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再苦也把孩子给老人带?隔代教育,没你想的那么坏

一个新生命的降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永远是令人激动、可喜可贺的事情。只是,孩子出生之后,到底该由谁来照顾孩子、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呢?有许许多多的家庭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妈妈在宝宝出生之后辞去自己原本的工作,选择在家专心致志地照顾孩子、成为一名全职太太,爸爸就要一个人挑起全家经济收入的重担;但是如果妈妈没有放弃工作,请保姆来不放心、请自己的父母来带孩子又容易溺爱孩子,到底该如何抉择呢?



我的表姐是个很优秀的女生。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她就和奶奶一起住在老家的一栋房子里,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和表姐只有寒假暑假才能见上一面。平日里,奶奶对她无微不至,在别的孩子都选择在学校住宿的时候,奶奶会在学校附近找一个小房子租下来;每次表姐放学回到家,桌子上总是有一碗盛好的米饭,桌旁是等着她回家才会吃饭的奶奶;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是奶奶用老人家特有的豁达乐观启发她;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为她开心甚至流出欣慰的眼泪的人,也是奶奶。最后,表姐在高考的时候发挥出色,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北京,考上了自己心仪已久的大学。

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发现:隔代教育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老人家的教育方式和年轻人当然不同,但并不代表没有可取之处。就像我表姐的奶奶那样,老人家从来不允许表姐和其他同学出去玩、不允许她参加同学聚会,一开始表姐也不能理解,但是后来她发现:这样不仅节约出来很多学习的时间,而且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此外,表姐的妈妈总是说老人家太过于惯着表姐,什么家务都不让表姐做,其实,这种来自老人家的疼爱只要方式是正确的,或者说孩子有一个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就并无大碍。表姐不仅没有被惯坏,还非常懂得孝敬老人,有礼貌的同时还能愉快地和老人家聊天。所以说,我们没有必要一口否决老年人的思维观念,隔代教育并不都是失败的,就算教育观念再不同,老人和年轻人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啊。



那么,相比于爸爸妈妈单独的教育,隔代教育的参与到底有没有它独特的优势呢?答案当然是:“有的。”

第一, 隔代教育,让孩子成长的环境更加多元化

蒙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既然不能驾驭外界,我就去驾驭自己。如果外界不适应我,那么我就去适应他们。”孩子生活在一个家庭成员众多的环境下,一定能够获得多元化的知识,能够与不同的人相处,也就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比其他人更快地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如果能让孩子从小就理解这样一件事:人与人之间有不同的观点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那么等到他有自己的想法之后,也就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会成为一个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墙头草了。

第二, 大家庭的生活氛围,能够让孩子更有爱心和责任心

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吧?当初,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孟母不惜三次搬迁。由此可见,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大的影响。高中的政治书上面也曾经提到,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甚至是人生目标。儿童的行为受父母以及整个家庭的氛围影响之深,就好像肥沃的土壤才能够孕育出娇艳的花朵一样。因此,如果能让孩子生活在一个相处和睦、父慈子孝的环境之中,就一定能够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人生观、拥有积极向上的灵魂。



综上所述,如果说老人帮忙带孩子的结果是利大于弊的,那么,身为有着新时代价值观的年轻爸爸妈妈们,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和老人相处呢?

第一, 我们应当明白,老人帮我们带孩子是情分,而不是本分

每个人在做爷爷奶奶之前,都先充当过爸爸妈妈的角色,那时候的他们也许和现在的我们一样,面临着种种选择题。当他们含辛茹苦地把自己的孩子拉扯长大,却又面临着孩子的孩子的降生。他们难道就不想享享清福、什么事都不去操心吗?可是,无私奉献的老人们还是愿意为了自己深爱的家人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本来就是一种舍己为人的善举,我们感激都还来不及,更不应该不尊重老人、和老人发生正面的冲突了。因此,怀有一颗知恩图报的心,我们才能将隔代教育的优点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



第二, 抓大放小,建立原则底线

所谓的抓大放小,其实就是不要妄图掌控所有的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没有必要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安排得面面俱到。要学张飞,粗中有细。一些对于孩子身体健康造不成很大影响的事情,我们大可以放手去让老人掌权。这样一来,我们的压力小了,老人也会有成就感,简直是一箭双雕。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要建立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让老人更能理解,什么样的做法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而有一些落后的、需要摒弃的想法,就不应该再影响孩子现在的发展了。



第三, 尊敬老人,挑选适当的场合和老人沟通

当一个新的家庭组成的时候,就一定会存在两方融合的过程。有可能现在帮忙带孩子的人并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伴侣的父亲母亲。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下,彼此的教育理念不同,而产生了隔阂,一定要记得不要当着大家的面做出伤害老人的事。每个人都是好面子的,尤其是一位年长的老人家。老人经历了自己的一生,看过风风雨雨,度过自己人生的每一关,并不是为了在生命过了大半的时候忍受子女的冷眼。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是在亲手伤害一个帮助自己的人、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一个爱我们的人。也许我们是护子心切,但是我们也不应该为了一个自己爱的人去伤害一个同样爱着自己、爱着孩子的人啊。所以,我们可以在产生矛盾之后,多陪老人家说说话,理解一下老人的想法,同时也向老人传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做到彼此在沟通中理解。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是啊,如果不是因为我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对这个大家庭的爱,又怎么可能会成为一家人呢?所以,试着去相信老人吧,他们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也是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