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济南的历山在哪里?

故乡之路Wine


《史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

关于”舜耕历山“之历山,先不说学术界还有没有争论。现在,很多人都把历山之名归在了千佛山名下,那么,这个历山究竟是不是千佛山呢?

(舜耕历山雕塑)

而根据陈强老师发表在《走向世界天下泉城》杂志(2014年第43期)上的文章《千佛山溯源》中的观点,“舜耕历山”之历山并不是千佛山,而是济南的“古历山”。

在济南过去有这样一个说法,叫“三山不显出高官”,或者“三山不显出皇位”。清人濮文暹《华不注山》诗有云:“我闻济水南,沧桑变未休。历山久无顶,耕者沉铁牛。”又注曰:“历山、铁牛山久埋入地,今成市衢而存其名曰历山顶、铁牛顶云云。”这三座山分别是历山、灰山、铁牛山,其实就是孤立于地面的三块大石,峰皆不及三尺。民间传言这三座山埋在地下,只露出个山顶来,所以称“三山不显”。相传济南有渤海的海眼,常有海水喷薄而出,得大舜以三山镇之。

其中也说历山并不是指千佛山,而是城内的一片区域,近世单指历山顶街一块被称为历山的石头,其高不及一米,传说是古历山露出来的山顶。

它是三山中名声最盛的一座,1976年济南冶金局修建宿舍楼,历山石被埋于地下。这附近,唐代人还记述了另一座历山。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八》载:“齐州城东有孤石,平地耸出,俗谓之历山。以北有泉,号舜井。”唐代俗称的历山显然是在舜井的南面,也被称为历山,而不是在今天的历山顶街。

那如今的历山石又是从何而来呢?到了清代,历山顶街的北段被改称为按察司街。

今天所见的历山顶街不过是明代历山顶街的南段。随着街名的湮没,历山顶逐渐被人遗忘。清末民初,因历山顶街的名字,有人指认另一块裸露的石头为历山,也就是我们近世所见的“历山石”。

究竟真正的“历山石”在哪儿,如今还是一个谜。


济南时报


济南的历山在哪里?首先来说,济南的“历山”就是现在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千佛山,古时候称之为“历山”。

那,为什么要叫他“历山”呢?

看来大家需要来了解一下济南的历史故事了。下面就来为大家稍微讲一下。不喜勿喷。

相传古时候,上古虞舜帝还是平民的时候,曾亲自耕作于历山之下,故亦名舜山或舜耕山。

所以,现在我们的“舜耕山庄”,名字也是由来于此,并且舜耕山庄就是在千佛山脚下不远的嘛。

据史载,后来到了隋朝年间,因为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的岩壁镌刻了许多石佛,并且修建了千佛寺,因此而得名“千佛山”。

“千佛寺”最初的名字叫“兴国寺”,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增建,规模渐大。寺门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弥化”四个篆体字,每字约有4米见方。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余尊,年代悠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千佛山上的诸多石佛就是集中雕刻在千佛寺后面的千佛崖上。

又有古书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路过此处,沿着西路盘道登山,途中有一座亭子叫“唐槐亭”,秦琼就曾休憩于此。因为从这里凭栏北望,可以一览泉城所有的景色,近处有大明湖湖水轻泛涟漪,远处有黄河如金丝缠绕,美呆啦!

千佛山以东,还有一座佛慧山,上面也雕刻了诸多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高7米,宽4米多,这就是在济南俗称的“大佛头”,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雕。

每个城市从古至今,都有许多的历史故事,大大小小,长长短短,也许讲解的以上这些故事大家可能都看过,所以现在的“历下区”也是因为是在“历山脚下”才因此得名。


齐鲁壹点


首先回答问题:济南的历山就是现在的千佛山,与趵突泉、大明湖同为济南三大名胜。千佛山古称“历山”,得名源自“舜耕历山”的历史故事,所以又被称为舜山、舜耕山。千佛山一名源自隋朝。

关于“舜耕历山”《史记》有记载: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於负夏。舜,是冀州人。在历山耕过田,在雷泽打过鱼,在黄河边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家用器物,在负夏经商过。

“舜耕历山”中的历山,并非济南所独有。据统计,全国至少有20座历山,包括济南历山,菏泽(古称雷泽)历山,山西、浙江、湖南分别都有两座历山……济南不仅有历山,还有历山路、舜井街、历山顶街、舜耕路。战国时期济南被称为“历下邑”,西汉初年被称为“历城”,此处的“历”特指历山。现在,济南还有历城区、历下区,此处的“历”同样特指历山。

至于全国为什么有那么多历山,相关专家认为这是舜及相关部落,在上古生活中不断迁徙的结果。也就是说,舜在上述这些历山附近都生活过。

那么,为什么济南关于舜的遗存如此之多?这是因为济南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之南。四渎分别是古代对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因此,舜在四渎之间的土地上生活耕作,济南的历山也就成为一个选项。同时,济南还有一个古称为“泺邑”。“泺”专指泺水,源头是趵突泉。也就是说济南这片土地上不仅有四渎,还有大量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上古时期人们选择栖息繁衍之地,通常会在水草丰美之地,这是古人的一种生存智慧。

作为华夏民族的共祖,舜的生活遗存遍布全国是不难理解的。同时,在济南这片丰美的地土上,舜给留下大量故事和传说,让今天的人们也津津乐道。


指动济南


济南历山

《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这是舜生平的最早记述之一。

济南别称为历下,即“历山之下”之意。春秋战国时,济南已设“历下邑”,历山的称谓当早于春秋战国。

济南的历山,今称千佛山,古称舜耕山。

舜是中华优秀的典型人物,深受历代人民爱戴。正因为如此,各地人士爱慕之余都愿意靠近他,就近供奉纪念他,纷纷拉他为本地的乡亲先贤。由于年代久远,古史简约或缺残的这种任意“落户”的方式比较容易。例如依靠“舜耕历山”的说法,就产生了许多叫历山的山岳。据不完全统计,自称是舜耕过的历山,在全国不下20来座。其中北至黄河逐鹿,南至浙江上虞,西至山西永济,东至山东济南。

1.山西历山

2.山东历山

3.安徽历山

4.山东历山村——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历山村


大圣吥齐天


千佛山就是历山。因为古史称

在历山耕田的缘故,又曾名舜山和舜耕山。

隋开皇

年间(581年一600年),因

佛教

盛行,随山势雕刻了数千佛像,故称千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