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书法中什么是“中锋”、“侧锋”、“偏锋”?

专业书画定制


我是书法爱好者。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如下:



一是中锋。也叫正锋,运笔的主要方式。

中锋就是指笔基本上在笔画的中央行,也有说令笔心在点画中行。中锋用笔,万毫齐力,使墨顺着笔尖流下来,均匀渗透在纸上。这样写出来的笔画,笔锋中行,俩边如界,呈现均衡。即使笔画边缘不甚光洁或有曲折也可表现对称。这样写出的笔画自然圆润。给人一种力量的感觉。

起笔时,一般都是应略倾侧着笔管的笔毫入纸,入纸的笔毫不要移动,然后用手腕的动作将笔管拎正使笔毫竖立,这样运笔便是中锋行笔。

二是偏锋。指运笔时笔杆倾斜,笔毫尖不在点画中央,而偏向一侧,向左或向右,使笔头、笔腰和笔根一起着纸。由于笔身在点画的另一边行走,笔锋偏向一边,这样写出笔画往往都是笔画锋头一边充实而副毫一边枯涩,一边如刀光剑影,一边貌如锯齿,这种笔画扁薄无力。不过偏锋优势即锋棱出露,明快犀利,且能增加点画的生动感。若用不好,写出笔画失去稳定的对称美感,初学者应少用。


三是侧锋。介于中锋和偏锋之间的一种用笔方式。侧包含以侧取势,古人常把点又称为侧点。因为这种起笔,一方面使笔势的往来更加流利,另一方面比较篆法起笔快而简便。当落笔成点时,笔锋往往形成偏侧之势,其笔毛平铺纸上,这种方法是侧锋。侧锋用笔一般常用在起笔时用。侧锋还有种解释,指笔毛在点画俩侧着力不均匀的运笔方式。

侧锋和偏锋虽有相同之处,但也有细微差别。一般偏锋是一偏到底,而侧锋往往是笔锋,由偏锋转为中锋的过度。这就好比人走路,到达路狭所在,侧身一掠而过。偏锋用笔毫卧纸上而不能直立,侧锋用笔却卧而能起。


汶水才子


中锋,是指笔锋尖部朝向笔画中间。通常情况下,中锋状态是,笔锋无论在聚拢或散开时,毛锋尖部始终顺着走过的笔迹线中轴。

用中锋法书写出来的笔迹质感圆润,多用于篆书、隶书。如图: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中锋笔法动作

侧锋,是指笔尖在笔画的某一边缘,笔腹折弯处在与其相对的另一个边缘,相当于笔锋斜着向前行进。

用侧锋法书写出来的笔迹形状方整,多用于楷书、行草。如图: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侧锋笔法动作

偏锋,笔锋状态介乎于中锋、侧锋之间。笔尖不在画正中,笔腹两边靠近边缘。用偏锋书写出来的笔画形质浑厚沉稳……如图: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偏锋笔法动作

之所以字体风格特点不同,主要体现在笔法、字法这两个方面,单就笔法而言,中锋多用于篆书,即所谓笔笔中锋。而在其他字体当中则不然,有的以中锋法为主,例如:《郑文公》、《石门颂》。有的是以侧锋法为主,例如: 《始平公》、《九成宫》、《多宝塔》。也有中锋、侧锋兼用的,这种情况在魏碑、隶书、行书当中比较常见。

以欧楷《九成宫》为例,用侧锋法书写,塑造笔画的形态,轻而易举,特别是收笔处,一笔即可完成,根本不用描画,除了悬针竖之外,其他笔画中间行笔一般情况下不用调成中锋。如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f8100025efe61e743ab\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所谓“中锋”,就是笔尖在笔画的正中,副毫在笔画两侧。


书法讲究用笔应以中锋为主,这样的线条立体感强,浑厚饱满,骨力内含。

“侧锋”是相对“中锋”而言,笔尖偏向一侧,笔肚着纸。

“侧锋”尽量不要单独使用。如侧锋起笔,应迅速调锋,通过提按或衄挫,将笔锋揉入画中,由侧锋转为中锋。

如果“侧锋”起笔,收笔仍为“侧锋”,一侧到底,则是“偏锋”,是病笔。“偏锋”无力,墨色浮于纸上,线条软弱、飘浮。

侧锋与偏锋虽极为相似,但侧锋卧而能中,偏锋则一偏到底。侧锋笔身挺立,偏锋则僵卧蹲伏于纸上。侧锋方,偏锋扁。

侧锋取妍,中锋取劲。中锋发笔逆入平出,侧锋发笔逆势切入。中锋行笔笔毫平铺,侧锋行笔笔毫斜铺。中锋用转,侧锋用折。中锋圆,侧锋方。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中锋

