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断舍离的生活,是一种极致的享受,如何让“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nancywu_43689974


我就是喜欢屋子月空档越好的人。特别是客厅。多放一点东西我都难受。我特别喜欢扔东西。过一段时间橱子里的衣服。我都要收拾一下。把不穿的包好放在垃圾箱旁边。至于什么快递箱?瓶瓶罐罐。从不保留。只有客厅空空荡荡。把地板擦的干干净净。我心里才能静下来。才能睡着觉。




国锦红


一直在断舍离的路上,断舍离并不仅仅是扔完后空无一物的家。

而是处理无用杂物,谨慎添置所需物品,能够代替利用的就不添置,同样物品保留一件。

我可能永远是在断舍离空无一物的路上,因为还有太多舍不下的旧物和喜欢想买回来的东西,根据实际情况,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极简之路。



唯一77


断舍离,确实是一种极致的享受,自从我懂得了断舍离的生活智慧之后,我觉得自己活得更加轻松自由,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了。

同样的断舍离,在不同的人眼里有着不同的解释和演绎。

物质型断舍离,是一室的亮堂。

有人些人觉得断舍离,就是生活柴米油盐的丢丢弃弃,衣柜里的放了多年不想再穿的衣服,客厅角落里蒙着厚厚灰层的各种神奇的生活用具,阳台上各种瓶瓶盆盆,厨房里数不清的各种收纳用具,相册里存的照片,手机上灰了好几个月不曾点一下的APP。

其实多数是用不到的或是多余的东西,但,都不舍得丢,总觉得放着,总有一天可以用上。

当你鼓起勇气对这些东西断舍离之后,你会发现家里的空间都大很多,整个室内都亮堂了。


精神型断舍离,是一身的轻松。

也有些人觉得断舍离是精神方面的舍断,没什么意义的聚会,应酬,吃吃喝喝,断。

微信挂着,但己不记得本人是什么样的朋友,断。

放在心里那个不该爱的人,断。

不切实际的莫名执着,断。

不值得深交的普通朋友,断。

拎不清的亲威,断。

还有一些无法自控的欲望,比如购物欲,懒散,入睡拖廷症这些,能断就断,不能断就减。

把一切半枯半死的枝枝桠桠剪掉后,你会发现你的内心都轻松了,世界少了很多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你有更多的情感去爱值得你深爱的人,更多的精力去做你喜欢做的事,你有更多的闲暇去享受生活。

双修型断舍离,是一身通透

我的断舍离是属于双修型物质精神一起上,生活中能丢丢,能减的减,精神也一样,自从学会了断舍离,我真觉得生活透通轻松,活得舒服多了。


芳菲铸客


“断舍离”起源于当代日本,近几年被中国佛系青年群体广泛接受,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极简主义、是朴素、简单生活的方式,因此非常提倡。但是作为非知名心理咨询师、前历史文化学爱好者和半瓶水跨文化心理学毕业生,我感到,断舍离一方面对环境保护有利,另一方面则是当代人在时代背景下集体心理问题的体现。

断舍离生活不是极致享受,没有必要让家里变得空无一物。

此文不谈断舍离的好处,仅谈谈断舍离为何是一种病态文化

断舍离代表了部分人类族群进入低欲社会阶段

低欲望社会是日本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提出的很具有日本社会特征的一个社会心理概念,大致意思是说当一个社会进入人口减少、老年化阶段,社会年轻群体对于物质的欲望降低了,普遍缺乏上进心、随遇而安、不争取、不主动、不执着、得过且过、知足常乐。

低欲望社会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学上的背景。比如日本当初可不是断舍离社会。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进入战后重建,在美国等昔日敌对国的战后扶持下,日本在七十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我们知道当时日本的科技产业、房地产、制造业一度蓬勃发展、经济腾飞世界瞩目,七十年代时GDP就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到了八十年代极盛时日本人富得流油,当时日本人和今天的中国人一样喜欢到全世界各地“买!买!买
!”当时日本政府甚至一度嚣张到扬言要“买下美国”。美国人忍无可忍,发起广场协议,日本经济硬着陆,房地产泡沫破裂,有钱人破产,产业萧条,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还房贷、此后经济长期低迷,这才有了“失去的十年”。

“断舍离”就是日本社会老龄化、经济发展长期陷入停滞(并非倒退或者衰落)的产物。东京物价巨高,生活成本超过世界很多城市,年轻人负担沉重,买不起房子,所以才催生了极简主义和低欲望的价值取向。

这是时代和经济的产物,并非日本人的主动选择。归根到底是买不起、不想买,因为房子买不起,所以都是租的,因为租房子,而且没有户口制度,日本人一生中搬家次数频繁,东西带着不方便,断舍离正式为了适应这种社会文化才逐渐形成的。

