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每次去看望失独的同学母亲,她家亲戚总投来异样的眼光,暗示让我以后不要来吗?

心到哪里我到哪里


我有个女同学,高中毕业就嫁人啦!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还参加了她的婚礼。婚礼的前一天,下了瓢泼大雨,她家还是农村的,道路特别不好走,她哭了,不想结了。后来,本来应该坐轿车的她坐着吉普车结的婚。

婚后,她生了一个儿子。大一放假回去,我们几个好友相约去她家看她和她儿子。到她家看到了她公公婆婆,脸阴沉着。进屋来,看到衣服柜子啊,都放得很乱。屋子好像也很久没有收拾了,看她也没有笑模样。在聊天中我们才知道,她对象夏天在野外洗澡,淹死了,才死了几个月。我们本来打算在她家吃饭的,一看这种情况,没吃就走了。走的时候,她公公婆婆只是出来送了我们一下,也没有说挽留的话。出去的时候,他们家的邻居是目送我们走的。

其实知道她失去丈夫,知道她公公婆婆失去儿子,我们是不知道如何安慰她和她的公公婆婆的。只好相对无言。



如你的经历,你去看望失独的同学母亲,他的亲戚看你的眼神是异样的,暗示你不要来,我觉得更大的原因是:他的母亲还没有从失独中走出来,看到儿子曾经很好的玩伴,肯定会伤心难过的。因为你去的次数多,可能他的亲戚觉得会勾起了他的伤心。所以才暗示你以后不要去。



我个人觉得,失去孩子的母亲不伤心是假的,但这种伤感之情在与人诉说中可能会减少一些。你可以观察一下这个同学的妈妈,每次你来,她是什么情况,如果是越来越伤感,我觉得你就别去啦!如果因为你的到来,她的状态越来越好了,那你不用介意别人异样的眼光和暗示,做好自己的事就好。因为你做的事代表着善良!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大家认同吗?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在下面留言。


幽兰笑一笑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去世9年了(白血病去世的)哥哥生前有几个要好的同学,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在哥哥生病的时候每年都会特意从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特意回来看望,包括看望我的父母。哥哥去世当天分别打电话通知了一下,但这次大家均没有到场,并不是人走茶凉。而是活着的时候该做的都做了,没有什么遗憾了,不想自己和我们家人更加伤心。因为确实父母看到他们就会回想起哥哥的好多事情久久不能平复那种伤心。在哥哥刚刚去世的那两年我和二哥工资不高,所以他们总会打电话询问家里的情况有没有什么事情,需不需要什么,问问父母的身体情况。也告诉我有事尽管打电话,没有什么事情他们尽量不来,我偶尔会发些父母的照片和视频告诉他们我们把父母照顾的很好。俗话说睹物思人何况是看到和自己孩子一起长大的玩伴,那种心情没有经历的人很难理解。


涩雨1234


记得孩子小的时候经常上医院,打疫苗什么的。必经过养老院,总见老人家在那门口边上坐着抹眼泪。打小就认识她,是村里的五保户,夫妻俩没儿女,年轻时也抱养过孩子,不是没养活,就是父母来要回去,有回甚至领了个十四、五岁的男孩,没多久跑回去找父母了………一句,到老了夫妻俩进养老院去了。俩老人常来找奶奶刮莎什么,打小就认得,小时候过年还给我们发红包……见了自然打招呼了,聊着才知道:原来住在老人院是男女分开的,一间房住两个人。自然丈夫和别人住,她和另一个女的住。那女的卧床不太能自理,她无聊不说,还经常有个男的来骚扰她。后来丈夫知道了,经常陪着她,几乎一刻不离。后来养老院就给她夫妻俩安排住一个房间,日子好好的。前些日子丈夫去了…………再没有人照顾她保护她了。 原来是这样,后来我每次经过那带着孩子都看看她,偶尔也会买个小蛋糕什么的给她。钱不多,虽然自己没什么钱环境也不太好,但也花得起。来个乞丐也会给个三五毛钱、一个块(那是98、99年的时候吧)。何况认识的人呢?有的需要的帮助可能是钱,有的人需要的可以是某样东西,有的人需要完成一件事情,而有的人需要的不过是有人关爱而已………她显然是需要关爱而已。我听她诉说,陪她说话,有时也开解她,向她学习通书,她也会逗我小孩玩玩……慢慢她心情明显好多了。忽然有天她说侄女来看她来了,听说我会来看她(其实也就是路过顺带看看那样子)………她侄女怀疑是不是图谋她的钱?我忙说我就是没钱,有钱还会给你钱花………天哪!好心当成驴肝肺。我就是见她可怜,才会每次经过看她一眼。没想到会被人说成哄骗她钱财!人心不可测,不可测……后来路过再也不敢看她了,之后她怎样也不打听。省得惹事(是非)!


