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高秀霞援鄂戰記

最美逆行者:高秀霞

高秀霞,女,1972年8月出生,漢族,隆堯鎮東關村人。畢業於承德醫學院護理本科。1992年8月參加工作,共產黨員,主任護師,現任護理部主任。於2月21日馳援湖北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目前被分派到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又名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江南醫院參加抗擊疫情工作。

2020年2月21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將成為我今生最難忘的日子。我參加了邢臺市第四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本來沒覺得有什麼特別,雖然疫情嚴峻,但作為醫務人員理應出現在這個戰場。縣領導和縣衛健局領導前來送行,殷殷囑託讓我倍受鼓舞。聽說了的同志、親友有的不捨,有的不解,但更多的是鼓勁加油。張戰英書記親自送到邢臺並且等到我們乘坐的大巴車開走。真的很感動。

同行的20人中我年齡較大,所以就幫著隊長操點心。去機場的路上,我想看看手機,一句句關切的話語讓我有些控制不住,索性不看了。車上20個人,除了偶爾有一兩個接電話的以外,沒有人說一句話,可能此時也跟我差不多的心情吧。我閉上眼睛努力讓大腦休息。到機場辦好託運,過了安檢發現已經兩點多鐘了,同行的一個年輕護士吃不下東西,在我的勸說下泡了碗麵。一路上跟著我,一看不到我就感覺不踏實,讓我很有成就感。

直到下飛機的那一刻我都覺得很平靜,可是下了飛機一出口,看到大家都開始戴帽子、手套,有的甚至戴上了護目鏡,我頓時感覺到了緊張,但很快冷靜了下來,因為觀察了一下四周,接機的和機場工作人員都是隻戴了口罩,不用自己嚇唬自己。我們都穿了羽絨服,沒帽子的還把羽絨服帽子扣在了頭上,揹著行李一會兒就出汗了,還不敢摘,這可能就是職業敏感吧。機場上有不同省份的救護隊在集結,當我們路過時,相互給對方加油鼓勁。喊出了氣勢,激情滿懷。

到賓館差不多九點了吧,行李還沒到,趁這個時間趕緊發了個朋友圈,親朋好友出發前沒有告訴,結果新聞一出我也成了隆堯的名人,想瞞也瞞不住了,給大家報個平安。發完朋友圈就到賓館門口取行李,由於人多弄了一個小時,回到房間收拾好物品已經11點多鐘了,感覺有點餓,看了看包裡還有若敏烙的餅、範宏給帶的奶粉,就著蘋果吃了兩塊兒餅,衝了一杯奶,感覺心裡暖暖的。東超和衛琴給我發了一些學習資料,明天應該是緊張的一天。


2月23日 星期日 多雲

昨晚和隊長整理隊員信息到凌晨兩點才睡。心想肯定能睡個懶覺,誰知醒了看看手機才6點半。眼睛澀澀的想再睡會卻怎麼也睡不著。聽說很快就要進醫院了,總隊發了資料讓先自學,可是大家對穿脫防護還不清楚,更不明白什麼是分級防護。如果突然進病區,會很不安全。剛到武漢,總隊領導需要安排的事情很多,我們不能靜等著培訓。我準備根據掌握的知識和經驗給大家做了穿脫防護服流程和上下班流程,發到群裡讓大家學習並先行練習,熟練成自然,養成習慣,有備無患。

房外傳來了幾個隊員歡笑嬉鬧的聲音,房內我在靜靜地梳理每一處細節,生怕有所疏漏。先放鬆兩天吧,等開始工作了就不能在一起聊天了。只希望大家真正進入病區後依然能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清河的劉娜帶了電鍋和小米,熬了熱騰騰的米粥送了過來,還特意跟我說:“大姐,您辛苦啦!”讓我很感動。累嗎?不累!


