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曹操封关羽汉寿亭侯,关羽用了一辈子,为何刘备封赏,关羽不接受?

大马哈鱼12


这还要从当时刘关张三人结义时说起,三国演义原文说到三人结义: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从誓词中可以看出,三兄弟结义打天下的初衷是为了救困扶危,效忠国家,即复兴汉室。

关羽的汉寿亭候,是当初关羽和刘备走散,投奔曹操之后解白马之围,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被分封的。其实在汉朝,被封爵位是很难得,想要被封爵位需要很大的功勋。而且按照当时立功爵位排名分别是关内侯、亭侯、乡侯以及县侯,关羽获得的爵位已经不低。最关键一点是,这个汉寿亭侯是经过当时汉献帝亲手盖章确认的,意味着关羽的这个爵位是被朝廷认可,合法获得,来的名正言顺,这也符合当时刘关张三人结义时效忠汉室的初衷,所以关羽欣然接受。后面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虽然封赏更大,毕竟不是汉室正统没有前者来的含金量高。

其次,关羽的这个爵位是解了白马之围,凭借自己的本事一刀刀杀回来的,也是这次战役让关羽的威名能传遍天下,对于他本人来说有重要的人生意义,这个爵位代表着崇高的荣耀。至于刘备后面封的爵位,反而有赖兄弟关系之嫌,所以对于关羽来说也是可有可无。

最后,关羽为人忠义,始终记得当时三人结义时立下的誓言。是为了复兴汉室,而不是为了让刘备当上天子。当初刘备自封为王,已经让关羽大为不满,所以对刘备封的爵位官职也一概不认。直至关羽战死前,刘备都不敢提称帝的事。



三点水的汪


关羽的“汉寿亭侯”爵位是汉献帝册封的,曹操只是表奏,曹操当时是没有权限封侯的。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关羽因官渡之战斩颜良,解白马之围,曹操便上表天子,奏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关羽是忠义之士,在得知刘备的下落之后,便将曹操授于他的官印悬于中堂之上,护送两位嫂子离开曹营,千里走单骑,到河北袁绍处寻找刘备去了。这“汉寿亭侯”爵位既然是汉朝皇帝封的,就是他的荣誉,所以,无论他走到那里,还是什么时候,都享用着这一殊荣。

而刘备在公元219年自称汉中王时,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当时并不愿意接受,害得授衔大使费诗费了好大力气,好说歹说才劝服了关羽接受封职。尽管如此,关羽还是习惯享用汉献帝封他的汉寿亭候的爵位之职,大家试想一下,一个是皇帝封的职位,另一个是王封的职位,皇帝与王谁大,孰轻孰重应该清楚,再说,关羽本是忠臣良将,忠汉、忠君,他们桃园三结义时,一心想的都是匡扶汉室。

也许,正是关羽是一个忠汉、忠君、忠义之士,才为自己日后败走麦城,兵败被杀埋下了祸根。因为刘备看清了关羽本质,如果汉献帝不死,只要有关羽在,刘备就不敢擅自称帝,否则,就违背了他们桃园三结义匡扶汉室的初衷。这也是关羽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刘备所封,享用“汉寿亭侯”一辈子的原因。


M易2


封关羽汉寿亭侯,虽然是实际是曹操封的,但名义上却是汉献帝封,是最高中央政府给的。自跟随刘备起兵以来,就一直把匡扶汉室作为旗号,在关羽看来,献帝赐给自己汉寿亭侯爵位,是汉朝最高中央政府对自己跟随刘备起兵以来,奋战沙场,为汉室所做的一切的最大肯定,自然自己珍惜非常。



至于刘备的封赏关羽不接受,主要是因为关羽骄傲的性格,在他的眼中自己“绝伦逸群”,谁都看不起。但关羽不受刘备封赏,主要指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派费诗前去向关羽宣布诰命。关羽在听到自己与黄忠同列五虎将,大怒道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于是拒绝接受官印。



这时费诗用当年韩信、萧何、曹参的故事劝说关羽。费诗说,萧何、曹参与刘邦自幼的交情,而韩信后来投奔刘邦,但封爵的时候韩信最高,萧、曹二人没有怨言。现在汉中王因为黄忠一时的功劳,给予他很高的恩宠,但说到汉中王心中的地位,怎么会把黄忠与您等同起来啊!汉中王与您就像是同一个整体,忧乐同享,福祸共当。在费诗劝说下,关羽最终接受了封赏。



