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贫苦出生的冯玉祥为何能建立一支强大的西北军?

hczsh6050


好久没有谈论老冯了,我的一票粉丝都离我而去了,哎,太难了!

冯玉祥靠着自己的本事脱颖而出

民国军阀千千万,唯有玉祥最灿烂——纵横说在前面的话!

清朝被推翻时,民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军阀,但是如冯玉祥一般从丘八混到拥兵四五十万的军阀,在民国这是独一份。

北洋军阀虽然大多显得没什么文化,实则不然,纵横看北洋军阀出身,只有三种,一种是日本陆士毕业或者保定军校毕业,一种是袁世凯小站练兵时的班底,还有一部分就是收编的绿林如张作霖。

冯玉祥能够后发制人,既没有文化,也没有班底,资历又不老,完完全全的一个大头兵,一步一个脚印的从北洋军中脱颖而出。

从现在的照片能够看出来,冯玉祥身材特别魁梧,这也是冯玉祥的出人之处,冯玉祥不仅身材魁梧,而且声音嘹亮,没有任何生活作风问题,简直就是一个标准的老人人。

冯玉祥还是一个特别上进的人,在担任士兵的时候努力训练,在一次军队考核中,冯玉祥名列第一,成为民国时期北洋军中的“兵王”,1905年的时候升任为队官,并且吸引了上司的注意。

搭上直系大佬陆建章这条大腿

社会就是这样,你光有本事只能是吸引人的注意,没有人情关系,你想要上位,那是相当困难的。

冯玉祥的上司不是别人,正是北洋第六镇标统陆建章,陆建章认为冯玉祥这个人很上道,所以很赏识冯玉祥,得知冯玉祥没有结婚后,为了拉拢冯玉祥,就将侄女刘德贞许配给了他,刘德贞并不是陆建章普通的侄女,而是陆建章抚养长大的,可以说是半个女儿,冯玉祥娶了刘德贞,就相当于陆建章的半个女婿。

这样一来,冯玉祥的晋升之路就是一片绿灯了。

在陆建章的提拔下,冯玉祥迅速提升,1910年担任陆军第20镇第80标第三营的管带,相当于营长。

陆建章在北洋军阀中根基很深,一路升迁,冯玉祥自然也跟着升迁,没过几年冯玉祥已经成为陆建章的左膀右臂,冯玉祥一直听从陆建章的调遣,两个人关系十分要好。

尤其是在1911年冯玉祥参加滦州起义失败时,更是陆建章的搭救,冯玉祥才转危为安,不然冯玉祥连进入民国的资格都没有。

陆建章对于冯玉祥的提拔,对于冯玉祥来说是人生重要的转折。

正因为如此,徐树铮在枪杀了陆建章后,时隔七年,冯玉祥抓住机会让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亲手杀了徐树铮为陆建章报仇。

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倒戈风

一个人的成功必然是多方面的,冯玉祥自身追求上进是其得以提升的基石,而遇到了贵人陆建章是其成功的助力,当然这并不是冯玉祥成功的全部。

即使资源再多,自己是一把烂泥那也是扶不上墙的,冯玉祥后来能够建立一支庞大的西北军,跟以上两者没有绝对的关系,个人素质再强不代表能够率领千军万马,背景再深自己没有实力也走不多远。实际上冯玉祥还是混成旅旅长的时候,陆建章就已经下台。

真正让冯玉祥能够走上巅峰的是其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倒戈风。

据相关统计,冯玉祥一生倒戈八次,有的是正面的,有的则是为了自己的势力,以前我十分看不上这种行为,现在年龄大了,也知道那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即使自己在努力,也要方向正确。

在构筑西北军的形象中,冯玉祥始终能够以革命者形象自居,不管是滦州起义也好,还是北京事变也罢,冯玉祥始终打的是反清的口号,后来更是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冯玉祥能够在1926年前后组建西北军,实际上也脱离不开北伐的大环境,因为冯玉祥的革命思想,遭到北洋军阀的联合剿杀,1926年1月,冯玉祥不得不下野到苏联去考察。