用户6658058237972


你去看望失独同学的母亲,你的心意是挺好的,也很单纯,其实应该表扬你。真的不应该来打击你单纯的心灵。但是丧子这样的痛不是别人看望就能减轻的,那种绝望没法安慰,你去看他们真的没什么用。你去看一次,他们就会想起那个孩子一次,所以我也不建议你再去看他们。除非你能做他们的孩子,真心实意的愿意代替同学承欢膝下,不求回报。我知道你也做不到这一步,他们也未必肯接受你这样做,你的父母也未必愿意。所以,那些亲戚也应该是这个意思。我们常说“感同身受”,其实那样绝望的事情,那样塌天的事情没有办法感同身受。就像那个在日本被恶人杀死的江歌,她的母亲也是这样的遭遇,一切劝慰,一切陪伴都没有用,解决不了丧子之痛这样的伤害。我们看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那个皇帝无奈的哭泣不知你是否还有印象,“谁,谁能把我的儿子还给我”,这样的痛让人都没有了活下去的愿望了。我曾经在深夜里也这样问老天:谁能把二哥还给我。二哥走的时候,我无比的心痛。这样的痛,我没有对任何一个人诉说过。但凡能用言语说出来的痛,那都不叫做痛,那不是真的痛彻心扉。所以我们既然也没有能力安慰人家,就不要去人家面前了。所以,从今天开始,以后不要去了。我有一位同事,很优秀,三十几岁突然去世,几年后,他的一位世叔来医院找他,放才知道已经过世好几年了,那位叔叔接着就流下了眼泪。很显然这样的丧子之痛,这些年了,同事的父亲也没有过多的向别人说起,之所以不说那是因为没有办法提起。丧子之痛,那是世间最深的伤害,到死也愈合不了的伤口一直都在那里,不能碰,不能提。



立春abc


我记得小的时候我旁边家的叔婆跟我说,我妈妈跟她说过我爸爸不在了而她在我家又没生有儿子,她说她想要一个儿子,但偏偏生了五个女儿,她怕她继续呆在我家,人家会欺负她一个寡妇(不排除我叔伯他们不会欺负她)。然后她就偷偷地改嫁了,她改嫁之前一切都没有一点风声,说走就走,带了我小妹改嫁,把我们四姐妹放在家,从她走了之后我们就变得更可怜了出到外面别人都说她们的爸爸干嘛干嘛死了她妈还改嫁了,还有同龄人嘲笑我们说旁边谁谁谁家有儿子没女儿你们可以去一个人到他家当女儿啊等等等很多很可笑又很嘲讽的事。说到这里我想说得是不管别人用什么样的眼神去看待你,你想去看就去看,不用管他们


以你为圆心以爱为半径96357026


他们需要的是淡忘,而你却一次次地提醒,让他们看到你就联想他们的孩子和你这样大了会怎样怎样。伤口需要养,你却一次次撕裂。此时此事你的好意是一种伤害。不要再去了,可以在近处关注着他们的情况,但不要再出现在他们面前了。


柒柒55178242


独生子女政策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减少了人口的暴增,不利的方面是人口结构开始呈现倒金字塔型,社会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人口减少,社保压力加大,社会经济发展趋缓。目前来看,国家改变了生育政策了,说明独生子女政策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

过去,家庭孩子多,因为意外伤病失去一两个孩子最多是伤心一段时间,因为父母会把爱转移到其他子女身上。但独生子女家庭最可悲的地方就是,一旦在中年时逝去,父母处于无法生育年龄,而子女没有后代,这样的家庭基本就崩溃了。生活的希望没了,只剩下无尽的悲哀。

因为你们和他们的孩子关系很好,他们会触景生情,每次看到你们都会想起自己失去的孩子,每次都要经历一次感情的煎熬。所以今后不要再去打扰这个家庭了,除非你能做到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照顾,让他们感受到如子女对父母的爱。


林海冬天


会不会是同学的母亲看到你就会想起自己的孩子,又要难过一次,你可以坦白问一下他家的亲戚,如果真是这样就不要再去了,但是你的善良所传递出来的爱会一直留在你同学母亲的心里的!


静美666


这世上,还有比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悲惨的事吗?但现实生活中,却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惨剧。

你同学虽然那么早就走了,但你代替她常去看望她的母亲,这本来就是件难能可贵的事情,你又何必在乎别人的眼光呢?

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注定了自己的命运。我们既不能选择什么时候生,自然也不可能选择什么时候死。所以,当疾病,当意外发生的时候,我们根本无力去阻拦,无力去抗争。



所以,才会有很多人年纪轻轻地就死去,或因为疾病,或因为意外。让无数家庭,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的悲惨事件。

但人死不能复生,我们的父母却会慢慢地老去,死去。他们已经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亲人,而作为他们儿女同学的你,去看望他们,是他们感觉最开心的事情。

因为在你身上,他们可以看到自己亲人的依稀身影。跟你聊天时,也能聊起以前,大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虽然人不在了,但这样的回忆却还是美丽的。



你每次去,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儿女还活着,就像你现在这么健康,这么快乐!

作为亲戚却要用异样的目光来看你,感觉这样的人,连一点起码的同情心也没有。人都已经死了,他们却还在那里做着无端的猜测,说着毫无根据的风凉话,让人实在是太过心寒了!

父母是需要陪伴的,而他们在自己的需要儿女陪伴的时候,却失去了他们。你的看望,你的存在,让他们似乎看到了生活的意义。



小惜的情感语录


你就别去刺激人家了,让老人安静地活着吧。虽然你本意是好的,但是好心也会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