断舍离是一种心理疾病

低欲望社会不仅削弱了人的上进心,整个社会变得不思进取、缺乏前进动力,而且更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日本社会比较“BT”者很多,主要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

宅文化,年轻人沉默寡言、足不出户,满屋子的手办动漫,他们缺乏社交能力

性变态,为了满足宅男生理需要,援助交际、异装癖、偷拍、爱情动作片等成为产业

不婚族,低欲望导致低结婚率和低生育率,日本人50岁单身男人达到25%以上,四个人里就有一个老龄不婚,日本风行“单身社会”,成年男人“童子身”比例占36%,“处女率”更是达40%

啃老族,低欲望人群没有改进生活的动力,啃老族越来越多,有一个终极啃老族,20年家中垃圾足足积累了1吨,没有人打理,坐吃等死。

以上病理性的心理问题都源于低欲望,与断舍离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中国人正在步入后尘,低结婚率、低生育率、丁克族、啃老族,随心所欲裸辞、宅在家中不出门、社交障碍、婚恋欲望低迷、收藏癖...这些问题,也与断舍离以及低欲望同根同源——归根结底都是生命的本能动力系统出了问题,“力比多”衰竭、生命活力耗空、整个社会发展陷入倒退的标志。

断舍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欲望是痛苦之源,但是欲望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动力,这就像动物,强烈的生存本能和对食物的欲望确保了尊群的生存。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强烈的欲望,比如对于享乐的追求,让罗马成为繁荣的城市;对于黄金财富的欲望,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对生产力解放的欲望,引发了近代工业革命;对于科技探索的欲望,又人类在短短一百年时间里上天入地,实现技术爆炸。目前,创造全球财富的人,无不是野心勃勃富有责任心和欲望强烈的人,他们的内心原始能量完全不是断舍离。

年轻一代的颓势已经出现了。最近的报道,日本的大量的百年家族企业面临倒闭,因为高管都已经到了垂暮之年,而年轻一代忙着断舍离无欲无求不愿意接班,事业后继无人。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望坐吃等死的诗与远方,忙着旅行和文艺的精神追求,还有人高学历、高文凭,不去从事科学工作,而是遁入空门从事宗教。

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提出的百年时间里,人类基础科学已经没有革命性突破了,虽然在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方面有过一些创新,但是依然没有突破理论框架,这意味着人类的进步其实已经遇到了瓶颈,这是危机,本质上和人类欲望的低迷、缺乏需求动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西双版纳的茶花


有序的收藏比较合理,家还是要有点温度的,就是合理安排,放东西有条理,🏠就会舒服干净




丫丫猪猪


你所说的。“让家空无一物”,其实就是希有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让自己处于一个宽敞、舒适、自由的空间。我给你提出如下建议:

一、可以花钱去请整理师来帮助你整理。注意,这里讲的是经过培训的整理师。而不是打扫卫生的清洁工。

二、你可以去进一个整理师培训班。学习怎样去整理家中的物品。当然,也可以去看相关的视频,或者去买相关的书来学习收纳整理物品。学了之后,自己动手整理你的家。

三、你也可以按照我下面说的简单步骤边做边学。先把所有的同类物品都拿出来放在一起,决定取舍,把舍弃的东西扔掉之后,再把剩下的同类物品整理入柜。所有的物品都要定位放置,定位放置的物品在需要用时容易拿到。注意,用完之后一定要归位。

四、你还必须把你整理物品的好习惯,传递给你的家人,让家中的成员都有整理物品习惯。

并且要养不随便购物的好习惯。希望我说的这些能对你有帮助。


长醉百草园


断舍离的生活,不仅在思想上要去认同它,在操作上也要去执行。

那如何让家里空无一物呢?就得控制“进”和“出”。

第一步,我们先执行“出”这个步骤。把那些不需要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都清理出去。怎么去判定这东西是自己不需要的?思考一下,你这个东西放在家里积压灰尘多久了?未来你打算什么时候会用到它?如果很难想出什么时候会派上用场,那就把它清理走吧。可以送人,也可以去闲置网站卖掉它。

那些可以被替代的东西,也可以清理掉。尽量只留那些功能是多样的物品。

不要买太多的收纳袋。收纳袋看起来可以收纳很多东西,给你留出很多空间。可是实际上,收纳袋就是给你装了很多你没有必要的东西。拉链一拉上,眼不见为净,那么收纳袋里的东西就越积压越多。

所以真正需要用的东西都是展现在眼前的,而不是藏在柜子里面的犄角旮旯里。

女生的衣服,按照几个原则去整理:

1. 上个季节穿了吗?没穿,那就扔了;

2. 这个季节会穿吗?要如何搭配

3. 我是否喜欢这件衣服?质感好吗?留那些质感好的。喜欢且会穿的。

剩下来的衣服,一件一件拍照,放进手机相册。买衣服前先看看手机相册,是缺裤子还是缺裙子?这样就少了很多冲动消费的机会了。很多时候,一件单品就可以有很多种搭配。所以,衣服少量、优质就好。

第二步,就是“进”了。

每个月给自己定一个预算,不能超出。
买一件东西之前,先问问:需不需要,喜不喜欢,够不够预算?满足三个条件才考虑买下对于使用时间很长的东西,买那些质量好的。不囤货。就算是打折的东西,把时间拉长到一年,其实也少不了几个钱。每买进一件东西,就清理出一件东西。

流云淡淡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通过不断重复断和舍,最后会到达这样的状态: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和单纯的扫除、收拾不一样,并不是以“很可惜啊”、“还能用吗”、“不能用了吗”为考虑的重点,而是要自问“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换句话说,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你要做到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使,所以要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主语永远都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现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必须放手,只选择必要的物品。通过这个过程,你可以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最终实现对自己的深刻、彻底的了解,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如此一来,不仅是居住环境,就连整个人的心灵都能轻松舒畅了。


断舍离的不可思议之处,就在于它会带来行为的改观,有时候甚至会让人生出现重大转折。换工作、辞职、迁居、搬家、结婚、离婚、再婚,··…这简直就像是打开了盖子,把不知不觉间封存起来的内在力量释放出来了一样;也像是制造出一个契机,让每个人都能够回归原本的人生态度;还像是点燃了可以让人的生命炽热燃烧的导火线,也就是像扣动了扳机似的……这就是断舍离的有趣之处。


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日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家务事构成的。因此,想要在日常生活中维持清爽的环境,神圣的空间,不就是重复做这些家务吗?不需要闭上眼睛,也不需要静静打坐,只要坦然面对物品,也就是坦然面对自己。整理房间也就是整理自己。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只要有所行动,心灵就会跟上脚步。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在筛选必要物品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从关系轴和时间轴看物品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东西,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不再需要收拾了!

筛选物品带来的自我察觉,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白我形象。认识到了自我形象,反过来就会开始想要把现在用的东西替换掉了。

夺回被占据的空间和能量

一旦开始着手收拾了,那么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物品杂乱的现状。了解了断舍离,人就会发现,自己居住的地方一直以来竞然堆积了那么多的垃圾和废物。到底在这些废物身上浪费了多少时间、空间和管理维护的能量,真是不可知。除此之外,恐怕也没少花钱。

断舍离的任务就是,取回以往所有被浪费掉的这一切。在最初阶段,你要先分析自己到底被这些物品夺去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为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靠自己的判断和行动就能做到。

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去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说到底,这些东西到底值得我花那么多工夫、时间、金钱和劳力去收拾吗?当突然察觉到这一点之后,我开始舍得扔东西了。

筛选物品的同时,也改变了人际关系

一旦通过断舍离提升了自我形象,那么别人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他生活得那么精致,可不能随便拿个粗陋的东西送他就了事了”。慢慢地,你就会感觉到,周围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可见,这种筛选物品的工作,也具有改变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力量。

说得再直白一点,如何对待自己,就决定了一切。这种改变最初会体现在物品的世界里。因此,如果能与物品形成更好的关系,一切都会随之发生改变。从家里的衣柜、抽屉开始,进行有意识的改变,慢慢就连你与周围人的关系都跟着改变了。筛选物品的同时,你会发现与周围人的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动手实践,意识也能获得转变

“断”和“舍”都需要doing,也就是行动,action。不断重复doing之后,就能抵达感觉的世界,也就是达到being的状态。行动是与思考同时进行的,可从思考的状态转移到感觉的状态,我个人觉得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点,这以后就轻松得多了。


我们总是忽视个人因素,武断地下结论说某种东西“好”还是“不好”,这是不恰当的。食物原木也都是生命,即使是一块饼干,也必须靠小麦和黄油等植物及动物的活性才能做出来。我觉得,一味以“这种食物不好”来看间题实在很不合理,绝大多数时候,人都是因为自己吃东西的方式不对才出现问题。过多的物品令自己心烦不已,内在智慧就会变得迟钝,所以必须通过行动让它重回生机,而所谓行动,正是将家里“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替换成“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要是这么想,你所做的一切就变得非常有意义了。扔掉家里的一件垃圾,这个简单的动作就能磨砺你的内在智慧。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