透过各种资料我们应该能够想到,在孙中山去世后,冯玉祥此时到苏联拉取了大量的援助,所以在回国后迅速拉拢其一支四五十万的队伍,西北军因此建立。

老冯的这条革命之路还是对的。

至于老冯的失败,则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史论纵横


冯玉祥是中国近代一个神奇的人物,也是一个把握住了历史机遇的枭雄,更是善于灵活多变的地方军阀。

时势造英雄,冯玉祥一生参与和操纵了民国时期多次重大事件,比如赶走末代皇帝溥仪,五原誓师,参加北伐战争,组成讨蒋联军中原大战,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等。在中原大战之前,冯玉祥颇有逐鹿天下的野心。到了中原大战之后,也多次蠢蠢欲动,不断打牌,加大筹码,试图东山再起。

在冯玉祥经营西北过程中,多次有贵人支持,最主要的是北洋系陆建章。冯玉祥娶了陆建章侄女刘德贞,成为陆门将领兼女婿,给自己大发展大扩张带来了绿灯。冯玉祥也善于练兵和用人,手下一批将领都有绝活,把握住了历史赋予的机遇。

在1927年之前,冯玉祥西北军最强盛之时,约有20万。从最初的一战的参战军、"西北边防军",到冯玉祥的西北军建制,经历了不到十年时间,就坐大到北洋军阀退去之后的新军阀序列,冯玉祥个人能力是值得肯定的。

冯玉祥第一次失败是联合孙传芳发动反奉战争,笼络奉系将领郭松龄,但是没有成功,不得不下野出国考察。广东国民政府发起北伐运动,冯玉祥看到了时机,回国重组西北军,加入国民革命军,冯玉祥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嫡系,胡景翼、孙岳下属两部杂牌军,到了1927年兵出潼关,已经达到40万。

1928年之后,蒋介石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是冯玉祥,桂系李宗仁,山西阎锡山不满蒋介石的军事编谴政策,三家联合,试图重构秩序,但是中原大战失败,西北军瓦解,余部被东北军和国民革命军收编。

冯玉祥只能再次下野,去苏联考察,担任了国民政府中的荣誉职位,并无实权。1931年之后,日本入侵中国,冯玉祥一方面回国抗日,另一方面打算重整旗鼓,但都收效甚微。

时也命也,冯玉祥慢慢淡出政坛,直到海上失火去世。综其一生,冯玉祥出身底层寒门,确实有枭雄之气概和爱国情怀,虽然曾经倒戈多次和失败多次,但这也是乱世期间没有办法的生存哲理和无奈选择。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秦右史


说冯玉祥之前,先说说小徐。

小徐徐树铮,稍微了解过近代史的都知道这位,没有他的出谋划策,段祺瑞不可能三造共和,和奉系小诸葛杨宇霆是同学,一战期间以武力为后盾,收复外蒙古,此事更是让他和皖系一时之间声名鹊起。

小徐这个人,可以说是文武双全才华横溢,段祺瑞的心腹谋士,皖系中坚力量。在1925年,小徐想要联合孙传芳和张作霖,一起反对冯玉祥。后来在由天津返回北京的列车途中,在廊坊被冯玉祥的部下张之江所杀。

段祺瑞听闻此事后,泣不成声痛不欲生,大呼“断我股肱,断我股肱!”

按道理说,北洋军阀曾同出一枝,就算他徐树铮联合直奉倒冯,冯玉祥这种私底下捅刀子的行为也实在为人不齿,在当年那个北洋武夫当国的日子里,你方唱完我方上场,但少有波及性命。直奉两场大战,可到最后张学良不照样以晚辈之礼去拜访吴佩孚吗?

