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德国表的优势有什么?

qzuser1853599


正装表讲求简约优雅,不需复杂功能,也不要刁钻造型,我觉得大部分 A. Lange & Söhne (朗格) 的基础款腕表都符合这些要求。

然而A. Lange & Söhne明白纤薄身形更讨好,因为这样腕表才不会与裇衫的袖口相阻,于是创作了Saxonia Thin,这既能满足客户对薄表的需求,也可以借此展示一下品牌的制作实力。今年Saxonia Thin推出了砂金石款,表盘看来像星空,如果厌倦了那些低调的表盘,这也是另一种选择。

Saxonia Thin 早于2011 年已经推出,采用40 毫米表壳,厚5.9 毫米,至今仍是A. Lange & Söhne 旗下最纤薄的腕表。系列于两年前推出新版本,微调表盘设计,并加入了37 毫米款(厚度不变),而今年新出的砂金石款(Ref. 205.086)则采用了新尺寸,直径微减至39 毫米,厚度却稍稍增加至6.2 毫米。既然内里机芯不变,我猜可能是因为砂金石表盘较厚,故要在表壳尺寸及比例上作出微调吧。

砂金石的深蓝色调及闪亮效果,看来像是繁星密布的暗蓝夜空,故常用于一些月相及天文历法腕表之中,不过Saxonia Thin 砂金石款仍旧是一款简洁的时分显示时计。其表盘以实心银制成,再涂上轻薄的砂金石,镶贴上长棒状的小时刻度,搭配细长指针,即使表壳缩小了一点,画面空间依然充裕广阔,呈现出一片迷人星空。

为了能清晰显时,表盘上的18K 黄金刻度及指针为经镀铑处理,与砂金石表盘营成鲜明对比,同时与18K 白金表壳相呼应,表带则以深蓝色的鳄鱼皮制,与表盘相配衬。

腕表内里是A. Lange & Söhne 自制的L093.1 型机芯,厚度仅2.9 毫米,并利用扁平的发条鼓储存长达72 小时的动力,摆频为每小时21,600 次。

机芯采用3/4 夹板,饰有格拉苏蒂菱纹,夹板覆盖了大部分的零件,不过其擒纵系统上的手工雕刻摆轮夹板还是十分精美好看,还有以蓝钢螺丝固定的抛光黄金套筒,品牌该有的机芯装饰,它也没有少。


邹三山的玩表秘术


德国表一般以技术见长,喜欢德国表一定要多少对于机械、工业设计有点兴趣,而且喜欢在审美方面与大众有异。至于具体品牌,在极高端领域里当然是朗格,斯沃琪集团下紧追朗格的格拉苏蒂略次,还有同集团下比较少人提及的UNION,两者都以高性价比争取消费者,但在奢华程度方面离朗格还是有明显的距离。

此外,德国还有许多特色鲜明的小品牌,如主打工业设计风的Nomos,与复古风加工业风的荣汉斯Junghans,以及一系列更加小众的产品如Sinn,该品牌制造的专业色彩浓厚的产品,是藏家特别喜欢的东西。此外,如飞行风格的Laco,主打赛车的Elysee,潜水风格的Stowa等,都有非常固定的爱好者。

这些表的特色都是专业风格、工业风格明显,强调功能,价格亲民,而且主要在德国或者欧洲一个小范围内销售,对于追求个性,预算不多的买家吸引力不小。建议喜欢德国表的人先研究一下其品牌背景,以及专长所在,然后再出手,因为其个性一开始或许十分醒目,长久佩戴一款,也有不少人会心生厌烦的。


福禄嘻哈


提到德国,千万别把“德国制造”的印象仅停留在德系名车之上,实际上制表已经开启了德式工艺的另一个传说,德国制表以严谨的做事态度为根本,成就了颇具德式传统工艺的灵魂。就如大家所说的德表确实是高性价比高实用性。

位于瑞士以北的德国,在钟表世界里,也是一块极其重要的版图,今天聊德表品牌。

1、齐博林(Zeppelin)

如果用造飞艇的那股劲来做手表,齐博林说不定已是另外一番模样。

是的,齐博林本是一间飞艇制造公司,其飞艇在20世纪初期大放异彩。特别是在一战时期,当时的飞机性能还十分薄弱,德国在航空建设方面的主要工作就是培养齐博林飞艇。侦查、救援、攻击,齐博林飞艇样样俱全,让英国方面颇为头疼。