物品处于洽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说到底,物品会因为所在场合的不同而变得无用或是有用。举个最浅显的例子,比如说饭粒,在饭碗里时人会觉得它是既美味又能填饱肚子的好东西,但万一掉进了水槽里,那我们就会觉得它脏死了。矿泉水也是一样,装在水瓶里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它好喝,但要是装到夜壶里呢?从物质本身来说,它还是它,没有任何变化,但你绝对不会想喝它。类似这样的情况,小到在我们的房间里,大到在整个社会里,无处不在。所以,首先要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让物品自然而然地回归到它应该在的地方,回归到需要它的地方。这就是断舍离要做的。


入口是“断”的闸门,出口是“舍”的闸门

我们水池的入口闸门本来是打算关得死死的,可来自外部的物质的压力却不是一般的大,再加上贪便宜和商家布下的折扣陷阱,所以这闸门常常是打开的。可通往下游、负责排泄不需要的东西的出口的闸门,如果不是有意识努力的话一反倒不会开启,因为那上面已经长满了“好可惜啊”“垃圾分类太麻烦了”这样的铁锈了。


可为什么我们察觉不到这些呢?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只要静止不动,淤泥就会一点一点地向下沉淀。这样一来,不管到底有多少淤泥,最上层的水都一定是清澈的。如果单纯只关注最上面一层水的话,那我们自然察觉不到自己已经陷进淤泥里了。


不过,虽说察觉不到,可我们却总会觉得莫名的疲惫,没有精神,原因非常简单——那些藏在清澈的水面下的淤泥越积越多,死死困住了我们,让我们无力动弹。


如果非要问为什么人在这种环境下就会静静地不动弹,恐怕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如果乱翻腾的话,好不容易清澈了的上层水面也会变得浑浊不堪。静止不动的话,水就不会浑浊,这样的话还能有点喘息的空间。不过,要是下定决心实施断舍离,就必须得把池塘翻个天翻地覆,也就是得把放在衣柜里、壁橱里的东西全都拽出来,这显然会是个大工程。


相对而言,小孩子总是活在当下。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还在成长,自己总是在变化着,所以他们对环境变化的知觉也比上了年纪的人更敏锐。这种对“现在”的时间长度的认知,多少会受到年龄的影响,不过还是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而且,它还会因为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说到底,觉得多长一段时间属于“现在”都可以,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一定要有对自己而言最合适的“现在”存在。


代表停滞运和腐朽运的灰尘与杂物


一些研究命理的人认为,一个家庭的运气,可以从物理上看出来。这也就是说,可以从屋里灰尘的数量上看出人和家庭的整体运势。


断舍离认为,只要能除掉那些破烂儿、垃圾、灰尘,就能消除停滞运和腐朽运。通过把“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换成“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运势就能有所提升。


不用的东西充满了咒语般束缚的能量。它们就好比是会念咒的束缚人的淤泥,就算你真的觉得必须把它们扔掉不可,可结果却一直都没能付诸行动,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你甚至会忘掉它们的存在。物品本来就是为了让人使用才被生产出来的,如果是站在它们的立场上去看的话,它们会说“我好寂寞啊”、“用用我吧”、“你要是不用的话,就把我送到一个能派上用场的地方去吧”、“我好恨啊”。与此同时,明明已经和自已约好“必须要处理掉它们”,可却一再打破这个约定,就这么被这些东西发出的咒语紧紧束缚着。如此一来,你极有可能逐渐失去对自己的信任感。


还在用的东西则像是一摊混乱的淤泥。明明不太喜欢,可是还在用,也就是说,把和自己不相配的东西硬塞给自己用。虽说是在用着,可却把它们到处乱扔,扔得到处都是,乱七八糟。而且,这些东西在把屋子搞得一团糟的同时,还会唤醒自己的羞耻心。要是别人给你用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或是一些配不上你的东西,恐怕会觉得羞耻吧。或者应该说,就算是已经习惯了那些东西,没有特别意识到这一点,但在潜意识里,你通常还是会因此而感到羞耻。


时间轴要锁定在现在

在断舍离当中,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比方说我和朋友约好了吃午饭,但我却告诉朋友:“对不起,我突然有点急事,今天约好的午饭,咱们改约到下礼拜好不好?”朋友很爽快地说:“没事儿,下礼拜也可以。”结果到了下礼拜的那一天,我又对她说:“对不起,我今天也有点不方便,能不能改到再下周啊?”因为已经是第二次了,所以朋友多少会有点火,可还是说:“好吧。不过,你可真够忙的啊,英子。”然后就到了再下周,如果此时我又说“对不起,我今天又突然不方便”的话,如果我约的是你,你会怎么想?只是一次的话还能原谅,可要是接二连三地出现这种情况,你恐怕就会觉得“和这家伙约好了也不可信,与其被她拖来拖去的,还不如干脆不跟她约定什么更好呢”了吧?我的信誉度就会因此而骤然下降。可大家有没有对自己做过这种事呢?想着“要用”,想着“要处理那些破烂儿”,想着“要扔掉”,可结果却根本置之不理,这就是拖延了与自己的约定。这种事日日重复,对自己的信任感就会一点点消失殆尽。