关二爷虽然后世封神,但在俗世还是不能免俗。对自己的所处的位置还是很在意的。在大战当前,不是谈军事,而是首先问自己爵位。这里固然有关羽瞧不起黄忠老迈不愿与之同列,但各。更多还是在意刘备成为汉中王后,自己的地位,听到刘备竟然把自己与别人同等对待,未加特殊礼遇而感到不满,所以拒不接受封赏。而费诗的马屁恰到好处,满足了他的虚荣心,说到了关羽心里,自然让关羽乐于接受。


一壶清茗品春秋


题主的这个问题就有点断章取义了。

试问,提到关羽,首先想到的名头是什么,是汉寿亭侯吗?不是。而是五虎上将。

在三国的武将中,被引用最多的当属英雄排名,五虎上将了。

五虎上将,这个名头听起来就很霸气。中国人都喜欢英雄的组合。这一点从中国的许多项目都可以看出来,像什么篮球、足球等的群体运动,都喜欢用霸气的组合名来命名。

龙虎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图腾,更是中国独有的文化。

虽然中国人经常表现得很谦逊,很儒雅,但是到了竞技项目上,龙和虎这种动物群里的霸主就被派上了用场。

之所以会出现后世人在官方文件上介绍关羽的时候,说汉寿亭侯,不是因为曹操的册封,而是曹操借用天子之命来封赏的。

在历史上,更多的是把三国看成汉朝的内战,到晋朝建立的时候,才算是灭国。

所以,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汉朝的官衔,比较正统,所以在后世时常被引用。

而到了三国鼎立时,魏蜀吴不过是某个时间段的自立,百姓分而治之,五虎上将在蜀国很有名,但是到了天下就未必了。

所以才会有题主觉得有差异的情况出现。


古今中外多少事


在刘备的阵营中,关是尊汉的,前期刘备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的。关大帝是认汉帝的,只是认为汉相是奸的。所以才会降汉不降曹呀。然后汉帝封的侯他是受的。他220死的,刘备还没有称帝,刘备是在关死后马上就称帝。做了三年皇帝。关羽生前,刘备就只算是一个地方的军阀,能给什么名号能尊于天子给的封号呀。应该说,关羽生前最牛的官号就只是这个汉寿亭侯了。


很多人有一个说法就是,关羽不死,刘备就不敢称帝,因为义薄云天的关大帝能跟刘备混就是为了他号称仁义的匡扶汉室。如果称帝,他在关大帝面前人设就崩了。别人都不会闹,关二爷可就不一定了。不可否认他非常看重这一点。


热爱生活的伟少


因为关羽汉寿亭侯的爵位是曹操请汉献帝,以朝廷的名义封给关羽的。

不管当时汉献帝是多么傀儡的一个人物,但至少他在名义上是大汉的天子,是汉家恩养天下四百多年唯一的法统和道统的代表,关羽可以不要曹操的金钱、美女,但不可能不接受来自天子的封赏。

至于关羽为什么不接受后来刘备对他的封赏,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在汉朝其实外臣很少封侯,所以才有李广难封的说法,而亭侯爵位已经是列侯中的除“关内侯”外最高级别的侯爵了(其下县侯、乡侯),其实已经很高了;

其次,这次的封赏是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一刀一枪死拼下来的,见证的是他本人的至高的武勇和至尊的荣耀,而刘备的封赏基本上是和他有关系的人都封,含金量自然不同;

再次,亭侯封赏毕竟是经过汉献帝和朝廷认可的封赏,在当年注重名分、名义的环境中,自然比刘备这个不受当时承认的小朝廷的封赏要强得多;

最后,关羽一生忠义,以汉臣自居,并以解救天子、兴复汉室为毕生志向,他不接受刘备的封赏并一直以汉寿亭侯自称,正表明了他以上的行为和志向。

刘备估计除了内心有几句不快之外,也只能无可奈何了。刘备称帝的时候,汉献帝还没死呢,只是禅让之后做了山阳公而已,估计刘备也是心虚,所以不好在这个事上过多计较了,而且关羽是跟随自己鞍前马后多年的手足,宠一宠也无所谓了。

PS:有个小彩蛋,你知道“汉寿亭侯”这四个字怎么断句吗?你不会认为是"大汉的寿亭侯"的意思吧?


