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座山雕”在民国时期实力如何?

逆鳞


“座山雕”是作家曲波为了写作需要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以当时东北一个绺子头张乐山为原型。

那么说起张乐山,还得从清朝同治年间说起,当时湘军中遗漏了一大批的兵勇,这帮人没有什么谋生手艺,于是加入了当时“漕帮”开始以漕运为生,后来因海运开通,他们失业以后又改贩私盐,后来又形成了青帮,又被称为家礼教。然而当时的官府对“贩私盐”打击严厉,后来“闯关东”的风气盛行,许多“家礼教”的人都逃到关外谋生,可以说当时“家礼教”的人遍布东三省。据说张乐山的祖辈是家礼教中辈分较高的人物,所以对张乐山家族较为了解的人常常称其为“三代为匪”的世家。

张乐山生于1882年,山东新泰市龙廷乡苗庄村人,兄弟七人排行在三,后人称“三爷”。在张乐山8岁的时候,他的祖父和父亲在打家劫舍的时候被抓获,后判了死刑。他的母亲因为惊惧过度去世了。孤苦无依的张乐山就跟着亲戚“闯关东”,来到了黑龙江额穆一带,后来辗转到陈二爷家里做长工。

据说张乐山有三绝:眼亮,管直,腿快。(眼亮:走山路复杂的地形不迷路

管直:枪法如神,百发百中。

腿快: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因为这三点,得到了陈二爷的赏识,让他当了看家护院的头目。 当时很多土匪来砸“响窑”(就是当地的财主),都被张带人打跑了,陈二爷更加信任他,又给他配了快枪和很多弟兄,但是张乐山并不甘心只是做一个护院,他扫听到附近有一伙大土匪,就拿着陈二爷的家底当“局底”(投名状),入了绺子当上了二当家。不久,大当家的在“绑票”途中遇险阵亡,张乐山就当上了大当家。当时东北的土匪头子都不用真名,要报号,于是张乐山给自己报号座山雕。

当然真实的张乐山虽然也算是东北的一个大土匪,但是完全没有这么夸张,也没有什么八大金刚和桥头暗堡。

确切地说座山雕开始是属于山匪,后来属于政匪,他先投靠的是东北抗联,还打死过一个日军大佐,可是后来又投降了小日本。脚踏两只船不说,后来日本战败投降又投靠了国民党,最后于1947年2月7日被东北解放军牡丹江军分区杨子荣将其活捉之后在牡丹江监狱服刑,最后病死于监狱。

杨子荣智取威虎山那一段,其实杨子荣小队只有八个人,而曾经贵为“东北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的张乐山队伍也只有二十几个人,因为当时国民党在东北已经撤兵,剩下的都是散兵游勇,张乐山手下也只剩20几个人,后来杨子荣化装成另一个土匪头子“九彪”的手下,接近并智擒了张乐山,但是据说张乐山抗战时杀过很多鬼子所以没有公审,只是后来他大烟瘾犯了引发其他疾病,一年后在监狱里病死了。这就是座山雕的事迹,曾经的绺子头,东北抗联英雄,汉奸,国军的先遣军司令,最后的下场。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选错了路,本事越大,危害就越大,那时离灭亡就不远了……


冷风洛雨


想必不少看过林海雪原和智取威虎山的人,都对影视剧里面的三爷座山雕非常感兴趣,座山雕的原型人物生活在清末民国时期。

在我们的历史中实际上是有这个人的,他的原名叫做张乐山,座山雕这个名号只是张乐山在道上混,为了避免名讳所取的一个名号,他这个人身材细瘦、形容跟电影中描绘的非常相似,林海雪原的作者就是按照张乐山的模样照模子搬到书上的,所以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张乐山其人,接下来我们就讲一下他的人生的大概以及主要的实力。

张乐山从小在一个大黑染缸子里面长大,他家中的几代长辈都是在道上混的,各种江湖上的规矩以及手段在张乐山很小的时候就灌输给了他,所以张乐山在父辈多年的熏陶下,年轻时就成为了一个非常会来事的江湖混子,各种道上的规矩他都是门清的。

从小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张乐山长大之后自然不会甘于平凡,所以他后来在山中做了土匪,最终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成为了土匪们的头子,众所周知张乐山有三大过人才能:

第一是枪法例无虚发,在那个枪械弹药欠缺的年代里,这是一项非常受土匪们推崇的才能。第二是有着一双如鹰一般敏锐的眼睛,张乐山座山雕的名号有一大半都是这双眼睛给他带来的,能时刻的观察周围的危险,为张乐山避免了很多麻烦。

第三就是身法好,寻常人在山林里面都会有种如陷泥潭的感觉,但张乐山并不会如此,他在山林中简直犹如猿猴一般迅捷,各种上墙攀檐对他来说也是小事一桩,正因为这极佳的身法,让张乐山在那个危险的年代里撑到了最后。

当时东北最强大的土匪是谢文东,而不是张乐山

影视剧里面的座山雕非常强大,他所拥有的一整个山中堡垒也让人胆怵,但是实际中的张乐山并没有这么强大,张乐山手下人数最多的时候只有几十人,枪支也是当时普通土匪们手中的枪支,没有特别过人强大的军械,在当时的整个东北绝对算不上是第一流的。

当时东北最强大的土匪是谢文东,在日本人投降之后谢文东被国民党册封为了土匪联军司令,授予了他中将的军衔,为的就是让谢文东以及东北的全部土匪们帮助他们抵抗国民党的敌军,这个时候的张乐山虽然也被国民党收编了,但只是一个纵队的长官而已,他带领着手下的土匪们为蒋介石干扰起了敌人。



(第三是谢文东)

非常狡猾、难以围剿的张乐山

张乐山的实力虽然不是特别强大,但他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让人头痛不已的存在,他这个人非常滑头,如果是大军到来连他的影子都看不到,人数少了又不是他的对手,所以让不少人恨得咬牙切齿,在张作霖的年代以及日本的年代,张乐山都曾经受到过围剿,但最终都安然无恙的活了下来,生命力简直就像是小强一样坚强,这里面虽然有着狮子不屑于对一只老鼠动手的想法,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张乐山反围剿、游击力量的强大。



东北是1931年被日本人占领的,比中国的很多地方被日本人占领的时间还要多了六年,所以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张乐山一直游移不定的跟日本人展开了游击,给日本人造成了很多麻烦,甚至还杀死了不少的日伪军,也因此日本人对他痛恨无比。


所以说这就是历史中座山雕张乐山的实力,虽然人手不多、手下的势力在东北也不一定是最强大的,但是张乐山却凭借着他独特的游击战法使实力比他强大许多倍的敌人都对他无可奈何,他因此成为了许多人的心腹大患,也在抗日战争中为国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虽然很多时候都是为了生存的自保,但他对日本人实力牵扯却是一项不小的功劳,从这一个方面来看,座山雕倒不至于那么不堪,历史理应给他一个客观的形象。


孤客生


据史料记载,座山雕出生于清朝末年,是其堂兄将其带入东北伐木为生,后加入土匪,后因其有三绝,被推为匪首。1947年2月7日被活捉,1947年2月7日,东北解放军牡丹江军分区战斗英雄杨子荣深入匪巢,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难,及时配合剿匪部队消灭了土匪,并活捉国民党东北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座山雕"张乐山。当月11日召开公审大会,之后在牡丹江监狱服刑。最后病死于监狱中。

1)枪法绝:枪法如神,百发百中.

2)眼绝:

A)走夜路不用照亮.

B)是非辨别能力强.包括看人.

C)走山路从不转向.

3)腿绝: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三大绝技使得它在众多贼寇中独占鳌头,加上他超乎常人的魄力,座山雕在民国时期也是强大的存在。


小墨史观


“座山雕”的人物原型就是民国时期东北的大绺子张乐山。那个年代的土匪有很多种类的,像什么小股的山间野匪、大股份政治土匪……“座山雕”属于后者,实力是不容小觑的。

那作为政匪的“座山雕”怎样一步步发展、壮大实力的呢。



▲座山雕

混入东北抗联,开始了他政治土匪的道路。

张乐山原本是东北深山土匪窝里的一个小卒子,后来凭自己的枪法本事拉挑子单干,在牡丹江开了个山头。

但那旮瘩太冷了,天寒地冻的,他和手底下一帮人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而且当时日本发动“918事变”,占领了东北,加强当地的军事管制,围剿残余的武装力量。

张乐山那帮子人虽然落魄,但是枪还是有几条的,自然也在日本围剿的范围之内。恰逢当地的义勇军、游击队为了反抗日本的侵略,组成东北抗联,并且宣称凡有报国抗日之心者皆可加入。


