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千年前,此民族幫中國打敗外國人,千年後,此族後人守護中國邊疆

“契骨”如字一般,兩千多年的滄海桑田,什麼都變了,唯一不變的是那一顆顆跳動著的火紅的心臟。它跳動著,染紅了祖國的邊疆;它傳承著,抒寫著一代代的華章。它融在一代代人的骨子裡,只為了聽見一聲——中國!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柯爾克孜族(國外同源民族漢譯稱作吉爾吉斯族)的歷史就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唐代以前,柯爾克孜族主要從事遊牧和漁獵。至唐代,柯爾克孜族有了很大發展,人口達數十萬,其中勝兵八萬。貞觀初,突厥被唐太宗擊破,契骨歸附於薛延陀。當時契骨分屬於三個酋長,尚無統一的政治機構,薛延陀可汗派一俟利發失缽屈阿棧為都督,隸屬於燕然都護府。

此後數十年中,與北方各族、與唐朝都保持了良好的關係。認定了,便是永遠,他們用行動說明了這句話。唐天寶十四年的“安史之亂”,李隆基失去了優勢,朝廷成了一盤散沙。曾經高高在上的皇帝此時也慌了神色。這時,他們來了……

柯爾克孜族人帶著西北各族的力量來了,他們喊著,叫著,跋山涉水來到了遠離家的地方,只為那個祖國。之後,亂賊被制伏了,王朝也統一了。他們再次帶著如來時的熱情回到了祖國最偏遠的地方。

又是幾代之後,這時的明王朝早已落寞,他們也受到了空前的打擊。沙俄看中了這裡,帶著大軍,帶著火藥,對他們進行了殘忍的掠奪。曾經的繁榮早已不在,留下的只是一座座的落敗,皇帝早已指望不上,然而,他們沒有放棄。他們聯合起來攻打沙俄,眼神中沒有一絲慌亂。

伊列納克是個英雄,在對抗沙俄20多年的戰爭中,他表現出的是無所畏懼的勇氣。就連俄國史學家巴爾託理德都覺得他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堅強的人。他們勝了,柯爾克孜人讓俄國意識到:無論他們怎樣侵略都不能完全征服這幫人。他們勝了,讓俄國人見證到了中國人的驕傲。

1875年,左宗棠將軍來了,帶著浩浩蕩蕩的大軍,帶著收復失地的信心。此時,他們也來了——柯爾克孜人民,帶著滾燙的熱血,參與了此次反阿古柏入侵的鬥爭。他們又一次的勝利了,奪回了失地,守衛了邊疆。1949年9月25日,新疆解放了,苦難的生活自此畫上了句號。

1954年7月14日,柯爾克孜族人迎來了新生。時光荏苒,歲月匆匆走過了幾百年,歲月的蹉跎並沒有讓柯爾克孜人忘記自己是中國人,更沒有忘記他們腳下是中國的領土。今天的邊疆已沒有以往的戰亂,但是,他們並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維護邊疆維護統一,維護和平!

加爾買買提·阿卜都熱合曼就是一個典型的範例,他們整個家族用行動抒寫著維護邊疆的故事。

那年一個老人第一個接過了尋邊的任務,後來他太老了,他的大兒子鄭重地接過了父親手裡的馬鞭,加爾買買提·阿卜都熱合曼也隨著大哥開始了他的巡邊之路。2006年哥哥走了,臨走前還沒有忘記他的使命,他交代了加爾買買提接替了他的位置,開始了尋邊之旅。

在平均海拔3500多米以上的巡邏中,他見過危機四起季節性河流,他翻過一個又一個冰雪覆蓋的山谷。2011年5月8日,他的妻子難產被送進醫院。有哪一個妻子不希望在這個時候讓自己的丈夫守在身邊,但是,他不在。那時的他還在山裡毫不知情,等他歸來,看到病床上的妻子,他心裡是愧疚的,但沒有後悔。

2013年8月,由於帕米爾高原連降暴雨,他擔心那裡的情況,不顧妻子的阻攔,義無反顧的走了,帶著一摩托的物資。半路突然爆發的山洪,最終,把他困在了石頭上。被困住的時候,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妻兒,想到的只有若是自己死了,邊境誰來守護。之後,若不是有過路的牧民幫助了他,他不知何時才能回到家裡。

夜色漸濃,在妻子殷切的盼望著,他終於回來了,推著摩托一瘸一拐的回來了。他的妻子看到這一幕,說不出來是心疼還是怨恨,只能放聲大哭。之後,調節自己的心情,說道:“你死了,我和孩子們怎麼活啊!”妻子抱怨道。他對妻子的愧疚更深了,但依舊沒有後悔,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職責。

10多年過去了,他對山上的一草一木都已熟知。每週兩次尋邊,他走過的路近7萬公里。你不曾聽說他守衛的邊境線發生越界的事情,你聽說的只有加爾買買提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和對高原邊關揮灑的熱汗。可以說,他們守護邊疆,不是為了153塊錢的補貼,而是作為作為英雄瑪納斯的後代,他們對祖國的情懷代代相傳。

之後,這位英雄人物被評為“愛民固邊·感動邊疆十大人物”,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可以說,他們的愛國熱情流淌在血液裡,滲透在骨子裡,生生不息,守護好腳下的這片土地稱為他們守衛祖國邊疆的錚錚誓言!

『《柯爾克孜族的由來》、《愛民固邊·感動邊疆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