不值得信任的自己,是一直处在“今天也没做到”、“没能遵守约定”这种减分状态的,而如今要转向“我今天做到了”、“我遵守了约定”这种替自己加分的角度,也就是要转成加分法。这样的话,自我肯定感就会骤然增加。“今天就把这个放到网上去拍卖掉”、“今天要把这个送给会用它的朋友”,这么想着,并立即把这些想法付诸行动。如此一来,你就会一点点地增加你的信用资金。也许你仍然想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用减分法来评系。在断舍离里,我们必须时常关注着“物品与自己的关系”,所以这种关系要是这么不上不下的,我们不仅忽视它,甚至还遗忘它,那么物品非但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而且甚至连自身的存在价值都被否定了。始作俑者的我们,根本已经把这件东西忘掉了,所以没什么罪恶感。但是,代表着过去关系的物证,仍然是一直存在着。


重新思考住所的意义


接下来是场所,场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比方说很多家庭里,衣柜上的东西都快要堆到天花板上了。在这种卧室里睡觉,身心都无法得到真正的放松,因为在这样的屋子里总是会有压迫感,甚至造成失眠。要是地板上也散乱扔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让人寸步难行,就更是让人觉得不安了。总是被这种压迫和不安包围着,实在是不怎么舒服。头顶上堆着东西,这会让人感到心气郁结,家里的运气也会被挡住。那么脚边的东西呢,关于脚,有“脚步不稳”、“脚下被使绊子”、“扯后腿”等俗语,在脚边堆满东西也可能会出现这些情况。因此,断舍离认为,首先就应该把这些东西处理干净。


说起来,到底住所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不妨回到原点去思考这个问题。房子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保证我们不挨冻、不受热。断舍离认为,住所的大前提是确保健康与安全。如果不能确保健康与安全的话,那么住所就成了一个“虽然叫住所,但却不住”的空间了。堆了一大堆的东西,满是灰尘,还滋生出霉菌和瞒虫,这样的环境可绝对算不上健康。东西堆得高高的,地板上也扔得到处都是,走路都变得困难重重,随时都面临着高牢落物的危险和绊倒摔跤的危险,这样的地方也算不上安全。


提升对居住环境的意识

断舍离主要从三个角度来思考环境。

与人有关的环境和与场所相关的环境

近环境和远环境

靠自己的力量能改变的环境和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不了的环境

对于与人有关的环境,那些相关人士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比方说,要想改变家庭环境,并不是那么容易,可要是只与场所有关的环境,凭个人的努力做出改变就是轻而易举了。从远近来说,远环境不会对自己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要想有所改变的话,就从近环境开始改变。这样综合考虑下来,与场所相关、近处、靠自己的力量能够改变的环境就是可以立刻改变,并且容易改变的。换句话说,就是居住环境。


说句题外话,其实也有那种所谓“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环境”。比如现在很流行说的那些前世、祖先、气场之类的,这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环境,是与人有关的环境。如果真的有这些东西的话,那可是很难改变的。人们就算是拼了命凝神屏气在这些东西上面,非得改变它们不可,一时半会恐怕也得不了逞。与其在这上面费工夫,倒不如从看得见的环境入手,更好地运用容易发生改变的“场的力量”。如果真的想要做出改变的话,就必须得从完全看得见的环境入手才行。


语言与动作也属于自己能改变的环境之一。

我曾经听一位在酒店做客房服务的人讲过这样的事,说越是高级客房里的客人,退房的时候越是会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相比之下,标准间就惨不忍睹了。因为住在那里的人,多半都会觉得反正服务员都要打扫房间,自己根本没必要收拾。

居住环境是凭借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环境。要打造出能够款待自己的空间。


“自我轴心”的窍门—注意提问时的主语


这就是让物品当了主角的状态。还是拿眼镜和筷子的例子来说,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可多数人都说“眼镜可以用”、“筷子可以用”,拿物品当了主语。这是把主角的位子拱手让给了物品,把焦点聚在物品上的状态。


