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道,可道,非常道

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还是90年代看的一部电影的台词。相信大家也都看过《倩女幽魂》,第二部中的一个插曲《道》:道可道非常道,天道地道人道剑道,黑道白道黄道赤道....朗朗上口但是一直不理解其中含义。

直到我翻开《道德经》,第一篇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才理解其部分含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可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道”,都不是“道”的全部!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

为什么这么说?真正的“道”是万有的,是无所不包的,而我们的语言,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语言去解释无尽的“道”,这显然无法做到。

另外还有一种读法: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个“道可”,那个形而上的道是可以说出来的,是可以被解释的,能被人理解的;第二个“道非”,那个形而上的道又不是那么容易被人理解的,没有办法完全的解释清楚;第三个“常道”,这就是“道”的特性,永远存在两个方面,我正面可以去理解,从反面也可以理解。

一件事情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行,这才是正常的道理。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道理是活的。我们接下来在分享《道德经》每一个篇章每一个故事的时候,都会试着从多个角度解读。让我们一起走进道家的大门。

2015年我开始主动学习“国学”。才了解到,它不只是我们上学时背诵的古文、论语、唐诗宋词,它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相对西方的哲学而言也称为中国的“哲学”。国学按照“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其中接下来要给大家交流的《道德经》就属于“子”类。

在交流之前,先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认知的读书的几个层次,以帮助不同需求的人选择看不同类别的书籍。我认为国学中分为六大家(其他类别不做研究):儒家,法家,兵家,纵横家,道家,佛家。其中:

儒家 可以正身,正言(做看上去要靠谱的人);

法家(讲规矩);

兵家(阳谋与阴谋合二为一);

纵横家(阴阳颠倒,乾坤大挪移);

道家(表面平静如水,水下翻江倒海);

佛家(心平气和,和颜悦色,功德圆满,自融乐乐,悠哉悠哉)。

代表书籍

我为什么学习道家思想而不是别的,这也许是跟我的年龄和职业有关。

读书时学习儒家为主,是教我们立身,正气。走入社会后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岗位需求会有人读不同类的书籍,例如管理、业务等。我从事市场类工作十余年,一直做品牌和营销策略,我认为道家对我的工作和未来事业会起到很大的指导性作用,在遇到困难时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也会不同。佛家需要修身、养性,也许等我退休后我才会去参悟吧。



如果大家认知相似,可以发私信 “道,可道”,让我们共同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