而冯玉祥,杀徐,不仅仅是因为权益之争,更是为了报7年前的一场血仇。

七年前,皖系势头正盛,而当时直系的陆建章,此人向来和皖系不对付,和徐树铮更是针锋相对,屡次冲突,就在段祺瑞政府大力宣传“武力统一”时,陆建章是主和派的幕后活动者。

新仇旧怨,在天津,徐树铮诱骗至一花园处,将其枪毙。而后徐树铮先斩后奏后又以“勾结土匪和乱党,希图倡乱”等罪名,将这次暗杀合法化,虽然当时众军阀颇有微词,但当时皖系正盛,此事便不了了之。


陆建章也确实不是一个好货色,在西安时大开烟禁,搜刮民脂民膏,屠杀革命党人,富平兵变后更是恼羞成怒滥杀无辜,血洗西安监狱,无数百姓死于非命,人送外号“陆屠伯”。

可就算这般穷凶极恶之人,也是有几个朋友亲人,他死在小徐手里之后,最记恨小徐的,莫过于冯玉祥。

其实很简单,陆建章不仅是冯玉祥媳妇的叔父,更是他冯玉祥这辈子的贵人,滦洲起义是更是救过他的命。没有陆建章的赏识和提携,就不可能有后来显赫一时的西北军阀。

冯玉祥出身穷苦,年仅十五岁便入淮军当兵,可淮军当时势落,六年后便离开了淮军转投袁世凯的新军。

在这里,刻苦机敏的冯玉祥得到了协统陆建章和标统王化栋的赏识和器重。不久,便娶了陆建章的侄女为妻,滦洲起义失败后,又承蒙陆建章的搭救,方才逃得一死。

而后在袁世凯练补备军时,陆建章任左路备补军统领,而作为陆建章的侄女婿,自然扶摇直上,短短两三年,便从一个营长混到了旅长,至此扶摇直上。

民国十年,冯玉祥率军入陕,任陕西督军,在此期间苏联曾大力支持,其军队被称为“西北军”,同年,被授予上将。

在北洋武夫当国期间,冯玉祥和他的西北军在这些年里可担任了不少角色,在战争关键时刻倒戈的也是他,因为利益,也或者顺势而为,多次下野多次起兵,直到中原大战,张学良入关拥蒋,冯玉祥输光家底。

从此,一个旧式军阀消失了,而一个为国家为民奔走相告的爱国军人从此诞生。

1948年9月1号,冯玉祥乘坐的“胜利”号轮船失火,不幸遇难,享年66岁。

徐树铮为了权利二字暗杀陆建章,最后死于暗杀。

陆屠伯一生多行不义死于非命。

冯玉祥为报当年赏识之情救命之恩,为叔父报仇暗杀小徐。

没有对错,只是这冤冤相报,何时了?


木剑温不胜



冯玉祥手握重兵40多万西北军,统辖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军政大权,成为当时决定政局的关键人物,也成为各方势力争取和拉拢的人物。


更重要的是他的西北军能打硬仗,冯玉祥练兵能吃苦耐劳,且能身先士卒,所以他的军队有极强的战斗力,抗战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英雄事迹值得国人怀念。

西北军出身的著名抗日将领:

1张自忠

著有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参与喜峰口战役,台儿庄战役,枣宜会战为国捐躯。

2佟麟阁


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领导喜峰口大捷,是抗日战争中牺牲最早的高级将领。

3孙连仲

死守台儿庄的著名抗日名将,坚守台儿庄,一战成名。

4蔡廷锴,淞沪战争,他英勇抗击日军,他率领的十九路军就是原西北军。

还有刘汝明、赵登禹、吉鸿昌等抗日名将。是他们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粉碎了日军的梦想,是他们最终走向覆亡的道路。


耕读传家gdcj


冯玉祥是“贫苦出身”?你在逗我吗?


冯玉祥就算不是富二代,至少也是中产富裕家庭出身,贫穷出身是什么鬼?


冯玉祥的父亲冯有茂在冯玉祥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淮军的哨官了,相当于今天连级干部。


不要小看这个哨官的官职,在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许多记名总兵、记名提督也只能做一个营官,冯有茂能做上实缺哨官已经很不容易了。


要知道当时淮军一个哨官的军饷大概是每月20两白银,公务费10两;这还不算他父亲作为哨官吃的空饷,因为按照甲午战争时期日军的统计发现,淮军编制500人的营,实际只有350人左右。


有150名士兵的空额被军官吃了军饷,当时淮军一个士兵平均月薪在4两白银的样子,以冯有茂实缺哨官的身份,他至少额可以分到5个空额,也就是说冯有茂月收入应该超过50两白银。


月收入50两白银在晚清是什么概念呢?