带着这种观点再回来看看我们的房间,你就会发现,只要是能装东西的地方,就全都塞满了买蛋糕时送的保温袋、已经干透了的湿纸巾、免费赠送的圆珠笔、住旅馆时送的小毛巾之类的杂物。这些东西很难说是“经过精挑细选才留下来的”。也就是说,收纳这些东西,只不过在做垃圾分类。如如果大量累积类似这样的东西,就说明自己已经进入了对物品的品质和数量毫无知觉的状态。这些在居住环境里放了好几个月,甚至放了好几年的东西,只不过因为不是生鲜食品所以才没有烂掉。但是如果从机能上来说,它们早已经腐烂了。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就几乎等于是住在一个垃圾暂放室。


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了解当下的含义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自己与物品之间关系的变化,我们把这种关系置换成人际关系来看看。


已经成为了垃圾暂放处的房间,就好比是被各种人围绕着的生活状态。也许你会说,反正是人,就让他们待在我家好了。可是,他们是你根木就不认识的陌生人,而且满屋子都是,这是不是让你觉得很不舒服呢?


如果能稍微提高一点,让主角从可以用的物品挪到自己身上,物品是否有用全由自己决定,这也可以说是飞跃性的进步了。拿人际关系来打比方,这就是从四周都是陌生人上升到了四周都是认识的人的阶段。此时,身边人的数量会比前一个阶段有所减少,让你觉得轻松一点。这就好比是你到了国外,四下里全都是外国人,好不容易碰上了个本国同胞,这一定会让你有种松口气的感觉。


如果把你与人的关系再往前发展一步,就到了需要确认能不能把对方叫做朋友的阶段。这个阶段,就要引入时间轴的概念了。也许某个人与你的关系在过去很不错,也就是说,某样东西过去曾经是对你很重要的宝贝,会让你涌出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但在今天,这个人与你的价值观发生了分歧,已经不如从前那般亲密了。这种时候,与其勉强自己“立马把这个人抛掉”,倒不如先适应现状,学会接受这种变化。换句话说,就是选择对当下的我来说最必要的朋友。


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木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关注不扔东西造成的损失


具有实际价值并且仍在发挥作用的物品,其实只占所有物品的两成,而且,绝大多数时候光靠这20%的东西就足以应付生活了。换句话说,如果只留下那两成物品,在五次里,只有一次会因为没东西用而困扰。也许你会说,如果把东西全都留下来,那岂不是连一次困扰都不会发生了吗?可这样根本不行,那些占了八成的东西虽然几乎没有出场的机会,但却会时不时让我们觉得不安,结果反而是更伤脑筋。那八成的东西,只要存在,就会造成困扰。说到底,只需要两成的东西,就能搞定五分之四的状况,况且剩下的那八成都是没用的、令人徒生困扰的废物。所以,扔掉它们更划算,不扔掉,反而会吃亏。


担忧未来型的人就很喜欢把目光集中在“平均五次中只会出现一次的情况”。在断舍离的最初阶段,如果抑制不住地出现“好可惜啊”、“良心不安”之类的感觉,想一想这些“因为不扔东西而造成的损失”,你的感觉就会好很多。此外,东西越多,人就越是容易陷入“必须要管理”的状态,就总会逼着自己去收拾。可是人一旦忙了起来,就怎么收拾都收拾不完,最后导致物品四处泛滥的状态。但如果东西很少的话,就算你再忙,再没有时间,那物品的泛滥也不会有多惊惊。


说到底,如果能够认真地实施断舍离,只留下筛选后的真正符合自己喜好的东西,那么整理就会变成一件愉快的事儿,毕竟都是你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些东西带着和自己的波长相符,也就是和自己相合的能量,就像是自己的朋友。把多余的废物全都清走,留下的都是自己喜欢的,这么说起来,这项工作和寻宝、挖掘宝藏倒是极为相似。

通过“舍”和“断”这样的行为,就能使房间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换句话说,通过仅占4%到15%的“看得见的世界”的变动,让“看不见的世界”一起发生变化。改变自己,改变他人,改变人际关系。要想改变用眼睛看不见的人的内在及关系,这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所以,不妨从眼前的环境开始着手改变吧。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你还会收获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妙感觉—一直堵在潜意识里的东西也一并被清理掉了。


比方说,你拧开了厨房的水龙头想要放水,或者是你想要冲马桶,可因为下水道堵住了,所以你恐怕很难安心放水吧?就算打开水龙头,也总会有种担心和不安的感觉。如果把下水道修好,清理干净,知道“下水道变通畅了”的话,那么你就能放心地打开水龙头了。这也就是说,潜意识里同意接收新的信息了,如此一来,有用的信息才能流进大脑里。潜意识之所以不允许新的信息进入,是因为被堵住了。就是因为意识被堵住了,所以人才不想敞开自己的心。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通过消灭堵在家里的东西这一行动来进行练习吧。看不见的世界的改变就是通过这样的机制完成的。滞留在房间里的东西是“良心不安与担忧”的象征,是毫无价值的东西,断舍离认为,在物理上清除这些东西,会对潜意识的改善起很大的作用。