齐博林飞艇在战争年代发挥军事作用,和平年代则用于观光。当然,普通市井小民是无法享受飞艇观光的,仅限于上流社会、皇宫贵族。齐博林官方称贵族们在观光时也将获得一枚“齐博林手表”,即“礼品表”,这算是它的品牌起源。

据闻齐博林手表在德国本土销量十分不错,好卖的肯定不会太高端,齐博林手表价位比较亲民,机械表1~2K即可入门,整体设计风格偏商务。机芯基本外购,所以一开始我说,如果制表能有造飞艇那种自主研发精神,齐博林这个品牌的地位不止于此。

2、朗坤(Laco)

朗坤于1925年创立,1940年与万国、朗格、Stowa、万普共同参与了二战B-uhr计划。B-Uhr意为“观测表”,主要特点是:精准度高,读认性好。

每只B-Uhr在交付使用之前,须通过军方的检测部门严格进行测试,朗坤因此在二战中名声大噪,其独创的标有阿拉伯数字的内外环无反光亚黑色表面及涂有荧光材料的三针,成为现代飞行员表的标志设计。

然而出来混,迟早要还的。1945年2月,朗坤厂房在一次空袭中化为瓦砾。

幸运的是,在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工厂迅速重建,并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达到黄金期,这段时间使用的是自家Durowe(杜洛维)机芯,该机芯也从1952年起向各种手表制造商供应了大量可靠和高质量的机芯产品。时至今日,朗坤大部分表款机芯采用日本西铁城机芯,少数表款采用瑞士ETA机芯。

相比齐博林的商务气息,朗坤则看起来要“硬朗”很多,绝不多数表款都包含浓厚的军表风格,因此收获了一些粉丝的钟爱,机械表入门价位在2~3K

3、司多娃(Stowa)

前面说到,参与德国纳粹空军用B-Uhr计划的,还有Stowa,是个老品牌了。有了战争的基因,Stowa的部分表款同样含有硬朗气质,除此之外,它的包豪斯风格也让人印象深刻

Stowa红12

Stowa年产四五千枚,一些观念还是比较前卫,个人定制(前几年常提的C2B概念),但发展性较差,很难形成规模生产,成本也无法很好地把控。

Stowa现在大多数采用ETA机芯,这也是被诟病较多的非纯种德国血液。装配和设计都在普福尔茨海姆市的工厂里面进行手工制作完成,没有Glashütte小镇的符号,仅仅made in germany。

这里补充一下,made in swiss和made in germany相差甚远,我大天朝很多产品都可以写made in germany,因为没有法律来保护这个标志。德国制造的标注并不如瑞士制造严谨,尽管2014年迫于这种混乱的情况,德国钟表协会采取措施和制定标准,却依旧无法保证德国制造的“完整性”。

整体而言,Stowa的做工和技术实力不是很强,比较能炒。机械表价格多在6~8K,前面讲到,年产不高,强调定制,意味着需要一定时间的等待才能入手。

4、荣汉斯(Junghans)

荣汉斯诞生于1861年,起初只是生产个别零件,在零件逐渐得到外界认可后,荣汉斯建立表厂开始生产手表。

时间的易读性,是荣汉斯发展的核心点,所以不少表款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和谐,此外包豪斯也是它主打的玩法。

max bill和大师是品牌最火热的两个系列,外观出众,机芯外购,打磨一般。令我比较难以接受的一点就是:部分手表晃动时会发出偏强烈的摆陀声,且感觉摆陀转动不太顺畅。

入门机械表万元以内可搞定,加点月相、计时功能的话则要近2W。

5、辛恩(Sinn)

小众品牌Sinn,在国内没有成熟的销售和售后渠道,但不妨碍许多表友通过代购等方式入手。相比之下,品牌在香港、台湾省、日本的市场要完善许多,甚至推出过不少只在日本发售的特别限量型号。

从做飞行员用表起家,到各类工具表、任务用表领域,Sinn不断引入创新科技和材料,缔造了不少奇迹,特色技术包含:氩气保护、硫酸铜管除湿、抵抗极端温度、安全外圈、硅油充填、泰氏硬化处理、德国潜艇钢材的运用等。