1900年北京小米300制钱一斤,白面500制钱一斤,玉米面200制钱一斤,1两白银等于10斤玉米面,冯玉祥父亲每个月收入等于500斤玉米面。


而当时一个拥有100亩田地的小地主全年收入也不过90两白银。


冯玉祥父亲的年收入即使按照淮军传统只发9个月饷银的惯例算,一年收入也有450两白银,等于一个拥有500亩土地的大地主全年收入。


这样的家庭叫“贫穷出身”?


更何况冯玉祥17岁投奔北洋新军时,他的舅舅陆建章已经因功被提升为北洋新军左翼步一营帮带(副团长)了,就算陆建章铁面无私,不照顾自己这个外甥,但是冯玉祥是陆帮带的外甥,北洋新军基层军官难道不会高看一眼?


更何况大家看看冯玉祥的简历,他1902年2月20日离开淮军,改投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做普通的士兵,1903年4月就被提升为武卫右军第三营左队右哨四棚正目(班长)、12月又被提升为第二营右哨哨长(连长)。


为什么冯玉祥能升这么快?他舅舅是陆建章啊。


陆建章还是北洋武备学堂毕业,但是他当上营级干部都35岁了。而冯玉祥当上管带只花了8年时间。


冯玉祥28岁(1910年)当上了清朝陆军第20镇第80标第三营管带,而此时他舅舅陆建章不但是袁世凯的红人,还是实缺正二品总兵,如果用今天军衔来说,陆建章至少也是一个中将了。


有一个当总兵(中将)的舅舅,冯玉祥升官快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样的家庭背景,你说冯玉祥“贫苦出身”,我真是服了


兰台


一生贫苦为谁雄!冯玉祥出生贫苦,但他善于捕捉机会,当运气、机会、实力三者结合起来,冯玉祥就小鸡变凤凰了!

冯玉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官至副总统,戎马一生,可谓一波三起,出生贫苦的冯玉祥为何能够建立一支强大的西北军?首先要考虑当时的背景环境,其次就是机缘巧合,再就是冯玉祥的军功帮助了他。下面,小雪来聊聊关于冯玉祥建立西北军的故事。

直奉战争时期,冯玉祥从一个刚刚投入新军的战士一下子受到了陆建章的赏识

在这个时期,是冯玉祥刚刚步入军旅生涯的开始期,他打仗勇猛,刻苦机敏,很快,就受到了新军协统陆建章和和王化栋的赏识。

这突入起来的机会,让冯玉祥的军旅生涯彻底改变了,他娶了陆建章的侄女为妻,后来,滦州起义失败,被陆建章救下。

傍上大树,冯玉祥后来的仕途可谓青云直上,短短两三年时间,就从一个营长干到了旅长,这也归功于他在战场上的指挥作战能力,如果他不会带兵,早就卸甲归田了。

民国十年,冯玉祥率领自己的部队进入陕西一带,属西北军,任陕西督军,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抗战期间,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任总司令,是中原抗战期间的一个悍将

要说冯玉祥对于中国最大的贡献,无疑就是他组织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他在抗战事业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虽然暗地里和蒋介石有争斗,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位彻彻底底的爱国军人。

在西安事变前后,冯玉祥作为副总统,对当时的政局的演变也起了一些作用,虽然何应钦要炸平西安,但是,冯玉祥还是希望能过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冯玉祥一直奔走于抗战前线,虽然受到蒋介石的排挤,但私下里一直为抗战做着自己的事。

冯玉祥在对时驻卢沟桥的第29军将士讲话时说,“抗敌守土之责,断不容丝毫退让。”

他希望将士们要有守土保家的决心和意志,1937年10月,冯玉祥到达南京后,被蒋介石免职。

文/小雪历史微鉴,古事新说,快意江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小雪历史微鉴


乱世之中人如草芥,能苟活性命已实属不易,而在这一片混乱之中,还能抓住机会步步崛起,并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无论秉性如何,这个人必有其过人之处。

民国38年的历史中,曾割据一地,土皇帝一般作威作福的军阀数不胜数,多如牛毛。但是,能够占据数省之地,拥兵数十万的军阀头子,却为数并不多,满打满算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个人而已。而坐拥西北数省、手握几十万西北大军的冯玉祥,正是其中的一个。