断舍离之所以有效,就在于你现在马上就可以从自己的居住环境开始行动,比如说可以从扔掉眼前的一个垃圾开始。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让认知与行为相一致。因此,从今以后也要扔掉那些多余的信息,只选择自己能够付诸行动的信息。希望你可以尽早从头脑的“便秘,,中解脱出来。


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实的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

收拾就是驱邪;打扫就是净化。


只集中于一点,把它搞完美,以此提高动机,在头脑里进行整理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与物品的关系,然后就是当下这一时间轴。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聚焦于某一个场所。而要选择场所,就得意识到时间。


大家都有一种感觉,就是要收拾房间,必须得留出大块的时间来才行,但断舍离的观点恰恰与之相反。根据此时此刻能挤出来的时间多少来计算场所,因此,就算再忙也可以从今天就开始断舍离。不过在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选择在能挤出来的这段时间之内可以收拾完的场所。要是拖拖拉拉做到一半就半途而废,等着下礼拜再继续,那既无法得到成就感,而且视线所及的地方也不能让人得到满足感。如果是这样半途而废的话,就等于是把沉淀下去的淤泥和上层的清水再次搅浑,反而会适得其反,把环境搞得更加乱七八糟。


只集中于一点做到完美,就能不知不觉地打开收拾的突破口。

按照这样的标准执行下来,等到你再次回头看那些已经收拾过的地方时,会发现虽然当初自己还有所犹豫,但现在已经觉得“把这个扔了也不错”。这也就是说,阻止你扔东西的障碍已经没那么大了。此时,断舍离的速度已经在不知不觉地加快了,你可以着手处理更大的空间了。此时可以在“需要,不需要”这个标准之上,再加上“舒服,不舒服”这个标准,可以从感性的角度进行取舍了。


不断地重复三分法,可以避免整理物品时所造成的混乱。

利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打造充裕的空间

从空间里限制物品数量

在断舍离里,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

花时间收纳不需要的东西,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解决完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接下来的就是碗柜、餐具架之类的看得见的收纳空间了。这些空间从美观上来说,放东西的限量是五成。只放五成,这其实是很少的,因为东西太多的话实在是影响美观。超级便宜的量贩店里,商品都是见缎插针似的一样挨着一样挤在一起放着的,可在高级精品店里,货架上只会零零散散地放非常少量的东西,这样才显得很漂亮,做得很有品位。哪怕同样是GUCCI的包,放在前一种地方和后一矛地方,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再接下来就是一些装饰性的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了,这种收纳空间只能放一成东西,也就是说要最低限度地放东西。


伴随总且限制原则的替换原则

通过限制总最,更加严格地筛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品位。

打造物品外观形态的两大原则

只需一个动作原则


无论是取出物品还是收回物品,我们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快地完成。可如果需要打开柜门、从里面取出箱子、打开盖子这样三个动作,人就会觉得好麻烦。收拾的时候,也难免觉得麻烦,所以最后干脆就随手把东西放在旁边的台子上了。换句话说,我们追求的是靠一个动作就能完成。拿出物品所需要的动作,充其量只有打开柜门、取出物品这两个动作,这样人就不会觉得麻烦。花点心思去掉多余的动作,人就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压力,也不会以“好麻烦”为借口了。动脑子花心思地想出一点高招来,这会让人觉得很有意思。


自立、自由、自在法则


总而言之,要有意识地让收纳工具里的东西不管任何时候都能“立起来”,也就是让物品能“自立”。这里所说的自由,是指选择的自由。也就是说,物品的摆放方式是不是便于选择。那么,那些立不起来、不能竖着放的东西该怎么办呢?这些就要卷起来,自在地放。所谓自在,是指听话。内裤有卷起来不会散开的叠法,我们可以把它们卷起来放在小篮子里。


担心可能会不够所以才一不小心买了一大堆东西,因为舍不得放弃所以就把所有东西全都囤在家里,这些原本都是人类的本性。所以,如果不是特别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些,就很难做出改变。断舍离会遏止人类这种不知不觉、只靠本能与物品打交道的行为。

这种意识也可以引入到企业里。比方说京瓷和丰田等大型企业,就不会采取一下子买很多的方式,而是会用每次采买的方式。因为不良品库存=负债,所以每次都只在必需的时候才购入这次所必需的物品。


自动整理的机制

我们的身体有以自律神经系统为首的不需要意识作用就能自动调节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呼吸、代谢、消化、循环等等的机能。我们平时对这种事已经司空见惯,所以并未有所察觉,不过,正是因为身体深处有这种机能,我们才能活着。而且,因为我们在无意识当中就将自己的生命交给自动化的机制,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对这种机制是绝对信赖的。所谓断舍离,就是训练自己成为能够信赖的自己,最终彻底脱离“没法收拾的自己”!