▲东北抗联

这对于因为日本围剿而一筹莫展的张乐山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便挑头加入抗联,躲避日本的围剿。

张乐山“脑有反骨”,勾结日本。

投靠东北抗联之后,他一场像样的战斗都没有参加过,整日躲在山沟沟里看戏,抗联战士对他的做法十分不满。

后来,日本加大对抗日联军的打击。墙头草的张乐山看到日本势力太强大,抗联抵挡不住,便暗中联系、勾结日本人。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张乐山带着百多号的对于投入日本人的怀抱,他的队伍受编为“东北讨伐队”,其本人也被任命为“东北讨伐队大队长”,加入围剿抗联的行列。

张乐山仗着日本对他多年的庇护,好事一件没干,坏事从没落下,短短时间就成为东北的头号土匪。

日本投降,张乐山投入国民党麾下。

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就加紧准备内战的步伐。此时的张乐山和国民党之间是互有用处的。



他明白,自己在东北为祸多年,屠杀了不少抗联战士,红军是肯定要剿他的,希望得到国民党的扶持;国民党也为了之后的内战做准备,招安各地流氓土匪。

这个时候的张乐山摇身一变,成为国民党驻东北先遣军二支队司令,正规部队的头衔。

作为已经在东北扎根的土匪,张乐山的势力是不小的,而且又得到了国民党各方面的军工、物资、装备支援,就像是一把尖刀,钉在我我军的后背上。

▲剿灭座山雕的杨子荣

看着这块难啃的骨头,一时间也让解放军颇感头疼,也就有了后来戏曲演绎的杨子荣智取威虎山。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感兴趣,欢迎评论点赞或关注,不胜荣幸!

土豆夜谈


“座山雕”并非只是《林海雪原》或者说《智擒座山雕》的的一个角色而已,他的原型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东土匪头子,并且他远比小说和影视剧里的描述的要精彩多了,同时现实的人物更复杂,并非只是一个反动土匪。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了解一个不太一样的“座山雕”。

“座山雕”绝非徒有虚名,身怀绝技。“座山雕”本名张乐山,生于清末,15岁进山当土匪,18 岁便当上了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历经清末、北洋军阀、伪满三个时期。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在匪徒中颇有声望,内部人称“三爷”。他有三绝,一是枪法绝——枪法如神,百发百中;二是眼绝——走夜路不用照亮、是非辨别能力强,包括看人、走山路从不转向;三是腿 绝——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座山雕”正是靠着这三绝,驰骋绿林,成为东北有名的土匪。

“座山雕”先抗日,再投日,一个复杂的土匪。座山雕做土匪的时候,张作霖没有将其剿灭。九一八事变后,座山雕投靠了东北抗联,和抗联一起打过日本人,也算是为抗战做出过一定的贡献。后来,日军一直都没有成功抓到他,日军认为没必要和他纠缠,决定“招安”他。于是,他又投靠了日本人。见风使舵的座山雕在日本投降后,他又投靠了国民党,与解放军作对。

杨子荣智擒座山雕,跟影视作品里的大不一样。据当时参与抓捕座山雕的战士回忆:见到张乐山以后,杨子荣自称是另一个土匪头子“九彪”的手下。 这之前张手下那个连长曾经想缴杨子荣的枪反而被杨擒住了,见到张的时候张还在睡觉。张起来以后,杨就用枪逼住了他。但是还不敢动他,因为张身边有所谓“八大金刚”,都是惯匪,亡命之徒,拼起来自己要吃亏。杨只说那个连长坏了义气,不该来缴自己的枪。

张乐山说这是我们的错,不应该,现在怎么办?杨说你和我去见我们老大,当面道个歉吧。张纵横绿林几十年,在土匪中颇有威望,杨子荣化装的又像,所以张毫不起疑,说好,我去。于是,杨和另一个侦察员就押着张下山,张为了表示诚意,连枪也没有带。他的手下问他怎么回事,他一边穿衣服一边说是我们对不起人家,没办法了,去说说吧。顺利的把张押下山,才发现等在下面的不是九彪,而是解放军的剿匪部队。

总之,在当时东北的土匪中不算大的股匪,但是他家是三代惯匪,自己为匪数十年,经验丰富,要抓住他是很不容易的。当时,他被抓的时候,只剩下身边二三十个亲信死党而已。据当时的战士回忆:张乐山是个瘦高的老头,形状猥琐,但两眼放光,精力很好,为了防他逃跑上了重镣,可是生活上对他并不坏,优待老匪,他每天有一顿肉吃。后来,因为座山雕抗战时杀过鬼子,所以没有公审,但因为他大烟瘾犯了引发其他疾病,一年后在监狱里病死了。