作为功能性手表,一切从实用出发

,Sinn的表款多在功能上做出改变,外观设计不会变化太多,这是品牌有利有弊的一点。此外,由于国内市场不成熟,含有特殊功能的表款在售后并不会太顺畅,一般都会返厂处理,这方面可能会对表友造成煎熬。

尽管采购和售后困难、外观设计没有过多改变,Sinn还是保有一定的用户群,入门款556价格在6K左右,大火的潜水表U1&U2、T1&T2也在2W内即可搞定。

6、诺莫斯(Nomos)

1906年,Nomos¹创立,自己并不生产手表,而是定制类似与格拉苏蒂小镇标志“蓝钢螺丝、四分之三夹板、鹅颈微调、黄金套筒”的瑞士怀表,然后打上”Nomos”的商标,并加上“Glashutte I/Sachsen”字样进行售卖。

然而这些标记有“Glashutte I/Sachsen”字样的怀表质量极差,明显损害了格拉苏蒂小镇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等人经过半个世纪的苦心经营后获得的优质钟表名声,扰乱市场,把小镇搅得天翻地覆。

随后,朗格、阿斯曼、联合三家公司提起诉讼并经过几年的官司才结束这场纠纷,法院判决Nomos¹不能再标记“Glashutte I/Sachsen”,Nomos¹公司就此离开格拉苏蒂。

现代Nomos²创立于1990年,网络流传的Nomos²宣传文稿把历史追溯到1906年,却对当年轰动德国制表业的事件只字不提。有人觉得:既要借尸还魂,又要否认历史,这有点过了

所以Nomos²=Nomos¹?

还是Nomos²≠Nomos¹?

各位自己判断。

历史课上到这,来讲Nomos的手表。前面说到Stowa做包豪斯的款式,但把包豪斯做到极致的品牌,还得是Nomos。司多娃无论在军事背景,还是历史承袭都有优势,为什么包豪斯风格做不赢Nomos?一个很大的原因是Nomos只做包豪斯风格

机芯方面,Nomos起初也是外购。比如小三针经典手动机芯ETA7001(已停产),Nomos一开始只是稍作打磨;随后,Nomos将7001逐渐升级成采用喷砂工艺、3/4夹板、更换精密调校方式等的Alpha(只采用7001的主夹板,包含超过60%以上的自产零件);最后,宣布自产Epsilon(虽宣称全部自产,但仍能发现7001的影子)。

Nomos后来居上,在机芯方面的付出,也把吃老米的司多娃甩在身后,成为了最知名的德表之一。Nomos的包豪斯,吸引了无数粉丝的目光,但很多人也会就此忽略一个问题——它天生残疾

追求简洁的包豪斯,手表不可能做厚(只做手动机芯也是一方面,手动机芯可以比自动更薄),就意味着加工空间小、零件小,因此在后续使用会增加损坏风险,返修率较高。

最后说下Nomos的手表价位,主要集中在1~3W

7、格拉苏蒂原创(Glashütte Original)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段子:“格拉苏蒂在研究什么?在研究朗格。”

段子的意思是指格拉苏蒂原创在初期找不着北,抄抄劳力士,抄抄宝玑,后来朗格火了以后,就回去做“德国”表了。

描述很幽默,至于这段“黑历史”,我个人不多做评价,来聊聊两者的渊源。

格拉苏蒂原创,与朗格并列德国制表的两座大山,英文名简写是GO,工厂地址与朗格比邻而立,中间隔着一条几米宽的小草坪。

爱喝酒的人应该知道,我国国酒茅台的生产地贵州省遵义仁怀市茅台镇,在解放前有很多的制酒烧锅,最有名的有三家:成义(华茅)、荣和(王茅)和恒兴(赖茅),解放后公私合营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在改革开放后,有以前烧锅的后人回到茅台镇还生产如赖茅的酱香型白酒。

GO和朗格之间的关系完全就是国营茅台酒厂和赖茅的德国版。在东德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之时,格拉苏蒂镇所有的制表厂合并成立了GO的前身GUB。而在东西德合并后,GUB私有化变成了GO,后来为Swatch集团收购。