冯玉祥

1928年,北伐胜利之后,占据大半个中国的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而此时,国民党内部则分为了四大集团,分别为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央军,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绥军和与冯玉祥为首的西北军。

而冯玉祥及其麾下的西北军占据的地盘最为广阔,他不但将幅员辽阔的大西北纳入统治范围,同时,还占据着河南等中原省份。与此同时,冯玉祥麾下的西北军还是四大集团中军队人数最多的部队,全部加起来,冯玉祥麾下的西北军高达40余万。这支规模庞大的西北军,除了武器装备落后,在善于练兵的冯玉祥调教下,战斗力颇为不弱。

为什么冯玉祥能够建设起一支强大的西北军呢?

冯玉祥

冯玉祥在民国时期其实是资格十分老的军阀。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与之相比,单论资历的话,只能算小字辈。

冯玉祥原籍是安徽巢县,不过,他的出生地是直隶青县,冯玉祥出生在一个普通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曾在淮军中担任低级军官。也因此,由于家贫,冯玉祥在11岁时就在父亲所在的兵营中补了兵,14岁时,正式入营当了兵。

对于此时的冯玉祥而言,他既没有保家卫国的概念,也没有什么宏伟的理想,当兵仅仅是为了吃粮不饿死而已。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他20岁那年,已经在旧式军队中当了六年兵的冯玉祥决定转投新军。

淮军

在新军之中,体格魁梧、声音洪亮、又颇为刻苦的冯玉祥得到了上司赏识,他并很快被升为了哨长(相当于排长)。然而,对于没读过军校,又是旧军队出身,还没有什么关系的冯玉祥而言,这大概也是极限了。

不过此时,到了适婚年龄的冯玉祥由于结婚,命运却发生了巨大的不同,因为,他的新婚妻子是北洋军协统陆建章的内侄女。协统相当于今天的旅长,是典型的高级军官。而陆建章对于他这个内侄女婿也十分赏识,冯玉祥迅速得到了提拔。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冯玉祥已经成为北洋军第20镇的管带(相当于营长)。

也正是得益于陆建章,冯玉祥才能在之后的数次行动中保全性命。例如武昌起义之后,受到进步思想影响的冯玉祥在滦州发动起义,起义失败之后,一同领导起义的其他军官纷纷牺牲,而他被拘禁之后仅被递解回籍。民国成立之后,冯玉祥还再次被陆建章启用,并很快升任第16混成旅旅长。

陆建章

也就是担任混成旅中将旅长之后,有了自己根基的冯玉祥才真正开始崛起。极善练兵的在冯玉祥开始苦心经营自己的部队,也在此时,冯玉祥麾下有了著名的十三太保。

此后,冯玉祥参加过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也曾率部支持护法战争。冯玉祥率部辗转于军阀混战,他曾担任湘西镇守使、陕西督军、第11师师长、河南督军等职。

第2次直奉战争之中,担任直军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的冯玉祥,由于与吴佩孚的矛盾激化,最终选择了倒戈一击。冯玉祥的倒戈,不但使得吴佩孚直系大军彻底惨败,回到北京之后的冯玉祥还直接发动了北京政变。

冯玉祥

发动北京政变后,冯玉祥不但将贿选总统曹锟抓了起来,同时也将一直居住在故宫的溥仪小朝廷撵了出来。也正是从北京政变成功之后,冯玉祥脱离了直系军阀,自成一派,他开始自称国民军。

不过,发动北京政变后,冯玉祥却成为了段祺瑞、张作霖和吴佩孚共同的眼中钉,在三方势力的共同打压排挤之下,损失惨重的冯玉祥部被迫退往西北,冯玉祥本人也通电辞职,前往苏联考察。

正所谓因祸得福,在苏联考察期间,冯玉祥加入了国民党,并在1926年回国,很快,聚拢旧部的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北伐,正式加入了北伐军。北伐战争中,冯玉祥采用了“平甘援陕,联晋图豫”的战略方针,在不断击败北洋军阀的同时,也占据了陕西、河南、西北等广大地区,北伐胜利时,冯玉祥不但彻底恢复了元气,部队和地盘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中原大战三巨头,左一为冯玉祥