密探零零发


民国时期,民不聊生,时局动荡不安,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土匪滋生占山为王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在东北威虎山就有一股土匪,其势利绝不亚于正规军部队。这股土匪的总瓢把子就是被称为“座山雕”的张乐山。


张乐山,出生于1882年 山东省泰安龙廷乡苗庄村人。因家中兄弟七人,他排行老三,所以后来人称他为“三爷”。张乐山祖宗三代为匪,在他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因打家劫舍被处以死刑。父亲死后不久母亲因惊慌过度,积劳成疾也去世了。

孤苦伶仃的张乐山哥几个就跟着长辈们开始“闯关东”,来到了东北黑龙江额穆一带,为了生计,他们就给人家做起来伐木的活,当了苦力。本来就出生于土匪世家的张乐山,怎么能给人家做工呢,所以没多久,张氏兄弟集赞了点资本,就准备另起炉灶,自立门户 ,延续了他父亲的行当,继续做起了土匪。

你还真别小瞧这个张乐山,这小子不仅聪明机智,而且还有三绝,哪三绝,就是枪绝,眼绝,和腿绝。张乐山枪法如神,百步穿杨是百发百中。眼绝,走夜路山路从来不用照亮,而且东西南北分的特别清楚,从来没有转向的时候。腿绝,穿山越岭如履平地,脚步飞快。这三绝也注定了张乐山就是占山为王当土匪的料。

张乐山干起来土匪,一发不可收拾,由于他心狠,胆大,敢干,后来队伍越来越大,在当地土匪中颇有影响力,后来匪徒们都尊称张乐山为“三爷” 。因为张乐山想成为山林中王者,所以起了一个飞禽之王的绰号“座山雕”,以显示自己的威严。自己还堂而皇之的居然也养了一只大雕。据说他的这只雕凶猛无比,而且特别听他的话。


座山雕之所以在山林中盘踞那么多年,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他有了这帮行走山林的哥们 ,另外群山峻岭也有利于土匪藏匿,所以座山雕这帮土匪才能逍遥自在的生存下去。

那么座山雕的实力到底有多大?这么跟你说吧,座山雕久居山林多年而未被剿灭,他的家底自然是丰厚的很。你想啊,听说当年东北王大帅张作霖想剿灭他,都没有成功,可想而知这小子势利有多大。

而且后来座山雕还加入了国民党,居然由一个土匪头子摇身一变成正牌军,购置了大量杀伤性武器,修筑了碉堡,围墙,手下精兵足有几万之多,据说手下还有八大金刚为他效命。就这样座山雕在威虎山上做起了他的土皇帝。你说霸不霸道吧!


座山雕在江湖上,官场上通吃,尽管这个手眼通天的大土匪头子,实力再大,可是也终究逃不过人民的制裁。1947年2月7日,座山雕被我人民解放军牡丹江军分区战斗英雄杨子荣成功抓获。

战斗英雄杨子荣率领小分队深入虎穴,与敌人斗智斗勇,克服重重困难,配合剿匪部队终于端了座山雕的老巢,成功消灭了这股土匪。座山雕被活捉后,当月11日召开了公审大会,之后即被关押在了牡丹江监狱,接受改造,后来据说病死在了监狱里面。


任驰赢天下


座山雕张乐山在东北的土匪中,实力不算强,据说杨子荣活捉座山雕时,只缴获了6把枪,400发子弹。

“座山雕”这三个字之所以全国闻名,甚至成为土匪的代名词,并不在于他的实力有多大,而在于他的狡猾和真本事,因为他有“三绝”,号称谁都抓不住他!后来牛逼吹大了,被活捉了,便被全国人民记到现在!

日本占领东北后,多次想抓他都没成功。日本人便放弃了抓他的想法,试图招安。但搞笑的是,在“惠吉”酒楼招安现场,敏感的座山雕自认为气氛不对,在日本人眼皮底下直接飞出窗外,施展轻功跑了。


由此传出一段“佳话”:“谢文东跳飞机,张乐山跳惠吉”。咱们现在戏称飞机为灰机,看来民国时期的“网络语言”是将飞机称“惠吉”啊。(谢文东被抓后,日本人准备将其空运回日本宣传,谢以为日本人要杀他,就要跳飞机。)

实际上,日本人真没想抓他,是诚心招安。

后来座山雕还是被猎人活捉了,这位猎人就是解放军的侦察员杨子荣。

为了歌颂杨子荣,出过一本小说《林海雪原》,拍过一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没成想座山雕坐了个顺风车,摇身一变,成了网红至今的名匪!

