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脑梗一般在哪个年龄段多发,都有什么征兆?

新裕达


脑梗是中风的一种,因其可能会导致偏瘫、吞咽障碍、言语不利、认知障碍等后遗症的出现,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脑梗一般的发病年龄是多少,在发病之前会有什么征兆呢?

脑梗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一般多见于45-70岁的中老年,但是近几年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很多20几岁的青年就突发该病,因此需要多加的留心。

脑梗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在数小时或者数天达到高峰,但是在发病之前多有先兆:1.头晕、头痛。供应大脑的血管发生病变,脑部一些部位会得不到营养的支持,从而出现头晕、头痛,可能进行性加重。2.突发性的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有的人在发病之前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可能不以为然,以为自己就是劳累后所致,休息一下就可以了,结果休息后反而越来越重,整个肢体无力。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遗留肢体偏瘫等后遗症。3.面部口角歪斜。刚开始的表现可能只是眼皮不停的跳,或者面部肌肉跳动,越来越严重后就会出现中枢性面瘫。4.说话口齿不清,吃饭吞咽困难。有些人的脑梗表现在突然的言语不利,说话含糊,或者饮水呛咳、难以下咽。5.记忆力突然下降。大脑主管人体的记忆,当大脑的血管出现病变,记忆力也会下降。

脑梗在发作之前多有一段时间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现的症状与脑梗先兆是一样的,但此时治疗是最有意义的,可以避免脑梗的发生。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杏花岛


脑梗一般在40岁以上就容易发,发的时候就是嘴巴流口水歪,手杆抬不起来,哦,在昆明我妹妹家来了一个人,他五十岁左右,早上起来,发觉他流口水,嘴巴说话打洛洛,而且嘴巴也扯歪,发觉他的左手杆拿不起来,我就发觉不对,肯定是中风了,我就赶紧打120,后边送到医院,通过检查,就是右边的脑血管阻塞,在CT片子上看有大片血流出来,我发现很多个老人得了脑梗都到医院,医院抢救都治好,就是留下后遗,就是走路不好,那个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吧,平时要注意,不要老梗,不要得高血压,不要得血脂血糖高,要减肥一点,心血管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大家应该注意!


劉金子


在45---65岁这个年龄段,发生脑梗的比例相对比较高,其他年龄段也会有少部分人会出现脑梗。脑梗前有些人群在仔细观察中,可以发现一些特点。部分人群没有任何征兆,只是短期内饮食行为改变,就出现脑梗。

大部分脑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系统出现了疾病的趋势或者症状。形成心脑血管疾病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段时间的体能透支,营养不均衡,营养过剩,吸烟喝酒过量,压力,熬夜,环境影响,不常运动等都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45---65年龄段是条件积累比较成熟的年龄段,所以,这段时间是脑梗的高发期。

脑梗前期,部分人会出现跛行的情况,太阳穴上方的血管常看见突起曲张状,面色多数胀满油亮。后期有咬舌头,流口水,发音不准,脚跛明显,头部出汗常一边多一边少,反应迟钝,手脚敏捷度明显下降,一边手脚常麻,冰凉,足跟疼等都可能是脑梗的前奏。

部分人群没有明显的征兆,就会出现脑梗。他们大多数是在短期内动物性食物摄取过多,或者热气刺激性食物吃多。由于体内B族维生素与叶酸不足,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激活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引发脑梗。1991年,我父亲才51岁的时候,就是这种状态下发生的脑梗,直到我学习了营养学,才明白原因。


张庆理平衡健康咨询


脑梗死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大约30%发病前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前驱症状。

所谓脑梗死,脑梗死就是给大脑供血的血管发生严重狭窄或闭塞造成脑细胞缺血缺氧性坏死,引起嘴角歪斜、肢体瘫痪等临床症状的疾病。的疾病。脑梗死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遗传等危险因素。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致残的疾病,在发病的早期及时治疗非常关键,约1/3的患者在发病前有一些前驱症状,主要表现为:

1、 突发一过性的头晕,站立不稳。

2、 突发短暂性的单侧肢体麻木无力。

3、 突发一过性的言语障碍。

4、 突发一过性的单眼视物不清。

5、 突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上述症状可反复发作,多数可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其实就是出现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情况,不管症状是否能够缓解,都应立即到医院及时就诊,特别是症状持续不缓解的更应及时就医。


对于脑梗死,重在预防和早期治疗,真正发生脑梗死以后医生可选用的治疗方案其实大多数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对于脑梗死的高危人群,可按照下列表格进行自我筛查,高危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


医患家


脑梗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这个年龄段的人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的高发人群,有的人还有脑血管畸形,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易患脑梗。但现在随着人们不良生活方式逐渐增加,各种生活压力较大,缺少休息等原因,脑梗有逐渐年轻化趋势。



脑梗在发病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会出现各种先兆,认识到这些先兆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可极大减少脑梗的发病率。



脑梗常见的先兆有:1、反复发作的眩晕,耳鸣,可伴有恶心,呕吐,走路不稳,2、发作性半身麻木无力,流口水,3、突然单眼失明或视物不清,视野缺损,但很快缓解,4、一过性黑朦,一过性意识不清或嗜睡,睡很长时间仍想睡觉,



5、突然偏盲或不能识颜色,或记忆力减退,不能说出物体名称,6、语言表达模糊不清,舌头发麻发硬,甚至尿失禁,7、原有的头痛持续不缓解,头痛程度剧烈。



一旦发生以上症状,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脑梗塞的可能性。因为一旦发生是不可逆的,给身体会造成永久的伤害。