不过,正在西北军巅峰之时,由于国民党四大集团内部的矛盾,最终爆发了参加规模超过百万的中原大战,而中原大战,最终以蒋介石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拥兵40余万、占据数省之地的冯玉祥部,就此灰飞烟灭。冯玉祥也从此一蹶不振,成为了光杆司令,再不复之前的威风和势力。


鸢飞九天2018


看到此问,不禁让我想起关于冯玉祥的一则相面之语;名相士彭涵锋见过冯玉祥后,经过仔细观察后,他拿大家所熟悉的三国人物比喻冯玉祥的一生命运,“貌似刘备,才如孙权,而志比董卓,诈如吕布,运只袁绍耳”!


冯玉祥出身行伍,早年因不满淮军腐败而转投袁世凯新编练的陆军。作为一个贫家子弟,冯玉祥若要起家颇为困难,好在袁世凯的心腹陆建章相中了他,并将侄女刘德贞嫁给了他。从此,冯玉祥开始平步青云。1910年,冯玉祥升任第二十镇八十标第三营管带,此时他初步笼络了一部分人才,如韩复榘、石敬亭、张之江等。1912年—1913年,冯玉祥先后前往景县、郾城招兵,石友三、孙良诚、刘汝明、佟麟阁、冯治安、韩占元、孙连仲、曹福林、吉鸿昌、梁冠英、程心明、赵选廷、田金凯等由此进入冯玉祥集团。冯玉祥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团体。不过,陆建章对冯玉祥所部的影响还在。冯玉祥知道,若要真正壮大,必须排除陆建章的影响。

1914年10月,冯玉祥部改编为第十六混成旅,奉命剿办河南白朗起义军。此期间,冯玉祥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忠于自己的干部。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冯玉祥又奉命入川作战。他暗中与蔡锷议和停战,因此被免去第16混成旅旅长职。经过陆建章等人的斡旋以及冯部官兵的反对,北洋军阀不得已重新启用冯玉祥。当年7月,冯玉祥率部参加讨伐张勋辫子军后,恢复旅长原职。当时南北军阀正激烈混战,冯玉祥部奉命率部前往南方作战。作为一个小军阀,冯玉祥不愿拿自己多年积攒的本钱为别人卖命。到了前线后,冯玉祥通电全国,主张议和罢兵。由此,冯玉祥赢得了百姓的颇多赞誉。迫于冯玉祥部小有实力,段祺瑞唯恐逼反冯部,便将冯玉祥远远地派到了湖南常德,让他担任湘西镇守使。这是冯玉祥第一次取得了较大的地盘。在这里,远离军阀混战的冯玉祥开始大刀阔斧地改编军队,一方面招募新兵和有学识的干部,一方面尽力排挤陆建章的亲信。不到一年,冯玉祥所部名义上虽仍是个混成旅,但实际上却拥有了4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骑兵营和一个工兵营。此外,全部军官都是冯玉祥的亲信,冯玉祥集团初具规模。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冯玉祥所部遭到攻击被迫离开湖南,并辗转来到河南信阳。由于失去地盘,冯玉祥部财源断绝,官兵的温饱成了难题。不得已,冯玉祥只好重新投靠直系。1921年8月,冯玉祥奉命攻击陕西陈树藩,并顺利收编了靖国军。但是陕西地区财源不广,即使冯玉祥竭力维持,亦不能使部队再度扩充。于是,冯玉祥将目光对准了河南。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段祺瑞和孙中山联盟对抗直系曹锟、吴佩孚),冯玉祥率部出陕援直,击败河南督军赵倜。同年5月,冯玉祥调任河南督军。正在冯玉祥打算进一步扩充部队时,直系军阀吴佩孚不甘坐视冯玉祥壮大,挑唆总统黎元洪将冯玉祥调往北京就任陆军简阅使,驻扎南苑。陆军检阅使是个没有油水的差事,冯玉祥托人弄到崇文门税监后才初步缓解了部队粮饷不足的问题。这一段驻兵南苑的时期是冯玉祥集团的黄金时期,冯部许多顽强的战斗作风即是此时培养出来的。

