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六纲与“六经”的区别

六纲与“六经”的区别

由第一章“经方医学的易学基础”的内容论述可知,三阴三阳之六纲分类法,是对一切事物进行六分法的宏观属性的归纳和识别,是用来认识事物本质执简驭繁的法宝。

在中医学领域当中,六纲辨证理论、六气学说、经络的三阴三阳开合枢定位,都是在三阴三阳六分法的指导下产生的。经络的命名,来源于三阴三阳学说,六气的命名,来源于三阴三阳学说,仲景的六纲生理、病理框架,同样来源于三阴三阳学说。

《素问》的阴阳离合篇,因为书中重点要讲的是经络开合枢定位法,因此,其所讲的三阴三阳,是先以阴阳六分的根本定位方法,分出阴阳的表、里、半表里,然后赋予了足部六条经络的命名与定位。但学者不能因为它没讲到六气和六纲,就认为它讲的是经络,从而错误地认为三阴三阳说的就是经络学说。

三阴三阳学说,只是定位法和分类法,运用到中医学领域中,则指导着经络、六气、六纲三个体系的分类与定位。

经方医学理论,是把六纲赋予了方证内容。而六气学说,是把六气赋予了五藏方证内容。六气,虽然用了三阴三阳名词,但是含义已经不同,加入了五行概念。因此,是三阴三阳的衍生体,但实际上只是用了三阴三阳名词而已。而六纲和经络,则共同运用着三阴三阳的原始定位分类法,分类方法虽然相同,但各自所阐述的内容却截然不同。

认识了上述问题之后,再来重新阐述一下《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核心内容。

有了三阴三阳的理论基础,就要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系统完善的理论框架,来贯穿始终,才能形成一门真正的、经得起循证检验的临床医学科学。

现代框架理论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的结构。因此,一个完善自洽的框架理论,才是一门科学的核心所在。《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框架理论,也就是其核心理论之一,即“六纲辨证”。

六纲,是以阴阳的三阴三阳学说为指导,对疾病在人体上所表现出的阴阳的表、里、半表半里,寒、热、半寒半热,虚、实、半虚半实等症状表现进行系统归纳,从而辨别其病变部位、性质,及正邪力量的对比等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对证治疗。六纲是中医经方六纲辨证体系的辨证总纲。

《伤寒杂病论》全书,以此六纲框架为依托,结合五证病理、气血营卫的生理病理、三焦病位分类等理论,以循证经验作为证据,建立起完善、系统的六纲辨证理论框架,并以此病机的“三阴三阳分类法”为纲目,将疾病症候群以病位、病性和病态的规律辨别剖析,进而深入到证型实质,予以高效的对证治疗,是最本源的循证医学。

而“六经”,则是用于医经理论体系中经脉坐标系定位的三阴三阳分类法,其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当中,如:“臣意未往诊时,齐太医先诊山跗病,灸其足少阳脉口,而饮之半夏丸,病者即泄注,腹中虚;又灸其少阴脉,是坏肝刚绝深,如是重损病者气,以故加寒热。所以后三日而当狂者,肝一络连属结绝乳下阳明,故络绝,开阳明脉,阳明脉伤,即当狂走。后五日死者,肝与心相去五分,故曰五日尽,尽即死矣。”

“六纲”与“六经”,同以“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太阴、少阴”的三阴三阳名称分别应用于疾病病机的分类和经脉坐标系的划分,一者为经方医学所用,一者为医经医学所用。但随着历史发展,这两种三阴三阳分类法因名称相同,致使后世医家学者对两种医学理论体系产生了认知错误,并将其相互混淆,进而出现了理论和概念的混淆衔接,以致最终衍生出了以《素问》解《伤寒论》、以经络气化解《伤寒论》等错误的医学理论。

从现存的史料文献上看,自隋代开始,便出现了用《素问》理论来解读《伤寒论》的迹象。我们从隋代的《诸病源候论》中看到,巢元方将《素问·热论篇》中的六经热病内容,列在了“伤寒”的首篇,然后将仲景的《伤寒》条文与六经热病的诸多治疗内容混杂一处,分列各篇,形成了用《素问》六经经络理念解仲景《伤寒》的初步理念。

