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大山轶事:禁枪

中国建国以来,直到70年代末,政府给民兵都配备了枪支,包括步枪,而当时的民兵和老百姓也没什么区别。改革开放后,进去80年代,中国才开始对公民实行枪支管制。不过那个年代也不是全面禁止公民持枪,只是最大程度的限制了公民持枪的数量,因此,仍然有一部分人拥有枪支。随着枪支管制政策的加强,慢慢的老百姓也都没有了枪支,但那只限于精良的枪支。有句话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这话一点也不假,慢慢的,自制的散弹枪取代了当时政府配备的步枪,成为当时大多数人的标配,不过那也仅仅是打猎用的。

虽然大多数人都有杀伤性的猎枪,但很少能听到有枪杀事件发生,那时候走在路上,经常看见扛着猎枪的人在山上晃悠,颇有一番大侠风范!那种猎枪,做工粗糙,主要由一段钢管和木制枪托组成,钢管口径大概有一根香烟那么粗,发射前将火药灌进去,填少量棉花,装上钢珠,再用棉花填死,防止钢珠因倾斜漏出去,最后上膛,装上主要成分为红磷的“火炮”,扣动扳机,一声巨响,耳朵经常被猎枪的响声震的嗡嗡嗡的。这枪射程有限,不能连续射击,重量重,精度差,枪管发热,曾经有人对这玩意着迷,打了几枪,按照往常一样装药,为了夯实火药,用枪托使劲撞在地上,结果一下就响了,再加上这种黑作坊出来的产品,除本身存在技术缺陷外,材料也是劣质品,一不小心火药装多,很容易炸管,所以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用此枪打兔子,需要扛着追着兔子跑,等待最佳的射击时机,那时候还真有神枪手,小时候经常能收到邻居送来的野味,味道美极了,不过一个不小心就会硌到牙——咬到钢珠了!

那个年代,大家都过过苦日子,都是在艰难困苦的岁月熬过来的,虽然穷,但通过辛勤劳作,家家户户不缺粮食,大家互相不会嫉妒,民风特别淳朴,邻里和谐,家庭和睦,很少出现故意伤人的事件。但意外总会发生,有村民在地里干活时被流弹所伤,留下了终生残疾,类似这种事时有发生,加上其他因素,才出现了后来的最严的禁枪活动。

其实在那之前,国家就已经严厉禁止公民持有枪支,但大多数人的观念没有改变,好多都是文盲,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禁枪令,也无法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当时政府也是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谁家非法持有枪支,其中最有用的莫过于直接搜索,搜查证一亮,进门走一遭,有枪的都能被搜出。

有意思的是,有好多村民对于政府的这种行为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在他们认为,自己花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合法拥有的,没收自己的东西反而是违法行为,有人竟然扬言要去告状,对于抵触情绪特别激动的人,直接拷上,当着他们的面就地销毁,其他村民一看,也知道藏不住了,纷纷主动上交。

从那以后,山里彻底恢复宁静,加上国家陆续将部分野生动物列入保护范围,在这和平年代,持有枪支也就彻底失去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