中锋是书法最重要的基本笔法,指的是在书写的时候,毛笔笔尖正好在所书写笔画的中间部分,笔尖的方向正好和笔杆行走的方向相反,笔杆基本保持垂直状态,或者稍微倾斜,这种用笔方法也可以叫正锋。

用中锋书写出来的线条两边的边缘线比较平滑、流畅,笔画的质感比较厚实,也很有力量感,它是书法的最基本的用笔方法,其它的用笔都是要在中锋的基础上进行,没有了中锋的书法作品也就称不上是书法了,中锋用笔在篆书里使用最为广泛。


侧锋

侧锋是指在行笔过程中,毛笔的笔锋有倾斜,这一用笔我们练习书法的时候也经常使用的,比如在楷书里,“点”的别名就叫“侧”。点就是侧锋写出来的,另外写横画、竖画等笔画的时候,起笔一般都要切笔,这个切笔其实就叫侧锋。

侧锋在隶书、行书、楷书、草书中都会用到。

偏锋

一般认偏锋是一种笔病,属于涂抹类的一种,它的相对面是中锋。

但是,也有人认为偏锋就是侧锋,是侧锋的另外一种叫法。

我们书写的时候一般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偏锋尽量少用或者不用。


不二斋


汉字文明世界,除了它的方块特质,还有一点,就是与之并生的中国书法。

书法,虽然现在也有了硬笔书法,但一般人的认知,都是特指毛笔写字。

狼毫羊毫兼豪,国人对诞生千年了的毛笔情有独钟,笔墨纸砚自古合称文房四宝。

中锋偏锋侧峰,就是特指书法创作中的特殊行笔方式。当然,国画创作中也有运用,所以才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一般而言,篆书多圆润转折使用纯中锋;隶、楷则中锋为主,侧锋为辅;行、草则是兼顾中锋、侧锋,偏锋偶一为之。

中锋行笔由于笔端居中,所以写出的线条圆浑饱满。要求毛笔运行时,笔腹在前,笔锋随后并始终保持运行在笔腹形成的墨迹之上。笔锋到笔腹的方向,和毛笔的整体运行方向要一致,并且执笔要尽量垂直于纸面。

书画中,中锋用笔是很能考验创作者功底的。“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都是说的中锋运笔功力。中锋用笔所以也是历代书家提倡的一种主要运笔方法。力度速度不同,中锋所写笔画,可大概分为两类。“古钗脚”--形容中锋转折而出的笔画,虽有盘绕曲折,但却依旧保持饱满圆润。这一般是书写较快,用力均匀写出,显得线条流畅刚健有力。另一种是所写笔画边缘毛涩不平,古人形象称之为“屋漏痕”--就像屋子破壁间漏下的雨水痕迹,相状凝重自然也被称为有 “金石气”。

明白了中锋行笔,偏锋行笔就好理解了。偏锋就是笔腹和笔锋笔头“不同步”而写。偏锋运笔笔锋在笔画一侧,而笔腹则处于笔画的另一侧。笔锋与笔腹“并排”行走,毛笔一边受力,另一个边缘依靠副毫“擦”出,由于两边受力不同,所以写出的笔画一边圆润一边枯涩,单薄扁平。除了中锋偏锋,还有一种侧锋用笔,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行笔方式。

锋就是笔,笔就是锋。所以学好用好中锋尤其关键。


书生啸唱


中锋,就是毛笔中间的最长的那几根“毛”,在写字的时候,始终在笔画的中间线附近。

偏锋,这几根毛,在笔画的边缘(上、下、左右都有边缘),就是毛笔躺在纸面刷过去。

在中锋和偏锋之间,就是侧锋。

这些都是在写字的时候,你能够看到,但是当写好了,再把宣纸裱起来,挂在墙上,再让你去辨别其中那一笔是中锋写的,那一笔是偏锋了,那一笔又是侧锋还没到偏锋,这个就变得有难度了!

因为乌黑一团,飞白一条,有转有折,每一个连续的运笔中,你很难看出来(或者说还原出)哪些是中锋......,之前有一些人说,在纸张的背面去看,有些扯淡。另外一个扯淡的类似说法是“力透纸背”、笔画凝重轻飘,这都别扯了。

所以,对书法欣赏,我有一段说法,是评论一个书法的视频时候说的,我贴在这里:

当看到墙上挂着这幅赤壁怀古的时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看如果你能够重现本视频中的行笔,你就是懂得欣赏书法了。如果你能够想象出书法家的表情和心情,那又是更高一个境界...