1924年,吴佩孚已经控制了黄河以北绝大部分区域,关外的张作霖也完成了东北的整顿。于是,二人开始了逐鹿。正在直奉战争最紧要的关头,不满长期受压制的冯玉祥毅然倒戈,发动了著名的“首都革命”,推翻了靠贿选上位的总统曹锟、驱逐了紫禁城中的溥仪。北京政变后,冯玉祥得到了苏联的军火支持,其部队再度扩大,炮兵、钢甲车、空军、兵工厂的设立使冯部的编制更加完善。此外,冯玉祥部开始吸收新成分,如甘肃的马福祥、唐之道等部纷纷加入,这使得冯玉祥部的成分开始复杂起来,为日后分裂埋下伏笔。北京政变后,张作霖见为他人做了嫁衣,遂联络段祺瑞合兵攻击冯玉祥。冯玉祥以退为进,宣布下野。因为冯部实力犹在,新成立的北京政府不愿将这颗定时炸弹放在卧榻之侧,遂请冯玉祥出山,并命他为西北边防督办,让他率部进驻陕西。经过多年的拼搏,冯玉祥终于明白乱世中有一块稳定地盘的重要性。于是,他抛弃之前对陕西贫瘠的成见,开始努力经营,也就是从此时起,冯玉祥所部被人称为“西北军”。

1923年,吴佩孚风头正盛,冯玉祥人在屋檐。

1924年直奉交战,冯玉祥率国民军倒戈一击。

1925年,冯玉祥一度威震北方,张作霖被堵关外,恼恨不已。

冯玉祥此人虽是旧军阀,但颇有一番救国的理想,故而他很同情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因此,张作霖、孙传芳、张宗昌、阎锡山均怕冯玉祥趁国民革命军北伐时落井下石。南口之战,冯玉祥战败,所部七零八落,其重要的将领石友三、韩复榘、张自忠等人被迫投靠了阎锡山。1926年,北伐军正节节胜利地向北方推进,得到苏联支持的冯玉祥重回国内,并在绥远宣布誓师,官兵全体加入国民党。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原先离开的冯玉祥部队纷纷回归了建制。经过激烈战斗,冯玉祥重新夺回陕西。

1927年,冯玉祥重新经营西北,国民政府大起内讧。

1930年9月,东北军入关参战,中原大战尘埃落定,冯玉祥黯然倒台。

1927年,中国革命形势突变,国民党开始对共产党进行公开压制,其内部也出现了争斗。冯玉祥为稳定局势,极力促使宁汉合流,并在郑州会议后和蒋介石、汪精卫走到了一起。于是,一场新军阀对北洋旧军阀的战争随即开始。经过混战,冯玉祥集团发展到了顶峰,其部队多达32个军、81个师,不包含杂牌部队,其嫡系部队共计40万人。不过,北伐完成后,冯玉祥又与蒋介石、阎锡山起了冲突。这时冯玉祥原先的心腹将领都形成了自己的小系统,早已不是原先南苑时期的冯部了。所以,经过蒋介石的钱财诱惑,冯玉祥所部悍将石友三、韩复榘、马鸿逵、刘镇华、杨虎城、庞炳勋、孙殿英、刘春荣等相继叛变。冯玉祥未战先败,十分不甘心,遂与同样不得志的汪精卫、阎锡山联合倒蒋。1930年9月,张学良率东北军入关助蒋参战,冯玉祥战败,随即宣布下野,其所剩部队纷纷被蒋介石、阎锡山收编,庞大的西北军从此瓦解。


大福读史


首先怼一下题主,冯玉祥出身并不算“贫苦”。衣食还是不愁的,毕竟他爹是个小军官呢!曾经的武秀才呢!