济世保元


退休的王大爷天天在家打牌,这天突然感觉眼前发黑,持续了数十秒,他想可能是今天打牌坐久有点劳累的原因,并没有在意,等到回到家时眼前发黑的症状再次出现,这次还伴有头晕,虽然王大爷依旧认为只是疲劳的原因,但老伴还是赶紧陪王大爷上了医院,经过医生问诊和检查,发现王大爷吃药很随意,血压也没有检测,平时又不爱活动,打牌一坐就是一天,医生告诉王大爷,他现在出现的症状叫做短暂性的脑缺血,是脑梗死的先兆,不能掉以轻心。经过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王大爷这些症状消失了,他表示以后一定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按时服药。



虽然脑梗一般都是突然发病,但很多人其实都有不同程度的先兆,如果能够认识和警惕这些先兆,可以尽早采取措施,减少脑梗死的发病,那么脑梗死发作都有些什么先兆呢?

常见的有:一过性的眼前发黑且多次发作;突然的视物模糊甚至失明又马上缓解;血压的异常波动;一过性地晕厥;莫名地流口水;肢体或颜面的麻木;和平时不一样的头痛头晕特别是不缓解者;出现记忆力的突然减退;出现一过性认知障碍;发作性的说话不清,舌头不灵活;最近头昏脑涨,哈欠不断;异常出现耳鸣等等。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如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者;平时喜坐缺乏活动者等尤其要注意脑梗的先兆表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尽早就医,采取治疗措施改善短暂性的脑缺血,阻止脑梗死的发生。

除了上面说的高危人群,高龄也是脑梗死的一个因素,脑梗死多见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是近年来,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环境的影响,脑梗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


神外DuangDuang


脑梗塞是目前我国致死、致残的重要疾病,主要发生在45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增大脑梗的发病风险也增大。7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风险是45-55岁人群的5-8倍。从45岁开始,一个人就应该注意自己的心脑血管健康了(因为随着膳食不合理、运动缺乏,脑梗发生越来越年轻了)

我国脑梗有如下几个特点:1.北方比南方发病率高;2.西部高于东部;3.冬天发病多于夏天;4.男性比女性高


下面我在给大家介绍一下哪些人容易脑梗,以及脑梗有哪些征兆

哪些人容易脑梗

1.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容易脑梗

2.吸烟一方面会使血管收缩,另一方面会毒害血管,增加脑梗风险

3.饮酒。酒精可以引起血管壁痉挛,诱发脑梗。另外还可以导致血脂代谢异常

4.高血脂患者

5.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也会增加脑梗风险。

6.高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脑梗风险增高。这些我在之前的回答中都有过详细的介绍,因此不再赘述。

7.不良生活方式:膳食不合理,以红肉为主,较少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熬夜;缺乏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的人。


脑梗有哪些征兆

下列症状,如果反复发作,那么强烈提示有脑梗风险

1.反复出现的双眼发黑,可自行缓解

2.反复出现的肢体无力、感觉麻木,口周感觉麻木,可自行缓解

3.反复出现的头晕、精神不佳

4.突然跌倒,尤其是在转头或者仰头时,突然跌倒,马上又能站起来

5.反复出现的眩晕,站不稳

6.反复出现的记忆障碍。

如果以上症状出现过,而且自己年龄也已经45岁,又是我在上面提到的容易脑梗的那类人。那么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了,看看自己血管还好不好。


人体探索者



中老年都是高发人群。个人感觉是在60岁到65岁,是一个很明显的高发期。

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女性往往有腰腹部肥胖,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症状,而男性普遍是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烟酒生活,肥胖也是这个年龄段男性的一个体型特征之一。


烟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都是脑梗的高危因素。谈到症状,大家情况并不一致,有的人是口眼歪斜,有的是单侧肢体麻木,有的是突然手握无力。

到医院就诊时,医生普遍有一个物理的测试,就是和患者握手抻拉,来测试其手的握力如何,另外就需要测试血压,这都是必然的步骤,此后才能经过ct或者磁共振来进一步的确诊。


脑梗发作有时候并不是剧烈的,初期的症状和前兆可能是TIA,也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既然说是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便是症状会短暂出现,随即消失。而一旦真正脑梗发生之后,症状就会伴随,轻易不会得到很好的缓解了。

所以防治脑梗,重在防。


辽沈名医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退休已3年,约在10年前,我偶尔发觉左手做某些动作使不上力(比如捏指甲钳),咨询过当地医生说可能是颈椎病,因不算重,也未太在意。大概四五年前,忽然右手吃饭拿不住筷子,只能用勺子吃了。去县院做CT检查,证实有颈椎病。吃药、牵引、锻炼都试过,没多大效果(不过右手一年左右又能用筷子了)。两年前我去医院体检做头部核磁共振,才得知自己患多发性腔梗,原来以往轻微症状都与此有关,用医疗术语叫构音不良轻微手无力综合症。(颈椎可能也有问题,但不重,与手无力无关),如再不发现,任其发展,后果会很严重,现在我已在天天吃药预防。所述供中老年或家有老人的年轻朋友参考。



永远全椒人


脑梗塞糸脑动脉被血流中各种栓子(气体,液体或固体)堵塞而引起的梗塞,属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后多见。(征兆)1,有原发病变及相应表现。2,起病急骤,头痛,呕吐,短暂意识丧失,若大动脉栓塞,可致昏迷,重症病例可见局限性抽搐发作。3,空气栓塞,有速发头痛,恶心,眩晕,继之失明,呼吸困难,紫绀,抽搐等表现。4,肺梗塞,咳嗽,呼吸困难,紫绀,心动过速,谵妄,抽搐,昏迷,皮肤瘀点,尿中有脂肪滴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