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二战时德国士兵胸前“牌牌”是干啥的?

警卫飞虎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德国宪兵的象征。

这玩意叫做护喉,有至少500年的历史。

早在欧洲中世纪,护喉就出现了。

从人体解剖学来说,胸骨和喉咙之间,有个小型三角形,该部位是非常脆弱的,是颈静脉切口。

只要被敌人的长矛或者长剑刺中,基本就死定了。

而欧洲骑士的武器都有一定的破甲能力,所以光靠胸甲还是不够的。

于是,一些骑士就在胸甲上额外加一块护喉,作为保护。

但普通其实是没有必要做这种东西的,佩戴护喉的基本都是随时要作战的骑士,也就是其实中的精英人物。

久而久之,佩戴护喉就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

到了火枪出现以后,铠甲逐步淘汰,护喉就更别说了。有意思的是,护喉逐步变为一种类似于徽章的荣誉标志,在英美德都很流行。

大英帝国曾经向美洲印第安部落的酋长颁发护喉,作为一种奖励和荣誉。


19世纪,普鲁士学习拿破仑的宪兵队,建造了自己的宪兵,主要用于维持军队纪律和反间谍。

1870年普法战争以后,军事宪兵正式成立,在德国叫做野战军事警察。

一战中,宪兵更为壮大,开战是就有2000多人。

二战前希特勒整军时,重新组织了武装宪兵。希特勒对于宪兵要求很高,认为他们是维持军队作战的骨干。

宪兵要经过层层选拔,淘汰率很高。有一期二百一十九名学员中最后只有八十九人有资格继续参加最终测试,毕业的就更少了。

而这个护喉就成为宪兵的独特标志。

每一个宪兵在值勤时规定都必须佩带该挂牌,以表示自己“执法者”的特殊身份。

挂牌由轻质金属压制而成,背部缝有一块铁灰色布料,以减少磨损,挂链由四十二块金属链构成,挂牌本身和挂链表面均镀有暗色的马特银,两段的圆钉和鹰徽涂有发光漆。下方的卷轴涂有暗灰色漆,“Feldgendarmerie”字样则同样涂有夜光漆。

二战期间,德军共有多种宪兵:国防军宪兵、伞兵宪兵、铁路宪兵、火车站宪兵、巡逻宪兵、野战宪兵、党卫军战地宪兵。

这些的宪兵权力很大,可以逮捕所有嫌疑人。

到了1943年,德军濒于失败,宪兵甚至可以将逃兵就地枪决,逃兵的军官们都无法干涉。

因此,德军官兵对宪兵普遍反感。由于宪兵都带着护喉,被官兵们蔑称为“锁链狗”。

敌人也很厌恶宪兵,苏军只要抓住德国宪兵,一般就地处死。

宪兵的数量并不算多。

以党卫军宪兵为例,多为服役四年或以上的前民警人员,每个党卫军作战师都有其自己的独立战地宪兵队:一个党卫军战地宪兵排拥有一名军官、四名士官和三十六名士兵,共41人。他们的职责和陆军的正规战地宪兵队一样。而由于党卫军宪兵队帽子上阴森森的骷髅帽徽和冷酷无情的执法态度,他们又被士兵们称作为“Kopf J.ger〔“猎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