好,回到问题。就依着问题回答。

时也命也。

历史进程中的个人努力。

为什么一个少年可以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为什么出身底层的冯玉祥可以成功?不外乎三个原因。如下;

一 现实的需要。

什么时代,做什么事,就是说,要看时代的需要。

中央政府无力管控地方的时代现实,草头王遍地的用兵需求,作为一个刻苦上进的少年,选工作的第一选择自然是当兵了,毕竟不需要家世背景,不需要学历水平,是不是?如果和平年代呢,大概率的这种人会进工厂打工,然而,因为个人素质以及个人上进心的强烈,冯玉祥这种人大概率也会成为工厂老板。

什么地方,说什么话。就是说,要看现实的需要。

如果冯玉祥出生在上海那种繁华之地,他这种贫穷聪明刻苦,上进心强烈的孩子,人生工作的选择,参军不是第一选择的,可以做经商的学徒,以他的个人智商和良好素质,也许是虞洽卿式样的人呢!也可以做流氓,做成杜月笙或者杜月笙的大门徒。

反正这种人不会是土里泥鳅。他生在安徽小地方,长大在保定府,我们都知道那个时代的保定,军事教育的重镇也,那么保定最好的工作自然是当兵了。不然呢?

二 个人的奋斗结果。

一个少年,十五岁当兵,当兵之余,还有心“往读书和修养方面努力”。只此一点,就有别于绝大多数的士兵了,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士兵,那个军队中文盲99%的时代,无论他在那一只军队,他也会出头的。至于最后的人生结局,要看他历史的选择了,他的军队如果是注定失败的反动派,他自己再努力也还是会失败的。历史大势不可违。

个人努力也要看历史进程 嘛!是不是?

三 历史的选择结果

关陕之地,西北边防,总是需要军事力量的。北洋政府那种中央无能的政府,北洋政府在的时候,各地军头的军事开支基本都是自筹了,军队管理也基本独立不受中央节制了。

北洋政府倒,各地军头独立建军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时,各大地区全部独立建军了,东北军者,滇军者,川军者,等等不一而足。

而恰好,冯玉祥经多年奋斗后,正好领兵在西北,自然建军与西北了。


葭明通半瓶历史


冯玉祥是民国时期的一个风云人物,是蒋介石的拜把子兄弟,一生戎马生涯战功卓著。他所领导的数十万西北军是民国时期重要军事力量。

冯玉祥出生于直隶青县,15岁就投入兵营。由于家境贫寒,他一心想出人头地,除了刻苦操练外,有时间就认真研读《操法》、《阵法》等兵书,这为他后面的军事生涯打下了良好基础。冯玉祥能建立西北军最重要的是抓住了三次机遇。

投奔袁世凯 加入北洋军阀

冯玉祥开始参加的淮军,后来改投了袁世凯的新军,不久成了北洋军统领陆建章的内侄女婿,由此冯玉祥在北洋军的地位有了质的飞跃。有了陆建章的扶持,冯玉祥的军事才干得以发挥,因屡立战功,他从一个排长一路升迁直至陆军第16混成旅旅长。

率军入陕 接任陕西督军

民国十年,冯玉祥被直系军阀任命为陆军第11师师长,率领部队进驻陕西。在陕西督军阎相文自杀之后,冯玉祥接任了陕西督军。有了地盘之后,冯玉祥收编了陕西境内的杂牌军,队伍得到很大的扩充。


后由李大钊介绍与苏联建立了关系,并受到苏联在武器和军事训练方面的大力支持,冯玉祥的部队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后来段祺瑞任命冯玉祥为西北边防督办,将他的部队改编为为“中华民国西北边防军”,简称“西北军”,这就是西北军名称的由来。

支持孙中山 响应北伐

民国十五年,冯玉祥在绥远举行誓师大会,宣布支持孙中山,决心出师北伐,国民军全体将士加入中国国民党。


北伐胜利后,冯玉祥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这是他领导的西北军的巅峰时期,人数达到数十万,控制地盘包括:察哈尔、绥远、宁夏,甘肃,陕西,河南,河北,山东。

后来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由于阎锡山的背约,被蒋介石击败,西北军也由此瓦解,地盘也就被瓜分了。阎锡山吞并察哈尔、绥远,陕西归了杨虎城,河南归了石友三,河北归了宋哲元,山东归了韩复榘,甘肃归了孙连仲,宁夏归了马鸿逵。


冯玉祥积极抗日,如果西北军不瓦解,不知道抗日局面会有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