强哥说文史


曹操封关羽汉寿亭侯关羽能接受,是因为曹操是通过汉献帝封的,而汉献帝毕竟是东汉最后一个正统皇帝,不管他是不是没有实际控制大权。而刘备封关羽是在汉献帝被废以后,刘备自己称帝封关羽的头衔,虽然关羽愿意跟着大哥干是出于兄弟义气,但在思维上他还没有完全认可他大哥的帝位是不是正统,也许就是这个原因让他不接受刘备的封赏。




六扇门人jgy


关羽身前一直使用汉寿亭侯,这是十分好理解的。我给出两条理由:其一、关羽的汉寿亭侯是大汉朝庭册封的,并不是曹操册封的,这是国家给关羽的荣誉;其二、蜀汉政权只给关羽官职,并没有给他爵位,死后才封为壮缪侯,那时关羽也用不上了。

关羽被曹孟德生擒后,获得曹操礼遇,封为偏将军,跟随曹军一起征战袁绍,双方战于白马。袁绍手下的悍将颜良十分厉害,连连斩杀曹军数员大将,这时关羽拍马出战,于万军之中一刀斩杀颜良!袁绍军主将一死,军无战心,曹军正面掩杀,袁绍大军溃败,白马之围遂解。曹操为了笼络关羽,故向汉献帝奏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汉献帝作为傀儡,有曹孟德之请,又出于对关羽的敬仰,故册封了关羽为汉寿亭侯。

曹操虽为汉贼,但是他名义上是汉朝的丞相,关羽的侯爵又是汉献帝亲封的,故关羽接受了此爵位。蜀汉政权建立后,刘备没有封关羽的爵位,只是一再加升关羽的官职;一方面刘备以汉朝正统正居,关羽已经有了汉朝的封爵,就没有必要再封了,再封只会表示自己不是汉朝正统;另一方面以关羽的爵位为代表,正可以表达刘备蜀汉政权的合法性。故关羽身前再没有其它爵位了,不用汉寿亭侯就没有用的了。

如果关羽的侯爵是魏寿亭侯,那么关羽一定不会接受,更不会使用。蜀汉政权建立后一定会给关羽重新封爵,而爵位很可能是公爵甚至是王爵,奈何汉献帝已经给关羽封爵了,故无法再封爵。刘阿斗后来给关羽的封爵是壮缪侯,这个侯爵还不如汉寿亭侯值钱!如果封个壮缪公或者壮缪王,那么罗贯中会采用之,正因为还是侯爵且意义有贬义,故罗贯中采用了汉寿亭侯,民间受《三国演义》影响,关羽也就只有汉寿亭侯这个爵位被大家记住了。





诗雨花魂


分享一下个人看法。关羽此人性格孤傲,在他心中大汉才是正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封关羽汉寿亭侯虽是曹操的意思但圣旨是汉献帝下的,关羽认为这是大汉赐我的官职是正统所以引以为傲一生不再接受别的官职。





大鱼楼阁


按照当时的社会形态来说,汉献帝的东汉还存在着,东汉王室封关羽的“汉寿亭侯”是当时的正统。虽然较真的说起来,其实关羽这个侯爵是曹操给封的。但是这毕竟是汉献帝亲口御封的,是合法的,代表的是整个东汉王朝的指封。

  当时的正统皇帝虽然是那个傀儡汉献帝,而关羽、曹操、刘备都是东汉天子的朝臣罢了。后来刘备自封汉中王,封关羽做前将军,关羽以不愿与黄忠位列拒绝。其实根本不是这个原因,试想一下,刘备自己的出身都不明不白,还自封的汉中王。名不正言不顺,关羽怎么会看得上他这个非正统的汉中王授封呢?再者关羽一直以匡扶汉室为目标,以汉寿亭侯自居,也是表明自己是汉王朝臣子的态度。并且关羽的汉寿亭侯不仅是汉献帝亲封的,还是他自己应得的,是凭借自己的战功获得的荣耀,意义重大。一句话总结就是汉寿亭侯来的正统,含金量高,且关羽以汉臣自居,所以他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是有多方面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