实际上,座山雕的土匪身份是“世袭”加祖传,到他这里是第三代了。

看看座山雕有哪三绝?

一、枪法绝:枪法如神,百发百中。

二、眼绝:

a、走夜路不用照亮。

b、是非辨别能力强,包括看人。

c、走山路从不转向。

三、腿绝: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七十岁还能跑起来活捉野兔。


其实在杨子荣之前,解放军曾经有一次险些抓到他。当时已经把他围到树林里了,还打死了他的手下,他却好似人间蒸发无了踪影。满地积雪,却无他的脚印,解放军展开地毯式搜索,依然无功而返。

后来杨子荣活捉他之后,这个“越狱”谜底才揭晓:70多岁的座山雕一看被包围就上了树,像猴子一样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上,最后从解放军的头顶上跑掉了。确实是老当益壮。

东北比座山雕势力大的土匪多了去了,唯有座山雕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为何?势力不在大,难捉才为灵!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海林镇,当地老百姓放起了鞭炮。《 东北日报》 称这次剿匪战斗“以少胜多创造范例”。

有意思的是,座山雕号称“眼绝”,看人准。但他却没有识破杨子荣假扮的土匪形象。

座山雕为表向另一匪首致歉的诚意,他跟着杨子荣下山前,连枪都没带。还一边穿衣服一边对手下们说:是我们对不起人家,没办法了,下山去说说吧。

当座山雕发现等在山下的是解放军的剿匪部队时,他仰天长叹:“打了一辈子雁,让雁鹇了眼”。

座山雕抗战时杀过很多鬼子,解放军没有公审他,每天还有一顿肉吃。他是在监狱里病死的。

70多岁了,一只满天飞、树林钻的老雕被关在四方格的几尺牢房,闷也能闷死了。


小熙为人人


中国普通百姓对“座山雕”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小说《林海雪原》和红色经典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二是2014年上映的,由著名导演徐克拍摄的《智取威虎山》。但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剧,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了艺术的需要,对主人公“座山雕”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和历史上真实的“座山雕”相去甚远。

就拿徐克版的座山雕来说,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点,把一个剿匪题材的战争片,拍成了场面宏大的武侠片。剧中座山雕的手下,不但有“八大金刚”,而且个个身怀绝技。有的擅长功夫,有的精于奇谋,有的口蜜腹剑,有的冷血残忍。座山雕还兵强马壮,手底下超过千人。武器装备更是精良,有机枪大炮,飞机坦克。甚至他的老巢威虎山,也是一个固若金汤的城堡。

(座山雕剧照)

那么,真实的座山雕,在民国时期的实力究竟如何呢?

一、座山雕出生匪患世家,血液里流淌着土匪的基因。

座山雕原名张乐山,出生于清末年间,祖上三代为匪。小小年纪的张乐山,就耳濡目染了土匪的行径,跟着父亲打家劫舍,图财害命,躲避官府。12岁时,父亲在一次洗劫大户人家时被击毙,母亲随后去世。生活无着的张乐山,跟随堂兄“闯关东”,到了东北的森林里伐木。

但繁重而清苦的工作,满足不了张乐山的需求。他身上的匪性开始蠢蠢欲动。

15岁时,张乐山子承父业,加入了土匪。3年后,原来的匪首毙命,心狠手辣的张乐山,成了老大。

二、张乐山匪众的真实实力。

张乐山极善揣摩人心,工于心计。他在成为土匪老大的几年时间里,就拥有了长短枪支几十条,土匪近百人,不过这也就是他最为兵强马壮的时期。

而且这百十来号人,大多都是一些溃逃的兵痞、流氓和犯事伪军组成的乌合之众,基本没什么文化。只是一伙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亡命之徒。