所以我说,书法是时空错位的“行为艺术”。

回到中锋这个事情上,有N种必须中锋,如何中锋的说法,我觉得启功老师的说法最好。

由于中锋和偏锋两种用笔各有特点,在书写中宜结合使用,可有所偏重,但不宜偏废:专事中锋,易陷入拘谨板滞;只用偏锋,则易导致轻桃飘浮。有一种主张,说是写字“要笔笔中锋”,这在实践中不仅很难做到,也完全没有必要。

与中锋侧锋相关的,还有一个是藏锋和露锋。很多人在书法练习中,常常强调这个,要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等等,搞得很玄妙,甚至把这些书法的技巧与做人的中正,思维的辩证等同在一起,那就是太无聊了!

我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在“行书”和草书中,有一个结论

藏锋和露锋,都是为了调整毛笔的“顺”,也可以说让毛笔处于“落笔之前的初始状态”,这个状态是最好的,你可以做上下左右的任何动作-----一般一个字连续写下来,笔的毛会“扭曲,甚至纠缠,变成扁的”,所以通过提摁、行笔的速度、停下来去蘸墨、导向另外一个侧锋,可以调整到一个非常好的初始状态。

而之所以书法中,中锋比较好,是因为中锋情况下,只要把笔一提(狼毫),就可以回到初始状态,而比较软的兔毛做的毛笔,就难一点。

由于这种调整,是在行笔中很细节的完成的,各自的完成方式不一样,所以会有“笔法”的说法,而且很难传承,王羲之年代,那更加变成神秘的不传之秘了。

书法,就是写字,写毛笔字。

这个事,作为中国人,应该练习一下,无论你是不是写的好与不好,因为可以体会一下中国汉字的趣味:这是一个二维的字符,你需要通过书法用笔,知道其落笔的先后次序,你可以了解为啥这字应该那么写,不是那么写就不顺;或者说,如果换个写法,会出现很有趣的汉字样子,比如费新我的左手书法,就很有趣。

这是我对书法的理解。


老孔


中锋是指进行书法创作时候,笔锋按照字体的笔画方向而行,笔锋是在纸面上拖着走,而笔不能绞转滚动,这就是中锋的用笔特点。中锋书写往往线条扁平无力,更没有立体感。

偏锋是指进行书写创作时,笔锋的方向和字体笔画的方向是偏离的,可能是倾斜的也可能是垂直的,有着多种的偏离角度,笔锋此时也是拖着走的,这就是偏锋的用笔特点。偏锋写作时因为墨渍多,显得光滑,而笔腹和笔根除墨渍逐渐减少,字迹显得毛糙

还有侧锋,侧锋是指在书写创作时候,笔锋沿着字体笔画绞合转动,而笔锋的方向和字体笔画的方向有一定的倾斜,约为45度,侧锋在书写时候和中锋 偏锋最大的不同是,侧锋在创作时候笔锋是绞合转动的,而中锋 偏锋是笔锋拖行的。而侧锋因为是笔锋转动书写,增加笔锋和纸页的摩擦力度,字迹显得浑厚浓重富有立体感。

而在足球和篮球的位置中也存在着中锋的叫法,在足球中中锋叫做Central Forward ,是球队进攻时候的主要得分手或者策应球员,主要活动区域为对方的防线30米区域,尤其是禁区附近。而中锋也分为传统站桩中锋和现在全能中锋。传统中锋主要在禁区内活动,负责进球得分或者策应球队的第二波攻击,像效力于山东鲁能的佩莱就是传统中锋的代表之一。

现代中锋要求球员能传球能射门,既会策应又能盘带甚至突破传球,而本泽马就是这样的球员,自带背锅属性的本泽马也是广大球迷热爱吐槽的球员。

在篮球比赛中也有中锋的说法,篮球中锋的英文叫做Center 就是中心的意思。篮球场上的中锋通常是个头较高的球员,他们通常负责篮下的防守和篮板球争夺,进攻时候的篮下攻击和二次篮板争夺也是主要职业职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我国篮球巨星迈克尔 姚明.


杀猪的秀才


书法中的“中锋”、“侧锋”、“偏锋”等都是笔法方面的知识,现在详解如下:

一、侧锋

侧锋是偏侧用笔之一,其起源于隶书笔法,以侧取势,起笔时笔毫斜铺在纸上,笔锋偏侧,行笔时逐渐将笔锋调到点画中间,或侧势行笔至点画末端,再将笔锋收回到点画中间。

侧锋显露犀利、行笔时因笔毫触纸力度不同,锋从点画一侧转向中间,使线条的形质发生变化,神采外耀,引人欣赏。

现代书法家商承祚在《现代书法论文选》中说:“我认为行草耐人寻味正是使用侧锋,纵观历代书法名家运笔,莫不如是。”

二、偏锋

偏锋是偏侧用笔之一,偏锋起笔,笔锋偏于点画一边,笔杆偏于另一边。偏锋从起笔到收笔,笔锋始终处于点画的一边。

侧锋和偏锋的不同之处:

偏锋与侧锋都是偏侧用笔之一,但是偏锋与侧锋有着本质的不同。

侧锋比偏锋的笔杆更偏右一些,笔锋与点画方向顺势较大。偏锋用笔,横扫而过,线条扁平,笔锋难于转换。侧锋用笔,笔毫或收或敛,或卧或立,或转或折,都能做到斜而不扁,卧而能起,富于变化。

三、中锋

中锋,就是笔锋在运行中处在点画的中间,墨汁由笔锋注入纸面后,向两边洇化,形成中间浓而两边淡,是线条呈现立体感。

对于中锋用笔,清代书法家刘煦载提出“逆入,涩行,紧收” 的观点。

中锋运笔是写好字的关键,如何做到中锋运笔?

1、执笔要正

执笔正了,笔锋自然就正。

2、提按顿挫

提,是提起笔杆,靠毛笔自身的弹性使笔锋回到正中的位置;按,在提的基础上,按下笔锋,转换方向续写下面的笔画;顿挫,其动作有如盖印,需要向四面转动全力,在转动中使笔锋得到调整恢复到正中位置。

总而言之

书法的学习关键在笔法,而笔法中的一些书法理论方面的术语需要去了解,如此,方可看懂古人的书论。

同意的朋友请点个赞支持下,有不同看法的朋友请留下评论探讨,谢谢。


书法有云


关于笔锋的话题,应首先从毛笔的构造说起.毛笔笔尖中心一簇长而尖的部分叫笔锋。好

的笔锋锋端半透明的部分叫锋颖。包裹着笔锋的部分称为副毫.笔锋是毛笔和纸接触的主要

部分,毛笔中的墨水也是由副毫渗入笔锋,顺着笔锋注人锋颖的。因此,写字时笔锋与纸接

触的位置和状态不同。书写效果也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由此就形成了中锋、侧锋与偏锋等

一系列用笔的方法和理论。

中锋运笔是毛笔书写时的主要运行方式。毛笔在纸上运行时,笔腹处于运行的前方,笔锋紧随其后,笔锋始终重复在笔腹所形成的墨迹之上,为中锋运笔。中锋运笔时,笔锋到笔腹的方向,与毛笔的运行方向一致,且执笔应当尽量使笔杆垂直于书写面。

中锋有两个好处:

一是笔锋走在笔画的中间,墨水通过笔心流注到纸面,会自然地向线条的两边渗开,中间墨色略浓于两边,出现如锥画沙的立体感。

二是笔锋走在笔画中间,能够在点画的起讫之处,上下左右,八面出锋,带出细挺圆劲的牵丝,钱条圆浑而有质感。

偏锋运笔与中锋运笔不同。偏锋运笔笔锋不在笔画的中间,而在其某一边行走;即笔锋处于笔画的一侧,笔腹处于笔画的另一侧,笔锋与笔腹在并列行走。

偏锋运笔的笔锋一侧的笔画光洁平齐,笔腹一侧枯涩不平。这种一边光一边毛的笔画,因其不够完美,教历来被书家视为病笔。因 偏锋行笔,笔豪躺纸,如同铁锹平地,难以入纸,也就不会产生力度。

至于说书法家在写行、草书时,由于书写速度的加快,抑或为了加强作品的节奏感而出现的枯湿浓淡,甚至偶而的偏锋,该当别论。

用笔要领归结为两个字:用锋。所谓能用笔,就是能“用锋”,体力转化为笔力,即转化为用锋之力。


与诸君一起鱼乐


中锋、侧锋、偏锋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中锋是书法最常用最常见的一种笔法,也可以这样说,一个不懂不会不善用中锋行笔的书家,其实还称不上真正的书家,还可以说他连什么是书法怎样写书法还没有入门。中锋行笔有啥好处?中锋行笔可以让书写的汉字更圆润更饱满更立体更美观更耐看。什么是中锋行笔?中锋行笔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笔尖始终处于笔画的中轴线上。记得看过这样一个关于中锋行笔的介绍:那些流传千古的书法作品,通过投影可以在其每一个汉字的结体(笔画)中都会发现一条笔尖划过的中心线(中轴线)真正的书家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侧锋是针对中锋而言的,如果说中锋行笔毛笔是立着书写(笔管与纸面是保持垂直的)的话,侧锋基本就是笔管在躺着书写,笔管躺着书写基本笔笔都是侧锋。据说苏东坡是侧锋运用高手,但本人不敢苟同。如果说苏东坡是书法大家,他的成功也不仅仅是侧锋书写的成功,而是其文学涵养和艺术涵养的成功,单单凭侧锋运用的成功很难成为宋四家,也更难书写出天下第三的行书作品。

与中锋、侧锋相比,偏锋只是书法笔势上的叫法,它不是行笔的一种称谓,取剑走偏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