朗格家族的后人从西德回到东德后,则以私企的名义重新拾起朗格这个品牌制作手表。

说回产品,GO的产品线上拥有多达700+款手表,3/4夹板、鹅颈微调装置、黄金套筒、偏心大日历等,几乎每款手表都带着满满的德国味儿

拿GO的大日历来说,两个数字片处在同一个平面;而朗格的不是,十位数盘与个位数盘上下重叠,中间仅隔零点几毫米,所以窗框才有中间的立柱。从这方面可以感受到GO的制表技术同样不俗。

再来说双鹅颈微调装置,GO独有的技术。前有手动双鹅颈65、手动双鹅颈“朝天摆”66;后有自动双鹅颈90;自动双鹅颈“朝天摆”91(朝天摆指摆轮在表盘正面)。

钢壳66曾是GO最火的一款,颜值高,条纹打磨、黄金套筒、双鹅颈等全部呈现在表盘正面,公价11万多,有人认为在同等的价格下,没有一只手表可以达到钢壳66的“艺术高度”。

钢壳91

随后91变成自动陀,多了摆陀稍微增加了厚度(也仅有12.3mm),把66的动储换成了德表标志性的大日历,更加毒人。

GO拥有自己的表盘厂及零配件生产基地,所以产品能够100%自主研发,整体零件自主制造达95%,从机芯到表盘到一颗细小的螺丝,都可以由自己来完成。GO做过石英表,也做钢壳,

入门价位一般在5W左右,比如大热的白盘蓝钢大三针39-59。

8、莫里茨·格罗斯曼(Moritz Grossmann)

格罗斯曼,德国复兴品牌,它也是一位制表师的名字。这位制表师是曾与朗格大师齐名的存在,在向德国引进法国制表体系方面贡献巨大,只是寿命不长,以其名字命名的品牌存在时间较短。

Benu Enamel

08年,引入投资的格罗斯曼在格拉苏蒂小镇重生,重新独家开发的产品表现不俗,并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Calibre 100.1手动机芯

该品牌手表有几大特色:

1、少有的自制指针,特殊的深色烧蓝;

2、机芯风格复古程度很高,德国银夹板,特殊的螺旋微调,以及古怀表式按钮调时机制;

3、开发了独家GROSSMANN式摆轮;

4、和朗格一样进行二次组装;

5、表款简洁大方。

缺点就是偏贵。如Benu Enamel小三针,价格在20W左右。

9、朗格(A.Lange & Söhne)

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1845年创立朗格,同时在他的带领下,格拉苏蒂小镇逐渐成为了全德国最重要的制表地,涌现了一大批的制表品牌,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至于之后的怀表如何如何受皇室欢迎、二战时厂房被苏联炸弹摧毁导致历史真空40多年等,这里不加赘述。

真正的浴火重生。

1990年12月7日,瓦尔特‧朗格注册新的朗格公司,标志着现代朗格的开端。你可能不知道,在新朗格成立之时,没有工人、没有厂房、没有图纸、没有钱,除了一位花甲老人和他的毕生梦想,剩下的全都空空如也。

瓦尔特‧朗格和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雕像

瓦尔特‧朗格于2017年1月逝世

钟表世界应该感谢这位老人,让朗格得以浴火重生。

随后经过4年筹备,朗格于1994年10月4日在德累斯顿皇宫发布复兴品牌后的四款崭新手表,成为了全世界钟表行业的焦点,也被看做是一个顶级品牌的全新诞生。

此中,就有朗格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块手表——LANGE 1。据瓦尔特‧朗格自己描述,这是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打造的男装手表,18K黄金或铂金950款式,附小时、分钟和小秒针的偏心表盘、动力储存指示,以及当时全球独一无二、之后引起业界竞相仿效的大日历显示。

随后20多年时间,朗格自始至终秉承着

“只打造贵金属”的原则制表,这也导致朗格价格显得不那么亲民,入门级别10W起,凡人怎能轻易摸到?