匪徒所持的武器也非常落后,全是步枪。还经常没有子弹,更别提机枪大炮、飞机坦克等重武器了。

张乐山最开始时,活动在夹皮沟一带,这里山高林密,很适合他的匪众掩藏。

后来,张乐山看中了威虎山易守难攻的独特地理优势,才转到威虎山上的。但也没有建起所谓的城堡,充其量就是几个窝棚。

这些窝棚,不仅四面通风,残败破落,还经常漏雨飘雪,潮湿阴冷。在东北冬天的森林里,这伙衣不蔽体的土匪,常常冻得瑟瑟发抖,只得靠伐木取暖。

张乐山可不像其它土匪一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因为常年躲在深山老林里,很难吃上新鲜的蔬菜。日常充饥的主食是玉米面,偶尔靠打猎获取一些野味改善生活。但因为子弹太金贵,一般情况下舍不得开枪,便采用设陷阱等土办法捕猎,成功率很低。

(民国时期的土匪)

三、张乐山本人的实力。

张乐山身怀“三绝”。

一是“枪绝”。张乐山出枪速度奇快无比,当对手的手刚刚摸到手枪时,他就已经把枪抵到对方的脑门上了。而且他的枪法很准,据说能百步穿杨,弹无虚发。

二是“眼绝”。张乐山晚上走夜路不点火把,能在迷宫一般的原始森林里来去自如,从不迷路。他善于识人断人,只需看上一样,就能把对方的来历、背景猜个八九不离十。(但显然,他这招在杨子荣面前却不好使,最终被杨子荣轻松骗过。)

三是“腿绝”。从小在山林中长大的张乐山,练就了一双劲腿,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且速度奇快,一般人完全赶不上他的趟。据说60多岁的张乐山,还能赤手空拳地在雪地里逮住野兔。

张乐山首鼠两端,老谋深算。

张乐山为匪数十年,历经清末、民国、伪满三个时期,居然屡剿不灭,这得益于他朝秦暮楚的“骑墙”本领,才得以保存实力。

张乐山曾和抗联有过联系,但只是为了逃避打击,获取生存空间,从没有真正抗日。他还和日本人眉来眼去,为了得到日本人给的蝇头小利,不惜充当汉奸。

有一回,日本人为了“招安”他,在牡丹江设下酒宴,请他赴宴。但张乐山在席间看出日军翻译官神色有异,慌忙使出“腿绝”的功夫,从窗户跳出,越房而去,后来才知道日本人设下的并非“鸿门宴”,自己虚惊了一场。

军阀张作霖也曾试图抓捕张乐山,但数次围剿均无功而返,还白白地损失了一些士兵。无奈之下,张作霖只好许以高官厚禄,欲收编张乐山。但狡猾的张乐山知道一旦离开他的老巢,必定没有好下场,于是断然拒绝了张作霖的请求。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乐山被我军收编,但转眼就投靠了国军,当上了国军东北先遣军第二支队司令,与我军为敌。

(张作霖旧照)

四、张乐山的覆灭。

再狡猾的狼也逃不过猎人的手心,1947年2月,英雄侦查员杨子荣深入虎穴,和张乐山斗智斗勇,没费一枪一弹,就端了他的老窝,成功活捉了张乐山及其全部手下25人。

杨子荣同时还缴获了步枪6支,子弹400发,粮食数百斤。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张乐山真正的实力。

最后,罪大恶极的张乐山被枪决。


张生全精彩历史


《林海雪原》中座山雕的原型,是土匪张乐山。客观地讲,在当时的情况下,张乐山拉起的土匪绺子规模只能算一般。他之所以能家喻户晓,除了出身和土匪生涯之外,主要是被抓捕过程十分传奇。


张乐山是山东人,共有兄弟七人,他排行老三,所以后来落草为寇时,人皆称其为“三爷”。关于打家劫舍这件事,张乐山家是十分认真的,他的爷爷和老爸都是打家劫舍的行家,张乐山从小耳濡目染,自然没少接受熏陶。不过在张乐山很小的时候,爷爷和爸爸就被官府处决了,母亲也因为惊吓,不久就去世了。

张乐山孤苦无依之下,跟随着亲戚闯关东,一直走到了今天的吉林敦化一带。在这里,他给被人做过长工,也当过伐木工人。不过可能是骨子里的匪性发作,他很快就放弃了平静又贫苦的生活,走上了爷爷和爸爸的老路,开始了土匪生涯。当时的张乐山年轻力壮身手敏捷,枪法又好,再加上为人狡猾,所以很快就在绿林中拉起了一票人马。