利用物品不断提升自己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在最初阶段,觉悟和勇气是必需的。如果能够放弃的话,就能换来“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这种对未来的乐观心态。这也可以算是一种自我探索。而最初的入口,就是塞满购物小票和积分卡的钱包、插满了赠品笔的笔筒之类的东西。


存留下的物品是自观的途径


不断地进行断舍离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就可以分成两种:从一开始就很珍惜的东西,以及回过神来才发现留下来的东西。这种回过神来才发现的东西,会给我们传递非常深刻的信息。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每天都在用的东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潜意识。把自己每天都在用的,不容易坏,或是即便坏了也无所谓的普通玻璃杯换成巴卡莱特酒杯吧。刚开始用的时候,我想,你一定会觉得很别扭。“总觉得很容易坏掉”“好可啊”“好重啊”……要是有这种念头,就说明巴卡莱特酒杯已经超过了你的自我形象了。不过人类是很容易根据外界变化做出自我调节适应的,等适应了以后,到了日常随便用它也不再感到别扭的时候,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也就跟着提高了。这也符合“相”的观点,它可以成为把我们不断送往新世界的加速器。


物品是自身的投影。

既然如此,物品既棒又新鲜就是最重要的

关于“碍事”这个词

住所里到处泛滥着不需要的东西的时候,也就是潜意识被堵塞的时候,家里就到处散布着小压力。压力的因子其实很琐碎。想要打开橱柜的门,可却因为囤了大量的饮料瓶而碍了事;想把需要的书拿出来,可放在前面的书却碍了事……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压力。


种小事日积月累,人就会慢慢变得烦躁不安起来。如果有东西让你感到碍事,即便只是一瞬之间觉得碍事,也要在发现的当时就把它们一一击破。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把“啊,好碍事”这种异样感否定掉的思维方式,就像是清除掉附着在直觉这根管道上铁锈一样。因为直觉原本已经告诉我们“应该消除掉”的存在了,所以只有在除掉那个“碍事”的东西的时候,“这个应该买”这种阳性直觉才会像灵光乍现般地来到你的身边。


接受来自未知世界的支援

碍事的东西堵在家里,造成潜意识的堵塞,因而每拿掉一样东西,潜意识的堵塞物也就被清走了一个。这在一开始或许只不过是敲开一个细微的小洞,可就在这样的过程里,你会觉得不仅是看不见的世界,就连看得见的世界也跑来支援自己了。这种“更加看不见的世界”,你也可以叫它神的领域,或是叫它未知的伟大,或是叫它集体无意识,怎么叫都可以,因为我们一直都在接受着它的支援。可是,有太多的人因为在家里堆了许多破烂儿,把这个入口堵上了,所以无法得到它的支援。但其实,我们原本是不必让自己困在这些破烂儿里的,只要没把入口堵住,就能尽情地接受这些支援。不过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秘诀是,与其期待这些支援,还不如享受着每一天,过好自己的日常生活。但凡自我启发的励志书里,都会重复地告诉人要成为活在当下,能够立刻付诸行动的人。


从“拥有”这种观念中解放出来通过这样一直孜孜不倦地做着与物品相关的工作,我深刻地感觉到,物品其实是物与感情的综合体。即便是同一件东西,自己在这件东西上赋予的感情至关重要。即便是别人看起来与垃圾无异的东西,只要自己有留着它的理由,那它就属于包含着积极感情的物品。我认为留下来也无妨,可包含负面感清的物品还是太过沉重了,毕竟我们没必要给我们的人生背上如此沉重的包袱。

物品要有用才有价值——是为断。

要意识到物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斩断用不完的物品,多余的物品流入。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是为舍。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是为离。

通过整理肉眼看得见的环境,同时也整理自己,这就是人生该有的状态。


柯基联萌


该扔的扔该丢的丢,楼下老太太走了她儿女把她的衣服装了一轻卡车拉出去全烧了,很多衣服一次都没穿过。


彩虹144709170


断舍离,在我看来有两层境界:一是物质层面的断离,即简约生活,摒弃不必要的物质;一是曰精神层面的舍离,即简约思想,摒弃不必要的杂念和功利。第一层简单,只是清理你身边的物质,而思想精神上的清洁却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一种最高境界的断舍离,是我们终生的修行。