可朗格有错吗?并没有。

L951机芯

朗格Datograph的推出,直接定义了“什么是最美机芯”。

L951机芯诞生就直接登上德国制表的巅峰,无论在业界还是坊间,垂涎于它的人群数之不尽。其标志性的德国银桥板、格拉苏蒂条纹、雕花摆轮夹板、鹅颈微调、蓝钢螺丝、红宝石黄金套筒无一不让人惊呼绝世之作。

猫头鹰

朗格Zeitwerk则用“荒诞不已”的外观告诉你,一向严谨的德国人也藏着“玩世不恭”的心态。

Zeitwerk,又称猫头鹰,是朗格最有趣的系列,9点钟位置开设窗口显示小时,3点钟位置窗口显示分钟,并呈中心对称,读取时间非常简便,一眼即知。

Grand Complication

朗格Grand Complication,具备七项复杂装置,是历来在德国制造过的最复杂腕表。这枚腕表售价近200W欧元,但填补了朗格在复杂款式上的所有空缺,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江湖中人喜欢将朗格与PP放在一起比较,先不管合理性,这对于朗格而言总归是一种肯定。

金庸笔下,武力值最高的是谁?扫地僧?孤独求败?张三丰?

罢了罢了,它就是朗格,它只做朗格


万表世界


德国表的优势

1、性价比

德国手表非常注重质量,这和德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有关,所以德国手表的品质是不用担心的。相比瑞士手表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手表的材质和工艺技术上,而相对于宣传推广,就做的比较少了,这也是可能为什么大家对德国手表了解比较少的原因。不过倒是因为广告宣传费用占比少了,让德表从价格上有了优势,成为高性价比的优质手表。

2、实用主义

德国表在外观的设计上,选择了简约实用的理念,他们觉得腕表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没有太多必要过度装饰腕表。因此你很少能看到德国腕表有雕花镂空,或者面盘上有装饰性纹理,当然珠宝镶嵌更是难得一见。但是德国机芯在业内具有极高的品质声望,材质、打磨与工艺设计也异常出色。他们的技术,鹅颈微调、四分之三夹板在钟表界也是让瑞士制表人心服口服。

下面就来看看德国表有哪些值得入手的品牌。

格拉苏蒂原创Senator Perpetual Calendar 议员万年历腕表

沿袭了议员系列一贯的经典外观,标志性的午夜蓝色电镀表盘由格拉苏蒂原创表盘生产厂自主研发打造。抛光精钢表壳,搭配深蓝色鳄鱼皮表带和精钢折叠表扣,不仅显得儒雅稳重,还带有一丝迷人神秘的色彩。

议员万年历腕表需要手艺精湛的制表大师历经40道工序才能打造完成。为了塑造出理想的色调,必须在整个电镀着色过程中加以精确的控制。此外电镀池中的原件之间也须保持准确合适的距离。一如格拉苏蒂原创在制造每个机芯组件时遵循的原则,表盘在制造时也必须符合规定的参数,包括表盘的纹理、压力和耐久性皆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朗格LANGE 1

朗格LANGE 1 自 1994 年面世以来,一直是朗格的代表作,可以说是品牌形象的“经典招牌”。LANGE 1 是朗格重返表坛后推出的首款腕表。表厂最新研制的第 50 枚机芯,为这个目前拥有 15 款不同型号腕表的系列写下光辉历史的新一章。 而独具一格的表盘布局则基本维持不变。唯一可见的变动是表圈尺寸略为缩窄,使表面空间更为开阔,而腕表直径则依然是 38.5 毫米。 在著名的偏心表盘、大日历显示,以及占据主要位置的动力储存显示下方,隐藏着最新的 L121.1 型手动上链机芯,这项系统性革新技术,充分反映出品牌近 25 年的发展和经验。

新机芯作出了数项改动。首先,精确瞬跳大日历显示的切换时间定于午夜。此过程所需的动力会在数小时内慢慢建立起来。此外,LANGE 1 的擒纵系统现备有偏心砝码的平衡摆轮和自制的无卡度游丝。装置设于手工雕刻摆轮夹板下方,每小时振动 21,600 次。此表亦保留了可靠的双发条盒, 动力储存达 72 小时。

朗坤Laco海洋系列

除了萨克森地区,德国小城普福尔茨海姆(Pforzheim)也是历史上的制表重镇。普福尔茨海姆从18世纪起便一直是德国西南部的珠宝和钟表业中心,一度具有“小日内瓦”的美誉。二战时期,德国军方的B-Uhr精密飞行员表计划聚集了朗坤(LACO)和万国(IWC)、朗格(A.Lange&Soehne)、斯托华(Stowa)、WEMPE这四家制表厂,共同研发制作精准度高、读认性好的军用手表,创立于普福尔茨海姆的朗坤因此名声大噪。