2月25日 星期二 陰轉中雨

我們要進入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了。昨天是對接的醫院各個主管部門給我們培訓,今天是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控中心吳安華教授為我們培訓。戰場越來越近了,大家既激動又緊張。有兩個小妹妹問我:“咱下班回來把衣服放哪裡呀?鞋子呢?現在就放門外嗎?”“用什麼消毒呀?84液配多大濃度呢?多放一雙拖鞋還用消毒鞋底嗎?……”真的有太多的不知所措。形勢依然嚴峻,我們不能盲目樂觀,但也不能嚇到她們。所以我跟她們講,因為我們要進入的病房是普通病房改造的,所以在防護上要更加小心。現在還沒進入病區,咱們住的酒店每天有人清潔消毒,大家不要過分擔心。其他的問題咱們一起解決。

2月26日 星期三 小雨

早晨6點半起床,開窗通風,打掃衛生。馬上要進醫院了,今天應該是最安逸的一頓早餐了,一定要仔細的品味。

這幾天忙著做流程,學習培訓,沒跟家裡人聯繫。吃過早飯,想給老母親還有爺爺奶奶報聲平安,可是不敢打電話,怕聽見那頭掛念的聲音,更不敢視頻,怕看見他們關切的眼神。於是我在家庭群裡報了個平安,又給哥哥單獨發了一個信息。嫂子跟我說:“不用擔心,老人有我們呢,你在那裡安心工作,照顧好自己。”爺爺也時不時的發來信息,告訴我說:“你是一名黨員,國家有難,要有擔當,我們支持你!”

縣委書記、紀檢書記、縣總工會、婦聯、縣醫院領導先後慰問了我的家人,讓我很感動。作為一名黨員,在國家危難之時,理應衝鋒在前。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哪裡有病人哪裡就是我們的主戰場。

每一位支援武漢的醫務人員都是一縷陽光,終會將英雄城市的天空照亮。當陽光普照大地的時候,陰霾定會散去,還美麗武漢昔日容顏!每一位支援武漢的醫務人員都是一縷陽光,終會將英雄城市的天空照亮。當陽光普照大地的時候,陰霾定會散去,還美麗武漢昔日容顏!

2月28日 星期五 小雨

今天是正式進入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工作的第一天,我們河北隊整建制接管了一個病區。主任是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的田惠玉,護士長呂曉靜。早上6點半出發,護理組派出了20名護理人員參加交接班工作。上午在病房,下午按排班各自進入崗位。當地的醫護人員只在重要崗位留下幾個人繼續工作帶班三天,然後整體撤出。

中午從病房出來,耳朵被口罩帶勒的火辣辣的疼,臉上也是深深的壓痕。此時更能感受在隔離病區工作的辛苦。

我的崗位是總務崗。我們一組共6個人,負責領用物資和監督穿脫防護服。下午由我和同組的鮑主任跟著病區的老師領取物資,同時熟悉環境和流程。老師只帶我們一次,防護物資、後勤物資,生活物資、藥品、液體、院感標識、文件表格、食堂等都沒在一個位置,我們每走一處都得觀察地形及標誌,生怕到時候走錯方向誤入發熱門診通道。

由於發熱門診系傳染病區改造,好多通道都不能走,領一次物資需要繞來繞去,還沒有平車,都用的治療車。一個下午跑了五趟也沒有全部弄清楚。這裡的醫護人員很熱情,如果需要他們會給你講的很細緻,還會把你引領到具體位置。看到她們工作了一個多月還是那麼精神飽滿,情緒樂觀,真是由衷的敬佩。

終於下班了,到住處已經快晚上8點了。按照上下班流程做下來到9點終於吃上了晚飯。第一天有點忙亂,說不累是假的。兒子給我發了信息“視頻?”我直接回“沒空,明天要上班”。我邊吃飯邊想著今天都去了哪兒,幹了啥,明天怎麼安排能提高效率,大家在裡面很辛苦,我們不能在後勤供應上拖大家的後腿。

供稿:高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