时间遇灌浆期,会造成灌浆不完整,千粒重低,甚至可能造成绝产。当然,即便是发生在小麦生长发育后期,也会对小麦的收获产生极大的影响。

倒伏小麦

(三)可能发生病害

都说春雨贵如油,今年多地夜间都有小雨,看起来对小麦的生长是极为有好处的。但是恰恰就是今年的春雨,让小麦产生了另外的隐患,那就是发生病害。比如小麦条锈病。在空气湿度过大,小麦长势好造成密度也过大的情况下,一般温度持续高于5摄氏度的情况下,就有可能造成条锈病的发生。当然,可喜的是,今年春季气温比较高,条锈病爆发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也不得不防。另外赤霉病也比较喜欢当前的温湿度。

小麦锈病

(四)可能导致减产

由于生长过快,进行了较多的营养生长,这样就对土壤肥力消耗过度,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农事安排,不及时补充水分和肥料,极有可能造成苗期过后的营养供给不足,甚至于有早衰迹象,最后造成减产。

三、4大措施:控苗、肥水、壮苗、防病虫,做好后可保产量

(一)控苗

处于小麦起身期的产区,对小麦进行镇压。有条件的,直接使用机械镇压,效果比较理想,条件稍差的地区可以畜力方式镇压,已到达控苗的目的。值得一提是,镇压时间选择一定是要在起身期之前,避免伤害到小麦苗。镇压得当,不但可以控苗,还能对苗期的抗逆性、抗寒性有比较好的提升。

机械镇压

如果已经过了起身期的地区,如西南地区应该如何操作呢?在物理和化学两方面可以达到控苗的目的。

一是深耕、中耕除草,切断小麦根系,延缓小麦生长,已达到控苗的目的。

二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喷施,延缓小麦生长,达到控苗目的。

不管是采用哪种方法,都应该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置,比如已经进行拔节的地区,你还能镇压吗?肯定是不行的。

(二)肥水

肥水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小麦生长需求,由于小麦苗期生长旺盛,可以将追肥适当延迟,前期让小麦生长受阻,达到控苗目的,在拔节初期时,开始进行浇水追肥,满足后期生长需要。同时,如果遭遇到倒春寒,应该及时的补充氮肥和水分,即便分蘖被冻死,依然可以有产量的保证。

肥水管理

(三)壮苗

壮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后期不产生倒伏。其中镇压、中耕除草都是不错的方法,可以有效的促进根系的生长,避免根倒伏。除了这两个以外,由于田间密度过大,有可能造成茎部弯曲倒伏,可以配合镇压、中耕的同时,使用一些矮化剂,比如麦立发等,对壮苗很有帮助。

(四)防病虫

今年的气候变化比较异常,和往年来讲还是略有区别。除了暖冬春以外,部分地区雨水也比较多。综合来看,发生条锈病、赤霉病和蚜虫的几率比较大。像河南等地,已经发现有条锈病的苗头了。

小麦条锈病(左)和小麦赤霉病(右)

值得注意的是,条锈病本身就比较喜欢沿着水域发生,比如长江流域、汉水流域、黄淮区域等。这些区域的朋友,要多留意。

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特别要进行监测。如果发现有苗头性的危害,应该及时治疗。条锈病采用三唑酮、特谱唑等,可以有效防治;赤霉病采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可以有效防治;而蚜虫采用灭蚜威、抗蚜威等都可以进行治疗。

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减少损失。

四、结束语

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时候,虽然现在人工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强,但是关注天气变化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就像今年的冬春一样,暖冬暖春倒春寒,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有效进行预测,其实可以适当进行晚播,以此可以更加从容的应对。

同时在病虫害防治的时候,预防还是占主要位置,像条锈病、赤霉病等,适当晚播,做好肥水管理,多用有机肥等,就能很好地进行预防,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后期用药,减少农药残留。

作者简介:三农哥,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用文字服务三农,用真心服务大众,经常分享三农相关知识,希望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