朗坤从1950到1959年便随着普福尔茨海姆的复兴迅速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其机芯品牌DUROWE 从 1952年起向各种手表制造商供应了大量可靠和高质量的机芯产品。如今的朗坤主要生产万元以内的具有纯正德国军表风味的腕表,从原汁原味的飞行表到覆有惊人夜光涂料的潜水表,选择都颇为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朗坤一直在为德国现役SEK特警及驻阿富汗部队制作腕表。

1940年朗坤应德国军方要求制造了海军的航海观测表。航海观测表是航海史上的一大转折点,也是现代钟表史上不可忽略的历程碑。朗坤的海军系列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环保无毒活性夜光涂料Super-Luminova(简称SL),光照10-20分钟,就可以在暗处发光8-10小时,使得该表时间在黑暗中同样具有很高的辨识度,部分表款具有全字面夜光功能。


qzuser184965167


大家好,我是小羽watch8885

朗格表

是非常精准的德国机械钟表品牌,它的主要特色在于:无与伦比的精湛技术和高水准的完美手工。少见的非瑞士名表品牌,它是地道的东部德国产品,曾经因前东德的专制统治而消失过,但两德统一后再度焕发青春。

朗格

坚持只做机械贵金属腕表,使得它的品质和价位都据高不下,一般均在10万元以上,而且国内一般商场买不到。



朗格a. lange & sohne的崛起,除了以传统德式机芯的优雅风格一新表坛

气象

之外,还创造出一个接近完美的视觉印象,代表了对制表技艺和美学境界绝对专注的宣誓。由透明表背观赏到这些机芯的玩家,鲜少有不会沈迷其中的。重生的朗格A. Lange & Sohne 为顶级制表领域建立了一套非常高的新标准,迫使很多

瑞士

大厂必须在产品上对它有所回应,而它对「完美工艺」的诠释手法也为表厂与玩家带来反思的契机∶A. Lange& Sohne 只制造机械表,只使用自制的机芯 (In House Movement),而且不同的表款系列必定使用不同的基础机芯。朗格A. Lange & Sohne 手表的所有机件都须经人工仔细精美打磨才算完工,因而成就出令人惊艳的机芯素质。

朗格手表的主要优势有:德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品牌,强大的技术支持,现代机芯艺术化的复兴者,良好的拍卖行情。但是,

朗格

也有其劣势:曾经间断的历史,需要推广的形象,过于低的产量(五千左右),大复杂功能的研发。

格拉苏蒂也是德国表的最佳代表作之一,格拉苏蒂的机芯,而这一点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制表业是一项绝对的优势,而PanoRetroGraph的倒数计时性能更是近年来难得一见、令人惊喜的的创新腕表性能。

格拉苏蒂的工厂已经有超过160年的历史,并且完整保留着德国制表工艺的传统,每一块手表都达到了该地区的工业标准。格拉苏蒂能够从产品的发明、设计,到制作工具、生产零配件,再到产品的装配、打磨、包装等等,完全是由

格拉苏蒂

原厂完成。

德国表具有独特的风格,格拉苏蒂表也是如此,德国的工业比较注重技术,工厂的

技术含量

很高、功能性很强,产品耐用。而德国的钟表业也保持着这种传统。另外,德国表一般不像瑞士表那样注重表盘的设计,手表的尺寸也不如瑞士表那样精巧。德国表的设计比较简单、实用。时至今日,格拉苏蒂的多项专利仍为人津津乐道,为德国制表业奠定基业。格拉苏蒂不仅云集无数首屈一指的表匠,亦汇集不少表壳匠、指针和摆轮制造商,并为致力研制优质腕表的公司供应

德国

制配件。

格拉苏蒂

不但是德国精确钟表业的典范,也是当代最重要的制表中心,与瑞士的制表业并驾齐驱。



原自东德的 Nomos 腕表,位於拥有百年腕表制造历史的 Saxony Glashütte,手艺制造出品质上乘、设计独特的

手工

机械表,而 Nomos一目瞭然的设计意识即在每一支腕表的性能与可读性上「表」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