到了唐代,孙思邈得到了南北朝时期比较原始的《伤寒论》传本,收录到《千金翼方》一书之中,并未见到文中有《素问》六经热病的内容。

宋代,朱肱在研究《伤寒论》时,开始以经络解《伤寒论》,并认为“不识经络,则犹触途冥行,不知邪气所在”,便正式提出了“六经”一词,致使后世凡读《伤寒》者,皆云仲景是六经辨证,从此流毒千载,这个理论的概念混淆错误,源出于朱肱的《类证活人书》。

宋金时期的成无己,又专以《内经》的脏腑经络理论解读《伤寒论》,虽然多处出现理论矛盾,但是竟然得到多数伤寒家的认可,也为现代占主流地位的伤寒理论的解读做了铺垫。

进入金元时期之后,运气学说开始兴盛,尤其以刘河间的《图解素问要旨论》为代表,清代黄元御的《六气解》又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极致发挥,认为仲景书中的三阴三阳概念,就是六气概念,开始大讲伤寒六经气化论。至于近代,更是揉入了百家杂论,混混沌沌,导致《伤寒论》的研究千家并举,各创流派,乱作一团。

科学真理是唯一的,以《伤寒论》一书为代表的经方医学是一门医学科学,而不是艺术。艺术可以流派纷呈,而严肃的医学学术,只能分科系,绝对没有流派分别。

《黄帝内经》一书,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的记载,一共十八卷。晋代皇甫谧在其《针灸甲乙经》中记载:“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这是皇甫谧的说法,到底原本的《黄帝内经》是不是《素问》和《灵枢》合卷,已不得而知。因此,我们只能按照皇甫谧的说法,称其为《黄帝内经》,或称《素问》与《灵枢》。在皇甫谧整理《素问》一书时,有这样一句话:“亦有所亡失,其论遐远,然称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编次。”皇甫谧的评价,一个是内容亡佚不全,并且章目混乱;一个是只谈理论,很少论及临床。他又对该书进行了整理,删掉了些浮夸内容,即“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至为十二卷。”

到了唐代,王冰对《素问》一书进行增补校勘,加入了不少本不属《素问》原书的内容。其又对该书进行了校勘编次,并在其序言中说:“……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是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岁月既淹,袭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本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阀。重“合经”而冠“针服”,并“方宜”而为“效篇”,隔“虚实’而为“逆从”,合“经络”而为“论要”,节“皮部”为“经络”,退“至教”以“先针”,诸如此流,不可胜数。”

但在对此书的研究中,我们又发现,王冰所整理的《素问》一书的错简、文次颠倒的情况仍随处可见,同时部分错简等问题对后人形成了严重误导,并且深深种植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当中,至今难以更正。

《素问》一书,最迟成书于东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一部中医基础理论书籍,也是一部中医科普书籍。

汉传中医分医经和经方两家,医经家属于基础理论和针药并用的脏腑经脉辨证体系,《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并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在现代来讲,就是针灸学科及相关的中医基础理论。《素问》和《灵枢》尤其重视经络和“臓腑”的表述,在方剂学以及临床辨证治疗的表述上,少之又少。

经方家,就是运用方剂治疗疾病的学科,在现代来看,经方体系在学科上属于方剂学和中药学范畴,在临床上属于除针灸以外的各科临床辨证治疗学。经方家,早期又分两个体系,一个是仲景的阴阳六纲辨证体系,一个是以扁鹊华佗为代表的五行五藏辨证体系。

《素问》和《伤寒论》本就是两个体系,用《素问》理论解读经方体系的《伤寒论》便是一种错误的解读方式。

下面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分析证明一下这个论断。

1.经络理论对《伤寒论》的误解

具体内容详见教材。

2.《伤寒论》中有关脏腑经络条文的质疑

具体内容详见教材。

——摘自《经方基础理论》 第四章 第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