既然当了土匪,打家劫舍杀人放火之类的事情,张乐山自然是没少干,张作霖、民国政府以及后来的日寇,都曾要剿灭张乐山,但都没结果,张乐山靠着自己的机警多次逃过了抓捕。日寇见围剿张乐山不成,还动过念头将其招降。据说日寇当时为了招安张乐山,请他在县城的饭馆吃饭兼谈判,张乐山在饭桌上怀疑日本人要干掉他,居然当场跳窗逃跑。

日本人被赶跑后,张乐山接受蒋介石的任命,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不过却没什么实际辖区,还是继续在牡丹江一带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我东北野战军剿匪部队在进驻该地区后,对张乐山匪帮进行了清缴,大部分土匪都被消灭,只剩下张乐山和二十多个心腹逃之夭夭。


土匪们熟悉当地情况,再加上常年在栖身于山林之中,大部队进剿很难毕其功于一役,所以部队首长决定派出剿匪剿匪小分队,有针对性地对张乐山残部进行打击,这支剿匪小分队由六名侦查员组成,带队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杨子荣。

1947 年1 月26 日,刚过完农历春节,杨子荣等人根据事先掌握的情报,出发直奔海林北部密林(张广才岭东麓,素有“林海雪原”之称),大部队则在后方接应。杨子荣等人在深山中转了几天后,找到一座工棚子(伐木工人或猎人冬天的简易栖息地),里面有十几个人。杨子荣于是用土匪黑话与对方攀谈,声称自己走投无路要投奔土匪绺子。


杨子荣的言谈举止没有任何漏洞,对方信以为真,就把他们带到另外一个工棚子等待消息。过了几天之后,杨子荣终于等来了座山雕的两名心腹,他们考察了一番后,认为杨子荣等人身份并无可疑之处,于是同意引荐杨子荣等人上山。于是在这两人带路之下,杨子荣等人一路有惊无险地过了三道哨卡,最后来到张乐山藏身的“马房架子”(也是一处工棚子)。

杨子荣眼见时机已到,先出其不意地将外面的土匪全部俘虏,然后自己带着两名战士冲进工棚子,将里面的七名土匪一举俘获。这其中就有白发黑脸、瘦小枯干的张乐山,威名赫赫的“三爷座山雕”,在做了五十多年的土匪后终于被俘。


据后来有关人员回忆,张乐山因为曾有抗日行为,所以并没有进行公审,被关进监狱后因为大烟瘾发作以及多种疾病,一年多之后就病死了!而后来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更多的是《林海雪原》中那个目光阴鸷、心狠手辣的土匪头子。


李飞叨


大家好,小女是不爱时尚爱历史的无花台,谢谢关注。

相信大家知道“座山雕”大部分是在电视剧或者电影上,土匪老大,非常硬气,江湖人称“崔三爷”。

“座山雕”原名张乐山,山东人,随着清末民初的闯关东大军,一并来到东北,父母早亡,在东北无人依靠,只好做了别人家的长工,打发生计,只是内心还是遗传着土匪的血液,十几岁就开始混土匪。

“座山雕”为人义气,做事凶狠,又加上自己有本事,18岁便在东北一带有了声望,做了头目,江湖人传三爷有三绝:

1,枪法绝,百步穿杨,基本能达到指哪打哪,相信入行三年里当上土匪头子,枪法是真的名不虚传,否则镇不住恶贯满盈的一些土匪。

2,脚步好,由于东北的土匪多是居住山林,可一般人还是比不上张乐山的,传说他有些轻功傍身,穿梭山林灵活异常,能像猴子似的两棵树之间来回跳跃。

3,眼睛绝,估计一则是眼神好,经常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视野广,二则是看人准,凡是陌生人被他看上一眼,就能分析出差不多这人的脾气性格,是好是坏。

“座山雕”其实实力根本就没有电视剧电影上描述的那样,多大的实力,人人都敬畏他之类的,巅峰时期,他也就有一百来人,远没有当时谢文东的实力大,而且武器方面也是落伍的,弟兄们使用的也是民用的土枪,不过张乐山还是有特长的,他的狡猾,多疑,反侦查能力帮助了他多次逃脱了围剿,最后自己是带着自己的二三十人,游击在山林之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样逃之夭夭了好些年,直到我党委派的战斗英雄杨子荣去到那里,深入匪窝,卧底半年多,期间斗智斗勇,创造机会,活捉了张乐山,七十多岁的“三爷”被送到了牡丹江监狱,疾病缠身结束了自己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