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施工现场,总配电箱中总漏电保护器和分漏电保护器的设置,是两者都需要,还是二选一?

谁取了我的阿泰


施工现场,总漏电保护器和分漏电保护器的设置,是两者都需要,还是二选一?

答: 它们两者都需要调整设置,不能够二选一。见下图所示。

总漏电保护器保护的是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这种漏电保护器是可以设置漏电电流值的,一般有50mA、150mA、250mA、500mA几个档位。使用时根据线路的路数、长短及线路电缆的质量而设置;二级保护使用最好也要用这种结构漏电保护器。

末级保护一般都是固定漏电电流为30mA的漏电保护器,它的漏电电流值是不可调整的。

这里对施工临时用电说一下施工用电的基本原则;

①临时电源装置适用于10kV/400V系统临时用电设施的安装。

a、建筑施工现场必须采用 TNS接零保护系统,即具有专用保护零线(PE线)、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五线制系统。

b、建筑施工现场必须按 三级电二级保护”设置。

c、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 机、一闸、-漏、-箱制,即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自己专用的开关箱,专用开关箱内必须设置独立的隔离开关和漏电保护器。

分级保护的主要作用为了避免发生越级跳闸或各级同时跳闸,有以下四个必要条件:

一是各级保护的额定动作时间和不驱动时间差别。上一级的动作时间和不驱动时间要大于下一级的动作时间和不驱动时间,总保护应选用时间为0.5秒,不驱动时间为0.3秒剩余电流保护器;中级保护应选用动作时间为0.3秒(0.2秒),不驱动时间为0.2秒(0.15秒)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末级保护应选用动作时间为≤0.1秒,不驱动时间为0.04秒的剩余电流动保护器。

二是下一级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不应大于上一级。如果下一级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大于上一级,当发生剩余电流达到上一级保护的动作值而未达到下一级保护动作值时,就会发生越级跳闸。

三是末级保护必须选用2P或4P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若选用单级、二级或三级、四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这两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N线(零线)不能断开,始终与系统N线(零线)连接在一起,当该保护范围内的线路或者设备的相线与N线(零线)接地,该保护动作,但由于N线(零线)与负荷连接,接地故障便通过N线(零线)与系统N线(零线)连接在一起,造成系统N线(零线)重复接地,导致上一级保护动作。并会误认为该用户已断电,接地故障与他无关,造成故障点不容易查出。扩大了停电范围和停电时间,降低了供电可靠性。

四是各分路出线开关的三相漏电或负荷平衡问题。也就是说各分路的最大漏电发生在同一相时段,会发生各分路未达到动作值,而总保护的剩余电流却由于各分路的叠加而达到额定动作值而动作,造成越级跳闸,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投运之前一定要做好每条分路出线的漏电电流的测试工作,尽量的让三相漏电电流的不平衡率小于10,并且要让每一相的漏电电流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的50%。否则就要进行三相漏电平衡工作,才能使剩余电流动保护正常运行,调整三相漏电电流平衡工作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是:1、查找排除最大漏电相的漏电故障。2、以分路出线为单位尽量平均分配A、B、C、三相上的单相用户,如果三相漏电不平衡率仍较大,需再进行单相用电设备的三相漏电电流的平衡调整工作。


大家在使用当中一定要搭配好,不然的话,就会发生越级跳闸或者同时跳闸的现象。

2、分级保护应以末级保护为基础。末级保护规定选用一般型漏电保护器,动作值和动作时间都很小,是防止人身触电伤害事故最有效的一级后备保护,所以说住宅和末端用电设备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以上为个人经验之谈,仅供大家参考。

知足常乐2019.5.19日于上海


知足常乐0724


总配电箱在用电临时施工规范中有两种配置 1 总隔离 总漏电 分隔离 分空开

2 总隔离 总空开 分隔离 分漏电 可任选其一


小城xg


看用什:设备设施::总空开后各;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