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收好!史上最全泡茶用水攻略

古往今来,人们在论茶时,总忘不了谈水。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炼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茶与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十分之茶遇八分之水,茶性可为八分;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性可为十分。由此可见水对于泡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证明,水质不同,冲泡后的茶色,茶汤完全不同。


水中硫离子多,茶汤味带涩,水中镁离子多,茶汤味变淡。

水质对品茶的重要性,正如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所言:“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茶论也。”古代茶人对饮茶用水重要性的精辟阐述,已为当今茶叶科学工作者所证实。



茶人有句口头禅,叫做:“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古人对宜茶水品的论述颇多,说法也不完全一样。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论点。


(1)强调择水先择“源”:如唐代陆羽《茶经》中的“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陈眉公《试茶》诗中的“泉从石出情更洌,茶自峰生味更圆”,都认为,宜茶水品的优劣,与水源的关系甚为紧切。


(2)强调水品在“活”:如北宋苏东坡《汲江水煎茶》诗中的“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情。大瓢贮朋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铛”。宋代唐庚《斗茶记》中的“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等等这些,都说明宜茶水品贵在“活”。

(3)强调水味要“甘”:

如宋代蔡襄《茶录》中:“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明代罗廪《茶解》中的“梅雨如膏,万物赖以滋养,其味独甘,梅后便不堪饮”,说的是宜茶水品重在于“甘”。只有水“甘”,才能出“味”。


(4)强调水质需“清”:宋代大兴斗茶之风,强调茶汤以白为贵,这样对水质的要求,更以清净为重,择水重在“山泉之清者”。明代熊明遇说:“养水须置石子于瓮,不惟益水,而白石清泉,会心亦不在远。”这就是说:宜茶用水需以“清”为上。

就我个人而言,我推荐使用纯净水泡茶。



像是矿泉水,其中含有许多的矿物质,而茶本身也有许多物质,比如茶多酚。


使用含有许多矿物质的矿泉水去泡茶会影响茶的口感。


用纯净水是最好的。因为纯净水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茶本身的口感。

冲泡茶叶的水温,要看水的质量和茶叶的等级。俗话说:“老茶宜沏,嫩茶宜泡。”


所谓沏,就是用刚烧开的水泡,即取用热水瓶中的水。

从科学的角度讲,用温度太高的水沏茶,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C,但水温过低又不易使茶叶香味溢出。



那么,品尝细嫩、高级的绿茶,水温最好在80~90℃。


十分细嫩的茶,水温还可再低一点。其他中低档茶叶,可用100℃的滚水冲泡。而红茶,则宜用沸水冲泡并加以杯盖,以免散失香味。高档茶一次不宜泡得过多,否则会影响茶清幽、淡远的真味;低档茶用量过多,则苦味、涩味会较重,难以入口。

总之,泡茶用水颇有学问。

那么你今天学会了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